位置:首页战史风云>英国为何能够称霸世界几百年?

英国为何能够称霸世界几百年?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26 更新时间:2024/1/17 6:18:33

作为一个岛国的英国,能够做到称霸世界200多年,这样的成就绝对不会是一场偶然,必定是有着他过人之处的地方。而英国在七年战争之中的表现无疑成为了这场战争中真正的焦点。在这场战争中,英国所表现出来的谋略,使得自己成为了这场战争中最大的赢家。光着就很说明问题了。

大家知道,七年战争被一些人称为第零次世界大战,说明它仅次于第一、第二世界大战。而这场大战的中心就在持续了七年的欧洲大陆混战,几乎包括了欧洲所有国家,而岛国英国虽未直接登陆参加中心战场的战斗,但它却尽显智慧谋略,与四面楚歌腓特烈统治的普鲁士结盟,让随时面临灭国危险的普鲁士有底气英勇战斗,最终使自己成为这场战争最大赢家。

那么,当时英国是怎样考虑的,要与几乎被所有欧洲强国包围的腓特烈普鲁士结盟呢?其实,英国选择支持身处恶劣环境的普鲁士,这就足以看出英国的胆识与谋略。

保持欧陆均势

大陆均势策略是英国对欧洲大陆的基本外交政策。所以在奥地利位继承战争进入后期时,英国从保持大陆均势的角度考虑,通过《亚琛和约》,使奥地利失去了美丽富饶的西里西亚。不仅限制了奥地利这个盟友在欧陆的做强,同时还把普鲁士这颗钉子钉在了法、奥、俄三国的中心。让这三个欧陆强国不能产生有效合作,形成挑战英国的力量,使欧洲大陆的格局更加混乱。

因为英国是岛国,所以它的实力主要在海上。为了不让欧洲大陆有能够威胁自己的国家存在,英国主要采取代理人战争的方式限制打压欧洲大陆各强国。在七年战争之前就曾扶持法国对抗西班牙,后来法国强大了,又和奥地利勾搭在一起,利用奥地利来制衡法国的扩。再后来法、奥、俄三国,看到普鲁士在继承人战争中的锋芒初露,就联合准备消灭普鲁士。这让英国人十分不安,如果这种联合升级到整个欧洲大陆的联盟来对付普鲁士,这对英国来说不是一件好事情,尽管英国海上力量强大,但也无法面对整个欧洲。

削弱争霸对手

英国、法国这对好基友,曾经联合收拾了第一任日不落帝国西班牙。西班牙被它们打得江河日下后,两国便开始满世界的争夺西班牙原来势力范围,圈占殖民地和贸易线路,都想称霸世界,成为下一个日不落帝国。当时作为岛国的英国除海上力量稍强于法国外,国家实力还是远远不如法国,一旦法国成为欧陆霸主,就会威胁英国。英国的担心并非多,这一点在后来拿破仑拿到欧洲统治权的时候就得到了证明。当年如若拿破仑不远征俄国,如若法国没有英国在背后掣肘,欧洲也许会在两百年前就成为统一的国家了。

所以,在英国看来奥地利攻击普鲁士这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但是法国、奥地利、俄罗斯三国联合进攻普鲁士,这种局面就让英国产生忧虑,也是英国不能容忍的,这样一来英国就会义无反顾地帮助普鲁士。这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转移对手目标,争夺殖民地。

七年战争的英国聪明智慧之处,就是体现在为普鲁士定期提供战争援助资金和少量的军事支援上。以此保证普鲁士不倒牵制住法国、奥地利、俄罗斯和西班牙等国的军事实力。当它的主要竞争对手法国的军事力量被集中吸引到普鲁士战场之际,恰是英国军队兵临法属殖民地城下之时,英国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法属加拿大、印度这两块大殖民地。

此时的法国正深陷普鲁士的战争泥潭之中,想抽身回顾它的殖民地已经为时晚矣,英国人则乐收法国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殖民地,斩获了更加广大的贸易市场和战争动员能力。

置死地而后生

七年战争前普鲁士的处境极不乐观,可以用四面楚歌来形容。其实七年战争与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是有关联的,或者说它是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的继续。腓特烈在这场战争中指挥才能以及普鲁士军队的强大作战能力都得到充分展示,又夺得了西里西亚,这无疑是对哈布斯堡家族神圣罗马帝国皇族权威和其欧陆霸权的挑战。这样绝好的矛盾怎样能逃过英国人的法眼,于是普鲁士就自然成为了英国人制衡奥地利的最合适的盟友人选。

正当整个欧陆都跃跃欲试为消灭普鲁士而加紧准备之际,腓特烈也发现法国、西班牙、巴伐利亚和萨克森等原来的盟友,都在自己那位可爱的表妹活动之下站在了自己的对立面,成为了自己不折不扣的敌人,还拽上了俄国这个庞然大物。

面对如此严峻形势,对于腓特烈只有置死地而后生一条道可走,所以当英国也想与其结盟时,两国一拍即合成为盟友。后来通过实战的检验证明了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尽管英国人直到罗斯巴赫会战才完全确认腓特烈普鲁士的军事价值,为其定期提供战争援助资金,给了一度山穷水尽的普鲁士以有力支持。当然在这当中英国人也十分谨慎小心,在之后俄国出现反转并与普鲁士缔结和约后就马上单方面的停发了定期的战争援助资金,因为担心亲手再造出一个强大的对手。

结束语

总之,七年战争中英普联盟是历史的必然。从英国的角度看,选择普鲁士是其欧陆均势策略,限制欧洲大陆产生霸主的需要,也是其扫平争霸世界道路上的障碍,削弱最强大的竞争对手法国的需要。从普鲁士的角度看,当时的普鲁士处在生死存亡的边缘,为生存计,所以毅然决然选择了在当时最为合适的英国作为盟友。双方的选择是历史的必然。

但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虽然两国各自的目的不同,但却产生了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英国的欧陆均势政策玩到了极致,而极具军事天赋的腓特烈在这场战争中表现更为抢眼。普鲁士不负英国拽住消耗了各强国,几乎让英国躺赢世界殖民霸权,为日后成为世界霸主铺平道路;有了英国的支持,不仅使普鲁士安然无,还因此打下了欧洲五强的基础。

其实,当年英国的选择腓特烈大帝也不无风险。七年战争打得最为艰苦惨烈之时,腓特烈大帝曾一度两次产生自杀的想法。如若腓特烈大帝的普鲁士真的折了,那么,对于英国来说后果可想而知。然而,这正是大英帝国的独到之处!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七年战争普鲁士为何有实力单挑整个欧洲?为何那么能打?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三十年战争结束之后,伴随着奥地利王位继承之战,欧洲各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飞升,各国群雄崛起,利益冲突开始加剧,欧洲的政治格局也开始重组,争斗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一场能够波及到整个欧洲以及海外殖民的战争即将酝酿成行。终于1756年欧洲历史上著名的七年战争爆发了。然而,这场战争最为奇特之处,就

  • 七年战争普鲁士单挑整个欧洲,为何英法的海外战场却成为了焦点?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欧洲历史上的七年战争,若是想要理解这场战争,那就要先理解一下欧洲内部的逻辑关系了。七年战争实际上是普鲁士以及奥地利的哈布斯堡来争夺神圣罗马领导权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普鲁士与哈布斯堡的竞争关系逐渐迫使着法国倒向了哈布斯堡一方。而当时与法国对抗的英国则占到了普鲁士的一方。所以在反复结盟的过程当中

  • 七年战争是怎样的?为何说也是一场世界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欧洲历史上的七年战争,这是发生在1756年到1763年期间的战争,当时欧洲各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群雄崛起,利益争夺家具,世界格局重新组合,争斗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一场以整个欧洲为核心,波及到海外殖民地之间的战争也在悄然酝酿着,而最终战争爆发。那么为何说七年战争也被称得上是世界大

  • 英法百年战争影响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北欧的维京人对法国沿海地区的侵扰与骚扰已经很久了。在卡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的统治者查理三世同意这些北欧人能够在法国海岸诺曼底地区定居下来。之后他们便建立了诺曼底公国。1066年诺曼底人在征服者威廉的带领下成功地入侵了英格兰。之后他们在统治诺曼底的同时也在统治着英格兰。1216年盎格鲁—诺曼统治者失去

  • 英法第二次百年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何打响?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争

    从一开始的奥兰治的威廉即位一直到威灵顿公爵的滑铁卢大捷,英格兰与法国之间的战争使得两国人民饱受了百年的战火之苦。在第二次百年战争这127年的时间里,为了争夺欧洲大陆以及以外地区的统治权,以英格兰与法兰西为首的两大阵营交恶长达64年。法兰西革命引发的无政府状态打破了欧洲各国之间的平衡,王朝更迭等因素使

  • 宋金的三峰山大战,为何金军会全军覆没?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当时的宋金的三峰大战,其实很多时候大家也知道的,还是很给力的,金兵在当时真的是所向披靡的,打得宋军落花流水,但是在三峰山大战就不一样了,话说金军竟然全军覆没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说起三峰山大战(位于河南省禹州城西南,距城十余华

  • 第二次哥特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贝利萨留能够再度平定叛乱么?

    战史风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战争

    公元540年,贝利萨留收复了意大利,算是协助查士丁尼大帝复兴罗马的愿望实现了一大半了。但是与此同时,贝利萨留的能耐却引起了查士丁尼大帝的忌惮,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贝利萨留是被排除在权利中心之外的。也正是因为东罗马帝国东西两线都不平静,雕鸟未尽,良弓难藏,作为名将,贝利萨留也才能够保持起码的体面。

  • 贝利萨留是如何横扫意大利的?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战争

    奇迹总是会给有准备的人带来好运,这个道理相信每个人都知道。以区区1万步兵和5000骑兵就征服了整个汪达尔王国,对于拜占庭帝国的战神贝利萨留来说简直就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奇迹。但是这还没玩,他又凭借着更少的兵力将东哥特王国践踏在了自己的马足之下,使得意大利重新回到了罗马帝国的版图之中。查士丁尼的野望贝利撒

  • 卡利尼库姆之战是怎样的?贝利萨留为何战败了?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公元530年,此时志大才疏的查士丁尼大帝正在谋划着一个宏伟的计划,那就是“罗马一统大计”。他准备用多年所积攒下来的财政盈余组建一个足以占领整个地中海西部的庞大军队。然而来自东方的萨珊波斯人却并不配合他的这一构想。波斯的卡瓦德派出了军队去攻击叙利亚的部队,这迫使查士丁暂停了自己

  • 贝利萨留的成名之战是哪一次?有多厉害?

    战史风云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战争

    说起贝利萨留,相信很多人对他的印象就是非常善于以弱击强。虽说他很善于以弱击强,但是他眼看罗马城下15万大军与自己5000守军的悬殊差距,贝利萨留还是很忧心忡忡的。虽说他已经向君士但丁堡的查士丁尼一世派去了信使,要求速度增援罗马。但是毕竟远水解不了近渴,眼前的这15万大军还得自己来解决了。此时他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