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日俄战争的起因是什么?为何爆发战争?

日俄战争的起因是什么?为何爆发战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040 更新时间:2024/1/23 12:53:19

1904年日本与俄国之间爆发了战争,在中国的东北地区进行了长达19个月的殊死拼杀,最终以日本的胜利而结束。在战争面前,语言往往是的显得苍白无力的,这场战争造成了中国东北地区大量平民的死伤,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表面上看是两个帝国之间的战争,而实际上则是为了吞噬中国的领土与资源。

然而无论是从这样的结果还是战争的原因来看,按《日俄战争:起源开战》一书所写,日本国民中的主流说法却是:为了抵抗俄国对远东地区的入侵而不得不为的一场战役。日本代表亚洲黄种人打败了入侵的白人帝国,是一场正义的、主导未来的战争。

本书作者和田春树根据日本、朝鲜与俄罗斯三国的资料(这也是首次运用三方面的资料来研究日俄战争),阐明这场战争并非像日本主流的声音所说,是为抵御俄国侵略,事实上正好相反,日俄战争是因日本入侵朝鲜而起,日本也是一个侵略者。可惜长期以来日本国民没有这样的认识,作者希望藉由这样的研究正视日本的问题,肩负起作为加害国的责任,反思历史,促进和平。

本书没有详细论述这场战争的过程,和田春树关心的问题在于战争的起源。研究角度如副标题所写:起源和开战。为了理清这个错综复杂的问题,作者的视角延伸到俄国、朝鲜与中国。对此,作者详尽地阐述了日俄战争开始前,日本、中国、朝鲜和俄罗斯各方面复杂的关系。

进入19世纪60年代,日本国力逐渐增强,想发扬国威,于19世纪70年代入侵台湾,又侵占琉球,很快枪口又调转朝鲜。一直以来朝鲜是清朝的藩属国,日本碍于朝鲜与清朝的关系,《马关条约》第一款就要求清政府与朝鲜解除宗关系,这样就为日本进犯朝鲜扫清了障碍。

朝鲜在夹缝中生存,国内又蔓延着权利之争。因为三国干涉还辽,闵妃(朝鲜国高宗的王妃)看到俄罗斯可制约日本的侵略行径,就有了引入俄罗斯势力保全朝鲜的打算。她掌权后实行亲俄排日政策,这引起亲日派和日本的不满,认为俄罗斯对日本构成了强大的威胁,并于乾清宫谋害了闵妃(有关闵妃被害的始末在本书有详细的阐述)。可是对于俄罗斯而言,他们拥有广袤无垠的国土,已疲于应付,因此没有打算与朝鲜建立外交关系。诚如本书所言:日本虽然没有看到俄罗斯直接的威胁,但为了迫使朝鲜与日本建立关系而提出了俄罗斯威胁论。这是后来成为日本对朝鲜政策的基调的理论。

因为中日甲午战争的失利,清政府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日渐衰落的清朝早已是列强瞄准的目标,割让给日本的辽东半岛影响到俄国的侵略计划,他们对此窥觑已久,想夺取极具战略价值的不冻港(旅顺港与大连港是终年不冻港)。为此俄罗斯伙同法国、德国以“友善劝告”为借口,要求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最终日本迫于三国压力,只得弃之。可是对中国而言,不过是国家领土从一个恶狼口中吐出又被另一个吞食而已。俄国又以要日本归还辽东半岛有功为由诱逼清政府签订《中俄秘约》,次年强行租界旅顺、大连及附近海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不冻港。

虽然日本最终放弃了辽东半岛,但要清政府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中午甲午战争,日本共计掠夺2.3亿两白银),而后这笔勒索来的巨额白银主要被用作军工发展。日本视之为耻,卧薪尝胆,等待复仇的机会,这也是后来日俄战争爆发的原因。

1899年秋中国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这是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农民运动。因为影响到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加之他们对中国早有野心,次年八国联军便打入北京。俄国因地缘关系,对中国有“黄俄国计划”,趁机以镇压东北的义和团为名,独自占领了垂涎已久的东北三省。但是随着战争的结束,俄国依旧不愿撤军,增设条件继续掌握着东北的实权,这引起日本的不满,他们要赶在西伯利亚大铁路竣工前与俄罗斯开战,终于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了。

了解了这盘根错节的战争图景后,不难看出,三国干涉还辽,是日俄之间终有一战的原因;和田春树又把时间前推到了19世纪70年代,说明日本欲意吞并朝鲜,制造了俄罗斯威胁论。依照作者所言,“战争的根源在于日本对朝鲜的野心。明治维新获得成功的日本人,梦想着在明开化,富国强兵的基础上,扩大领土”。这一系列的问题得到逐步的理清之后,一个穷兵黩武,为蓄意扩领土而侵略邻国的日本再也无法被日俄战争中的俄罗斯威胁论所遮盖。

本书可谓卷帙浩繁,引用了大量的珍贵资料,最终呈现给读者这部关于日俄战争的反思力作。同样的一段历史,中日两国的民众对此的看法却是大相径庭。所以对日本而言,日本民众的历史观中存有的错误认识会因此有所转变,对中国读者来说,思考日俄战争的发端将大有裨益。和田春树的这部反思力作正是作为一个日本学者的努力,放眼未来,这对促进东亚和平,睦邻友好大为有益。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二战末期准备登陆日本本土的盟军作战计划是怎样的?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历史战争

    就像罗斯福所说的那样,他眼中的日本人是这个世界上最无耻的民族。就在1945年7月26日盟军发布《波茨坦公告》的时候,日本外交官还试图以模棱两可的外交言辞浑水摸鱼。不过这一次并不奏效,后果是让盟军认为日本是铁了心的要顽抗到底了,在中美国送给日本两个大宝贝,算是让日本消停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当时日本国

  • 图尔战役的起因是怎样的?在历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文明的冲突与利益的诉求,自古以来都是两个部落或是民族、国家之间战役的根本原因之二。不同的两个文明之间产生碰撞,若是无法很好的接纳、理解、沟通的话,那么就会出现一种非常极端的相处方式,那就是冲突,冲突就会引起战争,而战争通常是以毁灭另外一方为目的的,抑或将其文明传承者加以武力威胁,使之归顺于自己的这个

  • 昆阳之战真有陨石吗?刘秀是如何击败王莽的?

    战史风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战争

    公元23年,王莽一手导演的新朝已经呈现崩溃之势。由于施行各种打着高大上旗号的“圣母婊”法令,原本挤压在各阶层的问题纷纷出现暴雷。随着赤眉与绿林等义军的风起云涌,西汉留下的军事体制也被彻底撕裂。发生在当年的昆阳之战,就是后人理解这段历史缘由的最佳切入口。在各路义军爆发的初期,王

  • 战争时期是如何对付碉堡中的机枪手的?为何不能通过狙击手进行狙杀?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战争

    碉堡在战场上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防御工事,一般是交战过程中一方处于防守位置时会在较高处修建大量的碉堡,用这样的方式来有效的阻挡敌人的进攻。就比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德军的空中力量显得较为单薄,因此在这方面经常会处于挨打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个缺陷,德军因此修建了很多非常坚固的堡垒来防御盟军的空中袭击。

  • 二战末期美国投原子弹之前向日本空投传单让他们快跑,为何日本平民不跑?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1945年二战末期,美国为了加速日本人投降,于是在8月6日在早上8点,由3架B-29美国轰炸机组成的美国集群突入到了日本广岛上空。随后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整个广岛被夷为平地,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在这之后,繁华的广岛安静了,数以万计的日本平民死亡。日本人试图抵抗美国登陆本土的“雄心&

  •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为何不破坏故宫?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战争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两国交战的时候,若是能够一举拿下敌国首都,那基本上也是宣告另一方的失败了。所以为了能够减少占领时的阻碍,使用空军对敌军提前进行打击不仅能够起到威慑作用,还有助于鼓舞士气。那么为什么在抗日战争时,日本没有轰炸故宫呢?故宫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代表,建于明永乐十八

  • 二战爆发前夕,为何英国要杀死40万只宠物?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战争

    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夕,英国成立了国家空袭预防动物委员会。该委员会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城市里的宠物和动物送往北方的乡下或是实施人道毁灭。战争爆发以后,人们开始争先恐后的到兽医或是宠物店将自己的宠物实施安乐死。在战争爆发的头四天里,仅伦敦市就有超过40万只的猫狗等宠物北结束了生命,几乎占

  • 维斯比战役是怎样的?雇佣军暴打民兵

    战史风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战争

    维斯比位于波罗的海哥得兰岛的西部,是整个哥得兰岛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同时也是波罗的海的商业贸易中心,所以这个位置在中世纪的时候便成为了著名商会汉萨同盟的重要城镇。维斯比有着大量来自北欧各地的商人,而哥得兰岛的其他部分属于瑞典王国。当地的农民和城镇市民经常会时不时的爆发一些冲突,因此维斯比城加强了

  • 二战日本516部队是一支怎样的队伍?

    战史风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731不是一个简单的普通数字,在这个数字的背后代表着一个血腥、恐怖以及一个惨绝人寰的部队。731部队是日本侵华军队假借研究预防疾病和净化水源之名所建立的部队。实际上这只部队是拿着战俘去做一些生化武器的活体实验,残忍程度难以描述。然而除了731部队外,还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部队,那

  • 二战后期苏联为何要在自己的坦克顶上画上一个大大的白色十字?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反应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纪录片相信大家也都看见不少了,有些细心的朋友们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二战后期,苏联人的坦克的顶部总会画上一个白色十字,那么这是为何呢?这个白色十字有什么意义和作用的?而这就要从“愚蠢”的美国军队说起了。众所周知,二战期间,美苏两国是同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