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洋之虎民国总理段祺瑞 三次造共和拒绝黄袍加身

北洋之虎民国总理段祺瑞 三次造共和拒绝黄袍加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427 更新时间:2023/12/15 11:27:35

段祺瑞字芝泉,曾用名瑞,晚年号称"正道老人",生于安徽合肥,所以又称"段合肥",皖系军阀的首领。

老段为人刚正不阿,性格坚毅。曾三次出任民国总理。袁世凯死后,牢牢把持中央政权四年多。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段祺瑞亲自到广场道歉,下跪。这表明了执政者的态度,他是一只吃素的老虎,甚至在胃溃疡发作,医生劝其吃肉时,依旧拒绝:“人可死,荤绝不能开!”晚年日本间谍土肥原贤二数次邀请其出面组织东北政府,均碰了一鼻子灰。段祺瑞一生不抽大烟,不嫖娼,不酗酒,不赌博,不贪污,不卖官,号称“六不总理”其人品、气节在民国年间难能可贵。梁启超曾评价:“其人短处故所不免,然不顾一身厉害,为国家勇于负责,举国之中恐无人能比”。

袁世凯小站练兵,武备学堂校长荫昌为他推荐了段祺瑞、王士珍冯国璋等人。北洋军成立三个协,按照德军的方式,出任协统需要参加笔试,王士珍、冯国璋早已当上了协统,偏偏段祺瑞两次未过,在第三次考试的前一天,袁世凯派人将题给他,又把其他的关键环节一一打通,总算让他当上了协统。段祺瑞深感“爱恩深重,终身不忘。”自此任新建陆军左翼炮队第三营统带兼总教习。1900年段祺瑞原配去世,袁世凯将义女张佩蘅许配给了他,多了这层翁婿关系,段在北洋的地位都扶摇直上,有了自家人的味道。

一造共和

清帝退位诏书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袁世凯出山,急令段祺瑞为第一军统领兼湖广总督。段祺瑞由于早年出国留学,接受了西方民主共和的思想,深知中国的落后源于集权腐败的家天下统治。于是在讨伐革命军时,并不真的大举进攻,而是与革命军谈判并接连电告清廷内阁、军咨府、陆军部,声言:“共和思想已深入将士之心,将领颇有不可遏之势。压制则立即暴动,敷衍亦必全溃。”

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联名握有重兵的46名将领,致电清廷内阁、军咨府、陆军部,一致要求“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清廷如不速断,则江海尽失,势成坐亡”。2月5日,段祺瑞再率第一军全体将领致电清廷。2月12日,隆裕太后宣布清帝退位。

1915年,段祺瑞反对袁世凯称帝,所以被迫卸去职务。袁称帝前,他曾五次劝阻,结果三次被拒绝,两次吃了闭门羹。他劝阻袁世凯称帝,说此事关系国家安危及袁氏身家性命是万不能做的。而袁称帝后,出于他受袁世凯几十年知遇之恩,虽未公开声讨,但绝不参与,且未获任何封赏。

二造共和

袁世凯死后,国内政坛以段祺瑞实力最强,也最有资格继承大统。但南北统一是新一届政府即将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南方的护国军已多次表态拥护当时的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并且将此视为阻止北洋系继续独霸中央政权的一个重要举措。换句话说,只要新总统不是黎元洪,他的日子就不会好过。

自“庚子事变”以后,凡中国的执政者要主持政局,无一不希望取得国际社会对其执政地位的认可。各国则从其在华利益出发,都希望中国政局能够保持稳定,而保持稳定的最佳途径无疑就是按照法律程序,由副总统继任总统,这样可以少掉许多纷争,犹如是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便日本也不例外,其政府也在竭力劝说南北势力对黎元洪进行支持。其实早在袁世凯病重在床,命在旦夕之际,他就派曾毓隽奔赴南京,与冯国璋商量“袁死黎继”的事。冯国璋认为黎元洪本为副总统,继任总统顺理成章,非其莫属。面对国内外的压力,段祺瑞不得不做出妥协,在公开场合一再表示支持黎元洪。与此同时,打算攀龙附凤,拥段登基者也不在少数,一些人甚至主张在袁世凯还没死的时候就动手,通过“一切由内阁代摄”的方式,让段祺瑞抢班夺权,只是因为段祺瑞本人“力持不可”,才勉强作罢。段祺瑞并非不想,实则是当时的局势并不允许。南方的革命军,北洋的冯国璋都虎视眈眈,若是执意上台,必将造成北洋内部分裂。就这样手中无兵的老好人黎元洪就接任了掌印大总统,冯国璋为副总统,段祺瑞出任总理,恢复国会和《临时约法》。

三造共和

新政府组建了,新争斗也开始了,给大家讲讲史上著名的府院之争。先是在国务院秘书长人选问题上,黎元洪和段祺瑞发生了争执,最后由徐世昌出面了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要不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宣战这个问题上,双方斗争更加激烈。为了达到主战的目的,段祺瑞将其手下的十几个督军叫到北京,组成“督军团”,对黎元洪施加压力,但未获成功;后来段祺瑞又叫人写了对德宣战书要总统盖印,黎元洪为了平息风波,勉强在文件上盖了章。即使这样,段祺瑞仍不满足,在国会开会讨论时,又大肆干涉,终于触动了众怒。恰在这时,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被揭露。1917年5月21日,黎元洪瞅准时机在这时下令撤销了他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根据临时约法,总统无权撤销总理职务,不承认黎的免职令。因一方为总统府,一方为国务院,所以它们间的争斗被称为“府院之争”。之后黎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老段借此机会重新出山,立即到马厂组织讨逆。3日段祺瑞以讨逆军总司令名义发出讨伐张勋的通电,在马厂誓师,并与冯国璋联电数张勋八罪,发表讨伐张勋檄文。12日即攻入北京,张勋复辟失败,黎元洪也引咎辞去总统职务,由冯国璋继任。在共同赶走了张勋之后,府院之争也不能闲着呀,第二波又开始了。

在参战与不参战的问题上双方矛盾愈演愈烈。据传,德国为支持孙中山反参战,经人赠与孙中山两百万马克(孙实收一百万)为秘密活动经费,孙中山也借此厚赠在广州开起了“非常国会”成立了军政府。与北京分庭抗衡。段祺瑞主张武力统一全国,向德国宣战。冯国璋则是首鼠两端,只是害怕段祺瑞一家独大,反对段祺瑞的武力统一。老段为了达成政治愿望,操纵安福国会,把直系首领冯国璋赶下了总统位置,直皖两系的矛盾也摆在了台面上,紧接着直皖战争爆发,直系军阀联合奉系张作霖,前后夹击,皖军大败。7月19日,段祺瑞被迫辞职,离开北京,避居于天津日本租界。从此潜心向佛,自号“正道居士”。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袁世凯死后,军阀各自为家,只为守住底盘,谋取自身利益。国际大问题上,没有相当的原则性。段祺瑞的努力最终也付诸东流。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因胃病发作逝世,终年72岁,他给政府留下亲笔遗嘱,即“八勿”:勿因我见而轻启政争,勿空谈而不顾实践,勿兴不急之务而浪用民财,勿信过激之说而自摇邦本,讲外交者勿忘巩固国防,司教育者勿忘保存国粹,治家者勿弃固有之礼教,求学者勿骛时尚之纷华。国民政府特予国葬,按佛教礼仪安葬,上海下半旗致哀。

天津《大公报》盖棺定论“段先生对于中华民国的关系之大,为孙中山先生及袁项城之外第一人。”

更多文章

  • 古人穿鞋为何不分左右脚?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鞋,鞋子分左右脚

    鞋的历史,已相当久远,古称鞋为鞜(音踏)趿(音酒)或履。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即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3000多年前的《周易》已有履。《诗经》上“纠纠葛屐,可以屐霜”里的“屐”,就是一种比较简陋的用麻、葛编成的鞋。鞋子,是分左右脚的

  • 俩王八:在位时间最长的康熙和最长寿的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康熙,最长寿的皇帝,乾隆

    清朝的“康乾盛世”主角是康熙和乾隆这两位爷孙。康熙皇帝在位多少年,乾隆皇帝在位多少年,哪个更长?清朝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康熙帝,是顺治皇帝第三个儿子,“康熙”是清朝第四位皇帝爱新觉罗·玄烨的年号,是清定都北京后第二

  • 南明四代皇帝中,谁与明思宗崇祯帝伦序关系最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南明,明思宗,崇祯帝

    公元1644年,明朝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尽,自此大一统的明王朝,就此灭亡。在自尽之前,崇祯曾经对自己的家眷进行了大清洗活动,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为何死前杀了众子女妃嫔?因为他担心这些人落在李自成手里,不会有好下场。因此周皇后自裁,其他妃嫔被崇祯杀了个干干净净,甚至连长平公主也被砍断了一只胳膊。唯独三位

  • 朱元璋残酷无情 他既是皇帝也是流氓化的农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明太祖,明朝,暴君

    公元1328年,元天历元年,元朝河南江北行省安丰路濠州钟离东乡农民朱五四的家里,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据说当时满屋红光,周围邻居以为发生火灾纷纷前来救火。这个一出生就闹出如此大动静的婴儿就是朱元璋。虽然朱家贫困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但是家人努力生活日子还过得去。朱元璋16岁时饥饿加上瘟疫夺走了家里人的性命

  • 李世民51岁去世原因 驾崩之初暗流涌动封锁消息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李世民年龄,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唐太宗

    一代明君李世民定格在51岁死因是什么?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作为历史上鲜少的贤明君主,他实现了自己的名字的意思“济世安民”。“贞观之治”为唐朝打下了坚实的根基,然而正是唐朝发展鼎盛的时期,李世民却驾崩了,年仅51岁。纵观整个古

  • 徐达四个女儿都嫁入朱家 大女儿的婚事开始很不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徐达女儿,徐达,朱棣,朱棣皇后

    朱棣的媳妇儿徐氏出身可不简单,她是明朝开国第一猛将徐达的女儿,而且是长女,母张氏或谢夫人(谢再兴次女)。说个不好听的,朱棣一个藩王,娶了徐达的长女,几乎都是高攀了!朱元璋的固执要是活着皇位怎么也不会传给朱棣为啥?因为徐达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位列开国“六王”之首。按照过去的历史

  • 盘点香港版和美国版中国版的中国历史地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地图,中国历史疆域,谭其骧版中国历史地图

    中国大陆历史教科书中使用的中国历史地图是谭其骧绘制的中国历史地图,谭版中国历史地图中存在一些小错误,主要体现在秦朝、元朝这两个朝代的历史地图中。香港版中国历史地图上的夏、商、周三朝在同一张地图上,这张地图上展示的是夏、商、周三朝的核心统治区域,夏朝标注在山西一带,商朝标注在河南一带,周朝标注在陕西一

  • 大唐历史上,到底有几位不被承认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皇帝,唐朝不被承认的皇帝,唐朝

    唐朝是我国封建王朝的鼎盛时代,唐朝时期有四位不被正史所承认的皇帝,他们分别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受禅称帝,立国号为“唐”,并改元“武德”。继隋朝之后一个崭新的朝代也即将到来。我们都知道,唐朝在我国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

  • 美国总统和副总统可以搭乘同一架飞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美国总统,美国副总统

    美国是否规定总统和副总统不可以搭乘同一架飞机?答案是,法律上没有规定,但是实际操作上,人们看到的是总统和副总统在旅行时不搭乘同一架飞机。美国总统出行乘坐的专机名字叫“空军一号”,那么美国副总统平常的座驾是什么呢?我们有时候都会看到关于飞机出行的电影,其中就有一部电影叫做《空军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皇室亲王、藩王详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亲王,藩王

    “王爷”这个对于中华历代王朝宗室最高等级男性成员(除皇帝外)的称呼主要是盛行于清代,而且是相当口语化的称谓。虽然在明代中晚期宫廷内中就有了“皇爷”(称呼皇帝)、“小爷”(称呼太子)这种尊称,市井小说中也有了“某某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