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三国夷陵之战赵云做督粮官,刘备这样安排到底有什么用意?

三国夷陵之战赵云做督粮官,刘备这样安排到底有什么用意?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696 更新时间:2024/1/4 16:04:20

说到三国时期的赵云其实感觉真的挺窝囊的,空有一身的好本事,但是就是不见有什么大的作为,有的人说了这是因为刘备不重用他啊,话说夷陵之战是可以看出来的,刘备他竟然让赵云去当运粮官,不去上战场冲锋陷阵,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是赵云实力不够还是说刘备不信赵云,不想用他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是赵云本人认为,刘备应该坚持联吴抗曹的基本外交战略,而不应该也不需要把孙吴当作主要对手。

在刘备看来,荆州得失将直接决定蜀汉是不是还能保持战略上直接威胁中原地区腹地和对孙吴保持必要的军事压力,从而在战略上保持主动。能战才能和,没有主动进攻的能力,和平就只能靠对手的人品,这是靠不住的。所以,刘备认为必须伐吴,必须夺回荆州。

赵云和诸葛亮都反对对孙吴用兵,在失去荆州之前可以理解,在失去荆州之后,还坚持这个外交战略,只能说他们确实比刘备的政治和军事斗争经验还是要差一些,勇气也要差一些。诸葛亮和赵云不是不知道荆州的重要性,而是对孙吴缺乏足够的警惕,尤其是在失去了前出基地之后,他们过于谨慎,认为冒险出三峡争夺荆州取胜的机会是比较小的。

所以,从刘备的角度说,不用赵云随军出征充当前锋也意味着,他可能判断赵云已经是烈士暮年了,进取心不足。

其次,蜀汉五虎将当时关羽张飞黄忠都已经死了,只剩下赵云和马超。而益州又才占领不久,需要大将在各地镇守,保证益州内部稳定,不出问题。所以,留下魏延,赵云和马超分别镇守各地,这是比较重要的任务。

第三,因为从益州出发争夺荆州,全是山路,道路崎岖,很不好走,而大军出动在外作战,后勤保障是非常关键的。

如果粮草不济,无论前线胜败,都很容易出现军溃的情况所以,在夷陵之战时,蜀汉方面催督粮草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赵云生性谨慎,又深得刘备信任,把这个工作交给他,刘备是比较放心的。

第四,行军作战,未虑胜,先虑败,这是常态,所以都要预留后手,以防出现前线作战不利的情况时,能够及时应对止损。

赵云催督粮草,在前线和后方中间,也就可以在前线遇到危险时起到二线兵团的作用,救援前方。后来刘备战败,退回白帝城,吴军追击,赵云率军救援,也确实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第五,也是很少被人提到的一个原因是赵云的年龄,这时候赵云起码已经五十岁以上了。

赵云首次出场是在初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1年。假设这时候赵云二十岁,那么到刘备伐吴的时候,又过了三十年,已经是公元221年,赵云就已经五十多岁了。

实际上,赵云可能还不止这个年龄。诸葛亮首次北伐在公元228年。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说,赵云已经年近七旬。照此推算,那么七年前的夷陵之战时,赵云已经是六十岁以上的老将了。

当然,也有说法认为,赵云出生于公元158年,那就比公元161年出生的刘备还要大三岁。到公元221年夷陵之战时,刘备六十一岁,赵云就已经六十四岁了。让一个六十岁的老将打先锋,自然是不太合适的。

让这样年龄的老将充当前锋,显然不是对赵云的爱护。尤其是在蜀汉老将纷纷凋零的情况下,赵云这样声威久著的老将对蜀汉已经是非常宝贵了,要尽量爱护,减少使用。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也经常被人忽略,也顺便说一下。刘备从平定荆州之后,就已经开始有意识的提拔和锻炼,培养年轻将领了,开始准备后备梯队。所以,刘备在进益州的时候,关羽,张飞,赵云全部留守,只带了魏延,其他将领都不是蜀汉集团的一线将领。

所以,刘备在伐吴时委以重任的就是傅彤以及黄权这样的后背梯队将领,这是带有明显的培养后备将领的意图的,希望年轻将领能够通过大战迅速成长起来,接过前辈将领的枪,继续为蜀汉效力。

标签: 历史战争

更多文章

  • 吴起的魏武卒方阵是怎么做到以五万兵力能碾压秦国二十万兵力的?

    战史风云编辑:晴天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吴起这个人其实也还是挺厉害的一个人,他厉害到什么地步呢?话说他能以五万兵力直接的碾压掉秦国的二十万兵力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倒是为什么呢?其实玄机就是吴起他自己发明了一个叫“魏武卒方阵”的东西,那么这个东西到底是怎么做到碾压地方二十万大军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

  • 徐茂公对武则天的成功是有推动作用的,最后为何被开馆戮尸?

    战史风云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徐茂公这个人其实大家也应该清楚他真的很厉害,而且他看事情也看得非常的通透,话说武则天当皇后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持反对状态的,但是徐茂公就选择了中立其实也算是支持了,对武则天的成功其实是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最后武则天还是把徐茂公给开馆戮尸挫骨扬灰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

  • 二战美国如果没帮助苏联,苏联能战胜德国吗?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中,因为战争和战争相关因素被杀的人数大约有7000万人,其中苏联占2660万人。1941年,德国开始入侵苏联,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当时德国已经快要拿下整个欧洲,而苏联则成为了纳粹德国新的目标。苏联在武器装备上也并不占优,所以前期同德军的对战中吃了很多亏。最后美国加入战场,才逐渐让同盟国转为优势,如

  • 秦朝灭亡时岭南五十万秦军为什么不救?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秦朝快要灭亡的时候其实在岭南是有五十五秦军在待命的,但是当时这群人竟然被有选择出来救援秦朝,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他们为什么不救援秦朝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岭南五十万秦军不回京勤王,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秦始皇生前命令他们不得回军勤王;其二、赵佗不愿

  • 秦魏河西之战为长达这么久,看完大体的经过就会明白

    战史风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战国时期的一些战争吧其实也还是挺有争议的,话说其实在战国时期秦国和魏国之间就有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前后时间竟然高达了百年,那么有的人要问了为什么会这么久,秦魏百年河西之战的经过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秦魏百年河西之战,中间断断续续,一共打了五次,魏国先胜后败,秦国先

  • 古代军队交战如何防范夜间偷袭?夜袭成功率有多高?

    战史风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战争

    其实在古代,夜间袭击算是成功率最高的战术了,只要敌方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几乎是一吃一个准,根本就没有反应的时间。人在夜间休息时,正是一天当中最放松的时刻,在你睡得最香的时候,突然告诉你军营被袭击,瞬间便会慌作一团,失去战斗力。其实古代有很多经典的夜袭之战,例如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都是利用夜袭然后用火

  • 如果当时韩信在刘邦身边,能不能避免白登之围?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韩信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他真的是会用兵,简直就是打仗的神话了,最近有的人问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当时刘邦在白登之围的时候输得很惨,那么如果韩信当时没有死,刘邦会不会避免这一次的情况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首先,题主,刘邦被匈奴四十万大军围困在白登时,韩信还没有死。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

  • 盘点中国古代那些著名的海战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战争

    说到中国古代其实我们发现很多战争战役都是在内陆地区的,顶多就是在两江边的,朝代政权的更替也是发生的内陆地区的,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难道在中国的古代就真的没有海战吗?其实当然是有的,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盘点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第一,白江口之战这是发生在唐高宗时代,当时半岛上有三个国家,高句丽

  • 二战时德国为什么进攻苏联?苏联如何战胜德国的?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战争

    二战时,德国几乎快要攻破整个欧洲,但这时德军却单方面撕毁了与苏联签订的和平条约,转而对苏联发起进攻,最终以战败收场。其实在二战初期,美国和苏联都没有主动参战,而是等日本和德国动手后,这两个大国才加入二战。德国当时为什么会主动惹上一个比自己强大的国家呢?当时德国依靠闪电战,就差英国就能拿下整个欧洲了,

  • 如果赤壁之战没有东风,曹操会不会赢?

    战史风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战争

    赤壁之战,是整个汉末三国时期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也是三国历史上三大著名战役之一,更是奠定三国局势基础的一次战役。在这一场战役当中,“东风”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东风的到来就是孙刘联盟神胜利的标志。那么,如果当时没有这一场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