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究竟是谁?

中国古代的三皇五帝究竟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564 更新时间:2023/12/9 11:27:06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入今”,这句话应该刻在我们华夏人的骨子里了,在神话中盘古是开天辟地的英雄,“三皇五帝”是上古时期教导人类的大佬,那么三皇五帝到底是否存在呢?三皇五帝究竟是谁?指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不同的史料当中记载也是不同的,说法不一。

三皇通常指伏羲、燧人、神农。

又一说是伏羲、女娲、神农。

或者称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

五帝通常指黄帝、颛顼(Zhuānxū)、帝喾(Dìkù)、唐、虞舜。

又一说是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最后一种说的是:少皞、颛顼、高辛、尧、舜。

三皇五帝画像,其实这个画像也不对,分明用当时时代的服饰充当的

其实“三皇五帝”都是象征性的人物,是想象中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领袖。《庄子·天运》:“故夫三皇五帝之礼法度;不矜于同而预于治。”

在古时,帝,原本是天帝,人间最早出现五帝是在《荀子》中出现的,当时只是单纯的提出五帝的概念,并没有说五帝的人名,也可以说当时只是形式,并没有进行封神,直到战国时期,由于五行说的兴起,五帝就逐渐形成了,毕竟五行相生相克。

并且五帝虽然出现,但是和三皇一样,并没有固定的人选,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自成为派系,当时就有五六种观点,但是那些观点中黄帝出现的次数最多,毕竟那时候应该就有了黄老之说。

三皇是华夏的祖先,主要是汉族的祖先,有很多著作对此有着不同的解释,众说纷纭,每一本著作列出来的三皇人物都是不同的。在《世本》当中三皇指的是伏羲,神农,皇帝,这本书是出自先秦的古籍。在《吕氏春秋》当中所记载的三皇是伏羲,神农,女娲三个人物。在《史记·秦始皇本记》中是天皇,地皇以及泰皇。在《史记·补三皇本记》中所记载的又不一样,是天皇,地皇,人皇。《尚书大传》中指出的是燧人,伏羲,神农,在《风俗通义·皇霸篇》书写的是伏羲,女娲,神农。而《白虎通》中指出的三皇是伏羲,神农,祝融。《通鉴外记》中记载的是伏羲,神农,共工

到了宋代,又变了这个时候,把泰皇和人皇进行了相结合,也就是说泰皇就是人皇,人皇也是泰皇,那么三皇到底是谁呢?要知道仅仅在汉朝文人之间,就有五种不同的说法:第一种认为三皇为神农,燧人,伏羲。第二种为伏羲,女娲,神农,第三种为伏羲,神农,祝融;第四种就是认为是伏羲,神农,共工,第五种就是我们常说的伏羲,神农,黄帝。

从其中我们不免得知,不管哪种说法,神农都在其中,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当时中国是农耕社会,所以比较崇拜为农业做出贡献的人,其实,从这种神话人物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道理,不管是那三皇,都能反映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与智慧的光荣传统,深刻的说明了我们最初的文明是对苦难对灾难的反抗得来的。

因为这个时候还没有国家的概念,一切行为都是以部落的形式进行的。而且因为不同文献的记载不同,三皇五帝这三个皇、五个帝,均有争议。这个时期有很多神话和故事,比如,女娲补天、伏羲制琴、仓颉造字,不能算历史,只能算神话。

那么三皇无从定义,那么五帝呢?到底有没有统一呢?其实,我们要先从五帝的由来说起,五帝之说,最初是形成于周秦之际,当初最早的说法是五帝,原本是指方向,四方加中央,帝就是祭祀的隆重程度。

在古时,帝,原本是天帝,人间最早出现五帝是在《荀子》中出现的,当时只是单纯的提出五帝的概念,并没有说五帝的人名,也可以说当时只是形式,并没有进行封神,直到战国时期,由于五行说的兴起,五帝就逐渐形成了,毕竟五行相生相克。

并且五帝虽然出现,但是和三皇一样,并没有固定的人选,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自成为派系,当时就有五六种观点,但是那些观点中黄帝出现的次数最多,毕竟那时候应该就有了黄老之说。

至于为什么说法众多?完全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地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谁当家,就信谁是五帝,毕竟唐朝的时候老子就是神仙,但是这也得出一个道理。

不管三皇五帝指的是谁,并且也无法确定,毕竟三皇五帝是当时多民族融合的产物,也反映了民族融合是历史的必然性,也正是有了三皇五帝,炎黄子孙等,使得我们华夏民族的凝聚力大大提升。

关于“三皇五帝”的记载,虽然是一些美丽动人的神话,却能反映原始社会氏族和部落的历史。传说伏羲、女娲、神农是远古时代的大圣人,各有一些了不起的功绩。

伏羲,又称庖羲。是华夏民族的人文先始,三皇之一,和女娲共同福佑社稷。还有传说中说伏羲是燧人氏之子,伏羲也是中国古代记载中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界的鼻祖。在记载中伏羲是人首蛇身,和女娲结婚生儿育女,造就万物,据说伏羲在称王之后的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的。

伏羲据说他是个大发明家,“始作八封”,“作结绳而为网罟”。这是两件大的发明创造。当然,社会出现这样的新事物,是由于人们集体劳动的结果,而不会是某个“圣人”的恩赐。但这个传说告诉我们,那个伏羲氏族开始使用一种记事符号,又懂得制网捕鱼了。

在三皇里面,我们最熟悉应该就是女娲了,我们从小就听过关于女娲的很多神话故事,是上古时期的创世女神,造物造人,补天救世,被世人称为大地之母。女娲的主要业绩是“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据说,在这以前,天塌地陷,灾害不息,经过她老人家的工作,一切就序了。她也就成了传说中整理天地的神。这个故事反映了远古人类与自然界的艰苦斗争。

神农是传说个主掌稼穑的土神。大概是指原始社会农业开始发展的氏族名称。据记载,当初人们吃生肉,喝兽血,穿兽皮。神农认为人们这样生活下去,是难以维持的。于是,他“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实际上农业生产知识是上古人类实践经验的积累。神农并无其人。后来人们推测,神农氏的事迹,大致反映相当子母系氏族制繁荣时期的社会情况。传说中的五位上古帝王,文书记载很不一致。他们活动的时代可能已经进入父系氏族制,或原始社会末期了。太皞,也称为太昊,姓风。相传他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可能是以蛇或龙为图腾的氏族首领,居住在陈地(即现在河南淮阳县)。他应该是淮河流域氏族部落想象中的祖先。

炎帝,姓姜。相传他牛头人身,可能是以牛为图鹏的氏族首领。最初,这个氏族活动于渭河流域,后来进入黄河中游,与九黎族发生了长时期的冲突。九黎族的首领叫蚩尤,兽身人言,铜头铁脖子,头上有角,耳上生毛硬如剑戟,能吃砂石,可能是以某种猛兽为图腮的氏族。他有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是勇悍善战的强大氏族部落。蚩尤把炎帝驱逐到涿鹿(今河北西北桑干河流域)。炎帝向黄帝求援,双方在涿鹿大战-场。蚩尤请风伯雨师兴风作雨,造了大雾使黄帝的士兵迷失方向,黄帝请旱神女魃,把天气放晴,造了“指南车”辨别方向。这场激烈战争的结果是蚩尤失败,被杀死了。黄帝取得了胜利,被推举为“天子”。

黄帝姓姬,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传说黄帝族原先居住在西北方,过着不定居的游牧生活,打败蚩尤后又与炎帝族在阪泉发生三次大战。黄帝统率以熊、罴、貔、貅、虎等野兽为图腾的氏族参加战斗,打败了炎帝部落,进入黄河流域。从此,黄帝部落定居中原,并很快发展起来。史书记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说明这些部落形成了巨大的部落联盟。黄帝后代与其他部落共同融合,形成中华民族,黄帝轩辕氏被看成是华夏族的始祖。后来,中国人自称是“黄帝子孙”。正是这个原因,后人把许多发明创造都传作是黄帝的功绩,说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箭,染五色衣裳。他让妻子嫘祖教人民养蚕。他命令大臣仓颉造文字,大挠造干支,伶伦制作乐器等等。这些传说不大可靠,我们只能理解为黄帝时代生产工具大有进步。

少皞,也叫少昊,姓己,名挚,号穷桑帝,传说是黄帝的后代,居住在山东曲阜一带。这个部落以鸟为图腾,有风鸟氏、玄乌氏、青乌氏,共二十四种。这可能是二十四个氏族合成的一个大的部落。少皞族是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

颛顼,号高阳氏,居住河南濮阳县一带,相传是黄帝的儿子昌意的后代。古书记载;“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可能这是八个氏族。颛顼对九黎族信奉巫教,杂拜鬼神的风尚进行了治理,逼迫他们顺从黄帝族的教化。后来,有个部落的首领共工对颛顼非常不满,愤怒地用头撞倒了不周山。顿时,撑着天空的柱子斜了,拴者大地的绳子断了。于是天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移动;地在东南洼陷,江河随之东流。这是说共工改造自然,成了胜利的英雄。这些古代神话传说,形象地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和智慧的光荣传统,深刻地说明人类社会的最初文明是经过艰苦斗争创造出来的。

燧人氏大家很少听说,这是几十万年前的任务,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就是他发明了钻木取火,被后人奉为火祖,也被位列在三皇里面,被尊称为燧皇,这位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唯一可以考证的第一位祖先。

在中国华夏文明的古史传说中,三皇五帝广为流传,虽然是神话故事,但都是属于华夏文明,三皇五帝也是所指诸人。中国的祖先们处于不同时期的文化的象征,每个时期都存在着不同的代表人物,女娲是创世纪的人物,和伏羲一起创造人类,以及世间万物,神农代表的是野蛮时代。到了五帝之说,指的是部落联盟鼎盛时期的代表,也是当时的军事民主制时期的重要人物。不管三皇五帝指的是谁,并且也无法确定,毕竟三皇五帝是当时多民族融合的产物,也反映了民族融合是历史的必然性,也正是有了三皇五帝,炎黄子孙等,使得我们华夏民族的凝聚力大大提升。

标签: 三皇五帝神话

更多文章

  • “康乾盛世”这个词究竟是谁造出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康乾盛世,盛世,清朝

    问:能不能讲解一下“康乾盛世”说法的来历?在中国,大多数人对“康乾盛世”这个词都不陌生。因为从教科书到影视剧,对于“康乾盛世”的阐释随处可见。所谓“康乾盛世”,通常指清朝玄烨、胤禛、弘历的统治时期,从康熙

  • 女娲补天、诺亚方舟……那些史前传说中的大洪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女娲补天,诺亚方舟,洪水,史前传说中的大洪水

    ?凡人打仗除了展现主帅的智慧和将军的勇猛之外,更多是血腥暴力,缺少观赏性。神仙掐架就不一样了,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众仙斗阵斗法,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奇门遁甲等等,各种法术竞相争辉。风火轮、火尖枪、捆仙绳、太极图等等,各种法宝竞相争艳。简直是精彩绝伦,引人入胜。在我国没有文字

  • 中国古代总共有多少位状元?娶了公主就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状元,中国有多少状元,驸马,公主

    科举制度的产生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产生在隋朝,当时历经了南北朝时期,隋文帝统一天下,在他去世后他的儿子隋炀帝即位,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封建阶级统治者对地方的统一创立了科举制度,开始进士科。贡士最开始的时候设立了修谨、清平于济两科,随后设立了进士科,用来测试来挑选进士,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到了唐朝武

  • 38年的隋朝乃是唐朝的基础 虽没吹嘘地那么富庶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隋朝,唐朝,隋朝人口,唐朝人口

    唐承隋制没有隋朝就没唐朝有这样一个朝代,在历史上有多项伟大的创举,创立了三省六部制的政治体制,结束了动荡几百年的中国大地,人才选拔制度采用科举制,它一直延续到清末光绪年间才废除科。官员考核施行议事制、监察制、考绩制,新建了至今还存在的大型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但这个王朝却仅仅存在了38年,而且在历史上

  • 唐朝武则天除罪金简 武氏现发现于世间唯一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武则天除罪金简,除罪金简,武则天,武媚娘,一代女皇,唐朝

    武则天,在男权统治的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传奇女人。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年迈时的武则天,究竟如何评判自己的功过呢?在36年前,一枚神秘宝贝的发现,透露出了她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一提起武则天,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对她的评价历史上也各不相同,影视剧中武则天也被导演和演员演

  • 琅琊榜是以哪个历史朝代为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琅琊榜,历史朝代

    古装电视剧《琅琊榜》根据海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原着是一部架空历史的网络小说。电视剧版《琅琊榜》故事背景被设定为东晋十六国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大通年间”(527年3月至529年9月)。当时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也许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也许是因为少数民族入侵

  • 北京永定门:被火车站连累的城门拆了又重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京永定门,假文物,古城墙

    永定门是北京外城南垣中门,也是北京中轴线的最南端。永定门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明嘉靖年间北京城开始修建外城城墙。那时候,北京城南商业很发达,再加之天坛、山川坛(先农坛)都在城南,因此明政府决定先修建南边的外城城墙和城门。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永定门

  • 古代皇帝的十三种花式死法,高处不胜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杀皇帝,皇帝死法,皇帝,皇帝寿命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职业,危险性非常大,死亡率非常高。这个职业就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有人做了大致的统计,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被杀害率为31%,活不到40岁的高达50%,寿命超过60岁的只有15%。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2

  • 为何不觉得鲜卑族是入侵 而觉得蒙元满清是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鲜卑族,民族大融合,元朝,清朝

    历来给华夏族带来巨大灾难的少数民族政权被近现代诟病的有很多,尤其是蒙元和满清,一般提到这两个政权许多人基本上是咬牙切齿的痛恨。蒙元屠杀汉人,奴役汉人,满清屠杀汉人,大搞胡化风,文字狱。不过奇怪的是很多人对鲜卑族却不是那么痛恨,那么鲜卑族也曾入主中原,为何没有被视为和蒙元、满清一样的侵略者?鲜卑,学者

  • 中国历朝历代灭亡原因:中华王朝五路千年轮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朝历代灭亡原因,朝代,历史朝代

    中国朝代顺序表: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新朝、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