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京永定门:被火车站连累的城门拆了又重建

北京永定门:被火车站连累的城门拆了又重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250 更新时间:2023/12/12 1:38:43

永定门是北京外城南垣中门,也是北京中轴线的最南端。

永定门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明嘉靖年间北京城开始修建外城城墙。那时候,北京城南商业很发达,再加之天坛、山川坛(先农坛)都在城南,因此明政府决定先修建南边的外城城墙和城门。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永定门瓮城建成。

北京外城城墙原计划也要围成一圈,建成“回”字形。规划外城周围将近80里,辟11门,南墙20里。遗憾的是工程量太大,建到一半没钱了,只好匆匆收尾。最后南垣也仅建成13里,东西两面包砌于京城东南角楼、西南角楼处,外城总长度为28里,辟有7座城门。于是,北京城成了独一无二的“凸”字形。

外城城墙建的没有内城高大厚实,城门也马马虎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清政府提高规制、重建瓮城、加盖箭楼。这才有了后来保持了二百年的典型式样。

清末,为了修建铁路,永定门城墙被扒出了一个豁口。

从火车上看城墙豁口。

1899年前后,永定门瓮城外西面城根的有轨电车站,北京最早的有轨电车永定门脸儿通往马家堡火车站。

1900年,永定门西南面。

遥望永定门城楼和箭楼。

1902年,永定门东南面瓮城外,护城河、石桥。庚子之变后,正在修复城楼和箭楼。

1902年至1905年,永定门西南面,瓮城外护城河。

永定门最早称为“正阳外门”,明嘉靖四十三年正式命名为永定门,又因永定门为皇都最外边的门,且门外有一元大都时南方之镇的土皋(燕墩),固又称之为“郭门”或“皋门”。

外城建成之后,北京城的中轴线由正阳门延伸至永定门,北距钟楼16里。至今仍是世界上现存最长的城市中轴线。永定门是外城最重要的城门,是从正阳门一直延伸下来的笔直通衢的终点。

由城楼上北望,晴朗的天空下,大街东西两侧分列的是天坛和山川坛(先农坛)的坛墙,再北则是鳞次栉比的店铺,一直延伸到正阳桥五牌楼,一派繁华街市的瑰丽景象。极目远眺,正阳门雄峙北端,与永定门南北呼应,天街的壮丽画面,给时人的观感会是等的震撼。

1920年前后,在永定门箭楼南面瓮城外,进出城歇脚的老少爷们。

瑞典学者喜龙仁拍摄的永定门城楼。

1921年,永定门护城河桥及对面街市。

1921年,永定门箭楼北面(瓮城内)。

在永定门外护城河玩耍的孩子。

永定门外护城河。

遥望永定门城楼。

冬天在永定门护城河上滑冰的人们。

1933年,永定门外城墙根儿。

新中国成立后,遵照周恩来总理关于保护古建筑的指示精神,北京市对北京的城门、城墙做过一次初步调查。在《关于城楼等古建筑状况调查报告》中写道:

永定门城楼和箭楼基本完整,室内外木桩漆皮尚好,地面及宇墙完整。二层楼板的中间部位只有龙骨而无木地板,屋面及各层挑檐基本完整,有杂草,楼顶未发现漏雨。箭楼的楼门封堵,外墙完整,楼顶上面有少量杂草。

可以看出,当时永定门城楼、箭楼保存完好,但是为解决交通问题,还是难逃被拆除的命运。1950年,北京掀起了在城墙上开豁口的热潮,当年就开了6个豁口。体会到豁口的便利,拆除城楼的呼声更加高涨。1951年冬,有关部门决定拆除永定门瓮城,同时在城门东侧又开了一个豁口。

1957年,永定门外修建了永定门火车站,永定门城门内外交通流量剧增。有关部门决定扩建永定门内大街。永定门内大街从10米扩宽至35米。路扩宽了,人流车流更加集中,永定门城楼成为阻碍交通的一个“障碍物”。1958年,永定门城楼、箭楼被拆除。

1956年,永定门粮食仓库之一角。祖慧摄

1957年,永定门外蒲黄榆新建的职工宿舍。李祖慧摄

1959年,永定门火车站装卸物资货场的一角。

新建永定门火车站正在修建风雨棚。摄于1957年。

1962年,永定门外清真食堂的职工坚持食具消毒。冯冈摄

1960年,永定门外郭公庄的居民在打扫卫生。冯文冈摄

(参考资料:《老北京外城七门之永定门》《百年城迹》《北京日报》)

2004年重建的永定门

那天,我从永定门经过。

很多风筝散落在永定门的城楼上,有几只已经露出了骨架,它们趴在上面俯视着北京城,懒洋洋地也不知道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破败和颓废遮盖了昔日光鲜亮丽的外表,这一切似乎都在嘲笑着抛弃它们的人们。

现在的永定门,怎么看都是一个笑话。即便夕阳的晖涂在城楼上,也掩盖不住它的青涩。它那么年轻都让我不忍心去上面踩上几脚,可怜它小小年纪就要披上古色古香的外衣,顶着一顶别人的帽子,去承受着本不该是它可以承受的历史沉重。可谁又在乎这些呢?

遛弯的北京老人围着永定门转来转去,它都快被转吐了。还好在它脚下的城市现代绿化公园里,树丛下,有一对情侣在拥吻,炎热的天气阻挡不住的激情,我想才是这座城门楼子所需要的。这不光是因为它年轻,重要的是自它出生那一刻起,它就是孤立的,没有延伸的城墙让它看起来像个天生没有双臂的残废;它没有兄弟,它的命运还不如400多年前它的前身,因为前身最起码有个称之为翁城的小伙伴陪伴着。

可你的存在终究是满足了很多人对历史意淫的需求,人们慕名而来,围着你,仰视着你,手抚摸着你古香古色的肌肤转上一圈,然后把那几根沾着土灰的手指放在鼻下,闭着双眼,悠悠的说到这是历史的味道。

什么是历史的味道?在我看来那就是欲望的味道,过去如果没有欲望,就不足以成为历史记忆。而现在的永定门更像是被强奸后的产物,极度扭曲,面对它我真有些五味杂陈。

夕阳早就落进了西山,丝丝的凉飞吹来,我才发现我还在归家的路上。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的十三种花式死法,高处不胜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杀皇帝,皇帝死法,皇帝,皇帝寿命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职业,危险性非常大,死亡率非常高。这个职业就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有人做了大致的统计,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被杀害率为31%,活不到40岁的高达50%,寿命超过60岁的只有15%。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2

  • 为何不觉得鲜卑族是入侵 而觉得蒙元满清是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鲜卑族,民族大融合,元朝,清朝

    历来给华夏族带来巨大灾难的少数民族政权被近现代诟病的有很多,尤其是蒙元和满清,一般提到这两个政权许多人基本上是咬牙切齿的痛恨。蒙元屠杀汉人,奴役汉人,满清屠杀汉人,大搞胡化风,文字狱。不过奇怪的是很多人对鲜卑族却不是那么痛恨,那么鲜卑族也曾入主中原,为何没有被视为和蒙元、满清一样的侵略者?鲜卑,学者

  • 中国历朝历代灭亡原因:中华王朝五路千年轮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朝历代灭亡原因,朝代,历史朝代

    中国朝代顺序表: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新朝、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

  • 打赌,98%的人都不知道古代人这么能喝还会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娱乐,喝酒

    每逢亲朋好友相聚之时,免不了一块喝酒。于是一个问题就来了:你爱喝酒吗?对于酒,一些人的态度是敬而远之,也有一些人,喝酒就如喝水般自然。有喜事了,喝酒。不痛快了,喝酒。生活平淡无味了,来来来,喝酒……△十八学士图局部不同于现在的予取予求,古代的酒虽算不上稀罕物事,却也是重要

  • 为登基用尽办法获得声望 却留下逆臣贼子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王莽,新朝,西汉,禅让

    历史上有位很特别的皇帝,一生中他被授予了三个皇帝称号,并且建立了新的封建王朝,但他死后却不被后世史学家承认,甚至骂名滚滚。到了近现代,又有很多史学家对他鸣冤叫屈,很多专家认为他是超越于时代的最伟大的皇帝,没有之一。这个人就是新朝开国皇帝,史称建兴帝的新太祖王莽。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

  • 宋朝最悲惨的一天 崖山之战10万军民投海殉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崖山之战,南宋,宋朝,元朝

    宋朝最悲惨的一天南宋是中国非常憋屈的朝代,巅峰时国富民强,落寞时丑态层出。靖康之变到如今都是笑谈,可航海、四大发明的高速发展,又为这个丑态镀上了一层悲悯的光辉。曾经巅峰到那样不可攀附的地步,可最终还是免不了凄惨落幕。这是否又应了三国开篇的那句话“合久必分”?1279年的3月1

  • 尧舜禹真的是禅让吗?曹丕一句话戳中要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尧舜禹,禅让,曹丕

    中国上古时期尧舜禹时代,尧帝、舜帝、禹帝,都是黄帝的后代,都是远房亲戚。他们的核心统治区域,主要在山西南部的河东地区,也就是黄河与太行山、吕梁山之间的区域。尧帝为帝喾之子,从黄帝到他这里,基本都是父死子继,最疏远也不过是侄子与叔父之间的继承。尧帝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平阳县),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

  • 民国男子的穿衣好精致 照搬现在都能帅出新高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华民国,民国服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国男人的穿衣品味总是被广大吃瓜群众质疑。不过范主今天可不是来吐槽男同胞的~我们的目标是挖掘我国男子的时尚基因。毕竟民国时期的中国男人,在穿衣上还是很有品位的。就算放在今天,也很有范儿,丝毫不土。老照片基本都是黑白的,大家体谅一下----服装篇----①西装西装在民国时期是一种&

  • 逃跑皇帝建立了最繁荣的王朝 延续了153年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宋,赵构,宋高宗

    他拥有文采武艺,年轻时就遭受国破,一路逃亡,被称为逃跑皇帝。赵构文武双全本是一条好汉怎么成了逃跑皇帝?他却又能重建基业,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延续了153年江山。宋高宗赵构(1107年-1187年),字德基,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赵构的母亲韦氏原是郑皇后宫中的普通侍

  • 弑君之人:是谁杀了中国历史上的61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弑君,杀皇帝,皇帝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职业,危险性非常大,死亡率非常高。这个职业就是皇帝!有人做了大致的统计,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被杀害率为31%,活不到40岁的高达50%,寿命超过60岁的只有15%。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2位,唐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