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诏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

朱元璋诏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21 更新时间:2024/1/2 23:47:00

明朝皇帝服饰包括:

龙袍(朝服)、常服、衮服、冕服、道袍、青服、曳撒、通天冠服、燕弁冠服、皮弁服、武弁服、罩甲、盔甲。

明朝皇帝龙袍朝服

龙袍是皇帝的朝服,上面绣着龙形图案。绣有龙形图纹的袍服。帝的礼服,又称龙衮。

明朝皇帝衮服

袍式衮服可在祭祀天地、皇帝登极等盛大典仪场合服用,替代上衣下裳式衮服、与上衣下裳式衮服等级相同的礼服。与乌纱翼善冠和玉革带相配,用作皇帝的寿服。

明朝皇帝冕服

冕服(衮冕)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亲王、世子、郡王的礼服和祭服,其中皇帝冕服的等级最高,用于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先农及登极、正旦、冬至、圣节、册拜等重大礼仪场合。

明朝皇帝常服

明代皇帝常服使用范围最广,如常朝视事、日讲、省牲、谒陵、献俘、大阅等场合均穿常服。

道袍

又称褶子、海青等,是明代中后期男子最常见的便服款式之一,也可作为衬袍使用。

又称青袍,即青色圆领,为明代皇帝在帝后忌辰、丧礼期间或谒陵、祭祀等场合所穿。

青服圆领素而无纹,不饰团龙补子等,革带用乌角(黑牛角)带銙,深青色带鞓。

通天冠服

明初曾参考宋代制度制作通天冠服。洪武元年定,皇帝在郊庙之前省牲、皇太子诸王冠婚、醮戒以及社稷等祀时穿通天冠服。

从明代皇帝舆服来看,通天冠服虽没有唐宋的那么华丽,但是其外形,仍是皇帝舆服中较为端庄大方的一款服饰。

皮弁服

皮弁服是明代皇帝、皇太子及亲王、世子、郡王的朝服。皇帝在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外官朝觐、策士传胪时穿皮弁服。

武弁服

武弁服是天子的服饰之一,为天子亲征遣将礼、阅兵及祃祭时所着的服饰。

燕弁服

燕弁冠服是明世宗和内阁辅臣张璁参考古人所服“玄端”而特别创制的一款服饰,用作皇帝的燕居服。

明代皇帝在日常政务活动中穿常服,起居则有各式便服,燕弁冠服的制作本是为了体现“敬微慎独”之意,与寻常便服不同,故又强调“慎用”。

曳撒

曳撒由于其形似蒙古质孙服,发音又承袭自元制,故很长一段时间里被人当做蒙古服次生。在明早期仍多称呼断腰袍为质孙,并且依其主要特点作为内廷侍卫服饰,后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款式也不断变化。永乐以后曳撒的称呼逐步增多,窄袖也逐渐变为琵琶袖。

罩甲

罩甲是明代最常见的铠甲款式,其形制为对襟,方领或圆领,无袖,衣身两侧及后部开裾(有些后部不开),以方便骑马等活动。

军事中使用的实战罩甲因功能需要,一般在甲身外侧或内侧缀有金属甲片作为保护。仪仗中使用的罩甲更注重装饰性,大多只在甲身外侧装饰有金属圆钉。而用于骑马、射猎等日常活动中的罩甲则纯以织物制作,简单轻便,类似长坎肩。

盔甲系列

明神宗万历时期定陵出土实物,铁盔、齐腰甲、腰刀、贴里

明神宗万历时期定陵出土实物,铁盔、齐腰甲、腰刀、贴里。

明神宗万历时期定陵出土实物,铁盔、齐腰甲、腰刀、贴里

《出警图》中明神宗凤翅盔、长身甲

《出警图》中明神宗凤翅盔、长身甲

神宗凤翅盔、长身甲

明朝十六帝一览

只有15个,没找到建帝。

从明朝服饰看明朝社会,浅谈冠服制度下的明朝服饰如何演变?

《周礼·春官·典瑞》:“辨其名物,与其用事,设其服饰。”

服饰,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物。在古代,人们用服饰来遮羞御寒,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服饰的款式和种类也变得越来越多。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艺术。

《诗经.硕人》:“硕人其颀,衣锦褧衣。”早在西周时期,古人们就已经非常重视服饰的修饰搭配,一句“硕人其颀,衣锦褧衣”,形象地表达了服饰的功能。

说到中国古代服饰,很多人首先想到汉服,想到唐朝服饰。前面,我们曾经分析过唐朝女性服饰,今天我们不说唐朝,而是来聊聊明朝服饰。

服饰,一个在现代人看来很简单的饰物,其实,早在古代,它的功能远远不止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样,仅是用来保暖御寒,修饰美化而已。在古代,服饰和周代的礼器功能相类似,都曾被用作强化统治,维护等级制度的工具,服饰的政治功能主要体现在冠服制度上。

为了区分上下尊卑,服饰礼仪应运而生,从周朝时期开始,中国的冠服制度已趋于完善,到了明朝,冠服制度更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一、明代冠服制度下的服饰有哪些呢?

按等级分,可分为以下几种;

1)皇帝服饰我们都知道,龙袍是皇帝独有的服饰,其他人若是乱穿,那可是要招来杀身之祸的。明初皇帝朱元璋在坐稳龙椅后,便恢复了先朝传统的礼服和礼冠以及十二章(注:十二章,我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以此来凸显统治者的地位和威严。

十二章实际指十二种图案,它最早起源于舜帝时期。到了周朝,《周礼》规定以日、月、星辰三章画于旗帜,衣服上只保留九章纹。到了秦朝之后,章纹制度被废除,而在往后的朝代中,又曾被恢复。

明代服制规定:天子十二章,皇太子、亲王、世子均九章。

皇帝所穿的袍服,领呈盘状,其袍服的后背以及胸前等多处均带有团龙纹等修饰,外衣还绣有十二章纹。

十二章纹包括哪些?见下图:

有什么含义呢?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龙”,神秘之物,取其变幻之意;“火”,含义很明显,光明的意思,取其明亮之意。简单地说,可以把十二章纹理解为:把一些我们认为是美好的、有代表性的大自然之物饰在衣物上,以祈求美好,彰显高贵。

2)行政官员服饰对不同等级,不同官衔的官员,其服饰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其中重点表现在衣服的纹饰、尺寸、色彩等方面。文武百官上朝时需要穿袍服,其基本的款式为“右衽盘领”(右衽:指右侧在下),袖宽三尺,而袍的长度又依文官和武官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武官的袍服长度相对于文官要短一些,主要是为了方便行动。

看一个官员的公服,通过看其公服所饰的花纹、色彩以及佩戴的腰带,大体可知其官衔的大小。另外,通过饰纹,大体也可知官员是文官还是武官。文官公服上一般纹的是鸟类动物,如孔雀、仙鹤等灵气的动物,而文官公服上一般纹的是兽类动物,如熊、豹等凶猛的动物。

3)平民百姓的服饰《明史·舆服制》:“洪武三年,庶人初戴四带巾,改为四方平定巾,杂色盘衣领,不许用黄”。洪武十四年规定:“农衣绌、纱、绢、布。商贾止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绌、纱。”

“庶人”,指没有官爵的平民百姓。从上文中可以看出,相对于群臣百官来说,小老百姓的穿衣风要朴素很多,且条件限制也比较多。

不过,和商人相比,农民的政治地位显然要高一些,这主要是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但是,由于农民的经济水平比较低,所以在穿戴上没有太多选择,主要以麻棉布衣为主。而商人的政治地位虽然相对较低一些,但是因为其经济条件状况比较好,为此其穿着相对较好。

二、明代服饰的演变

1)明朝初年明朝建立初年,为了维护统治,区别社会等级,统治者尤为重视冠服制度,皇帝特意下令恢复“汉官威仪”,群臣百姓均需要严格遵照相关的服饰制度来穿衣。

皇帝规定:“绅百姓都在头顶束发。朝廷官员头戴乌纱帽,身穿圆领袍,腰束带,脚着黑靴。士子百姓的装束是戴四带巾(后改名四方平定巾),穿杂色盘领衣,禁止用黄、玄二色。教坊司乐工戴青色顶巾,士庶妻子首饰允许用银或镀金,穿着的衣服为浅色团衫。”

当然,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这一服饰制度在洪武三年、二十二年等多个年间曾多次被修改、完善。

洪武元年颁布的《大明令》中,对朝廷官员及亲属等服饰穿衣都作出了较为明确的规定:“凡官民服色冠带房舍鞍马,贵贱各有等的”、“命制公服、朝服,以赐百官”。

明朝初期,整体服饰风偏于简朴。

《新昌县志》记载:“成化以前,平民不论贫富,皆遵国制,顶平定巾,衣青直身,穿衣靴鞋,极俭素。”

当时的群众百姓,无论是当官的,还是做生意的,还是市井小民,穿着都非常简单朴素,以布袍为主。即便比较富裕的家庭,人们也不敢穿得太华丽炫耀。

2)明朝中晚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了明朝中晚期,明初的淳朴民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奢侈之风。

《温州府志》道,“旧时男女俱尚布衣,今富家子弟多以服饰炫耀,逮舆隶亦穿绸缎,侈靡甚矣。”

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着装服饰已经不再仅是简单的粗麻布衣,有钱人勇敢地穿出了自己的服饰风格,绫罗绸缎不再是压箱底的衣物。

当时的服饰奢侈之风有多盛行呢?

《明实录》记载:“兵民服色器用,已有定制。近在京多犯越,服用则僭大红织金罗缎、遍地金锦首饰则僭宝石珠翠。下至倡优,亦皆僭侈。”

从中可知,虽然国家已经对服饰穿戴作出过三申五令的要求,但是人们还是屡屡冲破条规限制,大家穿金戴银,一身华贵,可谓极为奢华。

由此也可以看出,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观念也会逐渐改变,一些传统的固有的伦理等级制度也肯定会被打破,正所谓新事物总会取代旧事物。

三、明代服饰发展变化的原因

明朝初期,群臣百姓的穿衣风偏于朴素,其主要原因有几点:朝代刚建立,建国前经历多次战争,已经大大内耗元气。明朝初期,统治者对百姓服饰穿戴有明令要求。朝代建立之初,各行各业都没有发展起来,老百姓的消费水平低。

明朝中晚期,服饰由淳朴风奢靡风转变,其主要原因有几点: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大水平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文化观念、审美情趣的转变,老百姓对精神文化的追求更加强烈。明朝中晚期,资本主义进一步萌芽与发展,纺织业生产技术提高,丝绸生产逐渐商品化。

四、明代服饰的艺术文化影响

明朝时期虽然没有唐朝那样的“盛世”气魄,但是其文化艺术的发展并不弱于唐朝,这种文化艺术不仅仅体现在戏曲、诗文、小说、绘画、书法等方面,也体现在服饰文化上。

元朝灭亡之后,朱元璋坐上皇位,诏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同时还对服饰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吸收借鉴元代服饰的基础上发展出曳撒、兵笠等极富特色的服饰。

【注:“曳撒”,本意指蒙古袍,明朝早期内廷侍卫的主要着装服饰,之后,到了明朝中晚期,其服饰的使用范围被逐渐扩大,款式也发生了改变,逐渐趋向于汉服。】

这样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传统汉民族服饰的地位,而到了中晚期后,明朝服饰变得更为多样化,更为时尚和潮流,这更是大大推动了我国服饰文化的发展。

明朝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追求个性解放,追求民主意识,敢于反抗的思想觉醒,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艺术文化潮流趋向。在如此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环境背景下,明朝服饰冲破了等级伦理体制的束缚,以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款式多样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博大的服饰艺术,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一木君说

明朝服饰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它反映明代社会的思想意识形态,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反映了当时明朝的整个社会风貌。明朝初期,虽然统治者试图通过各种服饰礼仪制度来维护统治,来打造一个理想的社会家园,但是显然这种禁锢人们思想的服饰制度并不得人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这套繁杂的服饰制度最终被一步步摧毁。整体来说,明朝服饰的发展历程带有非常明显的指向性,这种指向性不仅指向封建等级制度,还指向整个社会大环境。不过,不管如何,明朝服饰是丰富多样化的,是争奇斗艳、流光溢彩的,明朝服饰在中国古代传统服饰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参考资料:王熹.明代服饰研究简述

高华,徐吉军.《中国服饰通史》

沈从文,王予予.中国服装史

葛承雍:《中国古代等级社会》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版图巅峰时的版图面积和人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朝历代,中国古代人口,中国古代版图

    盘点下,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巅峰时期的版图面积和人口,看看哪个朝代最强大?夏朝是否存在一直有争议,因此其具体大小无法推测,但我认为它是存在的,相信有一天会有可靠证据出现。商朝是我国第一个有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也是中国进入文明社会后首个经济发展高峰时期,极盛时期版图面积约为60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为4

  • 公务员当年明月写的《明朝那些事儿》错误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那些事儿,当年明月,明朝历史,明朝

    《明朝那些事儿》曾经是爆红网络的连载历史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作者是当年明月,本名石悦,当时是广东顺德海关基层公务员。2006年3月在天涯社区首次发表,2009年3月21日连载完毕,边写作边集结成书出版发行,一共7本。2010年,当年明月在&ldqu

  • 如果没有秦始皇,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千古一帝,皇帝

    提到秦朝"秦朝那就不得不提秦始皇他在史书上的名号可不少像是“千古一帝”“残酷暴君”等等今天我们不妨来幻想一下这样一个让人摸不透的帝王如果从来没在历史上出现过我们现在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子呢?跨省如跨国在秦朝"秦朝之前的战国时期,整个中国完全处于一个四分五

  • 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谁的官职最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作品,唐宋八大家官职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和柳宗元是&ldq

  • 李渊为什么是高祖而不是太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庙号,李渊,高祖,太祖

    谈到中国历史,皇帝的“庙号”是绕不开的问题,包括“谥号”、“年号”都是干的不能再干的历史干货,介绍一下古代帝王庙号。庙号一般是后世皇帝给去世的皇帝供奉庙号祭祀时的称号,最先起源于商朝,因为在那个时候礼乐盛行,注重对先人的祭奠。每

  •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大赦天下的次数和频率有多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赦天下

    大赦是对特定犯人实行刑罚同免的刑法措施。在影视剧中,封建帝皇经常任性地大赦天下。其实,这只说对了一半。对的是作为封建社会的象征,皇帝与大赦与有密切相关,通常皇帝驾崩、新皇即位、更改年号、册封皇后、册立太子等重大事件,都可以成为大赦的理由,错的是国家发生的大事,例如开疆拓土、受灾遇瘟、天降祥瑞等,也会

  • 长安!长安!西安13朝古都——中国世界级古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长安,西安,13朝古都,古都

    长安一座伟大的城市尤其唐代长安城是中国古城史上平面规模最宏大的城市之一(请横屏观看,西安城全景图,这里曾属于唐代长安的宫城区域,摄影师@苟秉宸)▼是当时东方世界的中心时人赞颂其为“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大明宫遗址公园,上文出自唐朝诗人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从小被过度教育的皇帝 跟大臣怄气30年不上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万历皇帝,朱翊钧

    朱翊钧就是大名鼎鼎的“万历皇帝”,是明朝的第十三个统治者,又被称之为“明神宗”,朱翊钧年仅仅十岁时就当上了一国之君,在位时间将近五十年,是明代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享年五十八。宫女的儿子临幸宫女生下不爱的儿子一日,明神宗去向母亲李太后请安,不巧太后

  • 命好的和被演绎最多的乾隆皇帝 他被最被高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皇帝,清朝皇帝

    中国朝代众多,虽说从始皇帝伊始,距满清末帝也不过区区数百个,期间不乏震古烁今的明主,自然也少不了“何不食肉糜”的庸帝。而最被高估的皇帝,他如果谦称第二,那么将无人敢称第一。他就是爱新觉罗·弘历,乾隆皇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

  • 清朝没有“南京”这个地名,为何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南京条约,清朝,英国

    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对《南京条约》应该不会陌生。《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意义十分重要。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在清朝时期根本没有“南京”这个地名,那《南京条约》的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