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兵马俑更让震撼的是铜车马(安车)!
当年,贴近第一眼给人的感觉,这充满肌肉感骨骼显现的铜马陶马,怎么那么眼熟,像是古希腊罗马雕塑中的几匹跑到秦川来?!
古希腊石雕马首大英博物馆希腊馆
看到其疆绳等处连接方式有如身上的手表链和皮带扣,当即惊讶到眼镜险些落地!细细逐一看看那2200多年前的辔头、飞軨、镳、辖、軔…NN多的马具配件如当今西方马术一样一样,件件考究精良,把车和马装饰得金银华贵,流光溢彩,赛过英国皇家骑队。
马额头配戴倒葫芦形金质当卢饰物,辔头(辔音pei俗称马笼头)打结处配金质结约饰物;子母扣连接的辔头、铜索婉转灵活,可以做360度的转动。左右骖马的脖子上各套有金管节和银管节相间组成项圈,管节的外径尺寸相同(均为7毫米),内部以铜圈为芯,从外表看纯为金银管节相间排列而成;皮革肚带上镶嵌着金银泡钉,极其精致就像是爱马仕(Hermès)顶级订制。
低头看到,为稳定结构而加宽盈尺的轮毂wheel,以及轮毂上的30条幅条(与轮毂连接处为横向,与轮廓Delineator连接则转了90度变为直向)…其设计、材料、制作工艺水平之高,让眼镜再次差点掉地!不自觉脑子闪出~~“进口7系宝马车”。
另一天子驷乘(立车),车轮也是三十根幅,分散了车身重量对轮圈的压力,车轮轻快结实。辐形如船桨,有骹段、股段之分,近牙处的骹段截面成圆柱体,近毂处的股段截面渐宽为扁平体,加强了车轮横向受力的强度,过渡线圆滑自然,美观、受力,均无可挑剔。
懵懂中只觉得似乎不太可能,这不应是“野蛮落后”的秦国所能“打造”,被后世文人诅咒千年的秦始皇怎么能拥有如此强大的工业水平和顶级文化艺术能力?更让人想不通的是这铜车马与兵马俑一样,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中国后两千多年再没接近更没超越这水平。
带着大大的疑惑,笔者不断收集资料,寻找可以的解释…现在清楚了,我国的车马皆为西来之物。在西方,马车的演变有比较完整的发展序列,经历了一个从四轮到双轮、从实心车轮到辐式车轮、从用牛(或驴)拉车到用马拉车的发展过程。但在中国,马车的出现则比较突然,最早发现的商代马车就是有辐的双轮车,显然十分成熟,不太可能是独立起源。
仅就这兵马俑铜车马质量奇高,并且轮毂单辕等主要特征与同期的罗马罗马战车极似,笔者大胆不负责地推断:这统一了六国,财大势强并占据西来通道的秦始皇,当年一定是“订制进口”或“合资制造”了这铜车马,与及等等辉煌(后文将述)。与当今中国土豪狂购劳斯萊斯“攻陷”巴黎老佛爷差不离那意思。
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四世纪,阿契美尼德王朝被亚历山大大帝击溃,却为野心勃勃的东方皇帝嬴政,留下大宗文化遗产。沿新疆经河西走廊逃迁(北线)的拜火教徒,大多聚居于秦晋一带,而令秦国主政者获得大量波斯资讯。这些大流士皇帝的伟大发明,像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统一度量衡、建立高速公路和驿传系统、开挖人工运河、烽火台传讯制度、太监制度、豪华墓葬制度等等,最终都在秦帝国手里获得了再现。但嬴政无耻地隐瞒了他的山寨行为,而把这场巨大的营造运动,变成他本人的发明杰作。
历史上轮子及幅条轮车近东最早出现,商初传入中国。
轮子在交通运输中非常有用,是人类的重要发明之一。
工业革命是人类第二次能力革命,我们都清楚是以近现代欧美为中心;轮子、牛马及锄犁刀剑等金属工具的使用,则是人类第一次能力革命,考古证据表明,其发生是在公元前2500-4000年左右美索不达米亚至埃及的近东新月地区)。
大约在六千年前,美索不达米亚人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轮子。这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罗伯特·路威曾断言:凡使用轮车的民族,无一不是直接间接从巴比伦学来的。虽然历史学界也有许多关于轮子起源的说法,但路威对轮子起源的观点是大多数考古学家的观点。
在掌握锋利而坚固的工具以前,人类是不可能拥有轮式车辆的。用石器工具难以将木头加工成合适的圆柱形,更不必说复杂到带辐条的轮子了。所以,车轮的出现只能是青铜时代以后的事情。
考古学家们在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公元前4000年)的乌尔掘出这个有镶嵌物装饰的木箱,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双轮马拉战车的牢固木轮。
美索不达米亚残片
美索不达米亚残片
亚述人的战车以木料制成,车门设在车体后面,从后面上下车,这与埃及、中国和希腊的战车一样。车门实际是一个大盾牌。盾牌被挂在车箱出入口上,可开可闭,又可起护卫作用,可谓一举两用。车厢两侧用嵌板镶起,并常常饰以精美的装潢。车轮有两个,安置在车体末端,这样,绝大部分重量就会落在车辕上,重心前移,从而使乌拉战车行驶速度加快,这种情况和埃及的战车相像,却与古代中国、希腊、罗马的战车不同,后者的车轮大约位于车体的中间,那样便于车体重心平衡,而且车体也大而宽敞。亚述战车车轮的轮缘很宽,轮辐因不同的战车而数目不同,或为6根或为8根。
古埃及壁画
车轮的前身就是这种制陶用的轮子,古人用它可以成批制作陶器。也许六、七千年前的一天傍晚,落日映红的两河流域某村子,就这么个作坊旁,一群孩子把工匠放在一旁的制陶轮子,当作游戏滚着玩…单个滚……两个连在一起滚…又装上一块木板推着滚…欢闹中,轮车产生了。
2008年10月,中国基本消失的人力制陶轮子,依旧日常运转着。
美索不达米亚最早的轮子只是一些圆形的板,和轴牢牢地钉在一起。到公元前3000年时,已将轴装到手推车上,轮子不直接和车身相连。以后不久,又出现了装有轮辐的车轮。
早期车轮的形式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车轮是与车轴固定在一起的,车轮中间的孔呈正方形,车轮与车轴一起转动。第二类车轮被安装在车轴上转动,车轴本身则是固定在车底下不动的,车轮上的孔呈圆形。早在公元前4千年代,轮毂就已经出现了(如耶班尔•阿鲁达和阿尔斯兰特坡的车轮模型)。
到了亚述到巴比伦(公元前三千年代中叶)的时候,出现了打仗用的战车和进行贸易的车辆。车上的轮子已经有了辐和毂等,和今天还能见到的老式车轮差不多。
埃及中王国时期(前2133-1786年)
车轮还很早就用于制造战车。这种战车先是用来冲入敌阵,迫使敌人溃散;后来又当作战台使用,战车兵可以站在战车上朝敌人掷标枪,杀死敌人。
武士跃下希腊战车进行战斗(出自约公元前500年的一只希腊花瓶)。
罗马战车
古代波斯黄金小马车
然而,很多研究考认为,有记载的人类文明远不能体现车轮历史的悠久,真正的车轮起源可能要从石器时代开始,也就是大约一万五千年至七十五万年前,那时的车轮其实就是一个圆木桩,原始人类用几个木桩并排被放在承载物品的下方以向前滚动。
其中一有力依据就是,中美洲的阿兹特克人就没有使用过轮式车辆,他们却制作了大量的有四个轮子的动物泥塑~~这说明白令陆桥一万年前断掉之前,轮子也是印第安人从亚欧大陆带走的文化记忆之一。
上图显示双轮战车出现和扩散的时间和范围,从中可看出我国称之"丝绸之路"的范围,也更早被称为"战车之路"的原因。
可以考证的遗迹表明,约3500年前马和马车传入中国。
我国最久远的车马遗迹发现于二里头遗址(前1900年~公元前1500年),在这座宫城南侧大路上发现了两道大体平行的车辙痕,发掘区内车辙长5米余,且继续向东西延伸。
车的演变有比较完整的发展序列,有从四轮到双轮的发展过程;有从实心车轮到辐式车轮的发展过程;有从用牛(或驴)拉车到用马拉车的发展过程。但在中国,马车的出现则显得比较突然。商代的车是有辐的双轮马车,显然十分成熟。这种成熟的车应该有其较原始的形式,而这种原始的形式在中国找不到。
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河南安阳殷墟(公元前1300年--前1046年)发掘的殷代车马坑当时的车子由车厢、车辕和两个幅条轮子构成,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交通工具了。
2006年-2008年甘肃天水张家川马家塬战国西戎墓地出土一批马车,均为单辕双驾,分6型。其中Ⅰ型装饰结构复杂,装饰最华丽。
Ⅰ型车复原图。《文物》2010年第6期。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出土M141号复原车辆
Ⅰ型车车舆两侧髹漆并贴有虎、大角鹿等金银装饰(新华社照片)。
“临淄古车马博物馆”。
淄博的临淄是800年齐文化的发祥地,是春秋五霸之首的齐国的首都。车马坑是春秋中期(约公元前500多年)的殉葬品,又称为东周殉车马坑。坑内发现战车10辆,马32匹,其中6辆战车每车4马驾挽,4辆战车每车2马驾挽。
汉代画像砖现今有巨量遗存
辎车画像砖(东汉)
内蒙古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是汉代墓室壁画中很具代表性的,其中尤以《出行图》和《乐舞百戏图》最为完美。
集安洞沟高句丽墓壁画(约2000年前)
汉时官员出行的轺车(注意到车辕是弯弓的)
(走向盛唐国展展品)铜车马仪仗俑群东汉甘肃省博物馆藏
不知为何汉唐后马车遗迹很少,只找到零星资料。此时期车马已没了秦的庄重汉唐的俊秀,显得傻大愣粗。
焦作市元代精美的彩绘陶俑车马
海南宋元时期的陶车马
《清明上河图》的宋明清画本中,都可以看到众多满载货物的牛车马车,显然幅轮车已民用
明凊马车(仿品)与两三千年前没有实质性改变
四十年代中国北方马车
中国拉车的家马也是从西域传来。汗血宝马:技术输入后的快速退化典型
N年前,媒体首次报道汗血宝马产地是土库曼斯坦…啊~~?!与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感情难接受,这可是我们心目中的“马神”。
汉武帝是个十分爱马的人,前116年(元鼎元年),作了《太一之歌》,后世通称为《天马歌》"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
不但"马神",中国连最普通的家马,都是西域传来。
考古资料表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很少有马发现,而且基本情况不明,无法确定是野马还是家马。在商代早期及中期出土的动物骨骼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被鉴定的十几种动物的骨骼中没有发现一块马骨”。在商代晚期(公元前13世纪后期即轮车出现开始),才有确切的家马骸骨发现。
40年代中国北方上马掌
在史前时代早期的欧亚草原,马主要是作为一种肉食来源。现在的考古材料证明,中国黄河流域没有经历这一过程。中国的家马是商代晚期突然出现的,在河南安阳晚期突然大量出现的,动物学家袁靖等曾经对时间相当于商代早期、中期的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做过整理鉴定,结果没有发现一块马骨。
中国出土的马种是普氏野马,其染色体与家马不同,多数学者不认为其可以驯养成家马。
从目前的材料看,中原地区的家马最早出现于商代晚期,而在此前,中原地区则缺少驯马的考古证据。西北地区的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可能最早有驯化的马,其来源可能与欧亚草原西部文化交流有关。
中国古代有传说是轩辕黄帝把木头插在圆轮子中央,使它运转,因而造成车辆。但鉴于归功于黄帝的发明实在太多,我们不能轻易把这个说法当真。
《淮南子》中说我们的祖先“见飞蓬转而知为车”。(这典型的文人轻浮~~看见风吹蓬草滾动就“而知为车”?从构造到材料到工艺到功能…对古人而言马车可是巨大的系统工程,那有这么容易!)。
《左传》中也提到,中国的车是夏代(约4000年前)奚仲发明的,但从考古来看,奚仲造车还只是一个谜。
《周礼·冬官》云:轮辐三十,以象日月也)。同时也循守老子《道德经》中讲:“三十辐共一毂”的观点。
据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考证的结论,约在四千五百年到三千五百年前,中国出现了第一辆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