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元史

元史

元史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年)、王袆(1321~1373年)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年)。由参知政事王鹗建议,忽必烈始设翰林国史院,开始纂辑国史。至元年间,又设立蒙古翰林院,专用蒙古文记录史事。这些机构的设立,使元朝除了元顺帝的“实录”缺失,其他十三帝都有较为完整的“实录”,为撰修《元史》提供了主要史料依据。后来由于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无实录可据,明太祖为了弥补元顺帝一朝历史,派欧阳佑等十二人为采访官,到北平(今北京)、山东等地,搜集史料,以备续编。另外,历代的《后妃功臣列传》也是《元史》本纪和列传的重要资料来源。

有关“元史”的历史故事

  • “二十四史”视角下的《元史》编纂 短历史长记录

    《元史》,侧重于普及性,主要是向在座各位介绍一下《元史》的基本面貌。在“二十四史”里面,《元史》这部书的存在感是很低的,大家一般不怎么关注它,也不会把它作为一部名著或者有代表性的史学著作加以讨论。假如是一部小部头的书,或者内容生僻的书,存在感低一点也没什么,问题是《元史》部头

  • 《元史》中的“拔都”

    [摘要]:《元史》中的“拔都”是一段元朝历史的历史,突厥人对勇士的称呼?巴图尔,亦音译作拔都、《元史》中有很多“八都儿”、“拔都儿”、“把都儿”、“八都鲁”之记载,意为“英雄”、“勇士。满语转写后读做巴图鲁。巴图尔,亦音。蒙古人对勇士最好称谓怎么说巴图尔,亦音译作拔都、《元史》中有很多“八都儿”、“

  • 为何朱元璋在修元史的时候要奉元为正统称红巾军为贼?

    宋元明清,是公认的历史统一朝代顺序,其中关于元朝的争议其实是很大的。元朝毕竟对中原汉人进行了很多精神上的打击,中原汉人地位一度低下终日暗无天日。直到明朝朱元璋统治后,汉人才有种恍惚回神之意。 按道理来说,朱元璋好不容易恢复汉人统治,应当极其厌恶元朝,但最后却承认元朝是正统统治,反过来说红巾军是

  • 《元史》的主要内容

    《元史》,中国“二十四史”之一,纪录元代中国汗青事务的一部史乘。接纳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1370年。宋濂(1310-1381)、王袆(1321-1373)依照天子墨元璋的诏令,掌管编建。《元史》齐书210卷,包含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传记97卷。元史简介元代是我国境内一个陈旧的多数平易近族—

  • 元明宗和世瓎简介 《新元史》对元明宗有什么历史评价?

    元明宗和世瓎的人物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和世瓎最后是怎么死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元明宗和世瓎简介: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瓎(là):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的长子、元文宗的大哥。1329年正月~八月在位,同年八月死于天历之变。蒙古汗号忽都笃汗,死后庙号明宗,谥号是翼献景孝

  • 元史第一谜案:拖雷死亡之谜

    拖雷去世了,去世患上很俄然,去世患上很蹊跷,去世患上充斥争议。争议的核心便正在于,他是不测猝去世?借是去世于哥哥窝阔台久有存心的行刺?有一面必需浑楚,便是不管拖雷猝去世抑或者遭行刺,他去世前的三天,皆喝了一碗火。那碗火没有是觅常的火,那是一碗"巫咒之火",怎样会喝下那种火呢?那要逃溯到受古年夜军伐罪

  • 张良丨​《元史》列传部分二次纂修考实

    《元史》列传部分二次纂修考实*张 良内容摘要:《元史》洪武刻本传记部分版心除门目、叶数、刻工、字数等常规项目之外,多见性质不明的数目字;卷首亦存在总卷数与实际卷次“错位”的情况。上述版刻现象具有体系性,绝非手民误植。由于洪武初刻本存世有限,这一情况始终得不到应有重视。本世纪初,分藏于北京大学、京都大

  • 朱元璋《元史》充斥着汉精英,如何看待四种人现象

    “四种人制度”首先,你从《元史》这样反元朝势力的对其各项制度的总结看,完全没有。“四种人”确实有,但“四种人”只是四种“地域”在元朝初期的政治制度上的好处,与经济上、文化上没有关联。元朝赵孟頫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四种人只是四种“人类与地域的归结”。汉人说的是金人和汉人、契丹人以及所有生活在“金

  • 元朝权臣伯颜生平简介 《元史·伯颜传》中如何记载?

    伯颜(Bayan,12801340),蔑儿乞氏,元朝权臣,曾任吏部尚书,不久改任尚服院使,又任御史中丞。至元六年(1340年),元顺帝倒权臣伯颜而亲政。至元六年(1340)三月,元顺帝诏徙伯颜于南恩州阳春县(今广东阳春)安置,伯颜在途中病死于龙兴路(治今江西南昌)驿舍。下面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

  • 海都是元武宗打败的?元史都不敢这么写,来扒扒海山称帝前的战功

    海都劲敌对垒,屡次摧海都锋芒,尽管中间几次濒临险境,由于他披坚陷阵,最后依旧威震遐荒,可谓是天潢杰出、天授雄武(魏源《元史新编》)。现代也有很多人认为,武宗以武立国,多次击败海都,致使海都在被追击中伤重不治身亡,武宗也因为打败海都的功劳最后当了皇帝。看到这样的言论,猴格表示有话要说,即便《元史武宗本

  • 元史:李璮之乱,忽必烈对汉人失去信任

    元史:李璮之乱,忽必烈对汉人失去信任前言一个奴隶只有一个主子,而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却有地数主子所有可能改善其境遇的人都是他的主子。起因蒙哥汗去世: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四川不幸去世。大汗之位出现空缺。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想继承大汗之位,二人随即展开争夺。▲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1209年1月1

  • 朱元璋修元史的时候也会夹带私货?浅论徐寿辉政权国名是否为天完

    前言:在某本明朝历史的科普读物中,开篇第一章就讲到了一个看上去非常奇怪的国名:“天完”。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中,湖广罗田人徐寿辉率先称帝,改年号为治平,然而国号却是不伦不类的“天完”。该书作者不无嘲笑地指出:“我每次看到这个国号总觉得是过几天就完蛋的意思”。是啊,天完天完,到底是今天完蛋,还是明天完蛋呢

  • 元史:蒙哥和忽必烈之间的一次严重政治分歧,忽必烈差点被废掉?

    元宪宗蒙哥和元世祖忽必烈都是成吉思汗铁木真嫡四子托雷的儿子,并分别成为元朝的第四任和第五任皇帝(大汗)。这一对天之骄子在蒙哥执政期间,曾因为对长城以内中原地区治理方式的分歧,发生过严重矛盾,后来的元世祖忽必烈差点就被剥夺一切权力,成为废人。蒙哥汗七年(公元1257年),蒙哥突然派遣亲信阿蓝答儿、刘太

  • 此人是朱元璋最想得到的武将,墓志铭的出土,证明元史被明朝篡改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最终引起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中原大乱。以朱元璋为首的军阀经过十几年的奋战,终于在一次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手下可以说猛将如云,但是他却唯独钦佩一元朝大将,并以未得到此人而抱憾终身。此人就是王保保,出生于安徽省临泉县。他自幼就成了舅舅察罕帖木儿的养子,后来在13

  • 元史的编纂过程:有哪些人参与了元史的编纂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修史工作,他即位的当年,即元朝灭亡的当年,1368年,便下诏编修《元史》。洪武二年(1369)二月丙寅(初一),在南京的天界寺(今南京朝天宫东)正式开局编写,以左丞相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袆为总裁,征来山林隐逸之士汪克宽、胡翰、赵埙等十六人参加纂修。明朝初年的著名文学家宋濂是主要

  • 解密:二十四史中的《元史》记述了哪些具体内容

    《元史》的本纪,以记载忽必烈事迹的《世祖本纪》最为详尽,有十四卷之多,占本纪篇幅的三分之一;其次是《顺帝本纪》,有十卷之多。这是因为元世祖和元顺帝在位时间都长达三十多年,原始史料丰富,所以对他们的记述就比较详细。这体现了《元史》编纂中的实事求是的精神,材料多就多编,材料少就少编。像蒙古建国前后的史料

  • 《元史》简介:二十四史中记述元朝历史的史书

    《元史》是系统记载元朝兴亡过程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成书于明朝初年,由宋濂(1310~1381年)、王袆(1321~1373年)主编。全书二百一十卷,包括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八卷、表八卷、列传九十七卷,记述了从蒙古族兴起到元朝建立和灭亡的历史。元朝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

  • 元朝权臣伯颜生平简介,《元史·伯颜传》中如何记载?

    伯颜(Bayan,1280—1340),蔑儿乞氏,元朝权臣,曾任吏部尚书,不久改任尚服院使,又任御史中丞。至元六年(1340年),元顺帝倒权臣伯颜而亲政。至元六年(1340)三月,元顺帝诏徙伯颜于南恩州阳春县(今广东阳春)安置,伯颜在途中病死于龙兴路(治今江西南昌)驿舍。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