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在襄樊之战时,曹仁和于禁谁的官职更高一些?

在襄樊之战时,曹仁和于禁谁的官职更高一些?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202 更新时间:2024/1/24 10:46:01

说到在襄樊之战这个时间节点也还是有挺多事情的,这场战役也叫关羽北伐,也叫荆州争夺战,所以其实在当时的意义非常的重大,其实最为担心的应该是魏国这边,曹魏所以也派遣了自己的超实力大将出马了,这里面就有曹仁于禁了,大家都知道于禁其实名气不大,那么在当时那个阶段他和曹仁的官职谁要高一些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继续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曹仁的官职是征南将军,于禁的官职是左将军。关于曹魏阵营中四方(前后左右)将军和四征(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将军孰高孰低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我的观点是:平级,区别不过在于组织关系究竟是隶属中央还是地方军团。

首先要清楚,汉末三国,将军序列的官职都有些什么。分为明号将军和杂号将军两种,明号将军常设,是朝廷固定有官职。而杂号将军不是常设,会根据临时需要设置。明号将军以大将军为首,其次是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和卫将军。再低一等为四方(前后左右)将军。杂号将军就比较随意,如破虏将军、讨逆将军、骁骑将军、折冲将军等等。而杂号将军中地位最高的是四征四镇四平四安将军。其中尤以四征将军为最高。以曹魏为例,征东将军对抗东吴江东部分,征南将军对抗荆州部分,征西将军对抗蜀汉益州部分,征北将军对抗匈奴、辽东等。都有独立节制一方州郡的权力。

所以区别也就很清楚了,四方将军在国都,需要时率军出征(如左将军于禁在襄樊之战时就是统帅七军前往樊城救援)而四征将军是驻守各方的地方军团首领(如曹仁就是镇守樊城的抵抗荆州的主帅)。并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

那就要讨论四方将军和四征将军孰高孰低,其实遍查史料并没有明确的说法,那就只能看武将升迁轨迹。但查阅了曹魏主要武将,会发现既担任过四方将军又担任过四征将军的人非常少。往往都是由一般的杂号将军晋升四方(或是四征将军),再晋升骠骑、车骑、卫将军甚至大将军。真正担任过这两种将军我查下来只有三人:张辽满宠郭淮。而这三人的任职轨迹恰恰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方向。

先看张辽,建安二十年,张辽威震逍遥津,在合肥之战中击败东吴来犯,差点活捉孙权。曹操大卫赞许,拜张辽为征东将军,镇守居巢防范东吴。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曹丕迁张辽为前将军,不久东吴进犯,张辽还屯合肥。所以,张辽是先任四征将军再任四方将军。

然后是满宠,黄初五年,满宠因此前随曹丕南征东吴之功晋封前将军,此后太和三年,大司马曹休石亭战败后不久病死,本已调任豫州刺史的满宠以前将军职代理都督扬州诸军事,太和四年,满宠任征东将军统摄豫州、兖州兵力抵抗东吴入侵。所以,满宠是先任四方将军后任四征将军。

最后看郭淮,正始元年,郭淮击退姜维进军,并讨伐羌族迷当,安抚胡人,获封左将军,不久转任前将军。到嘉平元年,郭淮获封征西将军,都督雍州凉州诸军事。所以,郭淮也是先任四方将军再任四征将军。

三个武将,一个先四征后四方,两个先四方后四征。那么他们三人有没有是降职呢?应该没有。虽然有人认为,张辽改任前将军时用的是“迁”而不是“拜”,似乎不是升官而认为是贬官。但与此同时,张辽也在不久后两次加升爵位,而其兄、子侄也都加官晋爵,此后曹丕也给予了张辽极高的待遇。同样的道理,满宠和郭淮从四方将军调任四征将军时也是委以重任,节制州郡对抗强敌。因此,唯一的解释就是,四征将军和四方将军平级,只是区别在四方将军属于中央常设官职,而四征将军属于地方军团首领。

因此,曹仁的征南将军和于禁的左将军也应该是平级。不过曹仁是“假节”而于禁是更高等级的“假节钺”。从这个角度于禁可以节制曹仁,但另一方面曹仁是宗室将领,而于禁只是外将,因此于禁也不敢在曹仁面前耀武扬威。故而,他们还是平级。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五国攻秦之战的历史故事是怎样的?五国攻秦一共打了几次?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很多人可能都会感到奇怪,为什么战国时期光是一个秦国就能灭掉六国完成统一呢?而且长平之战的时候,其他国家为什么不帮赵国呢?其实在战国时期,有发生过五国攻秦之战,但是最后都没能彻底消灭秦国。下面就为大家讲讲五国攻秦之战的故事,这也是战国时期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让秦国彻底抛开其他国家成为七国最强的存在。在战

  • 夷陵之战刘备战败,为什么孙权还要向蜀汉求和?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夷陵之战后,蜀汉伤及根基,刘备的八百里联军几乎全军覆灭,就连刘备自己也是好不容易才能够逃到白帝城。直到赵云率军驻防后,东吴追兵才终于退兵。一个月之后,刘备仍然没有回成都,而是将白帝城的驿站更名为了永安宫。谁知孙权得知此事后,竟然主动派遣使者前去向蜀汉求和。要知道,当时的情况可是东吴要远远强于实力大减

  • 彭城之战项羽以少胜多,为什么垓下之战项羽却做不到了?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彭城之战与垓下之战,都是发生在秦汉年间,西楚霸王项羽和刘邦之间的战争,彭城之战可谓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突出展现了项羽军事方面的才能,令人惊异不已。然而,这样的像神话一样的对战并没有延续下来,他们之家难道最后一战,垓下之战,项羽没能再一次获胜,不仅兵败,而且身亡。那么,又为什么,项羽没有能够获得又一

  • 袁术地盘那么小,为何如此兵多将广?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三国时期的早期,也就是东汉末年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这个事情也会发生很多有趣的故事,就好比当时的袁术其实他们的地盘真的很小很小了,但是大家不妨仔细的分析分析看看他们的兵力竟然如此之多了所以那么小的地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兵力我武将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别错过了!袁术在三国

  • 金蒙决战时,金国有百万军队为何还是一败涂地?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金国那个时期其实真的是很有故事的一段时间了,再和蒙古国打得你来我回的时间里面,金国其实国力真的很强盛,拥有百万军队,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却在蒙古人面前不堪一击,简直就是一败涂地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是军队打仗不行,还是蒙古铁骑太过于的强大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金军自己作死

  • 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打不过陆逊?陆逊用了哪些计谋击败刘备?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都说东吴占据了一片人杰地灵的地方,这个说法也并不是空穴来风,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四大都督的出现,让东吴保持长盛不衰。这次要为大家讲的人物就是在夷陵之战上击败刘备的陆逊,这次战役的结果可以说是一边倒,陆逊几乎全歼刘备部队。为什么身经百战的刘备会打不赢一位后辈呢?只能说陆逊也是百年难得出一位的人才,正

  • 彭城之战为什么刘邦惨败?刘邦彭城之战失败的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彭城之战是发生在秦汉之际,项羽和诸侯联军之间的一次战役,也是历史上一次非常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项羽率领的三万楚军,斩杀的诸侯联军多达十万余人,再一次让人们看到了项羽的用兵如神。但是这样的战国,对于战败一方来说可就是十分惨烈了。为什么刘邦的诸侯联军,会在人数的优势上败给项羽,刘邦为什么会失败呢?汉元

  • 夷陵之战如果有张飞刘备能取胜么?张飞活着能增加多少胜率?

    战史风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战争

    夷陵之战刘备惨败陆逊之手,最后白帝城含恨而死,也算是蜀国上下面临的一次最大危机和转折点了。如果不是诸葛亮选择跟东吴重修于好一起抗曹,可能蜀国灭亡的时间要提前很多了。其实刘备会如此惨败很多人觉得就是因为张飞在再跟刘备汇合的路上被杀,导致刘备援军不足,如果刘备和张飞能对陆逊形成包夹之势,那胜算就会大大提

  • 夷陵之战刘备到底有多少兵力?刘备夷陵之战真有70万人吗?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争

    夷陵之战是后三国的转折点,也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不过在夷陵之战中,刘备算是彻底的战败了,几乎到了全军覆没的地步,而且刘备此后还羞于惨败,一病不起最后在白帝城过世。那刘备为什么会在夷陵之战中输这么惨呢?因为刘备正好犯了几个兵家大忌。而且刘备并没有带诸葛亮、赵云等人一起参战,当然这也有其中的考虑。不过大

  • 官渡之战对三国走势造成了哪些影响?官渡之战的意义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战争

    官渡之战可以说是曹操一人的独角戏,当时还并没有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而且刘备的部队在这期间也想联合袁绍对抗曹操,但后来被曹操轻易击败。所以官渡之战对于曹操来说是非常关键的战役,对于刘备和孙权的影响程度并没有那么大。东汉末年,汉室政权已经到了分崩离析的地步,加上黄巾军起义使得各地诸侯有了名正言顺独揽军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