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战争结束后,留下的尸体该怎么处理?

古代战争结束后,留下的尸体该怎么处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485 更新时间:2023/12/17 10:52:01

古代战争残酷至极,动辄死亡几万几十万人,那这么多尸体要怎么处理呢?古代的处理方式有很多种,但大都比较残酷,最后一种令人毛骨悚然!

一将功成万骨枯,翻开数千年的历史,那些威名赫赫的名将,白起王翦韩信……他们每个人的成功,都是踏着尸山血海过来的。

古代冷兵器战争,胜利都是用人命堆出来的,那时不讲什么人道主义,杀俘、屠城的现象屡见不鲜。每一次战争过后,可能都是遍地的尸体。该如何处理这些尸体,一般是胜利方该考虑的事,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第一种就是弃之不顾。如果是需要速战速决的战局,胜利方定然没工夫处理尸体,他们得追杀逃跑的敌军,或者攻打下个战略点。而失败的那一方,连逃命都来不及,更没有机会去管同袍的尸体,只能任其长眠沙场。等到双方兵马离开后,尸体就成了秃鹫和猛兽的食物,最后只留下累累白骨。

如果胜利方有后续部队的话,比如负责后勤的民夫,在时间宽裕的情况,他们会简单打扫下战场。但充其量也就是搜刮下战利品,把比较完好的武器盔甲扒下来,然后将尸体扔到山沟里,或者扒拉到两边的丛林中,其目的是为了清理出一条过车的路。如果是围歼战,那就是另外的处理方式了。

第二种土埋火烧。所谓围歼就是歼灭敌军主力,这样的战争一旦打完,胜败的大势也就见分晓了。因此胜利方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战场。尸体太多是会引发瘟疫的,而且还会污染水源,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胜利方会驱赶附近的百姓当苦力,让百姓将尸体集中搬到一起,然后挖个大坑将尸体全部丢进埋了,这就是所谓的“万人坑”。

古人讲究入土为安,即便是敌军的尸体,如果有条件有时间,能埋就尽量埋了。为避免传染病滋生,万人坑里会倒入大量的生石灰,有时候被埋的不一定是尸体,还有投降的俘虏。因为俘虏得派人看守,还得负责他们的吃喝拉撒,麻烦得要死,所以干脆一起“入土为安”。

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应该是古代坑杀俘虏最多的,留下了四十万的尸体。这么多尸体挖坑搬运,十分费时费力。

长平之战时,秦国几乎调动了全部的民夫,有的是人干活。若是在荒无人烟的地方野战,那只能是士兵自己动手了。为了节省体力,他们会把尸体堆在一起焚烧,如此省时省力,还能防止瘟疫爆发。

当然,自己同袍的尸体,肯定不会这么草率。他们会将其单独掩埋,并立上墓碑,待以后有机会再将遗体送回各自的故乡。若是碰到死无全尸的那种,则将他们的随身物品带回去,立一座衣冠冢以寄托哀思。最后一种就很恶心了!

第三种就比较残忍了,那就是将尸体做成京观。“京”是高丘的意思,“观”是宫阙的形状,也就是把尸体堆成高台。京观又叫“武军”,目的是为了让后人知道前人的功绩,同时还有震慑敌军的效果。

春秋楚晋的邲之战,就有人提议把晋军的尸体堆成京观,以炫耀自己的武功。楚庄王教育他说:“武”拆开来就是“止戈”,我们打仗的目的是为了安定天下,怎么能做这种残暴的事,最后也就不了了之。

古代经常出现“坑杀”这个词,坑杀不一定是挖坑活埋,也指将敌军尸体筑成土堆高台。白起坑杀赵军,项羽坑杀秦俘,都曾筑起过京观。第四种,各自收尸。其实战场处理尸体,并非都这么粗暴,面对旷日持久的战役,双方一时半会儿分不出胜负,但是战场上的尸体越来越多。于是到了休战的时候,双方会各自收敛同袍的尸身遗物,这个时候是不能偷袭放冷箭的。

除了前面介绍的方法,古代还会将尸体当成食物,这种方式听起来毛骨悚然,但还真有人这么做过。

《魏晋世语》记载:太祖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曹操曾经粮草短缺,程昱为了凑够军粮,把自己治理的县都搜刮干净了,才凑齐了三天的粮草,然而这里面却夹杂着人肉干。

古代行军打仗,粮草短缺的情况很常见,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只能抛弃什么伦理道德,把尸体当做军粮,毕竟能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不过这种事丧尽天良,像程昱这样在粮草中夹杂一些,倒也说得过去。隋唐时期有个朱粲的军阀,经常把人当军粮,结果惹得天怒人怨,最后被群起而攻之。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他们为了保国为家马革裹尸,却连尸身都得不到安宁,这是多么可悲讽刺的事!

标签: 战争

更多文章

  • 明朝皇帝朱允炆为何只称“建文帝”,不称“明某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皇帝,朱允炆,建文帝,明惠宗

    自古至今,人们一直习惯用庙号指代帝王,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祖赵匡胤,这里的“太宗”和“太祖”就分别是李世民和赵匡胤的庙号。用年号指代帝王则是明清两朝的特有现象,这是朱元璋定下的规矩。明清以前,一个帝王往往有多个年号,其中年号更换最频繁的就是唐高宗与武

  • 这些皇帝同一个爹 这些人有那么多儿子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皇帝父亲,皇帝,皇帝儿子

    在古代,皇位的传承是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在历史上有三个亲兄弟都当上了皇帝的,他们的爹都是谁?高欢的三个儿子都是皇帝,高洋,高演,高湛高欢本来是北魏尔朱荣的手下,尔朱荣被杀以后,高欢另起炉灶。拥立了元善见为皇帝,而大权则由自己掌控。高欢有称帝之心,但是没有等到机会就病逝了。他的大儿子高澄继承了所有包括权

  • 中国古代最好色的十大皇帝 他们非常热衷房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好色皇帝,皇帝

    中国史上十大荒淫帝王盘点,第一后代多达两千万揭秘中国历史上十大性欲旺盛荒淫无度的皇帝哪个更厉害?除了一些勤政廉明的帝王让后世称赞推崇之外,也有许多荒淫无度、残暴好色的昏君,当然这里没有包括夏桀、商纣,因为他们不是皇帝,而是君主,对于古代皇帝来说,纵然后宫有佳丽三千,但似乎依旧难以满足他们的淫欲,还要

  • 皇帝九五之尊 又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一群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皇帝,皇帝寿命

    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及其附带的个人“自由”,一方面会不遗余力地想要长久拥有并维护权力,另一方面则会被权力所绑架与吞噬,要么是“工作狂”,要么是“变态狂”。一、表面上中国皇帝权力巨大,荣耀无比,实际上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一群人。

  • 造反最难的朝代 对外却被吊打全因开始得国不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造反最难的朝代,宋朝,得国不正

    公元1127年,靖康之难后,北宋宣布灭亡;后来康王赵构虽然建立了南宋,但南宋相比于北宋到底要弱一些,至1279年崖山海战后,南宋也宣布灭亡。相比于其他封建王朝,宋朝一直被后人称为“弱宋”,然而这个朝代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最难“造反”的朝代。古代攻城战异常频

  • 北宋想违约却没有违约的实力 违约了被打得结实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北宋,澶渊之盟,海上之盟,辽国,金国

    俗话说,人不可能在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可居然在违约这件事上,北宋跌倒了两次!一、澶渊之盟宋真宗景德元年十二月(1004年1月),宋朝和辽国在澶州达成和议:宋辽两国约为兄弟,按双方年龄排大小,宋真宗比辽圣宗大四岁,因此宋真宗是哥哥,辽圣宗是弟弟。做哥哥的当然得照顾弟弟,宋真宗答应每年给辽国弟弟十万两白银

  • 巴以冲突纷争不止半个多世纪 谁更应该离开耶路撒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巴以冲突,耶路撒冷,巴勒斯坦,以色列,中东

    自以色列建国之后,与巴勒斯坦等阿拉伯国家的冲突就没有停止过,巴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TheIsraeliPalestinianConflict)是中东冲突的热点之一,为阿以冲突及中东战争的一部分。仅大规模的战争就打了五次,最后都以以色列胜利结束。这让阿拉伯国家尤其是巴勒斯坦对于以色列的仇恨,越

  • 历史上有哪些太上皇,他们如何度过余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太上皇

    都知道皇帝这个名词是秦始皇发明的,在秦始皇之前,有“皇”也有“帝”,但是从来没有“皇帝”,李斯等秦朝大臣建议秦始皇称“泰皇”,但被秦始皇否决,之后,秦始皇发明了皇帝这个称呼,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史记秦

  • 上官婉儿墓志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千年隐秘宫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上官婉儿墓志,上官婉儿,墓志,唐朝

    2013年8月,上官婉儿墓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出土,震惊了世人,随着上官婉儿墓一起出土的,还有那铭记了历史的墓志铭。上官婉儿墓墓志盖拓本上官婉儿墓墓志盖2022年4月28日,西安,陕西考古博物馆试行开放,上官婉儿墓志首次面向公众展出。陕西考古博物馆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周家庄村南,南依中

  • 软弱的北宋没有大一统,南宋疆域更小偏安一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朝,北宋,南宋,南宋疆域

    北宋没有大一统,南宋疆域更小,为何宋朝却排在主要朝代中?宋朝分两宋,是为北宋和南宋,处于中国历史上的大三国分裂时期,当时的主要朝代其实不只是宋朝,还有辽朝、金朝;可以说辽金宋,是那个大分裂时期是主要朝代,这点在元朝为前朝修史时体现的最明显,是“三国(宋辽金)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