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最值得看的14座明清城墙,你去过几座?

中国最值得看的14座明清城墙,你去过几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713 更新时间:2024/1/13 15:15:22

找个时间去城墙走一走吧,听它们诉说过去的故事,感受城市今日的脉动。

熟悉《神雕侠侣》的朋友,想必对金庸先生描写的「襄阳保卫战」印象深刻。

这是宋元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真实的战场远比小说来得更为壮烈。

图源/网络

南宋末年,已经横扫欧罗巴,饮马多瑙河的蒙古铁骑挥师南下欲攻克襄阳。面对如潮水般的攻击,古城军民据险而守,坚守孤城六年,在宋元战争史上留下可歌可泣的一页篇章。

如今,金戈铁马声已远,而历经战火纷乱的城墙依旧巍然挺立,守护着这座城。

图源/襄阳文化旅游

不过,国内目前像襄阳这种现代都市主城区仍保留城墙的城市不足20个,保存完整的不到10个。

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城垣建筑,10省14座拥有明清城墙的城市“捆绑申遗”,列入中国申遗预备名单。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14座各具特色的明清城墙吧。

*中国明清城墙:最终建成于中国明清时期,兼具权力象征、空间规划、军事防御、抗洪防灾等各种功能的体系性城市构筑物。

🏯南京城墙

世界第一大城垣

南京明城墙,是现存世界最长、规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古代都城城墙,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城垣”。

图源/南京城墙

这是明太祖朱元璋精心谋划建设的一项国家级重点工程。自1366年开始,动员数百万劳众,历时28年,于1393年建成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组成的明代都城城墙。

南京城墙有13座城门,现存4座。城墙与水道相通处设有水门、水闸或涵洞。城墙上建有垛口13616个,但部分地段有破损。南京城墙的规模,堪称世界第一,尤其是中华门(聚宝门),为世界之冠。

“天下第一瓮城”中华门瓮城,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堡垒瓮城图源/南京城墙陈烨/摄

今天,我们所说的“南京城墙”多是指京城,而宫城、皇城和外郭只有部分遗迹尚存。京城周长达35.267公里(现存约25公里),设有13座城门,城墙内外全部用砖石砌筑,据学者统计约耗费3.8亿块城砖。

图源/南京城墙

为了保证城砖的规格和质量,朝廷建立了一套极为严苛的质量管理制度。比如,在烧制环节采用了“物勒工名”制,上至官员下至工匠,都要在砖上留下名字。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烧造出“敲之无声,断之无孔”的城砖,建成了“高坚甲于海内”的南京城墙。

中山门城砖上的累累弹痕,见证了1937年南京保卫战不屈的抗争

图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走过650多年的岁月风霜,南京城墙依旧坚不可摧,而它也记录下这座城市的荣辱兴衰。回望过去,这些都是我们不能忘却的记忆。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城墙

🏯西安城墙

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

现存西安城墙,为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唐长安城皇城与元凤元城基础上修建而成。全长约13.74公里,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

图源/网络

明初扩建城墙,是用黄土夯筑而成。直到明隆庆年间,陕西巡抚张祉主持修复,将城墙外壁和顶面砌了青砖,使土城第一次变成砖城。

这是一座完全围绕军事防御战略体系而建造的城墙,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厚度大过高度。墙高为12米,底部厚度为15-18米,顶部为12-14米,,周长约13.7公里,可以用来跑车和操练。

图源/遇见城墙

城墙有古城门4座,分别为长乐门(东门)、安远门(北门)、永宁门(南门)和安定门(西门),取“长安永定”之意。城门上还建有城楼、闸楼、箭楼,蔚为壮观。

图源/遇见城墙

全线贯通的城墙,呈长方形,将西安分成“城里城外”,城墙内就是人们惯称的古城区。传统与现代在这里交织,历史与人文在这里碰撞,奏出华彩乐章。

图源/摄图网

城门上建有城楼、箭楼、闸楼,巍峨凌空,气势宏伟。城楼与箭楼之间有瓮城。城四角各有一座角楼。这是我国现存唯一完整的古代大型城垣,现已将城墙辟为环城公园。

到西安游玩,不妨绕着稳固如山的城墙骑行一周,尽览古今交错的城市风貌,别有一番滋味。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城墙

🏯荆州城墙

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

荆州城墙,始筑于三国时期,初为土城。后经历代维修或重建,现存城墙为明清时期修筑,内筑夯土,外包青砖,全长11.28公里。

图源/中国国家地理

作为古代的大型军事防御工事,荆州城墙除坚固的墙体和瓮城外,还设置了“藏兵洞”。现存藏兵洞5座,外观形似马面,洞内有望哨,可从三面射孔暗箭齐发,抵御攀城之敌。

荆州古城北大门的藏兵洞图源/遗介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为应对肆虐的洪水,城墙上做了一些特别设计。在唯一的水门“公安门”,除了在城门后设置闸槽,还在城台上方修了“天井”。

当水患来袭,关上厚重的城门,在闸槽上安装闸板,从天井往下填土,便能使城门更加坚固。

公安门内的闸槽与天井图源/网络、无线荆州

荆州城墙,墙体、城门、堞垛、敌楼、马面等均保存较好,是我国南方保存最为完整的府城级城墙,有“中国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之美誉。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城墙

🏯襄阳城墙

“华夏第一城池”

襄阳城墙,始建于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宋时将土城改筑为砖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湖广行省平章邓愈在毁于元末的襄阳城旧址上进行重建,奠定古城的基本格局。

图源/襄阳文化旅游

现存城墙平面近方形,全长约7.3公里。原有的6座古城门,今存3座,分别为小北门临汉、大北门拱宸、长门震华。

长门(震华门)图源/襄阳文化旅游

临江而筑的城墙,北面凭汉江天堑,东、南、西三面被人工开挖的护城河环绕。这条护城河,经历代疏浚,不断拓宽,最宽处达250米,平均宽度180米,成为亚洲最宽护城河

襄阳护城河图源/胖子爱宅

宽阔的护城河,与坚固的城墙一起,构筑了襄阳城这座“华夏第一城池”,其易守难攻之势,也为古城赢来“铁打的襄阳”之名。

图源/襄阳文化旅游

没有了战事的喧嚣,这座古城重现盎然生机,而城墙就如同一位老者,注视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襄阳城墙

🏯临海台州府城墙

江南长城

台州府城墙,全长6.28公里(现存约4.67公里),肇始于东晋时期,初唐时扩建,北宋时按唐代旧基重建,并逐渐形成“九门”规制。明朝增筑敌楼,清康熙年间建成瓮城……

屡毁屡建,不断修葺,这座滨江近海的古城墙,就是台州府峥嵘岁月的直接见证者。

图源/临海旅游

明嘉靖年间,名将戚继光在台州抗倭前后长达8年,创下九战九捷的辉煌战绩。为强化城防,他对城墙加高加固,并创建了13座双层空心敌台。敌台跨越城墙内外两边,既可以瞭望、防守,也可以屯兵增加防御力量。

图源/临海旅游

这种双层空心敌台,后来被调任北方的戚继光应用于北方长城的修建,台州府城墙也因此被誉为北方明长城的“师范”和“蓝本”

图源/临海旅游

为防范洪水,台州府城墙将一部分马面(城墙向外凸出的墩台)修成半圆弧形,畅通水流,以保护城墙。这是“江南长城”的独有形态。

图源/台州文旅

盘亘在山间的台州府城墙,犹如一条巨龙雄镇东南,护佑着临海城生生不息的人民。

📍地址: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台州府城墙

🏯寿县城墙

“金汤巩固”

寿县城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重建于宋,后经明清时期的修葺和完善,成今日之规模。

图源/搜狐号@瑶海骏马

城墙平面略呈方形,周长约7.14公里,墙体以土夯筑,外侧贴砖,外壁下部以条石砌基,层层收分成一道护城石堤

图源/安徽画报

城有四门,都设有瓮城,其中西瓮门北向出,北瓮门西向出,东城门与瓮门在平面上平行错置同为东向出。这种瓮城内外门向的交角处理,于军事防御之外,还有防洪功能。

另在古城内北部东、西两侧各有一泄水涵闸。平时城内积水可由此排出城外,而遇到洪水,又可自行关闭涵闸,防止外水倒灌。

图源/搜狐号@瑶海骏马

也正是由于这三个特殊的形制构造,造就了寿县城墙“金汤巩固”的传奇。

📍地址: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城墙

🏯兴城城墙

中国唯一一座方形卫城

兴城,位于渤海之滨、辽东湾西岸,是明清时期北方军事要塞,时称“宁远”。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兀良哈部落的袭扰,明宣德三年(1428年),镇守在此的总兵巫凯、都御史包怀德呈请督造了“宁远卫城”。

图源/兴城文旅

兴城城墙,平面略呈正方形,是明清城墙中唯一现存的方形卫城。城墙外墙以青砖包砌,内壁采用不规则的毛石砌筑,避免中间所筑的夯土松动,使城墙更加坚固。

图源/兴城文旅

四年(1624年),明军守将袁崇焕镇守宁远城,为抵御后金努尔哈赤的进攻,奉旨修缮宁远城,耗时两年,使城墙“高三丈二尺,雉高六尺,址广三丈,上二丈四”。同时,在城墙四角增筑角台,设有炮台用于作战时架设红夷大炮

而后,袁崇焕率领军民,凭坚城利炮击退后金军,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让摇摇欲坠的明王朝又延续了近二十年。

图源/美篇

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古城之上,似乎仍能感受到数百年前的历史硝烟。

📍地址: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城墙

🏯凤阳明中都皇城城墙

“中国最美丽的古城墙”

凤阳明中都,为明代早期营建的国家级都城之一,于洪武二年(1369年)下令建造,历时6年几近建成后遭弃置。

明中都遗址图源/滁州文化旅游

如今,这座“规制之盛、实冠天下”明中都仅存皇城午门、西华门及两段城墙,但规模宏大,仍然十分壮观。

图源/中国凤阳

中都皇城城墙,始筑于洪武五年(1372年),至洪武六年(1373年)建成,是明初兴建、唯一保存至今的宫城城墙

城墙现存1.1公里,登临其上,依稀还能感受当年的宏伟气势。

图源/中国凤阳

尽管明中都建造中途被废弃,但其规划布局,比如城墙围合空间内的中轴线空间序列,以及“左祖右社”、郊坛制度和建筑形制等,为后来南京都城宫殿和北京都城建设提供了蓝本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明中都皇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开封城墙

中国第二大明清城墙

开封现存城墙,为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重修,以青砖砌筑外壁,全长14.4公里,是保存比较完整的中国第二大明清城墙。

图源/开封市文广旅局谭豫增/摄

在“八朝都会”开封,一直流传着“城摞城,城下埋有几座城”的传说,那究竟埋有几座城呢?根据考古发现,在开封地下3至12米的地方上下叠压着6座城池。

最久远的是战国七雄之一魏国的“大梁城”。然后是唐代的的“汴州城”,北宋的东京城,金代的汴京城,明代的开封城,清代的开封城。

图源/光明日报

尽管历经战乱水患,开封人民还是选择在旧城址上重建家园,屡建屡毁,又屡毁屡建,如此反复。因而在这里形成数座朝代的城池遗址垂直叠置的“城摞城”奇观,而且城市的南北中轴线自唐代以来千年未曾变动

图源/开封市文广旅局刘亚菲/摄

当我们登上城墙,沿着古马道漫步,更能感受到开封城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地址: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城墙

🏯汀州城墙

“观音挂珠”

汀州城墙,始建于唐大历四年(769年),“筑土为城”,至宋时扩建。明洪武四年(1371年)将土城包于砖石,崇祯九年(1636年)再次扩建,将州、县城墙合一。

图源/闽西日报陈腾/摄

城墙枕山临河而建,东沿汀江逶迤,南沿西溪河蜿蜒,西北和东北依附卧龙山麓沿山延伸而上,将半个山圈进了城内,形成了城中有山,山中有城的特有景观。

从高空俯视,城墙犹如一串挂在观音菩萨脖子上的佛珠,因而被称之为“观音挂珠”。

图源/百度

现存城墙约2.5公里,将朝天门、五通门、惠吉门、宝珠门串联在一起。

图源/闽西日报林育荣/摄

作为客家首府的汀州,古城内到处可见客家风韵,城墙也成为中原文化与客家文化融合的重要载体。

📍地址: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汀州城墙

🏯宣化城墙

独有的“镇城”城墙

古城宣化,“京西第一府”,是拱卫京师的军事重镇。因长城而建,是长城防御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明代长城九边军镇的代表。

图源/美丽宣化

这里也曾是一座王城,明朝朱元璋第十九子谷王朱朴穗即驻藩于此。宣化因此成为申遗城市中唯一的“镇藩合一”类型城市,其城墙更是填补了“镇城”序列之缺

图源/美丽宣化王国喜/摄

现存宣化城墙,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周长12.12公里,呈正方形,墙体高大厚重,城防设施完备森严。

图源/美丽宣化王国喜/摄

饱经风蚀,战损,岁月的冲刷,城墙早已斑驳,点点历史印记却隐藏其中,讲述明代长城九镇之首”的沧桑变迁。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古城

🏯正定城墙

三关雄镇

正定,曾与保定、北京并称为“北方三雄镇”,是沟通京师与西北、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图源/摄图网

正定城墙,始建于北周,初为石筑。唐宝应元年(762年)因滹沱河溢水灌城而扩建为土城。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扩建,隆庆五年(1571年)改为砖城。

图源/自在正定

城墙平面呈“官帽”形,是北方城墙中对风水学说考虑最为突出的一例

现存城墙约8.3公里,除现存城门外、已多为土城,东城门已埋于国防工事之下,南门存里城门和瓮城门,西存里城门、瓮城门、北存里城门及月城门。

正定南城门图源/自在正定

与常见的两道城门的古城墙不同,正定城墙的每座城门均设里城、瓮城、月城三道城垣。从这样的特殊形制,就可见古城正定在政治、军事上的重要地位。

📍地址: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正定城墙

🏯肇庆城墙

“砖的博物馆”

肇庆城墙,始建于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为土城墙;政和三年(1113年),兴庆军节度使郑敦义扩筑为砖城。

图源/方志广东练新/摄

此后直到明清,城墙历经二十余次修葺,但城墙和城门位置未改。今天我们在城墙上所见的不同时期、不同规格的城砖,就是最好的证明。

图源/方志广东练新/摄

肇庆城墙呈长方形,现存约2.8公里,有28个敌台,设东、西、南、北四城门。

主要单体建筑结构均为砖砌。西北段城墙上有清代铁炮两门,城墙之颠矗立披云楼。北城门(朝天门)前有1915年修建的防洪水闸,水闸两旁有明代月城的夯土残垣。

朝天门图源/方志广东练新/摄

这座集防御、防洪功能于一体的古城墙,也是广东省唯一主体基本保存完整的古城墙,千百年来矗立西江河畔,默默守望着肇庆古城。

📍地址:广东省肇庆市肇庆城墙

🏯歙县古徽州城墙

府县同城

歙县古城,一座“城套城”的古城,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徽州文化的发源地。

图源/徽州古城

歙县古徽州城墙由府城城墙和县城城墙并列构成。府城城墙建于隋朝末年,起初城廓略小,唐中和二年(882年)扩建规模。

图源/徽州古城

县城城墙建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前抵府城、后枕问政、左临练水、右据石壁”,设四门。

现存古城墙保留约1.5公里,包括府、县城墙及潮水门、德胜门、临溪门、新安门、问政门。

图源/徽州古城

走进歙县古城,青砖、黛瓦、白墙间的徽风皖韵,总是让人沉醉不已。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

?

时光流转,凝结历史记忆的城墙,早已成为城市的符号、地标。

当我们走进它们,看到的不仅是古人不凡的建造智慧和技艺,还有那悠远而灿烂的文明

图源/南京城墙

所以,找个时间去城墙走一走吧,听它们诉说过去的故事,感受城市今日的脉动。

参考文献:

1.贺云翱,陈思妙《“中国明清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观察与思考》

2.张宁宁,张景悦《中国古城墙的最佳保护模式:申报世界遗产》

标签: 城墙古城墙

更多文章

  • 满洲国什么意思?为何溥仪建立政权叫伪满洲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满洲国,伪满洲国,溥仪,傀儡政权

    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意思就是在满洲(Manchukuo)建立的国家,因为东北曾经被叫做满洲。是日本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后,利用清朝末代皇帝,前清废帝溥仪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通过这一傀儡政权,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之久

  • 朝代也有应援色?中国古代服饰色彩大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应援色,中国古代服饰

    从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衣冠,是华夏文明的缩影。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说”影响,分青、红、黑、白、黄五色。不同朝代崇尚的不同颜色,反映了其朝代特点。选取了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六个朝代:汉、唐、宋、元、明、清,分析了它们流行的服饰颜色。下面就请大家

  • 明粉们鼓吹的“洪武之治”从未出现 史书也无此概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洪武之治,明朝,朱元璋

    盛世是指一般在治世的基础上政权进一步巩固,社会更加稳定,同时经济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比如说历史上的西汉文景之治后面就是汉武盛世。唐朝贞观之治打底,之后有着开元盛世。那么明朝究竟有没有洪武之治呢?出身寒微、放过牛、当过乞丐,和尚的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中纵横捭阖,力挫群雄,终于平定四海,统一宇内。正是因

  • 大明第一太子朱标曾强大到令朱棣窒息 朱元璋爱他38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朱标,朱元璋,太子

    朱标为什么被有的人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朱标不但是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太子,也是最受父皇信任的皇太子,当然这两者某种意义上是相辅相成的。而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的去世,不但让朱元璋饱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还直接导致了冯胜、傅友德、蓝玉等开国武勋集团的集体垮台。换句话说,朱标不死,就没有朱棣造反。即使朱棣敢造

  • 隋朝的洛阳到底多繁华?从“营建东京”去探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洛阳,东都,古都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各种史料关于隋炀帝的评价,最终都以“暴君”二字一笔带过。但是随着现代历史的逐渐发展,人们对隋炀帝的看法也逐渐趋于客观化。姑且不论隋炀帝的个人是非,笔者今天想要和大家谈一下,他营建“东都洛阳”一事。史料中关于隋炀帝&ldqu

  • 陈其美是“最坚定的革命者”,还是“流氓头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陈其美,同盟会

    陈其美是同盟会元老级人物,但后世对他评价不一,有称他为“最坚定的革命家”,也有说他是“流氓头子”,总之褒贬不一,那么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陈其美旧照)一、加入同盟会。陈其美于1878年出生于浙江湖州的一个小商人家庭。由于经济尚可,陈其美读过7年私塾

  • 古代两军交战无休 士兵是怎样解决生理问题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古代打仗

    虽然每一次的规模和持续时间都各不相同,但是总是有规律地爆发着,基本不存在间隙,到了奴隶制乃至于之后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每一次的改朝换代基本都是靠大规模的战争来实现。而对于古代来说,战争靠的就是大量的士兵。古代朝代更迭频繁,战事一触即发,纵观整个王朝发展史,可以发现大多数时候古人不是在打仗就是

  • 马歇尔计划——拯救人类文明的伟大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马歇尔计划

    马歇尔计划(TheMarshallPlan),官方名称为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RecoveryProgram)。1947年6月5日,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作了著名的关于“欧洲复兴计划”的公开演讲,他的这项重大计划是独一无二的,从一开始就是一种战略性的复兴和发

  • 武训是没名字没文化的乞丐,却为何千古流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训,乞丐,办学

    武训先生:他是没名字没文化的乞丐,却为何千古流芳?武训,行七,原无名,名"训"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字蒙正,自号义学症,谥号义学正。今山东省冠县人。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贫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三十八年,建起三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他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之

  • 全民观影的“八大样板戏” 一代人挥之不去的回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八大样板戏,样板戏

    样板戏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延安“戏剧改革”运动,歌剧《白毛女》即为延安时期首创,所以,样板戏是为贯彻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一个持续努力的高潮。1966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贯彻执行毛主席文艺路线的光辉样板》一文中,首次将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