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专题>编钟

编钟

编钟

编钟是中国汉民族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

有关“编钟”的历史故事

  • 关于编钟这种古代乐器,它有什么起源与象征?-趣历史网

    编钟是中国汉民族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编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材料

  • 编钟属于古代乐器中的哪一类?它的原理又是什么?-趣历史网

    编钟是中国汉民族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兴起于周朝,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那么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编钟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简介

  • 曾侯乙编钟的主人是谁?

    1977年9月,驻湖北省睢县(现随州市郊区)的解放军在扩建军营时,意外发现了一座战国早期的墓葬,这就是曾侯乙墓。曾侯乙墓甚至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大6倍,可以说是超级古墓。次年5月,曾侯乙编钟的发现,使得曾侯乙墓的发现更加意义重大,因为这套编钟不仅精美,而且金碧辉煌,堪称"稀世珍宝"。共有8组56个钟,钟

  • 曾侯乙编钟为何被认为是世界的一大文化奇迹为何无法复制(曾侯乙编钟属于什么文化)

    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学点击和先进的技术,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种类繁多的古董和文物。但是,由于一些古董文物过于珍贵,一旦暴露很可能会损坏。所以很多博物馆都抄袭了。换句话说,你在博物馆看到的一些古董文物是仿制品。边肖今天给你介绍的这件文物太复杂了,即使用今天的技术

  • 曾侯乙编钟有几个音?

    1986年3月29日,湖北省博物馆与中国唱片公司合作,录制了中国出土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为了绝对安静,半夜两点开始录音,室内温度维持在18摄氏度,国产音叉A等于440Hz。这段录音震撼了无数人的下巴,因为这种战国时期的乐器拥有完整的12音体系和7音音阶,跨越了5个半八度!曾侯乙敲钟这是战国时期的乐

  • 古代编钟有哪些特点?一钟双音是什么意思?(曾侯乙墓编钟中有双音钟是否正确)

    编钟是古代的一种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周朝,后在春秋战国时期达到顶峰。相信大家应该在网上或者博物馆里见过编钟。它们是由青铜制成的,每个钟是按照音高依次排列的。用不同的工具打音乐会不一样。但是新出土的编钟一般需要较长的修复工作,如何修复"一个时钟两个音调"是最大的困难,那么"一个时钟两个音调"到底是什么

  • 战国编钟的历史地位

    战国编钟的历史地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1978年夏天出土于湖北随县。全套编钟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件,外加楚惠王赠送的一件钟,共65件,总重量二千五百多公斤,编钟以大小和音高为序编成8组,悬挂在铜木结构的三层钟架上。钟上均铸有篆书铭文,共二千八百余字,其内容全面地反映了战国时期我国乐律学达

  • 编钟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 的打击乐器吗?

    编钟又叫歌钟,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打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由若干个大小不一的钟按照音阶有序地排列悬挂在木架上而构成的,每个钟的音高各不相同。编钟的历史能够上溯到3500年前的商代,但当时编钟较为简单,多见的是三枚一套。后来整套编钟的数量开始不断增加,形成较大的规模。古代的编钟是帝王和贵族专用的乐器,是

  • 古代编钟有哪些特点?一钟双音是什么意思?

    编钟是一种古代大型打击乐器,编钟兴起于周朝,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至鼎盛。相信大家应该都有在网上,或者博物馆中见过编钟,它是由青铜铸成,每个钟按照音调高低依次排列,用不同的工具敲打乐音也会不同。不过刚出土的编钟一般都需要经过漫长的修复工作,其中如何还原“一钟双音”是最大的难点

  • 曾侯乙编钟的主人是谁,什么人物

    1977年9月份,在我国湖北省境内的随县,也就是如今的随州市城郊擂鼓墩的人民解放军在扩建营房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战国初期的一座墓葬,这便是曾侯乙墓。曾侯乙墓的面积甚至比长沙马王堆的汉墓还要大出去六倍,可以说是超级古墓了。第二年五月,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让曾侯乙墓的发现有了更加重大的意义,因为这套编钟不仅

  • 曾侯乙编钟为何被认为是世界的一大文化奇迹,为何无法复制

    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祖先们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学点击以及先进的工艺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各种琳琅满目的古董和文物。不过由于一些古董文物太过于的珍贵,若是一旦暴露便很有可能受到损坏。所以很多博物馆都对其进行了仿制。也就是说,大家在博物馆中看到的古董文物,有些是仿制品。而小编今天给大家介

  • 曾侯乙编钟共有多少个,属于八音中的那种音

    湖北省博物馆在1986年3月29日,与中国唱片总公司进行合作,对我国的出土的镇国之宝曾侯乙编钟进行了音响录制。为了绝对的安静,这场录制从半夜2点钟开始,室内温度维持在十八摄氏度,国产音叉,a等于440赫兹。这一次录音惊掉了无数人的下巴,因为这个战国时期的乐器有着完成的12音体系以及7声音阶,跨五个半

  • 曾侯乙编钟是如何出土的

    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是如何出土的呢?出土环境考古工作者在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进行曾侯乙墓发掘期间,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填土清除完,把墓葬打开时,地面水与地下水都混在一起,看到的几乎是一个200平方米的大

  • 古代编钟发声的原理是什么

    编钟是中国汉平易近族现代主要的挨击乐器,是钟的一种。编钟崛起于周代,衰于秋春战国曲至秦汉。编钟由多少个年夜小没有同的钟有序次天吊挂正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者多少组,每一个钟敲击的音下各没有不异。因为年月没有同,编钟的外形也没有尽不异,但钟身皆画有粗好的图案。编钟的收声本理年夜体是,编钟的钟体小,声调便下

  • 从“曾侯乙编钟”到“曾伯克父”青铜组器,曾国和楚国有何渊源?

    [var1]曾伯克父青铜组器两千多年后,曾伯克父才逐渐为世人所知。2016年,新出版的《商周青铜器铭文暨图像集成续编》著录了两件“曾伯克父簠(fǔ)”,并提及同坑出土同人所作之器数十件。2019年3月3日,国家文物局接到举报线索,得知这位“曾伯克父”所作的一件鼎、一件簋、一件甗、一件霝、两件盨、两件

  • 山西小村庄发现西周古墓,出土一套战国编钟,填补一段历史空白

    周是一个古老的部族,在尧舜时期被封为后稷。公元前1046年,牧野之战中周人灭商建立王朝,历史上称其为西周。此后到公元前771年都是西周王朝的统治时间,因为其存在时间不是很长且年代太过久远,关于西周的历史我们所知甚少。在山西发现的西周古墓及其出土的文物,便恰好填补了这一段历史空白,更是改写了冶金发展史

  • 西周初年的夏商周历史真相,南公后裔记录的芈加编钟与曾侯舆编钟

    (作者:赵辉)周公是中国历史中最杰出的人物,对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中国“元圣”,是西周王朝的开国元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儒学的先驱,为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在西周王朝的建立过程中,同样有一位重要历史人物,“文王四友”之一的“南公”,比肩周公

  • 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十五:三门峡建市以来首次发现战国铜编钟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张体义1月6日,在河南考古工作成果交流会上,在三门峡市陕州城墓地公布了考古新成果。该墓地出土了1套9件战国铜编钟和1套10件石编磬,这是三门峡建市以来首次发现战国铜编钟。[var1]陕州城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西部,位于商贸路以东,北环西路以西,北邻外国语高中。2021年

  • 陕州城墓地出土1套9件战国铜编钟和1套10件石编磬 系三门峡建市以来首次发现战国铜编钟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3月8日,记者从2022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上获悉,在三门峡市陕州城墓地,出土了1套9件战国铜编钟和1套10件石编磬,系三门峡建市以来首次发现战国铜编钟。[var1]陕州城墓地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西郊经济开发区的西部,北临外国语高中,东临焦国路。据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燕飞介

  • 文博日历丨从大晟编钟里听见北宋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晕染开北宋的繁华点点笔墨绘出汴京的人间烟火让我们看见了北宋今天 我们从大晟(shèng)编钟里聆听北宋三个看点 带你认识大晟编钟01“身世”浮沉336枚大晟编钟“出生地”开封仅存1枚距今900多年前宋太祖赵匡胤的起家之地(今河南商丘)出土了六枚春秋时期的古钟钟上刻着“宋公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