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诗词小讲堂 | 林升《题临安邸》

诗词小讲堂 | 林升《题临安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77 更新时间:2023/12/30 11:11:45

宋朝(960年1279年)

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元朝的朝代

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

它在历代朝代中也算是个比较有特色的朝代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

原本只是宋州归德军的节度使

后来因兵变被拥上帝位

因为自己就是靠兵变上位的

赵匡胤生怕以后

也有人用同样的方法把他拉下马

也为了避免

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的再次出现

于是主要采取重文抑武方针

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

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

宋朝逐渐成了复兴儒学、研究程朱理学

科技发展迅速的政治开明朝代

后来的几位皇帝在文化艺术方面的造诣

也足以青史留名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宋徽宗

宋徽宗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型皇帝

他不仅独创了“瘦金体”

还动用皇权推动了当时的绘画发展进程

使宋代的绘画艺术有了空前发展

院体画中的花鸟画也源自于此时

但就是因为他在文化艺术方面投入了太多精力,导致国政涣散

很快国家就被隔壁兵强马壮的金朝盯上了

开始陷入无尽的战乱

而不靠谱的皇帝宋徽宗一看打起来了也慌得很

心想反正自己也打不赢仗

干脆把皇位让给了太子

自己则当起了甩手掌柜太上皇

打算继续搞艺术

他的儿子赵恒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继了位

成了宋钦宗

不过此时国之根本

已经被宋徽宗祸祸的差不多了

宋钦宗也没辙保下城池,只能尽力抵抗

后来金国一路势如破竹地

杀进了宋朝的首都汴京

宋朝能打的都已经派出去了

剩下的根本抵抗不住凶猛的金兵

于是两个皇帝就这样双双被金国士兵抓了回去

两个皇帝都被抓走了,宋朝官员慌成一团

情急之下决定开启紧急应对方案

就是赶紧让下一个皇帝上任带领他们杀出重围

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赵构

就在一片混乱中登基成了宋高宗

赵构一上任就宣讲了自己的雄心壮志

先把北宋之名改成了南宋

以此宣告自己将延续宋朝血统

带领民众走向幸福美好新生活的决心

然后他就带着大家放弃中原领土跑路了

打算找一块风水宝地东山再起

这边金兵听说自己抓了两个皇帝之后

竟然还有一个皇帝在位

感叹宋朝人口众多的同时

也开始了紧追不舍的追逐生涯

就这样

赵构等人历经坎坷曲折之后终于来到了临安

并于此定居,将此地当作新的国都

安顿下来之后

一些官员上奏赵构

说泱泱大国被金兵撵成这样实在是有些丢脸

嚷嚷着要趁此机会发愤图强

抓紧时间打回去收复失地

救出被掳走的宋徽宗和宋钦宗

但赵构当上皇帝之后

日子和原来相比已经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正飘着过小日子呢

虽然自己也想打回汴京收回领土

但权衡利弊之下还是觉得金兵凶悍异常

不像是自己惹得起的样子

同时又怕自己的哥哥宋钦宗回来之后

自己就当不了皇帝了

在这样纠结的心情驱使下

他做出了一方面让岳飞等人顽强地打下去

一方面又和秦侩商量投降事宜的决定

后来赵构觉得时机挺成熟了

金朝也应允了他他想要的好处

于是他就杀了主战的得力干将岳飞

彻底降了

时间又过去了许多

宋高宗当皇上当腻了

就让位给了宋孝宗

自己则和和美美地过起了没有公务的咸鱼生活

那么这个时候南宋应该已经养精蓄锐好了

可以一举反击收复失地了吧?

并没有

反之,这时候的政治更显腐败无能

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

天天在风景宜人的西湖边上喝喝小酒

看看美景,小日子过得相当舒坦

久而久之

南宋皇朝大概都忘了

自己还有一个收复失地的使命要去完成了

可他们能忍,百姓却忍不了了

这一天天的赋税照收,说要征兵买马打回去

可一直没见有什么动静

弄得大家都怨声载道的

但大多数人都是敢怒不敢言

只敢偷偷地在私下攒局吐槽

有一个人却大胆地把这些心声说出来了

这个人就是林升

林升,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

生平事迹虽已然不详

但他曾在临安城某座旅馆的墙上

留下的《题临安邸》却流传千古

《题临安邸》第一句先点出了临安城的景象

第二句则点出了

西湖边上轻歌曼舞无休无止的纸醉金迷之景

最后通过“杭州”与“汴州”的对照

不露声色地揭露了那些忘了国难

苟且偷安的南宋统治阶级的腐朽本质

借此表现了

作者对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情绪

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全诗构思巧妙

虽情绪愤慨至极,但却不作谩骂之语

是讽喻诗中的杰作之一

直观地展现了南宋毫无担当的贪乐行为

此诗一出备受好评,在民间传颂度极高

百姓纷纷夸赞此诗骂得痛快

当时在位的宋孝宗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这首诗的影响

不仅恢复了岳飞的名誉

还开始了奋力反抗、主张抗战的漫漫征程

虽然最后的结局还是被打败了

签订了新的屈辱条约“隆兴和议”

但终究也算为复兴国家付出了一丝努力

让当时的百姓看到了希望

换来了后来南宋与金朝和平相处的四十年

标签: 题临安邸林升南宋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太孙朱瞻基:他爷爷因他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瞻基,明宣宗,皇太孙

    你敢想象吗?漫漫历史长河中,作为国之储君之一的皇太孙,只正式册封了十位。而这些皇储中,或废或杀,真正继承大统的也政绩平平。但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太孙却被后人口口歌颂,他就是明朝永乐帝的皇太孙朱瞻基。朱瞻基生于明洪武三十一年,是当时燕王朱棣的长子长孙。朱瞻基出生的那天晚上,朱棣曾梦见自己的父亲洪武皇帝朱

  • 景泰帝都当了八年皇帝了 囚禁南宫的朱祁镇为何能复辟?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夺门之变,景泰帝,朱祁钰,朱祁镇,明英宗,复辟

    正统十四年,朝中重臣“三杨”都相继离世,宦官王振开始兴风作浪。这一年蒙古瓦剌部大举率军侵占明朝境内,在王振的煽动下,朱祁镇御驾亲征,最终却在土木堡不幸被俘。朱祁镇被俘后,皇帝做了俘虏,这也算是奇耻大辱了。明朝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臣于谦拥立他的弟弟朱祁钰为新皇帝,朱祁镇在异

  • 我们为什么喜欢唐朝?在唐朝生活是种怎样的体验?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唐朝历史,生活在唐朝

    要说古代历史上的巅峰,大家第一想到的大概就是唐朝。唐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朝代,说起唐朝,人们总能想到的是强大和繁荣,那么为什么唐朝能够从诸多的历史朝代当中,成为最受人们喜欢的那个朝代呢?说唐朝吧!那么,穿越回唐朝,是种怎样的体验呢?在唐朝这个open的年代,穿得不时尚都不好意思出门,所以,

  • 明朝山海关军事城防有多完美 架不住吴三桂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山海关,吴三桂

    已故山海关画家常开愚先生曾创作过一幅《万里长城山海关古建复原图》,就悬挂在“天下第一关”镇东楼内,以国画水墨的形式重现了明朝末年山海关城的旧貌,我们讨论这座历史名城的军事城防设置,不妨就从这幅画说起。在图画中我们可以从全景中清晰地看到,山海关古城所在之地“大山北峙

  • 国破家亡遭遇不爱国的皇上:不靠谱的南明弘光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弘光帝,南明

    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天下”体制,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误解,就是皇帝肯定是爱国的。这是因为中国人习惯上认为人都是爱自己的家产的,“家天下”的政权是皇帝的家产,所以皇帝爱国也似乎理所当然。大约皇帝也自认为天下是自家的,所以有时候就为所欲为,最终变成了一个不爱国

  • 公元1644年是中国转折点 这年中国有四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公元1644年,年号

    公元1644年4月22日,这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日子,也应该是每个汉人,都要刻骨铭心记下的日子。纵观中国二千多年封建历史,公元1644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且意义重大的一年。这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何值得人们铭记于心?朝代变迁是历史规律的必然。然而,在1644年,中华文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当时的人们所知

  • 明朝皇帝庙号大全:十六个皇帝不止十六个庙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皇帝庙号,明朝皇帝,庙号

    明朝皇帝庙号、谥号一览庙号谥号姓名年号统治时间人物关系陵墓追尊先祖德祖玄皇帝朱百六(太祖追尊)明太祖四世祖祖陵懿祖恒皇帝朱四九(太祖追尊)明太祖曾祖父祖陵熙祖裕皇帝朱初一(太祖追尊)明太祖祖父祖陵仁祖淳皇帝朱世珍(太祖追尊)明太祖之父皇陵明朝皇帝(1368年1644年)1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

  • 聊聊常见的几种政治体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政治体制,政体制

    ★什么是政治体制?政治体制,简称“政体”,洋文叫“FormofGovernment”。通俗地说,就是指某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方式。政治体制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如下

  • 细数中国30座古城墙,最后一座堪称奇迹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古城墙

    中国修筑城墙的历史非常悠久,这些古城墙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文明历代传承的有力见证。现存较完整的中国城墙有北京城墙、西安城墙、南京城墙、荆州城墙、襄阳城墙等,它们都见证着一段段不可磨灭的历史。1.北京故宫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

  • 明代后宫黑历史:残忍变态的“性虐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殉葬,明朝后宫,明朝

    自打乞丐朱元璋于1368年正月初四在应天府登基称帝建立了大明,紧接着他又攻占大都继而统一天下之后,整个大明王朝的统治在我国历史上由此开始便一直延续了276年之久。而纵观大明朝这276年历史中先后执政的16位帝王,其中确实是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奇葩人才。譬如,一生痴迷于木工技艺的“明熹宗&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