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人物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文史百科
诗词大全
名人大全
人物专题
历史专题
导航
位置:
首页
>
历史专题
>御林军
御林军
古代只有“羽林军”,西汉武帝时期创立,为皇帝禁军,“御林军”一词应为“羽林军”的俗写。从词语的使用上看,御林军可等同于史书的”禁军“,”禁卫“。
有关“御林军”的历史故事
保护君王的军队叫什么,到底是不是叫御林军?
御林军,是民间对皇帝禁卫军的俗称,指古代护卫皇帝亲军及京城的卫戍部队,也是最广为人知的皇帝禁卫军名号。在一般人眼中,御林军意味着忠心耿耿,装备精良,能征善战,攻无不克。然而在中国历史上,从来也没有哪一支正规军被官方命名为“御林军”。在二十四史中,并不能找到哪怕一条关于&ldq
当年慈禧西逃没带御林军为什么会毫发无损啊?(慈禧西逃时为什么不用御林军护送)
说起慈禧,大家都知道这个人不简单,也是一个很坏的人,但是最后结局都不好,只好逃往西方。当时她出逃的时候是便衣,没有带御林军,但是走了那么多路,最后还是觉得好玩。所以有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大家一起来分析揭示这个问题吧!1900年,腐败腐朽奢靡的慈禧下了水,转而"万国"宣战,鼓动义和团杀洋人烧教堂
诸葛瞻带着蜀汉的御林军,为什么打不赢邓艾的疲惫之师
公元263年,掌握魏国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在魏灭蜀之战中,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邓艾亲自率精锐部队绕道阴平,凿山开路,奇袭江油。在绵竹之战击败诸葛瞻后,邓艾进逼成都。蜀
皇帝禁军之羽林军和御林军他们之间的关系
看过宫廷剧的我们都知道,在皇宫里有一直都有一支军队保护皇帝的人身安全,他们称之为羽林军和御林军。那你知道其实他们的关系吗?我们千万不要被搞糊涂了。羽林军是我国古代最为著名并且历史悠久的皇帝禁军,他们既要负责皇帝的安全,又担任皇家仪仗的任务,在整个皇城的警戒系统中是一股重要的军事力量,号称是一支很古老
历史上哪些部队可以被叫做御林军,什么是御林军?
人们一般都把皇帝的侍卫亲军称为“御林军”。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从来也没有哪一支正规军被官方命名为“御林军”。御林军只是对皇帝亲卫部队的一种称呼,而并非正式的军队编制。如果以不太严格的标准,历代守卫宫廷的部队、甚至守卫都城的部队都可以称为御林军。如果严格标准,那么只有皇帝直属、驻扎在皇宫之中、负责保卫
清代北京御林军研究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一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异常尖锐。清朝最高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利益,集八旗兵力之半约十余万人厚集京师(今北京),号称“禁旅八旗”,以保卫皇室和都城的安全。“禁旅八旗”之中的镶黄、正黄、正白旗称为上三
北洋军阀时期北京御林军研究
1912年(民国元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灭亡后,北京成为北洋军阀统治中心。袁世凯及皖、直、奉系军阀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都在北京部署了大量自己派系的部队,任命亲信统辖北京的军警机构以加强卫戍警备,并为此而多次发生军阀混战。为了加强北京的安全警卫,北洋政府相继成立了禁卫军、拱卫军、京
明代北京御林军研究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九月,明代第三任皇帝成祖朱棣下诏第二年改京师为南京(今江苏南京),北京为京师;第二年正月,明代正式迁都北京。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在万岁山(即现在景山)上吊自尽,明王朝宣告结束。明代在以北京为都的223年里,北京始终处于民族政治、军事斗争的前沿,保
元代大都(北京)御林军研究
兀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的王朝。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之初,挑选蒙古千户、百户、十户长及自身子弟80人为宿卫,70人为护卫散班,负责汗帐的警卫。成吉思汗建蒙古国后,从蒙古各千户中征召1万名精锐之士组成“怯薛”(蒙语为番直宿卫意),分编为宿卫千户、箭
绵竹之战诸葛瞻的御林军,为什么打不过邓艾的疲劳之师?
说到绵竹之战其实理解的人不多了,然而不少网友也都晓得了这场战斗其实也仍是挺无意思的,由于蜀汉这边放出了诸葛瞻这集体并且是御林甲士数也泛滥,然而曹魏这边呢却只有单纯的两万阁下的疲乏之师了,然而蜀汉这边却仍是打不外邓艾这边的战队了,那末这个究竟是甚么状况呢?上面就尾随小编一同来揭秘剖析看看吧!这个成绩需
绵竹之战诸葛瞻的御林军,为什么打不过邓艾的疲惫之师?
说到绵竹之战其实了解的人不多了,但是很多网友也都知道了这场战役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蜀汉这边放出了诸葛瞻这个人而且是御林军人数也众多,但是曹魏这边呢却只有单纯的两万左右的疲惫之师了,但是蜀汉这边却还是打不过邓艾这边的战队了,那么这个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这个问题需
慈禧西逃为什么不敢带御林军?是怕张扬吗?
御林军是当时清朝时期一只训练有素的军队,同时御林军也是慈禧太后御用军队,是为慈禧太后保驾护航的专用队伍,慈禧太后作为当时晚清时期最高的统治者,是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的,当时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与外界沟通,后来,英法联军强行的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吓得慈禧太后是仓皇出逃,当时慈禧西逃并没有带上御林
当年慈禧西逃没带御林军,为什么会毫发无损啊?
说到慈禧大家也都知道这个人不简单,而且也算很坏的一个人,但是最后的结局也不好,只好西逃了,当时她逃走的时候算是简装了,而且也没有带御林军,但是走了这么多路,最后竟然还是好玩无损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1900年,腐败没落、骄奢淫逸的慈禧脑瓜子进
御林军真的存在吗
御林军,是民间对皇帝禁卫军的俗称,指古代护卫皇帝及京城的军队,古代小说中多用,但真实历史中,并不存在这一军号。古代只有“羽林军”,西汉武帝时期创立,为皇帝禁军,“御林军”一词应为“羽林军”的俗写。从词语的使用上看,御林军可等同于史书的”禁军“,”禁卫“。词源御林军,指古代护卫皇帝及京城的军队,也是最
蜀汉的御林军为何没打过邓艾的疲惫之师?
蜀汉的御林军为何没打过邓艾的疲惫之师? 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263年,掌握魏国大权的司马昭发动了灭蜀之战。在魏灭蜀之战中,司马昭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值得注意的是,在魏蜀两军主力对峙于剑阁之时,邓艾
面对蜀汉御林军,邓艾是怎么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壮举的?
你们知道邓艾如何战胜以逸待劳的70000蜀汉御林军的?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演义中,邓艾穿越七百里原始深林,到达摩天岭,只要穿过此岭,前面就是蜀汉腹地江油了。眼看胜利在望,可是此时,邓艾只剩下疲惫不堪的2000士兵,而蜀汉成都最少还有70000以逸待劳且装备精良的御林军。这对于任何一个统帅来说
诸葛瞻率领数万御林军迎战 邓艾数千残兵是如何获胜的
对诸葛瞻和邓艾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63年,掌握魏国大权的司马昭,决定向蜀汉发动战争,派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攻蜀。蜀将姜维、廖化率军以剑阁(今四川剑阁)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主力。在这场战役中,魏国调动了18万大军,这18万军具体进军路线是:西路邓艾主攻
皇宫的御林军为什么不反叛?赵匡胤告诉你答案
古代朝代的军事体制各有不同,就算御林军能干掉皇帝,挟持所有大臣,自己登基称帝,但是能搞定四方勤王的军队吗?如果搞不定各地的反抗势力,御林军只是过把瘾,那就完全没必要,也没有人会附和。所以,御林军做这件事之前,必须要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御林军在整个军事体系占有绝对优势,一旦四方勤王,可以迅速控制局面。
清朝灭亡之后,数以万计的八旗禁卫御林军,最后都如何处置了呢
清朝灭亡之后,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呢? 清军有一支规模不大的禁卫军,数量很少,远远没有数万人。后来,这支禁卫军被改编为,北洋第16师。在1901年开始编练北洋新军的时候,首先从,直隶正定、大名、广平、顺德、赵州、深州、冀州各地,精选壮丁六千人,分别带往保定训练。1905年,京旗常备军编练成镇后,兵部尚
清朝灭亡之后,皇宫高手如云的数万御林军如何安置的呢?
如果是清朝灭亡之后的军队处置,当时的清廷内部已经没多少兵马了,最强的一支部队应该是袁世凯负责组建的北洋新军,但后来北洋新军搞着搞着成了袁大头的私人部队,辛亥革命后冲进紫禁城的北洋军,也是这支部队。到了1912年,袁世凯又对北洋军进行了一次大的改制,增编12个师和16个混成旅,随着袁世凯的各种运作以及
其他专题
1
郯国
2
太原王氏
3
苴国
4
起儿漫王朝
5
克烈部
6
顿国
7
政教合一
8
英国女王
9
中世纪文学
10
禅让制
11
黄巾军
12
绿林军
13
须句国
14
赤眉军
15
息国
16
莎车国
17
黄海海战
18
西辽
19
关陇集团
20
精绝国
NEW
最新推荐
1
熊晃的人物介绍
2
黎光在解放战争中都遇到过哪些挑战
3
黎光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4
黎光是哪个时代的人物
5
上甘岭战役中,颜伏采取了哪些战术取得胜利
6
颜伏的战术创新有哪些具体案例
7
颜伏如何影响中国的军事发展
8
颜伏的主要成就
9
颜伏在革命生涯中还有哪些重要的角色
10
颜伏的革命历程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