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

公元前632年,为争夺中原霸权,晋军谋略制胜,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大败楚军,开“兵者诡道也”先河的一次作战。4月,晋、楚两军为争夺中原地区霸权,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楚军居于优势,晋军处于劣势。晋国下军副将胥臣奉命迎战楚国联军的右军,即陈、蔡两国的军队。陈、蔡军队的战马多,来势凶猛。胥臣为了战胜敌人,造成自己强大的假象,以树上开花之计,用虎皮蒙马吓唬敌人。进攻时,晋军下军一匹匹蒙着虎皮的战马冲向敌阵,陈、蔡军队的战马和士卒以为是真老虎冲过来了,吓得纷纷后退。胥臣乘胜追击,打败了陈、蔡军队。

有关“城濮之战”的历史故事

  • 城濮之战的主人公是谁?他有哪些事迹?

    城濮之战,是春秋战国时期一场影响深远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有一位主人公,他以智勇双全的形象,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他就是晋国的公子重耳,后来的晋文公。公子重耳,生于公元前697年,是晋国君主献公的儿子。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流亡生涯到归国即位,再到城濮之战的胜利,他的人生历程充满了曲折

  • 城濮之战有何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城濮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它发生在公元前632年,地点在今天的山东省鄄城县境内的濮水之畔。这场战役是春秋时期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一场决定性的大战,也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城濮之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濮之战标志着春秋时期的战争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之前

  • 晋楚城濮之战的起因是什么?为何会爆发?

    晋楚城濮之战,这是中国春秋时期一场影响深远的战役。然而,这场战役的起因是什么呢?为何会爆发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各个诸侯国为了争夺领土和权力,经常发生战争。而晋楚两国,作为当时最强大的两个诸侯国,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自然也就成为了战争的导火索。具体来说,晋楚

  • 城濮之战晋文公靠什么击败了楚国(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上演的故事是什么)

    春秋时期,周王室的权利逐渐削弱,各诸侯讨伐,战乱不断。从此,楚国率先崛起,企图称霸整个中原。当时,楚国最大的对手是晋文公领导的晋国。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爆发,两强相争,不可有失。但是,晋文公还是兑现了自己的承诺,选择了"避免三个家"楚国见此情景,玉子率领军队去攻打楚国。结果金军措手不及,最后两翼

  • 晋国是如何在城濮之战中胜出的?晋国胜利原因解析(城濮之战晋文公胜利的原因)

    春秋时期,周王室逐渐衰落,天下被各路诸侯讨伐,战乱频仍。楚国率先崛起,欲北取整个中原。当楚攻击宋的时候,宋向金求助。本来不想与楚国发生正面冲突,但为了树立国威,金答应了宋的请求。然后晋国和楚国正式开战。结果晋国以少胜多赢得了城濮之战,走上了崛起之路。这场战役也为晋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引发"城濮之战"的原因是什么?分析城濮之战的地缘背景

    城濮之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楚人对齐国的军事行动,得到了鲁国的支持。对于鲁国来说,是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削弱齐国的机会的。现在看来,唯一能够阻止楚人称霸中原的只有山西高原中的晋国了。认可宋襄公“仁义”之风,并让其位列“春秋五霸”的人,多认为晋国之所以对宋国施以援手,是因为齐桓公

  • 引发"城濮之战"的原因是什么?晋文公为什么讲地点选在"城濮"?

    你们知道“城濮之战”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楚人对齐国的军事行动,得到了鲁国的支持。对于鲁国来说,是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削弱齐国的机会的。现在看来,唯一能够阻止楚人称霸中原的只有山西高原中的晋国了。认可宋襄公“仁义”之风,并让其位列“春秋五霸”的人,多认为晋国之所以对宋国施以援手,是因为齐桓公

  • 城濮之战晋文公是怎么赢的?因为他曾经答应楚王要"退避三首"!

    城濮之战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晋文公在春秋时期是五霸之一,也是最少争议的一个五霸,这就是传说中的“齐桓晋文”。不过,晋文公却也干了一件不太符合霸主道德规范的事,那就是骗了楚成王。关键是这件事却被美化成了一个成语“退避三舍”,我们从军事角度上看,为什么这个决定实际是

  • 城濮之战双方的兵力怎么样?谁多谁少?

    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632年。这场战役的兵力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城濮之战的兵力分布。在这场战役中,晋国的兵力大约有5万左右,而周朝的兵力则有10万左右。双方都派出了精锐部队进行战斗,因此战局非常激烈。其次,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城濮

  • 什么是城濮之战?它的读音是什么?

    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632年。这场战役的读音是“chéngpúzhàn”,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历史事件。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城濮之战的背景。当时,周朝的国君周穆王想要扩张自己的领土,于是向晋国发起了进攻。晋国的君主晋文公则派遣大将韩厥率领军队前往抵抗。在城濮(今河

  • 城濮之战指的是什么战役?中心是什么?

    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632年。这场战役的主轴是晋国和周朝之间的政治、军事和文化冲突。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历史事件。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晋国和周朝之间的关系。在那个时期,周朝是中国的霸主,而晋国则是周朝的对手。两国之间存在着激烈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竞争。因此,城濮之战

  • 城濮之战最后是什么样的结果?谁输谁赢?

    城濮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632年。这场战役的结果对于晋国和周朝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城濮之战的结局。尽管周朝的兵力比晋国多,但是由于晋国的精锐部队和韩厥的出色指挥,最终晋军取得了胜利。城濮之战成为晋国崛起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周朝衰

  • 城濮之战的具体背景是什么?

    城濮之战,是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与楚国之间的一场战争,城濮是战争的地点,山东甑城一带。说起城濮之战,就会联系到成语“退避三舍”。晋献公之子重耳逃难流亡到了楚国,楚成王对他以国宾之礼,他觉得重耳必将有成就。一日,楚成王宴请重耳时说,如果有一日你当上了国君,会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楚国物产丰富,丝绸

  • 城濮之战楚国将领?

    城濮之战中楚军主将是楚令尹,即楚子玉、成得臣,最终因兵败自杀。楚令尹,成得臣(?-前632)芈姓,成氏,名得臣,字子玉,斗伯比之子,子文之弟。若敖氏后裔。春秋时楚令尹。楚成王三十五年(前637年),因战功被子文推荐为令尹。成王三十八年,率楚军灭夔(今秭归境),又北征背楚亲晋的宋国。次年冬,再围宋,与

  • 长平之战,牧野之战,城濮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人物和时间

    长平之战公元前262年秦国VS赵国秦国将领白起,赵国将领赵括牧野之战说法不一,公元前1130年到公元前1018年都有,又称“武王伐纣”周连军VS商朝(周联军包括周、庸、卢、彭、濮、蜀、羌、微、等)城濮之战公元前632年晋国VS楚国晋国将领狐毛,楚国将领子玉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秦国VS

  • 城濮之战,长平之战,马陵之战,桂陵之战,牧野之战,淝水之战,漠北之战,涿鹿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

    城濮之战,春秋时期,公元前632年,楚国和晋国,重要成语:退避三舍长平之战,战国末年,公元前262年,秦国和赵国,重要成语:纸上谈兵马陵之战,战国中期,公元前341年,魏国和赵国,重要成语:因势利导桂陵之战,战国中期,公元前354年,魏国和赵国,重要成语:围魏救赵牧野之战,商超末期,公元前1046年

  • 牧野之战、城濮之战、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时间?交战双方?影响?结果?

    名称牧野之战地点牧野(今河南省淇县南、卫河以北)时间说法不一,从前1130年到前1018年都有参战方周联军:周、庸、卢、彭、濮、蜀、羌、微、等,商朝结果商朝战败,纣王自杀,商朝灭亡参战方兵力周联军4.5万人,商朝约17万人伤亡情况现代估计约两万人主要指挥官周武王、吕尚,帝辛名称城濮之战地点城濮(今山

  • 《左传》中的《晋楚城濮之战》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

    楚军主帅子玉意气用事,刚愎自用,狂妄轻放。晋文公小心谨慎,思虑周全,善于听取部下意见,知人善任。先轸子犯克尽其职,富有见识,作战英勇。越国被吴国所灭,越国国君勾践听从大夫范蠡意见,忍辱偷生,在吴国为奴为俾,每夜浅尝苦胆,不忘自己灭国之恨,后来,吴国争霸,越国乘势崛起将因称霸而元气大伤的吴国所灭左传》

  • 以城濮之战为例谈<左传>叙写战争的方法

    叙写战争是《左传》的所长。全书写军事行动400多次,其中以晋楚城濮之战(僖二十八年)、秦晋□之战(僖三十二、三十三年)、晋楚□之战(宣十二年)、齐晋□之战(成公二年)、晋楚鄢陵之战(成公十六年)等五大战役最为出色。作者能把每一战役放在大国争霸的背景下展开,写战场交锋多用略笔,战争之起因、战前的策划及

  • 著名的“城濮之战”的主要交战双方是楚国和哪个诸侯国?

    城濮之战爆发的起因是楚国发兵进攻宋国,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救。晋文公因宋公曾待他很好,便召开众将商量看如何救宋。当时情况是:想向楚国去说情,怕楚国不肯,如和楚去打仗,自己也不大愿意,而且又怕齐、秦不赞成,后来想出了一个办法。先答应宋国,并说明原因,叫他先和齐、秦联系,请齐、秦与楚交涉,送些礼物给齐、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