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百日之内,被逼造反连做秦、汉两朝皇帝的朱泚

百日之内,被逼造反连做秦、汉两朝皇帝的朱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14 更新时间:2023/12/16 8:40:10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曾有句名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句话好像激励了不少人。在古代,皇帝做为一种顶级职业,自是许多英雄豪杰的终极追求。比如项羽刘邦刘备、朱元璋、李自成等,都相继为当皇帝而奋斗,只不过是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刚当了几天,皇位还没暖热就被人赶下去了。今天讲的这位就有很大的皇帝瘾,此人不到百天便建了两朝,当了两朝的皇帝,一秦一汉;这个历史很多人觉得非常荒唐,确实未耳闻。

一、他被弟弟拥立为节度使,后又被弟弟出卖

此人叫朱泚(cǐ)(742年-784年),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南)人,是唐朝中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史载此人本是凭借父亲的关系从军,武艺并不出众,外表宽厚,但内心却很残忍。不过他有一长处,就是为人大方,像宋江一样,不吝惜钱财,喜欢施舍。他每次打仗得到的奖赏都会慷慨地分给手下将士,因此颇受部下们的拥戴。

朱泚早年是唐朝藩镇割据头子李怀仙的部将,李怀仙曾跟安禄山起兵叛乱,安史之乱之后他任幽州卢龙节度使。公元768年,李怀仙的另一个部下幽州兵马使朱希彩为了节度使之位,谋杀了李怀仙,朱泚也曾参与这场谋杀,帮了朱希彩的忙,所以他的到了朱希彩的信任和器重。

772年,取代李怀仙任卢龙节度使的朱希彩又被部下杀死。当时,任经略副使的朱泚驻兵在外,其弟朱滔统帅牙兵,想拥立哥哥朱泚当节度使,于是就暗中派人到将士中煽动说:“节度使非城北朱副使担当不可!”此时朱希彩刚死,群龙无首,于是将士们便一同推举朱泚为节度使。但朱泚这人比较谦虚,并没有立即上任,而是派人呈报朝廷,表示听从朝廷安排。朝廷认为朱泚这人还挺忠厚,于是便任命朱泚为幽州卢龙节度使等职。这样,朱泚名正言顺地成了卢龙节度使,也显示了他效忠朝廷的一面。

开始朱泚确实对唐朝廷很忠诚的。773年,朱泚命其弟朱滔率兵到泾州(今甘肃泾川)防御吐蕃。自从安禄山造反以来,幽州军队很少为朝廷效力,朱泚此举得到唐代宗李豫的赞赏。

774年,朱泚升任检校户部尚书。当时,河朔三镇虽然归顺朝廷,却从来不入朝觐见皇帝,而朱泚率先上表,要求入朝。唐代宗大喜,专门命人修建房舍等待朱泚来朝。但事不凑巧,朱泚走到半路,行至蔚州(今河北蔚县)时,突患急病。当时帐下将领都劝他返回幽州治病,等病情好转后再动身进京。朱泚道:“不,入朝觐见吾皇,是做臣子的本分,就算我死了,也要把我的尸体抬到朝廷去!”诸将都大为拜服。数月之后,朱泚终于到达长安,京城百姓听说朱泚带病入朝,都很惊讶,忠臣啊!于是都纷纷来看望朱泚。唐代宗也很感动,亲自在延英殿设宴款待,并大大赏赐了他。

但令朱泚没有想到的是,他这边正受皇帝表扬,后院就起火了。其弟朱滔趁哥不在家,夺了朱泚的兵权,要自任卢龙节度使。消息传来,朱泚自知被兄弟出卖了,知道回去也没有好果子吃,于是干脆不回去了,自请留在京师,跟着皇帝干了。山高皇帝远,唐代宗知道这事也不好办,也来了个顺坡下驴,遂任命朱泚之弟朱滔为卢龙节度留后;这边也得安排,也得给朱泚弄个美差,于是让朱泚统辖汴宋、淄青的边防军队了。

二、朱泚平叛,效忠唐室

之后的朱泚也是平步青云。公元776年,朱泚被加封为同平章事,出镇奉天行营。第二年,朱泚又升任凤翔陇右节度使;接着再升,一年后朱泚又被封为遂宁郡王。30多岁的朱泚可谓春风得意。

公元779年,唐德宗继位,加封朱泚为太子太师、凤翔尹。780年,泾州守将刘文喜起兵叛乱,朱泚终于有表现的机会了,不能空顶一个大唐名将的帽子,得露一手。于是朱泚出任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出兵讨伐刘文喜。还别说,老朱还真有些水平,一出手就把刘文喜给摆平了。泾州之乱平定后,朱泚进封中书令,又回到了凤翔,接着干陇右节度使。之后朱泚又加封太尉一职。此时的朱泚按说已经进入人生辉煌期。

要不是发生下面的事情,可能朱泚的人生就这样了,身兼太尉和一地的节度使,也是很牛了。可是这件事,竟让朱泚有了当皇帝的机会。

三、朱泚趁火打劫,建立秦朝,当上秦朝皇帝

公元782年,朱泚之弟朱滔在幽州造反,还想让其兄一块干,于是派人送密信给朱泚,结果被河东节度使马燧截获,奏知朝廷。朱泚知道后,感觉不妙,这个小滔,这不坑你哥嘛,你想反我也不拦着你,可你不能也拉我下水吧?你看这冤不冤?于是他非常惶恐,便主动向朝廷请罪。唐德宗也是个明白人,听了朱泚的申诉后便很大度地说:“朱爱卿,这不怪你,你兄弟二人相隔千里,他犯事跟你无关,朕知道你是忠臣。”

好悬,朱泚吓了一身冷汗,没事了。不过德宗皇帝终究不放心,万一这兄弟俩日后真联合起来造反,也是很恐怖的。于是给朱泚来了个明升暗降,让他不用回凤翔了,不必到基层受苦了,直接留在朝廷上班,并增加了他的食邑。等于说是从地方调到中央,还涨了不少工资,只是节度使一职与你无关了,也就是说,给朱泚来了个加薪释兵权。

过了不久,唐朝历史上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即泾元之变。公元783年,泾原节度使姚令严率军进入长安,因治军不严,军中士兵发生哗变,围攻朝廷,唐德宗为保命遂弃京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当时被免去节度使的朱泚正闲居在长安晋昌里。

在皇帝逃走的当天夜晚,泾元节度使姚令严看到朝廷空虚,士兵们在京城大肆抢劫,恐怕这天下要乱,就想控制一下局势,于是对部下叛乱的诸将说:“如今朝中没有天子,正好朱太尉幽居在家,我们可以奉他为主,则可成大事也。”虽然是姚令严的部下发动的叛乱,但他本人似乎并没有反心,如果有,就没有朱泚什么事了。

于是姚令严派人到晋昌里迎接朱泚。当夜,朱泚命人举起火把,在叛军们的前呼后拥下进入朝廷含元殿。次日,朱泚移居白华殿,出榜安民,大意是说,泾原的将士们因长期身居边疆,不知朝廷礼仪,现在随便进入宫中,使圣上受了惊吓,出走巡幸了。如今为了大局稳定,朱泚朱太尉暂且统辖六军,临时主持朝政。并通知说,所有禁军将士以及文武百官,应当全部去追随德宗皇帝,若不能前往的,可到本官官署来报到。如果超过三天,凡查出谁不去追随皇帝,又不来报到的,一概斩首!

这不是明摆着为难大家嘛,皇帝早窜了,我们哪里找去?于是百官无奈,大部分都只得去见朱泚,来这个临时朝廷报到了。

本来朱泚之前也没有当皇帝的奢望,此时既然大家都拥护他,他也就突发野心,俗话说,皇帝轮流做,今天是不是到我家了?但称帝也得有理论支持,不能就这样稀里糊涂就当了,事后让人瞧不起。

正巧,来了位善于察言观色的人。曾任监察御史的源休出来给朱泚解决了这个难题,他陈述古今成败之理,征引符命之说,劝朱泚称帝。正合我意!朱泚大喜。不久,地方割据头子李忠臣、张光晟等相继前来,还有凤翔泾原大将张廷芝、段诚谏也率军来京投靠朱泚。朱泚自以为众望所归,遂下定了称帝的决心,任命源休为京兆尹、判度支,李忠臣为皇城使,并对久失兵权的司农卿段秀实非常信赖,准备重用他。

不过朱泚还觉得此时称帝多少有点不地道,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因为大唐皇帝向来对自己不薄。于是他便假惺惺派出三千精兵,去迎接德宗皇帝。表明我也是万不得已才暂时主持朝政的啊,现在还请陛下回来就职,您一回来,我立马让位!他打着迎接皇帝的旗号,实则是去攻打奉天,要把德宗跟彻底收拾了,要不自己的皇位可是坐不稳,毕竟这大唐已经深得民心了。

此时朝中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想跟着朱泚干,比如忠实于唐德宗的段秀实和刘海宾,二人要密谋诛杀朱泚。他们找了个机会去见朱泚,陈述应当效忠朝廷的道理,这时刘海宾从靴子里抽匕首。但他被战将出身的朱泚发觉了,刘海波的匕首被夺;这时段秀实又夺过源休手中的象笏,挺身猛击朱泚,并大声喊道:“反贼该碎尸万段!”朱泚立马举手护住脑袋,此时李忠臣飞跑上去护驾,叛军也一拥而上,将段秀实乱刀杀死。

朱泚经过这场谋杀之后,终于下定决心,一不做二不休,于公元783年十月八日,在源休、姚令言、李忠臣、张光晟等人的拥立下,进入宣政殿,正式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秦,改元应天,接着他大封百官,立侄子朱遂为皇太子,遥封其弟朱滔为冀王、太尉、尚书令、皇太弟。至此,朱泚的野心彻底被激活,他为了断绝人们对德宗的幻想,干脆来了个狠的,直接杀死了没来得及逃跑的唐朝宗室,共杀死郡王、王子、王孙等七十七人,留在长安的唐朝宗室基本被诛灭殆尽。

四、朱泚再建汉朝,当汉朝皇帝

朱泚做了大秦皇帝后,没有直接进入后宫享受,而是雄心勃勃,要一统天下。而想统一,首先得把老皇帝唐德宗给收拾了。于是在783年十月十日,朱泚御驾亲征,统兵直逼奉天!其声势之浩大,阵势之威严,完全是皇帝的标配。他使用的天子仪仗、随从、车辆,塞满道路,兵卒如蚁群般聚集,气势汹汹也!

不过他的军队看着威严,实际上不经打,在奉天城下很快被唐军的将领浑瑊、韩游瑰击败,只得退到奉天城东三里的地方扎营,大修攻城器械,准备攻城。之后,朱泚的秦军跟德宗的唐军展开了一系列战斗,秦军多次受挫,唐军占了明显的上风。朱泚于是逼迫百姓填护城河,并于夜晚偷袭攻城,但仍无法破城,只得撤退。

783年十一月,秦军造成云梯,大举攻城。唐将浑瑊命人挖掘大坑,做成地道陷阱,又燃起大火焚烧云梯,这时风向转变,大火扑向秦军,朱泚兵士大乱,唐军趁机从三个城门一起冲出,大破朱泚。不久,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从河北率军来援唐军,朱泚军队很快溃败,奉天之围得以解除。

十一月三十日,朱泚逃回长安。当时,姚令言在城里设置防御措施,并训练民兵,试图为朱泚保卫京城。朱泚返回后,却命令姚令严全部撤除防御,并说:“打仗的事我自有办法。”接着他就制造秦军胜利的舆论,每隔三五天,朱泚就派人假装从前线回来,满城地喊叫:“奉天已经攻克。”以此来安抚民心。

784年正月(兴元元年),朱泚也许以为短命的秦朝不太吉利,于是改国号为汉,改元天皇。这样不到百天,朱泚就建了两朝,一秦一汉,当了两个朝代的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有。

这时,前线有变,局势的发展似乎对朱泚开始有利。一个多月前,到奉天解救德宗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企图反叛德宗朝廷,派人到长安跟朱泚和谈结盟。正在危急时刻的朱泚遂满口答应合作,并称其为兄长,双方约定,两军合作平定关中后,各自建国称帝。

本来这是对朱泚有利的,但已经当了两朝皇帝的朱泚这时有点贪心了,想一个人独霸天下。于是当李怀光正式背叛唐朝廷后,朱泚却以国君对待臣下的礼仪对待李怀光,屡次强行征调他的兵马。李怀光恼羞成怒,你耍我不是?说好了双方平等合作的,你倒好,当上我的主子了?于是他愤而出走,带着自己的军队返回河中府了。

这下朱泚惨了。不久,唐朝官军李晟部、骆元光部、尚可孤部纷纷进兵长安,朱泚部下的韩旻、宋归朝、张庭芝等将先后被击败。783年五月二十八日,唐将李晟等人收复长安。朱泚不得不与姚令言、张庭芝、源休等人西逃,其余党羽大部投降唐朝朝廷。

五、朱泚灭大唐不成,溃逃时不慎掉进地窖里

朱泚逃难途中,兵卒沿路偷跑许多,等逃到泾州,只剩一百多人了。泾州守将田希鉴紧关城门不接纳他,朱泚对田希鉴道:“我曾授予你节度使官职,你为何忘恩负义?”田希鉴就叫人把朱泚授予的旌旗符节投火烧掉。朱泚无奈,只得再向西逃,在一家客店休息。

朱泚部将梁庭芬来到泾州城劝守将田希鉴道:“您当初背叛朝廷,归附朱泚,如今即使再归顺朝廷,日后也免不了遭受惩罚。不如打开城门收留吾皇,一起成就大业。”田希鉴一想,有些道理,就勉强同意了。于是梁庭芬赶到客店告诉朱泚,朱泚非常高兴,就让梁庭芬带他再去泾州。梁庭芬趁机向汉皇朱泚求取尚书、平章事官衔,但此时的朱泚又摆皇帝架子,“你要挟我不是?本皇要是不同意呢?”

呵呵,啥时候了,还摆这臭架子!梁庭芬也不计较了,但是拒绝再带朱泚去泾州。他们走到宁州(今甘肃宁县)彭原县西城村,对朱泚彻底绝望的梁庭芬决定背叛朱泚。老朱这时已经是穷途末路,众叛亲离了。

梁庭芬和曾经是朱泚心腹的朱惟孝一起用箭射朱泚。朱泚逃跑时,不小心掉进一口地窖里。此时大家都想到大唐朝庭邀功,于是朱皇帝的随从韩旻、薛纶、高幽嵓、武震、朱进卿、董希芝等几个人来了个关门打狗,瓮中捉鳖,直接把地窖里的曾经的秦皇,如今的汉皇朱泚给解决了,然后把头一割送到附近的梁州。可叹朱泚,这位自封的秦汉两朝“开国皇帝”就这样活了43岁走向了历史。

纵观朱泚一生,本来效忠唐室,朝廷也挺赏识他的,却因一时糊涂,利欲熏心,趁火打劫当了皇帝,结果还想赶尽杀绝,灭掉唐朝,也是太自不量力了,最后落得个尸首分离,也是咎由自取。朱泚的一生并没有谋划过造反之事,但却在机缘巧合之下造反并称帝,他的忠心,最终还是被内心对权力的渴望打败。

参考资料:《旧唐书·朱泚传》《新唐书·朱泚传》《资治通鉴》等。

标签: 朱泚皇帝

更多文章

  • 中国历代的国号都是什么含义及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国号来历,朝代,国号

    哈佛大学东亚语言文明系讲座教授包弼德(PeterK.Bol)唱得一首“中国朝代歌”火了。他用《两只老虎》曲子改编了“中国朝代歌”:“商周秦汉,商周秦汉,隋唐宋,隋唐宋。元明清Republic(注:中华民国),元明清Republic,MZD,

  • 盘点历史上的42位傀儡皇帝 实权甚至连性命堪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傀儡皇帝,傀儡,皇帝

    古代皇权社会,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虽然大多数高高在上、大权独揽,但同样有不少皇帝只是空有皇帝之名,大权却被朝中权臣所掌握。对于这些皇帝来说,他们不仅没有作为皇帝的最高权力,甚至连自己的命运和性命也无法掌握。那么,历史上到底有多少位傀儡皇帝呢?1、义帝熊心:霸王项羽。这应该是最早的一位傀儡皇帝了,秦末

  •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明朝十六位帝王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历代皇帝列表,明朝皇帝列表,明朝皇帝,明朝,皇帝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十六位帝王简介)年号庙号名字出生在位时间即位年龄死亡在位年数死时年龄世系陵寝洪武太祖朱元璋13281368-13984113983171朱世珍之第三子明孝陵建文惠帝朱允炆13771399-140222不详4不详太祖之孙不详太子朱标次子永乐成祖朱棣13601403-142443142

  • 有多少地方以帝王年号作地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年号,帝王年号,年号地名

    一个地名代表的是一个地方的历史、人文、地理、语言、文学、民俗等。中华的地名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其中,有些城市的地名很特别,是以皇帝的年号来命名。宝应县名的来历,我看到很多资料上都是这样介绍的:宝应秦时建县,始名东阳县,隋初改为安宜县。公元762年,宝应境内获"八宝"献于皇帝,唐肃宗视为祥瑞,遂改年号为

  • 中国最值得看的14座明清城墙,你去过几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城墙,古城墙

    找个时间去城墙走一走吧,听它们诉说过去的故事,感受城市今日的脉动。熟悉《神雕侠侣》的朋友,想必对金庸先生描写的「襄阳保卫战」印象深刻。这是宋元王朝更迭的关键一战,真实的战场远比小说来得更为壮烈。图源/网络南宋末年,已经横扫欧罗巴,饮马多瑙河的蒙古铁骑挥师南下欲攻克襄阳。面对如潮水般的攻击,古城军民据

  • 满洲国什么意思?为何溥仪建立政权叫伪满洲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满洲国,伪满洲国,溥仪,傀儡政权

    满洲国(1932年3月1日-1945年8月18日),意思就是在满洲(Manchukuo)建立的国家,因为东北曾经被叫做满洲。是日本1931年“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地区后,利用清朝末代皇帝,前清废帝溥仪所扶植的一个傀儡伪政权,通过这一傀儡政权,日本在中国东北实行了14年之久

  • 朝代也有应援色?中国古代服饰色彩大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应援色,中国古代服饰

    从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衣冠,是华夏文明的缩影。传统服装色彩受“阴阳五行说”影响,分青、红、黑、白、黄五色。不同朝代崇尚的不同颜色,反映了其朝代特点。选取了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六个朝代:汉、唐、宋、元、明、清,分析了它们流行的服饰颜色。下面就请大家

  • 明粉们鼓吹的“洪武之治”从未出现 史书也无此概念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洪武之治,明朝,朱元璋

    盛世是指一般在治世的基础上政权进一步巩固,社会更加稳定,同时经济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比如说历史上的西汉文景之治后面就是汉武盛世。唐朝贞观之治打底,之后有着开元盛世。那么明朝究竟有没有洪武之治呢?出身寒微、放过牛、当过乞丐,和尚的朱元璋在元末农民起义中纵横捭阖,力挫群雄,终于平定四海,统一宇内。正是因

  • 大明第一太子朱标曾强大到令朱棣窒息 朱元璋爱他38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朱标,朱元璋,太子

    朱标为什么被有的人称为权力最大的太子?朱标不但是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太子,也是最受父皇信任的皇太子,当然这两者某种意义上是相辅相成的。而朱标在洪武二十五年的去世,不但让朱元璋饱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还直接导致了冯胜、傅友德、蓝玉等开国武勋集团的集体垮台。换句话说,朱标不死,就没有朱棣造反。即使朱棣敢造

  • 隋朝的洛阳到底多繁华?从“营建东京”去探析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洛阳,东都,古都

    隋炀帝杨广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各种史料关于隋炀帝的评价,最终都以“暴君”二字一笔带过。但是随着现代历史的逐渐发展,人们对隋炀帝的看法也逐渐趋于客观化。姑且不论隋炀帝的个人是非,笔者今天想要和大家谈一下,他营建“东都洛阳”一事。史料中关于隋炀帝&l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