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岭南本是蛮夷之地 广东是如何并入中国版图的?

岭南本是蛮夷之地 广东是如何并入中国版图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874 更新时间:2024/1/3 20:28:31

公元前214年,南国传来捷报,岭南平定,此为秦朝全盛时期,广东首次并入中国。

始皇设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以任嚣[xiāo]为南海尉(郡尉),总领三郡,首府设在番禺(今广州)。根据任嚣的战报,岭南人心不附,还需大军留驻五岭(南岭),镇压南蛮。

秦朝军队与地方各有一套体系,将军和军中将领一般不兼任地方官,将领在外征战,家眷要留在关中。地方官则可以将家眷带在身边,任嚣、赵佗、禄等人兼任封疆大吏,这里埋下了隐患。

始皇本欲留几万兵马,收大军回中原,无奈岭南地大,山岭重重,人心不附。在任嚣的请求下,不但没有收兵,还增派赘婿、小商贩入岭南充军。

秦末,南军主将兼南海都尉任嚣因病去世,副将兼龙川县令赵佗深知秦朝已无力派兵南征。岭南三郡负山面海,东西数千里,赵佗遂打算自成一国。赵佗假作秦二世诏书,命其行南海尉事。赵佗令南海军北部的横浦关、阳山关、湟溪关等守将,说盗兵将至,急将道路塞断,设兵防守。

随后几年,赵佗屡次矫诏,陆续诛灭反对之人,用亲信接任三郡之县令。几年后秦朝灭亡,赵佗遂自立为南越武王。

广东在秦朝就已经并入中国版图,不过很快赵佗就自成一国,直到汉朝建立约九十年后,才统一南越。

公元前113年,南越王赵婴齐病死。外面风传南越王年纪轻轻就眼神空洞无力,只因着迷太后的姿色,十几年功夫就亏空身体。

太子赵兴即位,尊其母樛氏为王太后。当年樛氏未嫁赵婴齐时,同时与灞陵人安国少季关系密切。武帝遣使吊丧,使臣中就有安国少季,目的是劝南越王及太后入朝。与此同时,武帝令卫尉路博德领兵南下,屯在桂阳,遥为声势。

南越国太后寝宫,樛太后倚靠在秀榻之侧,幽幽一叹,盈盈而起。

安国少季悄然看去,十几年没见,樛氏鼻梁微曲,朱唇丰厚,妖媚更胜当初,一对会说话的眼睛,亦在闪闪生辉的打量着安国少季。

樛太后轻移莲步,走动时双峰摇颤,旋即已至安国少季胸前,香泽可闻,芳香盈鼻,于是两人死灰复燃。

樛太后是土生土长的中原人,便欲倚借汉廷威势,力劝南越王赵兴及其近臣,请求内属。赵兴年少,一切听从母亲的,愿除去边关,三年入朝一次。

南越王赵兴与樛太后命人整束行装,满载许多财物,准备起程北上入长安。然而南越国除了赵氏,第二大族是吕氏,不肯内附。

南越相国吕嘉,相赵胡、赵婴齐、赵兴三王,宗族七十余人为大官。吕氏所生之子,皆娶王女,女皆嫁南越王子弟宗室。吕嘉又与苍梧秦王赵光连姻,赵光是苍梧部落首领,苍梧算是南越的属国,赵光的姓氏也是赵佗所赐。总之吕嘉在南越,位高权重,人心所向。

吕嘉数次谏阻南越王,不要归顺汉朝,但赵兴只听母亲的。吕嘉也有办法,称病不朝,也不见汉使。如此一来,南越王赵兴竟然无法动身,因为人心多不归附,军民都不配合。

武帝闻之,遣济北相韩千秋与樛太后弟樛乐,率兵二千人驰入粤境协助南越王北走。

此时吕嘉再坐不住了,与其弟率军入宫,攻杀南越王、太后、安国少季,并杀死另外两名使臣终军、魏臣。遣人通知苍梧秦王赵光及南越郡县,立赵婴齐长子术阳侯赵建德为南越王。

韩千秋与樛乐并驱进兵,南越吏卒殷勤接待,愿为向导,畅行无阻,谁知来到越都城番禺以北四十里,南越兵忽然四面杀到,重重裹住。

韩千秋只有二千人马,前无去路,后无救兵,最后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当然此二人也不会白死,平定南越后,韩千秋之子韩延年封成安侯,食邑1380户;樛乐之子摎广德封龙侯,食邑670户。

子之怒,伏尸百万。

公元前112年秋,汉武帝下诏大赦天下,尽发罪人从军,十余万人,兵分五路南下番禺。

第一路卫尉(九卿之一,官职二品)路博德拜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湟水(连水);第二路主爵都尉(右扶风,官职二品)杨仆拜楼船将军,出豫章,下浈水;第三路归义侯郑严,拜戈船将军,出零陵,下漓水;第四路归义侯田甲,拜下濑将军,出零陵,下苍梧;第五路驰义侯何遗,率领巴蜀罪人和夜郎兵,下牂牁江。

主将路博德官居卫尉,早在漠北之战后封为符离侯,食邑1600户。这种跨越汉朝南方大部分郡的军事行动,必须有位高权重、战功赫赫的人物总览全局。

自从汉朝通往身毒(天竺、印度)的使臣受阻于昆明,武帝便在上林凿通一池,号为昆明池,以杨仆和韩说为将,率水师操练水战。杨仆是赤泉侯杨喜的后人,韩说是韩王信的后人,都是豪门大族。杨仆官至主爵都尉(右扶风,官职二品),主管封国各王及其子孙封爵夺爵等事宜。

归义侯郑严、田甲、驰义侯何遗,都是南越人,曾追随赵婴齐、赵次公等入汉,他们熟悉南越国,因此委以重任。这三路军队是否能胜任对付从前的主人,真的要打问号?

郑严、田甲从湘江进入漓江后,无法突破南越苍梧秦王的封锁,他们到战争结束都未能赶到番禺。何遗率领巴蜀罪人,还没到夜郎,在且兰国就受阻,且兰君不愿出兵,何遗就陷在贵州高原上,等南越平定后汉朝再分兵去救他,真是贻笑大方。

五路大军攻南越,实际上重任落在路博德和杨仆这两路。但路博德属卫霍集团,杨仆属门阀集团,两大阵营互相鄙夷不屑,两位将军自视甚高,恐怕很难齐心戮力合作。

楼船将军杨仆率领水师,由豫章郡赣江的支流南下,然后走一小段陆路,进入大庚岭南方的浈江,攻破横浦关,驶入南越国境,再入北江南下,攻破湟溪关。这些关卡都在今广东韶关附近,作为广东的北大门,韶关历来是我国南部门户区域的一道天险之关。

图-韶关

杨仆率水师大军沿北江而下,在一个叫寻峡的峡谷,才遇到第一波较大的抵抗。

寻峡江面甚窄,水流冲激,浪声如雷,两岸皆是峻岭,壁立千仞。南越有一万人镇守峡谷两侧,投石车和滚木隐藏在林木间,专门攻击大型舰队。杨仆先将船只泊定,自率精兵,攀藤附葛登上河岸,水战变野战,杀得越军措手不及。

杨仆破了寻峡,沿途无阻。将近番禺,遥见两岸山势对峙如门,此为番禺城北最后一道关卡石门。杨仆挥师攻击石门,南越王赵建德、相国吕嘉派军出城迎敌。越军不敌汉军的强弩,丢失石门,大败奔入城中,不敢再和汉军野战。杨仆的兵力不足以围困番禺城,便驻兵休整,等候路博德军到来。

伏波将军路博德由长沙国桂阳进兵,所部士卒可不是什么昆明湖水师,大部分是罪人,沿途逃散一空。路博德从九嶷山进入连水,攻克阳山关,然后沿北江南下,还好杨仆已经攻克沿途关卡。路博德率先锋千余人赶到番禺以北的石门,比杨仆晚了一个月。

路博德战功赫赫,七年前的漠北之战就已封邳离侯,食邑1600户。从军职来说,伏波将军与楼船将军平级,从官职来说,卫尉与主爵都尉平级,但卫尉是九卿,排位在主爵都尉前面。这场战争的主将应该是路博德,两路人马应该合并,但两大阵营对立,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杨仆想立首功,见路博德人少,后续可能也没多少兵增援,便坚持各自领本部兵马攻城,杨仆攻东南,路博德攻西北。

杨仆自出兵以来,连胜数仗,兵势正锐,下令架起云梯,尽力攻打。又令军士多备引火之物,缚在箭头,射入城中,放火烧城。然而番禺乃是南越国都,城高濠深,城上遍插旌旗,满布守军,一时难下。

图-珠三角

路博德驻扎在番禺西北,却无力攻城,便安营扎寨,多筑壁垒,虚插旌旗,遥张声势,遣人入城,遍告守将速来归降。

番禺城中四处火起,烧毁民居无数,烟焰冲天,又听得城外汉兵杀声震天,守将和百姓愈加慌乱。尤其一些富商小贩,东奔西窜,各想逃生,满城鼎沸。守城将领亦各顾家室,无心拒敌。

南越人素闻邳离侯路博德威名,漠北之战,俘虏斩首匈奴一万二千七百人。于是南海郡太守和将军毕取率军民打开西北城门,向路博德军营纳款投降。南海太守在南越国中,位高权重,他出城投降,成为此战的重要转折点。平定南越国后不久,南海太守病逝,其子封涉都侯,食邑2040户。南越将军毕取封膫侯,食邑510户。

南越王赵建德及吕嘉得知南海太守出降,面如死灰,遂各率心腹数百人,突围出城,意欲逃入海中小岛。

杨仆率数万大军入城,将赵氏和吕氏一网打尽,就是没找到最重要的南越王和相国。

图-珠江口八门

路博德自己入城和杨仆会师,却令麾下一千多人追击。结果军司马苏弘俘南越王赵建德,封海常侯,食邑不详。南越降将孙都俘南越相国吕嘉,封临蔡侯,食邑1000户。

杨仆前后忙活几个月,不想却被路博德坐享其成,斗力不如斗智也。

南越各郡县闻说番禺已破,南越王和相皆被擒,便望风归附。苍梧秦王赵光见汉兵到来,即出迎降,封随桃侯,食邑3000户。桂林监居翁,率瓯骆民四十余万降,封湘成侯,食邑830户。揭阳县令史定率军民出降,封安道侯,食邑600户。

符离侯路博德,酎金案与战功并存,将功折罪,不益封也不惩罚。杨仆推锋陷坚,封将梁侯,食邑不详。

长安未央宫城周长二十八里,正门向北,称为北阙。南越王赵建德被斩,头颅悬挂于长安北阙。南越国灭亡,自尉赵佗称王传五世,九十三年而亡。

武帝将南越之地设九郡: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奎、儋耳。

标签: 广东岭南

更多文章

  • 历史上被多次使用的年号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年号,重复使用的年号

    年号是对某一段历史时段的称谓。是我国历史上用来记述年份的一种特有方式。年号是各位皇帝对自己国家政权事业的寄寓。第一个年号叫作“建元”,最后一个年号是溥仪二次登基后用的“康德”。之后历代都用年号来纪年,其中就有一些比较奇特类的年号。年号这种纪年方式被汉武

  • 隋炀帝杨广是昏庸无道的暴君 为何老想着洗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炀帝,杨广,隋朝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暴君

    论及中国历史上的暴君、昏君、大家最为熟知的就是商纣王、隋炀帝。商纣王生活的年代太过久远,且除了宠幸妲己,炮烙之刑也整不出啥罪恶了。商纣并非暴君周武王讨伐商朝并不那么正义。在历史定论中,隋炀帝杨广追求奢华享乐、好大喜功、不惜民力、滥杀无辜、荒淫无道,是个标准的暴君。其杀兄逼父上位的这种行为,违背了人类

  • 八股取士始于明太祖?朱元璋大呼:这锅我不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八股取士,八股文,科举考试,朱元璋,明宪宗

    科举制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一种考试选官制度,“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北宋,成熟、衰亡于明、清”。到明朝时,随着在隋、唐、宋七百多年的发展,科举制度已经成为一套相当完备的制度,并真正进入鼎盛辉煌时期。中国在近代开始落后于世界,遭受列强欺凌的一个重大原因,就是明代八股文的设立。八

  • 黄袍加身从郭威到赵匡胤,历史是相似有轮回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黄袍加身,郭威,赵匡胤,宋朝,后周

    提起“黄袍加身”,很多人都知道赵匡胤在陈桥兵变,进而黄袍加身以宋代周的故事,很多人认为“黄袍加身”是赵匡胤的首创,其实早在此十年前,还是后汉枢密使的郭威,就已自导自演过一次。他才是“黄袍加身”祖师爷,而赵匡胤是他的学生。无奈,青

  • 明朝大难临头朱胡子真庸儿 有如此赀财而不设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朱元璋,明朝藩王

    图:朱元璋晚年画像,看似面目慈祥,但是他确实内心残酷,不谈功绩只谈人品与畜生无异(对子孙除外)身为帝王,正如《道德经》中所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而要治理好大国,自然远非是战场征伐来得快意恩仇,而这“烹调之道,油盐酱醋料”自然要恰到好处。国家也才能长治

  • 明朝藩王众多传承到明末还多少?绝嗣的又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藩王,分封制

    很多人认为明朝藩王众多,可传承到崇祯元年之时,已经很少了对于明朝而言,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个事实就是,明朝的亲王数量实在过大,并且这些人都是吃闲饭的,可以说明朝的灭亡以及后期逐渐走下坡路,与这些庞大数量的亲王是有很大关系的。不过虽然说数量庞大,但是到了崇祯元年(1628年)的时候,实际上这些亲王所剩下的

  • 中国皇帝寿命有多长?盘点寿命最长的几个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皇帝寿命,寿命最长帝王,中国皇帝

    在秦汉以来的封建社会中,“万岁”是皇帝的专用祝词,后来还成了皇帝的代称。但实际上,多数皇帝却是短命鬼。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各朝可以查出生卒年份的皇帝有二百零九个,其中活过八十岁的只有四人(乾隆皇帝,89岁,在位60年。梁武帝萧衍,86岁,在位48年;女皇武则天

  • 明朝在湖北一共封了十一位藩王 四个传到明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藩王,明朝,藩王

    有明一代,在湖北建藩朱姓藩王有十一位。有封在武昌的楚王,荆州的湘王,辽王,惠王,安陆的郢王,梁王,兴王,寿王,景王,襄阳的襄王,蕲春的荆王。楚王朱桢朱桢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六子。洪武三年(1370年)封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17岁的朱桢离开父母,正式前往封地武昌就籓。后又历经8位楚王,共9位。

  • 流传千年的世家望族弘农杨氏 被隋朝杨氏冒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望族,贵族,弘农杨氏

    在过去几千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很有名的人,像姜子牙、诸葛孔明等,他们有的人成名之后,就会把自己的家族慢慢地发展起来。比如姜子牙,因为辅佐君王建立周朝有功,被分封到齐国去,之后姜氏家族也是在那里蓬勃发展起来。比如魏晋时期的王家谢家,唐朝时期的李家等等,都是很有名很强大的家族。但是呢,不管这些家族有多

  • 明朝十六帝汇聚在一起会做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十六帝,明朝皇帝

    明朝皇帝茶话会洪武(朱元璋):我大明三百年,诸位可有尴尬之事,不妨说来一乐。建文(朱允炆):我面对造反派,高呼莫使朕有杀叔名。英宗(朱祁镇):我面对自己人,大喊郭登与我有姻亲。永乐(朱棣):我抢侄子的皇位,这叫靖难。英宗(朱祁镇):我抢子弟的皇位,这叫夺门。洪熙(朱高炽):我用文臣,文臣骂我了。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