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有多少藩王——大明王朝历代册封藩王一览

明朝有多少藩王——大明王朝历代册封藩王一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738 更新时间:2023/12/27 1:33:10

明朝建立以后,太祖朱元璋,在吸取历代分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明代藩封制度,后被历代皇帝奉为万世不变的祖训,一直延续至明末。

明朝历代皇帝共册封藩王六十八位,追封二十位。到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明朝总共有三十三个藩王。而这些藩王每年俸禄也是很多,致使大明王朝被活生生拖垮。

朱元璋是乞丐出身,从小就忍受饥饿,这种经历让其难忘,因此发誓一定要给子孙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所以他创造性的发明了藩王制度,给自己的儿子封地,让其发展壮大,要钱给钱,要兵给兵,待遇十分优厚。

朱元璋规定,凡是朱氏宗亲,都能获得朝廷优厚的俸禄,俸禄包括银子和田地。对比下,朱元璋这个畜生对于臣子极尽刻薄,但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可谓是溺爱至极。

从洪武三年开始,朱元璋册封自己儿子中的第一批10位为藩王。接着在有生之年,除了太子朱标和夭折的第二十六子朱元璋册封了所有的24个儿子为藩王:秦王:建藩国于陕西西安府。晋王:建藩国于山西太原府。燕王:建藩国于北平。周王:初封为吴王,建国于浙江钱塘府,后改封为周王,建国于河南开封府。楚王:建藩国于湖广武昌府。齐王:建藩国于青州,因罪被禁锢京师藩国被废除。潭王:建藩国于湖南长沙。鲁王:建藩国于山东兖州府。蜀王:建藩国于四川成都府。湘王:建藩国于湖广荆州府,后被建文帝朱允炆削去湘王爵位,废除封国。代王:建藩国于山西太原府。肃王:建藩国于甘肃兰州府。辽王:初建藩于辽宁广宁府,后建藩国于湖广荆州府。庆王:建藩国于宁夏卫。宁王:初建藩国于大宁卫,后建藩国于江西南昌府(就是被燕王朱棣借兵靖难,答应将来平分天下的那位)。岷王:初建藩国于甘肃岷州府,后建藩国于湖广武冈府。谷王:初建藩国在上谷宣府,后改建藩国于长沙。最后被废除封国。韩王:初建藩国于开源,后改建藩国于平凉府。沈王:建藩国于开源潞州府。安王:建藩国于甘肃平凉府。唐王:建藩国于河南南阳府。郢王:建藩国于湖广安陆府。伊王:建藩国于河南洛阳府后被废除封国。

据统计,明朝大概先后册封了有六十多个藩国(有的册封没有就藩,历史资料也不太完全所以只能粗略统计)。秦王、晋王、燕王、周王、楚王、齐王、潭王、鲁王、蜀王、湘王、代王、肃王、辽王、庆王、宁王、岷王、谷王、韩王、沈王、安王、唐王、郢王、伊王、靖江王、吴王、衡王、徐王、汉王、赵王、郑王、越王、蕲王、襄王、荆王、淮王、滕王、梁王、卫王、德王、许王、秀王、崇王、吉王、忻王、徽王、兴王、岐王、益王、衡王、荣王、雍王、寿王、汝王、泾王、申王、裕王、景王、潞王、福王、瑞王、惠王、桂王、信王、定王、永王等等。

朱元璋24子为亲王;朱棣2子;仁宗9子;英宗7子;宪宗10子;世宗1子;穆宗1子;神宗6子。因为有的亲王当了皇帝、无子国除、犯罪国除等,还剩32位藩王。即秦王、晋王、周王、楚王、鲁王、蜀王、代王、肃王、庆王、岷王、韩王、沈王、唐王、赵王、郑王、襄王、荆王、淮王、德王、崇王、吉王、徽王、益王、衡王、荣王、潞王、福王、瑞王、惠王、桂王、定王、永王。28位国除藩王中,有18位都是因为没有儿子而国除。

但是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事分封的藩国最终还是出事了。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着急削藩数位藩王被废为庶民,湘王为自证清白举火自焚。这让诸位藩王有了兔死狐悲的念头,最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后称帝。

明成祖朱棣本身就是藩王起家以武力登上帝位,他汲取自身教训,所以他对藩王的兵权非常的忌惮。于是在继续调整藩王驻地的同时逐渐的削减藩王的权力,让其不得干政,但对其的待遇依然没有降低,最终形成藩王成为有财富田产但是没有权力的混吃等死的状态。

藩王每年可以什么都不干,就领取俸禄一万石,而且能够获得一百顷以上的田地,每天养尊处优,活的十分自在。然后藩王的嫡长子就是世子,能够继承藩王的所有,藩王的其他儿子,则封为郡王,郡王的嫡长子可以继承郡王的所有,其他儿子则被封为将军,虽名为将军,其实只是个空名号而已,并没有实权,但可以享受朝廷待遇。

藩王在大明朝可谓是金枝玉叶、养尊处优,他们的作用只有一个,就是为大明朝繁衍宗室后代,其皇室子孙数量可是呈指数增长的,最后随着时间推移,雪球越滚越大,皇室子孙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增长速度在变快,最终成为一个数量庞大的宗藩集团。据统计,到明朝万历二十三年,皇室子孙有十五万人之多,他们全都没有自己的正式工作,其生活全靠朝廷养着,而且他们占领的土地非常多,当时大概有一半的土地,被皇室子孙所占领。一些藩王,比如福王,甚至还享有一定区域的盐铁专卖权,可以说富得流油。除了宗藩人口众多,而且藩王林立,其中以河南最盛,周王、赵王、郑王、崇王、徽王、秀王等等,林林总总。徐光曾说,宗藩人数每年就要增加一倍之多。

对于这些皇室子孙来说,只要没有野心,不干涉政事,不过做出格的事情,那么他们可以享受终生的荣华富贵,生活根本就不用愁,而供养他们的压力,最终都落到了那些平民百姓头上,造成阶级矛盾,加上这些皇室子孙可以享受特权,因此贪污腐败盛行,导致整个官场的腐败,最终矛盾越积越深,最后爆发农民起义,明朝最终灭亡。

宗藩的俸禄除了正常的财政支出外,还有各种临时补贴,比如婚丧、建造宫殿、节假日等等,最后大明朝几乎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以河南举例,嘉靖后期,缴纳的粮食为八十四万三千石,但禄米达到一百九十二万石,另外在山西也是这样的窘境。

明太祖朱元璋册封二十五王,追封一王,其中燕王朱棣通过发动靖难之役登基称帝,另有十王因罪或无嗣封藩被除,传至明末的十四王。

建文帝朱允炆册封三王,后俱被废除;明成祖朱棣册封二王,其中一王被废;明仁宗朱高炽册封八王,追封一王,传至明末四王。

明英宗朱祁镇前后册封四王,其中郕王朱祁钰即后来的明代宗,传至明末二王;明代宗朱祁钰册封三王,其中朱见深由太子被废为沂王,后被复立,即明宪宗,传至明末一王;明代宗朱见深册封七王,传至明末二王;明孝宗朱祐樘册封五王,追封一王,传至明末一王。

明世宗朱厚熜册封二王,追封五王,其中裕王朱载坖,即后来的明穆宗;明穆宗朱载坖册封一王,追封一王;明神宗册封四王,追封二王,传至明末四王。

明光宗朱常洛追封五王;明熹宗朱由校册封一王,即信王朱由检,后来的崇祯帝;崇祯帝册封王王,追封三王。

有明一朝历代皇帝共册封藩王六十八位,追封二十位。其中五位承继大统,即燕王朱棣、郕王朱祁钰、沂王朱见深、裕王朱载坖、信王朱由检,一位被追遵为皇帝即兴王朱祐杬,因事被废或无嗣而除封二十九位,至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有藩王三十三位。

外部的宗藩朝贡体系

随着大明王朝的建立,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及大明宗主国的辐射能力逐渐加强越来越多的外藩纳入了大明王朝的宗藩朝贡体系。除了最初明太祖朱元璋定的十个不征之国外,到明成祖朱棣七下西洋大明布国威与大洋至上后更多的东南亚国家跟随船队来到大明朝贡。(以下地图的黄色线条包含的部分)

日本、安南、占婆、南掌、朝鲜、琉球、吕宋、合猫里、美洛居、婆罗,又名文莱、占城、真腊、三佛齐、暹罗、占城、爪哇、浡泥、满剌加、苏门答剌、苏禄、哑齐、须文达那、西洋琐里、琐里、览邦、淡巴、百花、彭亨、柔佛、那孤儿、黎伐、南渤利、阿鲁、丁机宜、巴剌西、古里、柯枝、锡兰、榜葛剌、木骨都束、不剌哇、等等等等。

这些藩属国从东亚的儒家文化圈到东南亚的沿岸各国,从突破马六甲后进入印度大陆的各国再到东部非洲的沿岸各国都留下大明的足迹。厉害了我的大明。

(以上资料参照《明史列传外国志》)

当然无论是内部的藩王体系,还是外部的宗藩朝贡体系都随着历史的流逝在逐渐的增加或者消亡。毕竟藩王和藩属国都会随着自身的情况变化而变化,不一定都能与大明王朝同休。所以综合来推测的话,大明王朝的藩国总能维持在50个以上。

更多文章

  • 秦桧谥号改了四次,南宋抗金为何像变色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桧谥号,秦桧,谥号,忠献,缪丑,缪狠

    秦桧死后,南宋多次改其谥号?谥号是皇帝或者士大夫死后对其一生功过品行的概括。谥法是有定制的,其中规定了那些字词评价那类人。象评价帝王的"武″"文""炀"等,武是评价开疆扩土,善于征战的,文是评价国家治理有显著成绩的。举例说,汉武帝,隋文帝,汉文帝。秦桧的谥号多次修改,反映了当朝者对其评价

  • 大明是怎么建成的 明朝两京十三省格局的形成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两京十三省,明朝,两京十三省,大明,明朝疆域

    1368年正月初四,乞丐和尚出身的朱元璋正式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都城设在应天府也就是现在的南京。此时的明朝疆域远没有当初那么大,而且众多的明朝著名将帅当时并未参加开国大典因为他们在南征北讨。此时湖广行省平章杨璟正在攻打湖南永州,征南将军汤和刚打下福建福州,参政傅友德在打山东莱州、登州,而征虏

  • 香港版的中国历史朝代地图和大陆版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香港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香港版中国地图,中国历史朝代地图,香港版的历史地图

    在中国的历史地图方面,大陆的教材使用的是谭其骧版本的历史教材,而港澳台使用教材和大陆使用的教材又不一样,因此在历史地图方面也存在差异。给大家带来香港版的历史地图,这个版本的历史地图是以谭其骧版本的历史地图为基础,修改其中最不合理的部分(如元朝)而形成的一套地区。台湾出版的中国各个历史朝代地图绘制精美

  • 一代明君唐太宗晚年的荒淫生活 略显昏君迹象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始终是皇帝中的楷模,重用贤才,广施仁政,尤为著名的是善于纳谏这种“从谏如流”的品质,现代高官都不容易具备,何况“家天下”的封建帝王。”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已成为千秋功业的代名词。李世民,在

  • 朱元璋的“祖宗之法”和明朝的灭亡有没有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元璋,祖宗之法,明朝灭亡,明朝

    朱元璋的“祖宗之法”和明朝的灭亡有没有关系?要说朱元璋给明朝定下的祖宗之法(《皇明祖训》、《诸司职掌》、《大诰》、《大明令》、《大明集礼》、《洪武礼志》、《礼仪定志》、《孝慈录》、《教民榜文》、《大明律》等等),其实可以归纳为如下几条:第一,打击人口流动,通过户籍制度限制老百

  • 帝陵里的中国:从秦始皇陵到巩义宋陵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五大皇陵,帝陵,秦始皇陵,巩义宋陵

    中国帝王陵墓有哪些?哪个皇帝陵墓最大?中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有秦始皇陵、茂陵、乾陵……其中,黄帝陵园最早建于秦代,是中国最有名的帝王陵墓。无意中的发现1974年的春天,陕西临潼西杨村,一支打井队正在打井。突然,打出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村民们望着地上横七竖八的陶俑,面面相

  • 三国11位皇帝,在位时间最长的是扶不起的阿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三国,三国皇帝,阿斗,刘禅,刘备

    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和最短的皇帝,都被刘备父子给包圆了!很难想象吧,刘备纵横一生,才能出众,竟然会是三国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而刘禅被誉为一代蠢材,被当作反面教材,却是三国在位时间最长的人,这里面的种种奥妙,不得不让人惊叹!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三国的这11位皇帝,看看这些哥们究竟都是怎么回事,为啥皇帝宝

  • 中国皇帝寿命大全:历朝历代皇帝平均年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皇帝寿命大全,历朝历代皇帝平均年龄,皇帝寿命

    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并受到广泛承认的王朝,皇帝共三百多人。历代中国的皇帝中,由于早殇、累于政事或沉溺淫乐,短寿的皇帝很多。活过60岁的皇帝中,一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为清高宗弘历(乾隆皇帝),享寿88岁(虚岁89)。活过80岁以上的皇帝还有梁武帝萧衍(实岁84或85/虚岁86)、武则天武瞾(实岁

  • 加九锡是什么意思?怎么像权臣篡位称帝的前奏?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加九锡,篡位称帝,权臣

    加九锡,冕十旒,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关于“加九锡”的问题古代帝王封赏大臣们的“加九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加九锡的大多都篡位称帝??难道历史上君王对于忠臣都不曾加九锡?对权臣“加九锡”是指具体的哪九种特权?为什么加九锡的人

  • 明朝皇帝不是一脉相传,他们之间是如何传位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皇帝世系,明朝皇帝,明朝

    明朝皇帝的血缘关系是怎么样的,混乱吗?看完一目了然!明朝虽然不是一脉相传的,但是传位一点不混乱。总的来说,并不是很混乱,一点都不乱,很好理。从明世祖朱棣开始,一直都是朱棣一脉直系传承,比起宋朝皇帝的血缘关系简单得多,用一幅图来说明,一目了然。明朝皇帝世系具体的关系及其年号如下所列:太祖朱元璋(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