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历代的国号都是什么含义及来历?

中国历代的国号都是什么含义及来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555 更新时间:2024/1/15 23:38:42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讲座教授包弼德(PeterK.Bol)唱得一首“中国朝代歌”火了。

他用《两只老虎》曲子改编了“中国朝代歌”:“商周秦汉,商周秦汉,隋唐宋,隋唐宋。元明清Republic(注:中华民国),元明清Republic,MZD,MZD。”

此歌一出,萌翻众多观众。也有网友指出三国六朝缺席,于是自编《一闪一闪亮晶晶》版朝代歌:

五帝夏商两周秦,

西汉东汉三国晋。

凉燕赵,夏汉秦,

北继胡,南承晋。

隋唐两宋夏辽金,

蒙元明清中华民。

如此众多的朝代名是中国历史的宝贵财富,但你知道这么多王朝的国号都是什么含义呢?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亦即政权之号。《史记·五帝本纪》:“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宋代及宋代以前,大小国家的国号都是依照地望取的。春秋国家诸如秦、晋、齐、宋、汉、周、赵、魏、楚、吴等等这些明星国号(为什么“秦、晋、齐、楚”这四个封号中当皇帝的最多?),在后代也经常反复出现,就是因为胡汉建国或者起兵或者领袖的封地,都在禹贡九州的体系下活动。建国者都能找到各自对应的地望。即使是南北朝时期,五胡建立的政权,国号也严格依据地望,如北凉、南燕、前秦、后赵等等。但有一个例外,是西汉末期王莽建立的新朝,有革故鼎新之意,赋予了王莽新政的含义。

而随着中国版图的扩大,地望已经不能涵盖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国家了。比如,禹贡九州并没有包括东北和蒙古地区,所以从东北起家的胡人也很难按照地望来取国号。从辽开始,金元等从东北亚起家的胡人取消了以地望立国号的传统,而赋予国号以意义。辽因辽水得名;金能胜铁,故女真取国号为金;所谓“大哉乾元”,元是初始的意思,故蒙古取名为元;明虽然是汉人建立的政权,然而也不准备恢复古制;清则是金的变体。

国号的分类

朝代大致这么几个来源:由部族、部落联盟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卦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等等,总而言之寓意吉祥。

一、以部落名为国名:以族名为国名在中国上比较常见。夏朝、商朝、周朝都是以部落为名的。

二、以地名为国名:在周朝时的诸侯国最常见,比如陈、蔡等即是地名又是国号。

三、以姓为国号:战国初期的赵、魏、韩这三国就是典型的以开国国君(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姓为国号。

四、以原封号为国号:开国皇帝在未登基前,有过封号后来就以封号为国号。比如:曹丕在称帝前世袭魏王,当皇帝后就以魏为国号。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比如刘邦受封汉中王,司马炎受封晋王,杨坚袭父爵隨国公,李渊袭父爵唐国公、后又受封唐王等。南朝的刘宋、萧齐、萧梁、南陈更是齐刷刷保持这样的规律,刘宋武帝即位前为宋王、萧齐武帝即位前为齐王、萧梁武帝即位前为梁王、南陈武帝即位前为陈王;夏,五代时期定难军节度使李彝兴(李彝殷)被北宋封为夏王,后来李继迁叛宋,又被辽封为夏王,故国号为夏,史称“西夏”;其实封号也是地名,指被封的地方。再举几个例子,让楼塌一下。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在建立北魏王朝前,自称代王。后唐庄宗李存勖在建立后唐王朝前,封号晋王。后晋高祖石敬瑭在建立后晋王朝前,封号赵国公。

五、从文化角度确定的国名:国号都寄托了某种愿望。比如:元朝,就是取自《周易》中的一句话“大哉乾元”。元为首,为刚。而“大明”在《易经》中,表示光明周而复始,成就天地四方,在《诗经》中是歌颂周文王的功业。清又是五行属水,水克火,明属火。是从五德文化角度上确定的。

六、继承(山寨)历史上同姓或同族人的国名:唐朝时,武则天因为出身本不显,加上唐人认为,唐以前的盛世只有周朝和汉朝,而周又比汉更为称赞。为了表明自己其实出身显赫,武自认是周平王的少子姬武的第40代子孙,改唐为周,史称“武周”。五代时的代北沙陀族人李存勖以忠于唐朝自居,故灭梁后以唐为号,史称“后唐”;郭威自称为周朝虢叔后裔,故国号为周,史称“后周”;又以郭威之姓,别称“郭周”,或以柴荣之姓称“柴周”。清朝在前期叫金,就是继承女真族完颜部建立的金,史称“后金”;刘姓皇帝除了刘裕甭管跟刘邦有无血统关系就喜欢继承汉朝的国号。这些无非是显示皇族的历史悠久和血统高贵。

夏朝

◆◆◆

虽然目前国外学者对夏朝是否存在还持怀疑态度,但国内学者多倾向于认为夏朝与二里头文化有一定渊源。关于夏的含义有不同的看法,如范文澜先生认为是禹的儿子西迁到大夏地区后以地名来作为政权名称的,大夏就在今天的山西西南部。

不过也有学者提出了更有趣的看法,胡阿祥先生认为在甲骨文里的“夏”是一只蝉的模样,在古人看来,蝉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不断,这从考古中出土的玉蝉就可看出。古人可能注意到了蛹蝉蛹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现象,他们认为不断地周期性变化象征着生命的周而复始。

商朝

◆◆◆

相传是商人的先祖契被封到商地,因此得名;另一种说法则根据商人与玄鸟的神话传说,认为商人始祖的诞生是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周朝

◆◆◆

甲骨文‘周字的写法像“田”的形状,相传周人的始祖后稷就是管理农业的官员,周朝国号的含义与周人重视农业有很深的渊源。或许也与古公亶父率领周人迁徙到周原有很深的关系。

秦朝

◆◆◆

根据顾颉刚先生的研究,秦人最早是生活在东方的部族,和商人关系友好。后来武王伐纣时因为站错了队伍被周人惩罚,举族西迁,秦人于是在今天甘肃天水一带繁衍定居下来。从甲骨文字形来看“秦”字为禾草的样子,禾草在古代是饲养马匹的重要饲料,反映了秦人祖先擅长养马的真实历史。

汉朝

◆◆◆

刘邦本来打算先进入关中做关中王,但在项羽的压力下被迫放弃,被改封在汉中郡和巴蜀地区做汉王。刘邦心里感到很憋屈,认为自己成果的果实被项羽夺走了,如今只能做山沟里的诸侯王。但根据萧何等人的解释:“语曰‘天汉,其称甚美”,这就是说汉这个国号象征上天银河,有天意护佑,这种全新的解释为刘邦统一全国提供了一种文化上的优势地位。胡阿祥教授在国号研究中特别指出汉在古代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汉,漾也”。汉水的上源是水量较小的漾水,寓意盛大。后来汉朝果然开疆拓土,声望远播,成为了我们国家主体民族的名称。

新朝

◆◆◆

西汉末年因为土地兼并严重,自然灾害不断,蓄奴问题也很突出,国家统治面临危机。很多儒生根据谶纬学说和天人感应的看法认为应当异姓为帝王。权臣王莽借机夺权篡位,实施改革,美其名为新政。所以新朝的国号实际寓意与前朝不同,天运重开的意味。(只不过王莽改革很多更像是机械的复古。)

三国

◆◆◆

三国里蜀国的国号是汉,蜀国是魏国对它的贬称,也称为蜀汉;吴国是根据孙权的封爵吴国公和江东故地的地理名称而得名,也称为孙吴;魏国则是取自曹操所封的魏国得名,曹丕袭之,史称曹魏。

晋朝

◆◆◆

如果说三国时期的魏、蜀、吴是以古代的袭称有关,而晋朝的国号则是大不一样。不少研究者认为晋的国号有浓厚的谶纬色彩,和东汉末年以来流行的一句“代汉者当涂高”的谶语有关。“晋”字,是上进、晋升的意思,也就是说,当时的司马昭由“高都公”变成“晋公”,地位更高了。这样一来,“晋”既符合“代汉者当涂高”的神秘预言,又符合司马氏的籍贯封地。“司马昭以晋为国号,司马炎以晋为新王朝的国号,其实隐含了以晋朝继承汉朝、而不承认汉魏禅让的心态。

南北朝

◆◆◆

南朝:

宋,创建者刘裕的祖籍在彭城,古代是宋国地盘。刘裕后来接受了宋王封号,取宋为国号。史学家为了与南北宋的宋相区分,所以称刘裕建立的宋为刘宋。

齐,创建者萧道成本是刘宋将领,后依靠军功逐步掌握大权。在宋元徽五年(477年),萧道成立刘准继位,被封齐王。公元479年,萧道成迫使宋顺帝刘准禅位,灭宋建齐(这位宋顺帝就是说愿生生世世不生在帝王家的皇帝)。也有说法称齐源于谶纬之说,民间有谶歌云:“金刀利刃齐刈之”,意即“齐”将取代“刘宋”。

梁,创立者为萧衍。因萧衍在齐的封爵为梁王,以此定为国号,国号大梁。史学家为区分也称其为南梁、萧梁。

陈,是中国古代政权中唯一一个国号与皇帝姓氏相同的政权,以陈霸先的姓氏作为国号。

北朝:

魏,取名来自曹魏,意图证明鲜卑人建立的政权接续了曹魏。《魏书》里记载“故躬率六军,扫平中土,凶逆荡除,遐迩率服。宜仍先号,以为魏焉。”讲的就是鲜卑人用魏作为国号来传达一种祖先源于华夏,继承正统的文化观。后来的历史学家为了便于区分,称南北朝时期的魏国为北魏。

齐,来源于高欢的爵位齐王,是北魏皇帝的封赐。为了区分一般称为北齐或高齐。

周,宇文泰第三子宇文觉继任大冢宰,自称周公。宇文觉在废除西魏恭帝的帝位后,以封爵为国号。联系到北周官制的改革学习古制,也与周的命名有一定关系。

隋朝

◆◆◆

隋文帝杨坚的父亲杨忠曾被封随国公,杨坚后来承袭了这个爵位,但因为随有走的含义,所以改为了隋。

唐朝

◆◆◆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被北周追封为唐国公,爵位承传到了李渊。后来李渊起兵,自称唐王,以爵位为国号。李渊起兵之地古代为晋地,唐叔虞所封,或亦与此有关。

五代十国

◆◆◆

先说五代:

粱,建立者朱温本来追随黄巢叛乱,后投降唐朝成为地方藩镇,即宣武军节度使。老巢在汴梁一带,古为梁国地,后被唐朝封为梁王,以此得国号。一般为了区分称为后梁。

唐,因为李存勖认为自己中兴唐朝,所以并没有以自己的封爵晋王作为国号,史称后唐。

晋,石敬瑭建立。因为根据地在太原一带,以地名和故李克用封爵为国号,史称后晋。

汉,刘知远建立。因为刘知远是沙陀人,冒姓刘氏以为汉高祖后裔,史称后汉。

周,郭威建立。郭威自认为周代虢叔的后裔,建国号为周。史称后周。

(五代的国号规律是越来越早,从唐、晋、汉、粱再上溯到周代,复古时代的潮流)

再说十国

前蜀,创立者王建以唐封的蜀王爵位为国号,为“大蜀”。

后蜀,创立者孟知祥建立,国号蜀,为与蜀汉、前蜀区分史称后蜀。

吴,以创立者杨兴密所封吴王爵位为国号。

南唐(徐齐):南唐的情况也比较特殊,改换过一次国号。本为齐,后来徐知诰宣称自己是唐王室的后裔,恢复原来的李姓,改名为李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

楚,907年后梁建立,马殷主动向中央称臣,被封为楚王,以封爵为国号。

吴越,后梁封钱镠为吴越王,以封爵为国号。

闽,909年王审知被后梁封为闽王,以封爵为国号。

南汉,刘龑凭借父兄在岭南的基业,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广州)称帝,改广州为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刘龑以汉朝刘氏后裔自视,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

荆南(南平),分别以后梁和后唐所封爵位荆南节度使、南平王作为国号。

北汉,北汉的开国之君刘崇是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弟弟,任河东节度使、太原尹。郭威灭汉建周。刘崇占据河东十余州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北汉。

宋辽夏金

◆◆◆

宋:赵匡胤被后周恭帝任命为归德军节度使,驻扎在宋州,所以以宋为国号,表明赵匡胤发迹的地方。

辽:辽的国号变迁很复杂。最初耶律阿保机建立国号为大契丹,后来似乎并行过双重国号大契丹和大辽;辽圣宗时期又改国号为大契丹;辽道宗时期再次复国号“大辽”。

夏:建国时以夏州命国号为“大夏”,因为地在北宋西边,故宋人称西夏。

金:以按出虎水产金而得国号。也有说法认为“辽以镔铁为号,取其坚也。镔铁虽坚,终亦变坏,唯金不变不坏。”于是以大金为国号,望其永远不变不坏也。就是说阿骨打希望金国能永远不朽坏如黄金一样可靠。

元、明、清、国号都是两字,分别是大元、大明、大清

实际上元、明、清、国号都是两字,分别是大元、大明、大清。大清也作“岱青”,是满语中的蒙古语借词,意为勇猛善战,后金时期也用作头衔,意思是勇士。皇太极改国号“金”(aisingurun)为“大清”(daicinggurun)后取消了“岱青”头衔。当然元朝之前国号也可以加“大”、“皇”等字,比如“大唐”、“皇宋”、“大哉皇齐,长发其祥”之类。但这个“皇”、“大”只是形容词,那些朝代的正式国号还是“唐”、“宋”等单字。来源:http://114.xixik.com/chinese-dynasties/

大元

◆◆◆

元朝的前身是成吉思汗建立的YekeMongolUlus,传统观点认为是蒙元前期的国号是大蒙古国,后期忽必烈即位后改为大元。但根据萧启庆等人的研究大蒙古国和大元这两个国号到元末都是一直并用的,因为在蒙古人看来大元只是蒙古人帝国的一个部分,冯家昇也曾指出大契丹和辽与大蒙古国和大元的关系是类似的。

至于大元的国号则取自《易经》。在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颁发建国号诏,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这样的与众不同的国号也显示出蒙古人希望获取中原正统文化的企图,但同时也与大蒙古国、大朝的前国号一脉相承,体现出鲜明的蒙古民族特色。

大明

◆◆◆

朱元璋建立的大明的国号与宗教有关,但并不是如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所说的和吃菜事魔的明教有关,而是与佛教里的白莲教密切相关。根据胡阿祥等学者的研究,朱元璋自比为佛教的明王,所以用“大明”为国号。朱元璋本来就是白莲教徒,而白莲教是崇奉阿弥陀佛的,阿弥陀佛就是明王。元末白莲教宣扬“弥陀出世”的教义,而“弥陀出世”也就是“明王出世”。明王出世就是要拯救乱世苍生,重建稳定祥和的秩序的。

大清

◆◆◆

清朝建立前曾建立后金政权,后皇太极于1636年称帝建立清朝,定族称为满洲。那么他为何要选这样一个国号呢?关于清朝国号的来历,众说纷纭。

有人持五行相克说的观点,因为明朝的明为火的含义,而原先的金被火克,所以要引水灭火。这种观点主要是范文澜先生主张。

日本学者市村瓒次郎则认为可能是清和金的发音相近,将原金国号改为清,是选取发音近似的合适字代用。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大清国号的含义均应从汉文化元典中去寻找。比如《尚书·泰誓》末句为“永清四海”,《诗经·大雅》首句“肆伐大商,会朝清明”,以及《周颂》首句“维清缉熙,文王之典”。据此,“清”乃周室受命之象征。所以用大清作为国号实则宣示了女真人受命为帝,有正统性。这种观点受到皇太极在得到元代的传国玉玺后很快称帝改国号而推测。

中国古代的国号名目繁多,但却大体上有规律可循。大体上在元代以前多以先秦古国、所封爵位、地理区域名称作为国号,如十六国时期的五燕、五凉、三秦,五代时期的梁唐晋汉周都是如此。到了元代为一大变,开始从古代经典、宗教教义、民族特色等方面取材作为国号。

参考资料:

1、《辽朝国号考释》,刘浦江,《历史研究》2001年06期

2、《说大朝:元朝建号前的蒙古的汉文国号》

3、《正名中国·胡阿祥说国号》,胡阿祥著,中华书局

4、《中国历代王朝的国号解析》

5、《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标签: 国号来历朝代国号

更多文章

  • 盘点历史上的42位傀儡皇帝 实权甚至连性命堪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傀儡皇帝,傀儡,皇帝

    古代皇权社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虽然大多数高高在上、大权独揽,但同样有不少皇帝只是空有皇帝之名,大权却被朝中权臣所掌握。对于这些皇帝来说,他们不仅没有作为皇帝的最高权力,甚至连自己的命运和性命也无法掌握。那么,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位傀儡皇帝呢?1、义帝熊心:霸王项羽。这应该是最早的一位傀儡皇帝了,秦末

  •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明朝十六位帝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历代皇帝列表,明朝皇帝列表,明朝皇帝,明朝,皇帝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十六位帝王简介)年号庙号名字出生在位时间即位年龄死亡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陵寝洪武太祖朱元璋13281368-13984113983171朱世珍之第三子明孝陵建文惠帝朱允炆13771399-140222不详4不详太祖之孙不详太子朱标次子永乐成祖朱棣13601403-142443142

  • 有多少地方以帝王年号作地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年号,帝王年号,年号地名

    一个地名代表的是一个地方的历史、人文、地理、语言、文学、民俗等。中华的地名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其中,有些城市的地名很特别,是以皇帝的年号来命名。宝应县名的来历,我看到很多资料上都是这样介绍的:宝应秦时建县,始名东阳县,隋初改为安宜县。公元762年,宝应境内获"八宝"献于皇帝,唐肃宗视为祥瑞,遂改年号为

  • 中国最值得看的14座明清城墙,你去过几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城墙,古城墙

    找个时间去城墙走一走吧,听它们诉说过去的故事,感受城市今日的脉动。熟悉《神雕侠侣》的朋友,想必对金庸先生描写的「襄阳保卫战」印象深刻。这是宋元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真实的战场远比小说来得更为壮烈。图源/网络南宋末年,已经横扫欧罗巴,饮马多瑙河的蒙古铁骑挥师南下欲攻克襄阳。面对如潮水般的攻击,古城军民据

  • 满洲国什么意思?为何溥仪建立政权叫伪满洲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满洲国,伪满洲国,溥仪,傀儡政权

    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意思就是在满洲(Manchukuo)建立的国家,因为东北曾经被叫做满洲。是日本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后,利用清朝末代皇帝,前清废帝溥仪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通过这一傀儡政权,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之久

  • 朝代也有应援色?中国古代服饰色彩大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应援色,中国古代服饰

    从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衣冠,是华夏文明的缩影。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说”影响,分青、红、黑、白、黄五色。不同朝代崇尚的不同颜色,反映了其朝代特点。选取了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六个朝代:汉、唐、宋、元、明、清,分析了它们流行的服饰颜色。下面就请大家

  • 明粉们鼓吹的“洪武之治”从未出现 史书也无此概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洪武之治,明朝,朱元璋

    盛世是指一般在治世的基础上政权进一步巩固,社会更加稳定,同时经济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比如说历史上的西汉文景之治后面就是汉武盛世。唐朝贞观之治打底,之后有着开元盛世。那么明朝究竟有没有洪武之治呢?出身寒微、放过牛、当过乞丐,和尚的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中纵横捭阖,力挫群雄,终于平定四海,统一宇内。正是因

  • 大明第一太子朱标曾强大到令朱棣窒息 朱元璋爱他38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朱标,朱元璋,太子

    朱标为什么被有的人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朱标不但是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太子,也是最受父皇信任的皇太子,当然这两者某种意义上是相辅相成的。而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的去世,不但让朱元璋饱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还直接导致了冯胜、傅友德、蓝玉等开国武勋集团的集体垮台。换句话说,朱标不死,就没有朱棣造反。即使朱棣敢造

  • 隋朝的洛阳到底多繁华?从“营建东京”去探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洛阳,东都,古都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各种史料关于隋炀帝的评价,最终都以“暴君”二字一笔带过。但是随着现代历史的逐渐发展,人们对隋炀帝的看法也逐渐趋于客观化。姑且不论隋炀帝的个人是非,笔者今天想要和大家谈一下,他营建“东都洛阳”一事。史料中关于隋炀帝&ldqu

  • 陈其美是“最坚定的革命者”,还是“流氓头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其美,同盟会

    陈其美是同盟会元老级人物,但后世对他评价不一,有称他为“最坚定的革命家”,也有说他是“流氓头子”,总之褒贬不一,那么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陈其美旧照)一、加入同盟会。陈其美于1878年出生于浙江湖州的一个小商人家庭。由于经济尚可,陈其美读过7年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