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琅琊榜是以哪个历史朝代为背景

琅琊榜是以哪个历史朝代为背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676 更新时间:2023/12/19 5:47:30

古装电视剧《琅琊榜》根据海宴同名网络小说改编,原着是一部架空历史的网络小说。

电视剧版《琅琊榜》故事背景被设定为东晋十六国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大通年间”(527年3月至529年9月)。当时中国历史进入南北分裂、南北对峙的阶段。

也许是因为年代过于久远,也许是因为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也许是因为大多朝代太过“短命”,南北朝不像唐、宋、元、明、清那样为人熟知。不过,细读历史后会发现,其实南北朝的精彩纷呈并不逊于风云三国、盛世大唐。

南北朝时期,总的来说,北方的军事实力要强于南方,而南方的社会文化要比北方安定繁荣得多。在北方,北魏是鲜卑族建立的一个统一强大的国家,但因民族矛盾太过尖锐,一直战乱不止。北魏孝文帝元宏的汉化运动促进了胡汉融合,缓解了这一矛盾,使得北魏国力得到很大提升。不过,自孝文帝去世(499年)后,汉化的鲜卑贵族日益腐化堕落,社会矛盾再次激化,国势急转直下。在南梁建国初期,北魏开始陷入长达数十年的内乱,直至北魏分裂。而在南方,自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之后,南方政权成为汉族政权的代表和延续。虽然出现了“元嘉之治”、“永明之治”等治世,但由于皇权斗争,宗室血案屡见不鲜,政权更迭频繁,致使南弱北强的格局日趋严重。南梁的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登基(502年)后,任用贤才,勤于政务,这一局势得以改善。

在南方,虽然先后有刘宋、南齐、萧梁和陈四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59年。

南齐(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3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梁代(502-557年)历3代4帝,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最终丧亡于隋朝之手。

陈承衰梁之弊,是版图狭窄、人口孤弱、力量单薄的王朝,加之统治者又极度腐败,最终丧亡于北方强敌之手。历史上把宋、齐、梁、陈这南方四朝称之为南朝。

南朝的历史是门阀士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南朝的皇权比较强大,门阀士族社会地位虽然高贵,却已不能完全左右政局。随着江南开发的不断深入,土著寒人在政治上逐渐上升,步入官僚行列,为皇帝所倚重。从梁陈之际开始,南方内地的土豪,也成为割据的一方势力。

《琅琊榜》作者是海宴。小说营造了一个尔虞我诈的世界,通过主人公梅长苏的视角书写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权谋之斗。

宫廷内外,无数的谜团交织在刀光血影中,明枪暗箭中带出一段段离奇的故事,而“麒麟才子”梅长苏肩负着无数的冤魂和血泪,毅然行走于雪冤之路,巧妙掀起了一场又一场步步为营的精彩暗战。

琅琊阁位于琅琊山顶,是天下最神秘的地方,备受江湖景仰。为了回馈江湖儿女,琅琊阁每年都会发行各大排名榜单,是为“琅琊榜”。

在“琅琊榜”的“天下十大公子榜”中,有一人蝉联琅琊榜首、名满江湖、无人不晓。他是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的首领,是令北方巨擘俯首听命的卓绝之才,他---就是梅长苏。

南梁(502年-557年),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代,由南齐宗室萧衍取代齐朝称帝,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国号梁,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

从风起长林算至少传了四代了,长林王已过六旬,怎么算也接近百年!还有就是梁南面有南宋,北面还有大渝和燕、东面还个什么东海!怎么算都不像南北朝时期的梁!

估计是南北朝,那时候的确有萧姓皇帝,而且他还说大梁

但是剧情估计是编的吧,其实这是一个宫廷剧

适合年纪大点的看,小年轻估计似懂非懂

电视剧《琅琊榜》的故事就发生这样的历史大背景下。而剧情主要涉及两个时间点,即12年前和12年后。

故事开端:12年前,南梁大通年间,北魏兴兵南犯,大梁的赤焰军少帅林殊(胡歌饰)随父为国出征,却因奸佞陷害、梁帝听信谗言,结果七万将士含冤埋骨梅岭。

故事正式展开:12年后,化名梅长苏的林殊(胡歌饰)已是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的首领,他再次矫饰身份,化名苏哲,背负着巨大的身世秘密和血海深仇重回帝都,报仇雪恨,洗雪污名,同时襄助靖王夺嫡登位。

无巧不巧,历史也在这一时期分为两个阶段。

534年是这两个阶段的关键历史节点。

534年(有说535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如果以534年为界限,剧中的“12年前”在北魏分裂前,“12年后”在北魏分裂后。这一节点在电视剧《琅琊榜》中也得到体现:12年前,赤焰军对抗的是北魏军;12年后的再两年,赤焰冤案得以昭雪,林殊重披战甲、出征对抗的敌军已变成东魏军。

不过,这样分断南梁历史并不恰当。北魏分裂确实是历史的大事件,不可能对南梁不产生影响,但南梁有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历史走向不会因为这件事而发生有“分水岭”效果的变化。南梁历史发展的分水岭应该是525年。

注:历史学家认为,520年是南梁发展的分水岭。这一年,梁武帝改元普通。在这年开始,梁武帝多次舍身出家。

525年,萧衍的次子萧综叛梁投魏。说起萧综,他认为自己是前南齐皇帝(后来的东昏侯)萧宝卷的亲生儿子,为了不继续“认贼作父”、“为父报仇”,这才变节投魏。这件事,对于重视皇室血脉、宗室稳定的梁武帝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萧衍从此更加笃信佛教、不务政事。此时,萧衍62岁,在位24年。

萧衍

而北魏在位的皇帝孝明帝元诩这一年16岁,是个六岁即登帝位的少年皇帝,在位10年。一个王朝,幼主临朝,必然导致大臣专政、外戚掌权,进而幼主成年后也不得归政,接下来要么禅位,要么被篡位,最后死于非命。这条被血泪铺就的死亡之路不知有多少小皇帝走过,可惜能走出“柳暗花明”的却少之又少。元诩这个幼年登基的皇帝也没有逃脱历史的宿命,三年后被胡太后毒杀。这个肇始预示着,北魏末世之像已现。

自孙吴政权开始,江南一直物阜民丰,虽几经战乱,但繁华依旧、文风鼎盛。自梁武帝登基,在他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下,南梁社会安定,“江表无事”;经济得到大发展,文化也在他“以身作则”的带领下得以大繁荣。再加上北方“六镇之乱”(524年),北魏国内政局动荡,南梁外部军事压力减弱,南梁的综合国力已呈鼎盛之势。然而,“盛极而衰”这句千古谶言,如魔咒般如影随形,任谁也逃不脱、避不过。北魏乱象尽显,南梁还有多长的路可以走?

电视剧《琅琊榜》的故事开端就发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电视剧中的梁帝听信谗言,以致赤焰军全军覆没,是因为昏庸,还是因为猜忌,此时还不得而知,不过历史上此时的梁武帝猜忌心重、昏庸佞佛倒是事实。

萧衍“佞佛”,在历史上非常有名,自登基就开始大肆宣扬佛教、兴建佛寺,甚至几度舍身侍佛。不说他佞佛靡费多少钱财,但南梁国内佛教盛行、佛寺遍地确是事实,“南朝四百八十寺”一点都不夸张。所谓“上有所行,下有所效”,萧衍佞佛使得南梁上至达官、下至小民无不崇佛信佛。萧衍如此崇扬佛教,究竟是出于政治目的还是宗教热情,或者是因为厌倦尘世,众说纷纭。不过,由此间接导致南朝社会政治、经济乃至社会民风的败坏却是显而易见的。

在举国的“弥陀”声中,民心日趋“慈懦”。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南梁就像是一个口念佛号、手捧金子的文弱书生走在大街上,面对强盗,只有被觊觎掠夺的份儿。南梁与北魏对峙二十多年,面对出身马上的胡族铁骑,难道是用佛理劝敌人“放下屠刀”的吗?危机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可南梁却依然沉溺于盛世浮华的旖旎中,大梦未觉。

534年,南北朝历史进入一个关键节点。这一年,北魏孝武帝元修不堪高欢专权跋扈,讨伐不成,逃往长安,投奔宇文泰。高欢在与百官商议后,立元善见为帝,即孝静帝,北魏分裂。

其实此时,北魏并不能算正式分裂。因为,元修与高欢决裂、投奔宇文泰,不管真正的情势如何错综复杂,说到底,“胜者王侯败者寇”,元修已经形同废帝。一个形同废帝的皇帝去投奔地方军阀,身负逃亡烙印,还能在多大程度上代表皇权、代表国家呢?不过,话说回来,高欢拥立的元善见就那么不受质疑吗?当然不是。在很多人看来,元修才是皇帝,元善见只不过是高欢拥立的“伪帝”而已。所以说,这个时候,北魏是处于情况暧昧、前途未明的时期,只是北魏内部的争权夺利,不是两个国家的对立争斗。如果元修成功回归,那叫“卧薪尝胆”;如果事败身死,也不过是“我方唱罢你登场”,北魏还是北魏。

结果,历史并未如这两种假设那样发展……

同年十二月,元修因与宇文泰有隙而被宇文泰毒杀。第二年(535年),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年号“大统”。这下好了,两个皇帝,一个是权臣拥立的,一个是军阀拥立的,地位相当,谁也不比谁“高贵”。这时才真正是两个政权的对峙,而不是一个国家内部的争权夺利。所以,北魏此时(535年)才算正式分裂。

也许是北魏分裂的消息令萧衍欢欣鼓舞,也许是元宝炬登基的年号让萧衍受到刺激,萧衍在同一年(535年)将年号改为“大同”,寓意“天下大同”。在梁武帝看来,北魏“一分为二”就等于“由强变弱”,对南梁来说是大大的好事以前对付北魏都没啥问题,现在“一个馒头掰两半”,还不是“想吃谁就吃谁”!萧衍觉得,汉人统一中原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他很有可能超越刘裕(刘宋开国皇帝)以及祖逖庾亮殷浩桓温,成为北伐成功第一人。可惜,萧衍错估了敌人,也错估了自己。此时,萧衍72岁,在位34年,已经进入他执政的晚期,距离他最后被囚饿死台城还有14年。

注:台城,是东晋至南朝时期的台省和皇宫所在地,位于国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城内。“台”指当时以尚书台为主体的中央政府,因尚书台位于宫城之内,因此宫城又被称作“台城”。

北魏分裂,东魏、西魏自然各有各的“家务事”要忙,暂时无暇理会这位老人的“勃勃雄心”。为了牵制西魏,东魏方面甚至主动向南梁示好,双方互使不断。而东、西魏双方则为了争夺更多的资源和权利,也为了尽快结束对峙、恢复安定的局面,都迫不及待地想消灭对方,甚至在元宝炬登基的当年(535年)就爆发了一场大战小关之战。

北魏分裂,东魏占据了原北魏绝大部分富饶之地,在土地、人口、矿产资源等方面明显优于西魏。这些资源在北魏分裂前是全国共享,分裂后却只是东魏独享,所以,北魏分裂时,东魏的经济实力和人口数量居三国之首,在军事上也颇占优势。但小关之战,高欢败北,这一优势便不存在了。

537年,沙苑之战,高欢再次惨败。自此,东、西魏攻防态势逆转,西魏摆脱被动挨打的局面、稳住阵脚后开始东进和南图。

538年,为了摆脱对东魏的弱势地位,西魏宇文泰主动求战,爆发了第三次大战河桥之战。战争的结果是:双方都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一代名城汉魏洛阳毁于一旦,至此之后再也没有恢复元气(日后隋唐的洛阳城是建在汉魏洛阳西边的新城)。虽然西魏先胜后败,损失巨大,最终退出了洛阳地区,但东魏损失了莫多娄贷文、高昂、宋显等将领,在西魏败退时也无力乘胜追击。此后,双方进入长达5年的“休养生息”时期。

再说回《琅琊榜》……

若以大通元年(527年)为时间起点计算的话,12年后的539年,电视剧《琅琊榜》的故事正式展开。

历史上的539年,南梁处于大同年间(535年545年),皇帝萧衍76岁,在位38年。这一时期,南梁官僚腐败,社会风气奢靡。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战争持续,大量百姓破产破家,男丁为避兵役徭役甚至出家为僧,以致劳动力缺乏、兵源不足。南梁在此种情势之下,经济衰退、战事不利,频繁加重赋税、征兵征粮,而世家大阀则更加肆无忌惮地进行土地兼并,致使更多的百姓逃亡隐匿。如此恶性循环,再加上萧衍本人又笃信佛教、不务政事,南梁颓像已现。

而这一年,东魏孝敬帝元善见将年号由“元象”改为“兴和”。元善见是个年仅16岁、在位才6年的傀儡皇帝,东魏政权完全掌握在权臣高欢手中。

说几句题外话:

东魏是个短命的王朝,从534年到550年,仅存在17年,之后高欢次子高洋篡位称帝,建立北齐。北齐,大家都知道,就是电视剧《陆贞传奇》所依托的历史朝代。而高演、高湛就是北齐的第三任、第四任皇帝。

电视剧《兰陵王》讲述的也是北齐。历史上,北齐的兰陵王高长恭貌美才高且勇力过人,乃北齐名将,东、西魏之间爆发的第四场大战“邙山之战”(543年)就是高长恭的成名之战!后因功高震主,兰陵王被国君猜忌,最终被赐死。这个国君是高湛的儿子、高长恭的堂弟,北齐的第五任皇帝高纬。

还需要提一提的就是539年时,高演、高湛都已经出生了!只不过,他们还都是小孩子(高演五岁,高湛四岁)。而他们的侄子高长恭将在两年之后(541年)出生。

两年后,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将要降临人世,那就是隋文帝杨坚!杨坚虽然还没有登场,不过杨坚的父亲杨忠此时(539年)正在西魏跟随宇文泰征战沙场。这时的杨忠还只是个“偏将”(征西将军),远不如李弼、独孤信等人官高爵显,估计谁也不会想到他的儿子将会一扫六合、统一大江南北吧!

在电视剧《琅琊榜》中,除了提到大梁、东魏,还提到霓凰郡主(刘涛饰)临危受命、率军抵御的大梁南境的强敌“大楚”。

“楚”这个国号,春秋战国时期有,五代十国时期也有,南北朝时期并没有。

南梁疆域图

看看南梁地图,南梁疆域非常广阔。简单来说,洛阳(或者洛水)及淮水以南都是梁的领土,包括今天的福建、广东、广西、贵州、江西、湖南、湖北、云南、四川,还有江苏、安徽、河南的淮水以南地区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还包括海南。

南方都到海边了,哪来的敌国?历史上,南梁的外敌,前期是北魏,后期是东魏和西魏。看来,电视剧《琅琊榜》对原著的改编,在时代背景方面,既有对历史的参照,也有虚构的架空;既与原著有所区别,又与历史有所不同。故事依托的时代背景并非真正的南梁!

电视剧《琅琊榜》的故事在12年后的又两年(541年)以林殊战死沙场作为结局。当然,南梁、东魏、西魏三国的历史并不会就此完结。

543年,邙山之战,西魏大败。

547年,东魏高欢病死于晋阳(今山西太原)家中。

547年,梁武帝萧衍第三次舍身出家。

548年,侯景之乱。

549年,梁武帝萧衍饿死于建康台城深宫。

550年,东魏灭亡,北齐建立。

556年,西魏宇文泰病死于云阳(今陕西泾阳西北)。

557年,西魏灭亡,北周建立。

557年,南梁灭亡,陈霸先建立陈朝。

581年,杨坚代周建隋。

589年,陈朝灭亡,南北朝结束,中国再次进入大一统时代……

标签: 琅琊榜历史朝代

更多文章

  • 北京永定门:被火车站连累的城门拆了又重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北京永定门,假文物,古城墙

    永定门是北京外城南垣中门,也是北京中轴线的最南端。永定门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明嘉靖年间北京城开始修建外城城墙。那时候,北京城南商业很发达,再加之天坛、山川坛(先农坛)都在城南,因此明政府决定先修建南边的外城城墙和城门。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永定门

  • 古代皇帝的十三种花式死法,高处不胜寒!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杀皇帝,皇帝死法,皇帝,皇帝寿命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职业,危险性非常大,死亡率非常高。这个职业就是九五之尊的皇帝。有人做了大致的统计,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被杀害率为31%,活不到40岁的高达50%,寿命超过60岁的只有15%。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2

  • 为何不觉得鲜卑族是入侵 而觉得蒙元满清是入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鲜卑族,民族大融合,元朝,清朝

    历来给华夏族带来巨大灾难的少数民族政权被近现代诟病的有很多,尤其是蒙元和满清,一般提到这两个政权许多人基本上是咬牙切齿的痛恨。蒙元屠杀汉人,奴役汉人,满清屠杀汉人,大搞胡化风,文字狱。不过奇怪的是很多人对鲜卑族却不是那么痛恨,那么鲜卑族也曾入主中原,为何没有被视为和蒙元、满清一样的侵略者?鲜卑,学者

  • 中国历朝历代灭亡原因:中华王朝五路千年轮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朝历代灭亡原因,朝代,历史朝代

    中国朝代顺序表: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新朝、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后蜀、南唐、北汉)、

  • 打赌,98%的人都不知道古代人这么能喝还会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代娱乐,喝酒

    每逢亲朋好友相聚之时,免不了一块喝酒。于是一个问题就来了:你爱喝酒吗?对于酒,一些人的态度是敬而远之,也有一些人,喝酒就如喝水般自然。有喜事了,喝酒。不痛快了,喝酒。生活平淡无味了,来来来,喝酒……△十八学士图局部不同于现在的予取予求,古代的酒虽算不上稀罕物事,却也是重要

  • 为登基用尽办法获得声望 却留下逆臣贼子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王莽,新朝,西汉,禅让

    历史上有位很特别的皇帝,一生中他被授予了三个皇帝称号,并且建立了新的封建王朝,但他死后却不被后世史学家承认,甚至骂名滚滚。到了近现代,又有很多史学家对他鸣冤叫屈,很多专家认为他是超越于时代的最伟大的皇帝,没有之一。这个人就是新朝开国皇帝,史称建兴帝的新太祖王莽。王莽为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重要成员,其人

  • 宋朝最悲惨的一天 崖山之战10万军民投海殉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崖山之战,南宋,宋朝,元朝

    宋朝最悲惨的一天南宋是中国非常憋屈的朝代,巅峰时国富民强,落寞时丑态层出。靖康之变到如今都是笑谈,可航海、四大发明的高速发展,又为这个丑态镀上了一层悲悯的光辉。曾经巅峰到那样不可攀附的地步,可最终还是免不了凄惨落幕。这是否又应了三国开篇的那句话“合久必分”?1279年的3月1

  • 尧舜禹真的是禅让吗?曹丕一句话戳中要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尧舜禹,禅让,曹丕

    中国上古时期尧舜禹时代,尧帝、舜帝、禹帝,都是黄帝的后代,都是远房亲戚。他们的核心统治区域,主要在山西南部的河东地区,也就是黄河与太行山、吕梁山之间的区域。尧帝为帝喾之子,从黄帝到他这里,基本都是父死子继,最疏远也不过是侄子与叔父之间的继承。尧帝定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平阳县),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

  • 民国男子的穿衣好精致 照搬现在都能帅出新高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华民国,民国服饰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国男人的穿衣品味总是被广大吃瓜群众质疑。不过范主今天可不是来吐槽男同胞的~我们的目标是挖掘我国男子的时尚基因。毕竟民国时期的中国男人,在穿衣上还是很有品位的。就算放在今天,也很有范儿,丝毫不土。老照片基本都是黑白的,大家体谅一下----服装篇----①西装西装在民国时期是一种&

  • 逃跑皇帝建立了最繁荣的王朝 延续了153年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宋,赵构,宋高宗

    他拥有文采武艺,年轻时就遭受国破,一路逃亡,被称为逃跑皇帝。赵构文武双全本是一条好汉怎么成了逃跑皇帝?他却又能重建基业,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延续了153年江山。宋高宗赵构(1107年-1187年),字德基,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赵构的母亲韦氏原是郑皇后宫中的普通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