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曼施坦因又是如何把苏联打回原形的?

斯大林格勒战役结束后,曼施坦因又是如何把苏联打回原形的?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299 更新时间:2024/1/22 22:25:59

了解二战的朋友们都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最终是以苏联红军的胜利而告终的。然而在这次大战结束之后,苏德双方又发动了一场扑朔迷离的大战,那就是德军方面在哈尔科夫地区进行的反击战。可以非肯定的说,若不是这一场战役的话,纳粹德国的灭亡最起码要提前1-2年的时间。而这场反击战的策划与指挥官正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最具军事才能的曼施坦因元帅完成的。

曼施坦因(1887-1973),二战时期德国的军事家、战略家,他被后人誉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的三大名将之首(另为隆美尔、古德里安)。他过人的军事素质、出色的军事指挥艺术,对世界军事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非常值得后人研究。与那些制造屠杀的纳粹德国政客们党卫军首脑相比,曼施坦因虽在希特勒所发的的战争中指挥了许多重大战役,但他却反对纳粹的屠杀政策,更没有参与屠杀暴行。虽然他被授了德军元帅,却终生未加入纳粹党,也正是因为如此,加上他令人惊叹的军事造诣,使他赢得了敌国的尊敬和历史学家、军事学家的客观评价。

哈尔科夫反击战役从整个苏德战争的进程来看,德军的这场局部的战役胜利,并不能扭转自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出现的德军溃败局面,更无法阻止由于纳粹德国军事政治经济体制的缺陷而导致的失败命运。就在哈尔科夫战役结束不到4个月之后,在由于哈尔科夫之战而形成的库尔斯克突出部,将展开一场真正决定两国战争最终结局的空前大会战,而哈尔科夫战役,则作为东线德军走覆灭前的最后胜利而载入史册。

1942年11月21日,就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激战正酣之时,曼施泰因奉命担任新成立的顿河集团军群的总司令,也就是在同一天,朱可夫的红军,主要是远东部队,经过两天的猛攻,打垮了斯大林格勒两侧的罗马尼亚军队,合围了保卢斯的德国第六集团军。

此时,苏德两军之中唯一清醒的人就是曼施泰因,苏联人因为在此之前损兵折将,这回终于抓住了一次围歼德军重兵集团的机会,他们也就没有考虑得更深远一点,如果苏军不是将自己所有的人马都紧紧地围住第六集团军,而是击打德军南翼脆弱的交通线和补给线,其结果将是截断整个德军南翼的后路,这样一来,从高加索到伏尔加河地区的德军,包括第6集团军、第4装甲集团军、第1装甲集团军、第2集团军和整个A集团军群在内的德军,都将会遭到致命的一击。

1943年2月1日,处在斯大林格勒合围圈中的德军停止了最后的抵抗。在此之前,为了挽救合围圈中保卢斯的第6集团军,曼施泰因不顾自己薄弱的左翼,打开了一道通往斯大林格勒的空中走廊,如果不是“吹牛元帅”戈林的无能,第6集团军还是有可能通过空运获得补给,而第4装甲集团军在他们卓越的指挥官霍斯上将的指挥下,曾经面对着数倍的苏联红军,前进到距离斯大林格勒不足30公里的地区。然而,保卢斯的愚忠使他不敢违逆希特勒的坚守命令,他坚决不肯率领他的部队突围,这样一来,顿河集团军群不得不同时进行三个方面的作战,一是拯救第6集团军,一是保护高加索地区的德军的交通生命线,还有一个就是使他们自己不被绝对优势的苏军围歼。

随着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结束,德军顿河集团军群更名为南方集团军群,但他们的防线上却漏洞百出,因为苏军的实力要超出德军好几倍,而且现在的苏军已经可以行动的自由了,他们不断以大兵团迂回至德军的两翼,力求歼灭更大量的德军。不过,靠着曼施坦因出色的指挥,及霍立特集团军和第4装甲集团军的巧妙防御,他们成功的瓦解了苏军的企图,并且在亚速海和顿涅茨河之间重建了稳固的防线。

此时的曼施泰因格外镇定,因为他终于看到了自己期盼良久的战略形势,可以让自己先前的战略设想得以实施。他因此拒绝了希特勒要他收复哈尔科夫的命令,同时他也不肯运用刚刚拨给他的党卫军装甲军来防守第聂伯河一线,苏军向西南方向的大迂回攻势,给他提供了一个绝好战机,他可以集中起自己全部的机械化部队,打击苏军毫无防备的右翼战线。

2月19日,曼施泰因终于说服希特勒放弃他那不切实际的坚守战略,取而代之的是实行他的反击计划,他现在已经将三个残破不全的装甲军从米乌斯河上撤了下来,现在他们的周围,苏军一共有三百四十多个旅级以上的作战单位已被确认,以师的数目计算,德军现在处于一对八的劣势,但是曼施泰因仍以霍立特集团军防守米乌斯河正面,同时命令第4装甲集团军,开始攻击第聂伯河渡口一带苏军的接合部,不久就击溃了四个军的苏联红军,这样一来,第1装甲集团军也从困难的防御战中解脱出来了,这两个集团军通力合作,又打垮了从西正面上攻击米乌斯河防线四个军的苏联人。

德军就以霍立特集团军防守的米乌斯河一线为砧板,两个装甲集团军为铁锤,合击位于第聂伯河和顿涅茨河之间的苏军西南方面军,由于从三个方向遭到夹击,这个方面军迅速土崩瓦解,拚死向北顿涅茨河以东地区逃走,包括第6集团军、第1近卫集团军和波波夫集团军在内,一共有八个军、十个步兵师和五个特种旅都被击溃。

根据俄罗斯1993年发表的资料,从1943年1月13日,苏军在沃罗涅日到哈尔科夫方向发动进攻,至3月25日哈尔科夫战役最终结束,红军各参战部队一共死亡、失踪、被俘了100694人,受伤和患病139336人,损失坦克和自行火炮1345辆,各种口径的火炮、迫击炮5291门,飞机417架。

在这个巨大胜利的鼓舞下,曼施坦因继续挥军向北进攻,开始打击哈尔科夫苏军的南翼,第4装甲集团军又击败了苏军第3坦克集团军,然后德军向北方作了一个旋转,迫使哈尔科夫一带的苏军弃城而走,到3月14日,德军重新占领了哈尔科夫。而在他们的对面,苏军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获胜而刚刚建立的阵线,而且是处于8比1的绝对优势的情况下,又被曼施坦因打回了原形。可惜的是,曼施泰此时已经没有预备兵力可以用于扩大战果了,因为希特勒对此次战役并不看好,所以他并没有给曼施坦因足够的兵力及装备,以至德军错失一个绝佳的战机。

曼施泰因在哈尔科夫取得的胜利,暂时解除了苏德战场上德军的不利形势,使战局僵持下来,不过,希特勒很快就把这个得之不易的胜利给糟蹋了。因为在接下来决定两国最终胜负的库尔斯克大会战中,希特勒固执的调走了参战的德军主力部队,以至德军功亏一篑,曼施坦因在其所著的《失去的胜利》一书中,就库尔斯克大会战的结果,曾耿耿于怀的写道“当朱可夫已经用光了他的预备队时,而德军手中还握有牌未出”。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爱沙尼亚在二战期间是个怎样的角色?

    战史风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战争

    近期有这一部叫做《1944》的,反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电影让很多人开着注意到了爱沙尼亚这个国家在二战期间所扮演的角色。这部电影主要就是讲述了爱沙尼亚在二战期间的悲惨遭遇,在1944年苏联的战略反攻时期,裹挟于德国军队与苏联军队中的爱沙尼亚人,竟然是在自己的领土上开始互相残杀,沦为成了苏德战争的炮灰

  • 卡加延战役是怎样的?西班牙征服者与倭寇之间的大比拼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战争

    在16世纪的后期,由于隆庆开关以及西属菲律宾的发展,使得南洋东边的国际海域开始变得日渐繁荣起来。在这其中自然是有着从墨西哥开来的西班牙大帆船了,当然同时也有着从西面开来的马来土著的上传,以及活跃在日本到闽浙水域的日本倭寇集团。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下,任意双方的冲突都是一触即发的。作为地区内的两个主导力量

  • 垓下之战项羽惨败于韩信之手,楚汉之争落下帷幕

    战史风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战争

    垓下之战是决定楚汉之争的终极一战,最后韩信率领的汉军取得胜利,斩首楚君八万,而项羽也是被逼在乌江自刎。就此楚汉战争终于拉下帷幕,其实韩信能在垓下之战战胜项羽也很正常,因为当时韩信的兵力是楚军的十倍之多,这场战役注定项羽要做出最后的挣扎。不过在战役过程中,韩信依然十分警觉,不敢犯下一丝错误,他重视敌人

  • 为何希特勒被称为恶魔?拿破仑则被称为英雄呢?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在欧洲的历史上,拿破仑与希特勒一样,都挑起了侵略战争,都是侵略者,而且都几乎征服了整个欧洲,最后都失败了。但是过后,希特勒被后世们评价成为了恶魔,而拿破仑这杯后世尊称为了英雄。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拿破仑的成功,除了机遇,和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出生于法国的殖民地科西嘉

  • 深度揭秘刺杀希特勒事件,如果在距离1.8米的爆炸中活下来的?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1944年7月20日中午,在位于东普鲁士拉斯登堡与波兰城市肯特森之间的格罗德小镇附近的一片茂密树林中,希特勒正与几位将军在代号为“狼穴”的统帅部会议室当中召开军事会议。中午12时42分,突如其来的一声巨响,浓烟滚滚。安放这颗炸弹的密谋集团骨干成员,时任德国国内后备军参谋长的施

  • 二战前德国人为何会选希特勒当国家元首?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1914年到1918年期间的一次世界大战,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战争。这场战争不仅仅伤亡数字巨大,同时也损失了海量的财产,而且还从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结构等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类世界大发展。德国是一战时期的战败国,为此德国也耗尽了元气,帝制也走到了尽头,受到的惩罚更是苛刻。殖民地全部被剥夺,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 若希特勒不发动苏德战争,苏联会入侵德国吗?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然后随即联合了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发动了提前就已经拟定好的巴巴罗萨行动。集结了190个师,550万人、4900架飞机、3700辆坦克、47000门火炮、190艘军舰,划分为了三个集团军群开始从南部、中部、北部开始向苏联发动闪击战,至此苏德战争

  • 希特勒7位盟友的战斗力如何?哪个最弱?

    战史风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军事实力上来看,轴心国阵营军事实力最强的肯定就是德国了,其次便是日本最强,第三就是意大利与罗马尼亚,第四芬兰,第五保加利亚,第六匈牙利,第七泰国。这七个国家也是当年德国唯一的7个盟友,把整个世界可折腾的不轻。说到日本,虽然在二战时期日本比较贫穷,但他们的军备却是很好的。因为那

  • 如果希特勒当年没有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世界局势将会怎样?

    战史风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战争

    众所周知,很多政治家在政治生活当中所表现的其实并不是他个人的人格,而是他的政治人格,所以说我们也可以猜测当年的希特勒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是个好战分子,只是政治所迫。因为希特勒当年所处的地位,以及他的力量基本盘,他的利益所在等等原因都会决定他会采取怎样的政治策略,尽管这样的策略可能会跟他内心的想法是背道而

  • 二战空战为何不射杀飞行员?为何又有人打破规则?

    战史风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首次参与到了战场当中,飞行员们开始在空中展开厮杀,不过在当时有着一个不成文的国际惯例,那就是若是空中有飞行员跳伞,上方都不会去刻意射杀跳伞的敌军飞行员。那么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为何后期还有那么多飞行员违反这个惯例呢?由于一战时期的空战,主要是英国和德国为主,两国飞行员大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