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魏武卒这么厉害,为什么后期没见人重建?

魏武卒这么厉害,为什么后期没见人重建?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78 更新时间:2024/1/16 1:51:21

说到魏武卒这样的军队其实在历史上也还是非常的出名的,因为是真的厉害,而且在当时这样的军队打仗那就是看得大呼过瘾士气高涨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其实魏武卒真的超级厉害的,但是为什么到了战国后期却不见这样的军队重建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不请自来,比起春秋,我更喜欢战国。春秋被礼仪和宗法束缚了,而战国才是最热血的时代,这其中魏国是不可忽略的国家,尤其是它的军事力量,而军事力量的核心便是魏武卒制度。然后,魏武卒与魏国的命运是捆绑在一起的,要想了解魏武卒,就必须了解魏国的发展历程。

该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魏武卒有多厉害?

后期为什么不能重建?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魏武卒的诞生背景:

魏国这个国家历史不长,只有不到两百年的历史。魏国的王室本是晋国的公卿,经过三家分晋后,公元前403年魏文侯被周天子封为诸侯,公元前344年,魏惠王齐威王在徐州相王。

魏国的地理位置,决定着魏国必须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力量。看地图可知,魏国东边是齐国,南边是楚国,西面是秦国、韩国,北边是赵国,可谓是四战之地。魏国能立国近两百年,与其民风彪悍,军事强大不无关系。

公元前403年,魏文侯任命李悝开始变法,标志着魏国从世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出身低下的众多人才聚集在魏文侯的身边,充分地发挥他们各自的作用。他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商业,富国强兵,开拓疆土,发展封建经济,魏国逐渐强大起来,开拓魏国百年霸业,成为了战国第一代霸主。可以说,魏文侯的变法为魏武卒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政策支持。于此同时,其他六国还在世族统治下,魏国制度的优越性在此之后开始显现出来。

魏文侯在位50年,开始变法,四处扩张。魏武侯作为魏国第二代国君,在位25年(公元前295年—370年),将魏国的霸业推上了高峰。他依旧遵循着变法国策,开始四处征伐,战果颇丰,最终称霸中原。魏武侯虽然军事指挥能力强,但是用人方面是短板,公元前387年逼走了魏武卒的灵魂—吴起。魏惠王在位50年(公元前369年—319年),在他即位后,魏国达到了顶峰。也在他死后,魏国迅速没落。由于魏武侯魏惠王四处树敌,结仇于诸侯,终于在魏惠王时代,魏国在各个大国的夹击中,国力枯竭,彻底走向了衰落,从此一蹶不振。

我们再来看一下吴起创立魏武卒有什么不一样?

魏武卒制度核心内容是精兵战略,即兵农分离,成立专业兵团。将魏国普通士兵变成“居有礼,动有威,进不可挡,退不可追”的雄师劲旅。

精兵的标准:

(1)装备:兵身穿3层护甲(上身甲、股甲、阱甲)、头带铁盔、腰配剑、肩长矛、操十石弓,携箭50支,背3天干粮,半天能行军百里(约合40公里)

魏国冶铁业发达,装备精良。

(2)战术:根据擅长内容不同编入不同的战队,充分发挥士兵的长处。临战时,各个战术分队按需要的不同临时搭配使用,也就是军事训练合理,导致每个魏武卒军事素养高。

(3)待遇好:能进入魏武卒,能享受免除徭役,还可以凭借军功获得爵位。巨大的物质刺激能极大地燃起武卒的斗志。

(4)军令严明,以重法立军。

我们光看选拔标准和训练方式,就知道魏武卒的可拍之处,我们不妨看一看以下案例。从公元前409年至公元前372年,魏国对外发动16场大战役,仅有一次败绩,还有多次两线作战,可见魏武卒的可怕之处。同时,魏武卒在吴起的带领下,在阴晋之战,以五万武卒对阵秦国五十万之众,秦国大败,威震天下。

但是,公元前287年,魏武卒制度的核心武起离开了魏国,到了楚国又建立了另一支类似的军队。随后,秦国、齐国等国也开始变法,国力与魏国的差距越来越小,军队建设也与魏国相似,魏武卒已经占不了太大优势。各国都推行精兵战略,优势的丧失让魏国迅速地泯然众国。尤其是商鞅变法后,秦国锐士变成虎狼之军,更是魏武卒所不能敌的。

魏武卒辉煌事记:

公元前409年,吴起攻打秦国,取河西之地

公元前408年,吴起攻打秦国,攻至郑县。

公元前405年,吴起与齐国战于龙泽,斩首齐军三万。

公元前393年,吴起攻秦国、郑国,在注城大败秦军。

公元前391年,魏、赵、韩三国结盟,大败楚国。

公元前390年,吴起与秦军战武城,设置陕县,与秦军对峙。

公元前389年,吴起率领五万魏军发动阴晋之战,大败秦军,进入关中,横扫河西。

公元前387年,吴起率军再度进攻秦国腹地,但魏武侯听信谗言,逼走吴起投楚。

公元前383年,魏国与赵国在兔台火拼,赵国大败,三晋联盟正式瓦解。

公元前381年,魏国与赵国、楚国多线作战,不得已三晋复盟。

公元前380年,三晋联盟救燕国,大败齐国。

公元前378年,三晋再次攻打齐国,大败齐国。

公元前377年,魏国与中山国交战,魏军大败。

公元前375年,魏楚在榆关大战。

公元前373年,魏国伐齐于博陵。

公元前372年,魏国大败赵军于蔺。

然而,到了魏惠王时代,魏国遭遇了立国以来两大败仗,魏国主力第一次被齐全歼。华阳之战,魏国主力第二次被秦全歼。华阳之战,魏国主力第三次被秦全歼。魏国军事力量的成长速度远不如它每次被毁灭打击的速度。

公元前354年,魏国与齐国大战于桂陵,魏军大败,被斩首2万。

公元前341年,魏国与齐国大战于马陵,魏军主力部队被歼十万,太子申被俘,庞涓战死。

公元前293年,魏国与秦国大战于伊阙,魏国被斩首24万。

公元前273年,魏国与秦国大战于华阳,魏国被斩首13万。

从公元前300年开始,魏国连年被秦国攻击,成为了秦国进军六国的垫脚石。连年的战争,连年的败绩,魏国土地被日削月割,国力越来越差。尤其是伊阙、华阳两战,魏国的军事力量再度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土地、人口的逐渐减少,已经支付不起这个国家强大的军事建设,魏武卒的部队难以重现往日的荣光。

原本信陵君可以复兴魏国,但被王兄猜忌,不受重用。本人也没有取而代之之心。从公元前243年,信陵君一死,最终魏国再也没有了机会。此后,魏国在226年被秦灭亡。

所以,综合上述,魏武卒不能重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前代魏武卒损失殆尽,后代魏武卒后继无人

2、魏武卒需要庞大的军费开支,后期的魏国日削月割,国力大损,担负不起其军事开支。

3、魏国连年战争,总是失利,六国不给其成长时间。

4、军无良将,国无明君,人才匮乏。

5、魏武卒的待遇一路下滑,魏国的土地已经不够按军功分配。

6、六国都有各自精兵部队,尤其是秦国锐士,是专门屠杀魏武卒的存在。

魏武卒是当时世界上步兵最为精锐和彪悍的军队,也为中国历朝历代提供了重要的宝贵案例,直到今天依旧还在使用中,可见这一制度的优越性和前瞻性。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普奥利萨海战中的撞击战术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在19世纪的欧洲,普鲁士与奥地利战争不断。就在1866年的时候,普鲁士的盟友意大利在利萨岛与奥地利发生了海战。这次海战的战术精髓就在于撞击战术,最终以奥匈帝国的胜利收尾。现在我们来具体看看战争过程吧。利萨海战发生于1866年7月16日,利萨海战过程并不复杂。海军上将佩尔萨诺率领意大利舰队向利萨岛发起

  • 三国夷陵之战赵云做督粮官,刘备这样安排到底有什么用意?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三国时期的赵云其实感觉真的挺窝囊的,空有一身的好本事,但是就是不见有什么大的作为,有的人说了这是因为刘备不重用他啊,话说夷陵之战是可以看出来的,刘备他竟然让赵云去当运粮官,不去上战场冲锋陷阵,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是赵云实力不够还是说刘备不信赵云,不想用他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 吴起的魏武卒方阵是怎么做到以五万兵力能碾压秦国二十万兵力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吴起这个人其实也还是挺厉害的一个人,他厉害到什么地步呢?话说他能以五万兵力直接的碾压掉秦国的二十万兵力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倒是为什么呢?其实玄机就是吴起他自己发明了一个叫“魏武卒方阵”的东西,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做到碾压地方二十万大军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

  • 徐茂公对武则天的成功是有推动作用的,最后为何被开馆戮尸?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徐茂公这个人其实大家也应该清楚他真的很厉害,而且他看事情也看得非常的通透,话说武则天当皇后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持反对状态的,但是徐茂公就选择了中立其实也算是支持了,对武则天的成功其实是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最后武则天还是把徐茂公给开馆戮尸挫骨扬灰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

  • 二战美国如果没帮助苏联,苏联能战胜德国吗?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中,因为战争和战争相关因素被杀的人数大约有7000万人,其中苏联占2660万人。1941年,德国开始入侵苏联,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当时德国已经快要拿下整个欧洲,而苏联则成为了纳粹德国新的目标。苏联在武器装备上也并不占优,所以前期同德军的对战中吃了很多亏。最后美国加入战场,才逐渐让同盟国转为优势,如

  • 秦朝灭亡时岭南五十万秦军为什么不救?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秦朝快要灭亡的时候其实在岭南是有五十五秦军在待命的,但是当时这群人竟然被有选择出来救援秦朝,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们为什么不救援秦朝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岭南五十万秦军不回京勤王,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秦始皇生前命令他们不得回军勤王;其二、赵佗不愿

  • 秦魏河西之战为长达这么久,看完大体的经过就会明白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战国时期的一些战争吧其实也还是挺有争议的,话说其实在战国时期秦国和魏国之间就有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前后时间竟然高达了百年,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会这么久,秦魏百年河西之战的经过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秦魏百年河西之战,中间断断续续,一共打了五次,魏国先胜后败,秦国先

  • 古代军队交战如何防范夜间偷袭?夜袭成功率有多高?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其实在古代,夜间袭击算是成功率最高的战术了,只要敌方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几乎是一吃一个准,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人在夜间休息时,正是一天当中最放松的时刻,在你睡得最香的时候,突然告诉你军营被袭击,瞬间便会慌作一团,失去战斗力。其实古代有很多经典的夜袭之战,例如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都是利用夜袭然后用火

  • 如果当时韩信在刘邦身边,能不能避免白登之围?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韩信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他真的是会用兵,简直就是打仗的神话了,最近有的人问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刘邦在白登之围的时候输得很惨,那么如果韩信当时没有死,刘邦会不会避免这一次的情况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首先,题主,刘邦被匈奴四十万大军围困在白登时,韩信还没有死。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

  • 盘点中国古代那些著名的海战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中国古代其实我们发现很多战争战役都是在内陆地区的,顶多就是在两江边的,朝代政权的更替也是发生的内陆地区的,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难道在中国的古代就真的没有海战吗?其实当然是有的,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盘点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第一,白江口之战这是发生在唐高宗时代,当时半岛上有三个国家,高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