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的血缘关系是怎么样的,混乱吗?看完一目了然!明朝虽然不是一脉相传的,但是传位一点不混乱。
总的来说,并不是很混乱,一点都不乱,很好理。从明世祖朱棣开始,一直都是朱棣一脉直系传承,比起宋朝皇帝的血缘关系简单得多,用一幅图来说明,一目了然。
明朝皇帝世系
具体的关系及其年号如下所列:
太祖朱元璋(1328-1398),1368年称帝,在位31年,时年71岁,年号“洪武”
惠帝朱允炆(1377-1402),1398年即位,在位5年,年号“建文”,太祖孙,皇太子朱标的次子。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但朱标死得早,朱棣对朱标感情很深,又特别喜欢朱标的大儿子朱允炆,于是便立朱允炆为太子。在还有很多儿子的情况下,立孙子为太子不是明智之举,也为后来的靖难之役埋下了祸根。
成祖朱棣,年号“永乐”,朱元璋的第四子
仁宗朱高炽,年号“洪熙”,明成祖长子
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仁宗长子
英宗朱祁镇(1427-1464),年号“正统”“天顺”(1435-1449;1457-1464)在位,在位23年,宣宗长子,即位时才9岁,被宦官王振专权,1449年,瓦喇大举南侵,王振惬英宗亲征,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1450年,被放回,直到1457年,才又即位,他也是为数不多的两次登基的皇帝。明朝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虏有了2个年号的皇帝
景帝朱祁钰,年号“景泰”,宣宗次子。由于朱祁镇搞出的“土木之变”,被蒙古人俘虏,于谦等人在皇太后首肯下,拥戴朱瞻基的次子、朱祁钰为帝
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英宗长子
孝宗朱佑樘,年号“弘治”,宪宗三子
武宗朱厚照,年号“正德”,孝宗长子
世宗朱厚璁,年号“嘉靖”,宪宗孙,父兴献王,武宗堂弟。
穆宗朱载坖,年号“隆庆”,世宗第三子
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穆宗第三子
光宗朱常洛,年号“泰昌”,神宗长子
熹宗朱由校,年号“天启”,光宗长子
思宗朱由检,年号“崇祯”,光宗第五子
这里面除了惠帝是朱元璋孙子而登基叫令人诧异,武宗朱厚照因在位16年却没有留下一个儿子,所以死后由皇太后做主,选定了朱厚照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是为嘉靖皇帝之外,其余的都是挺正常的,都在成祖朱棣的一脉。
图:明朝皇帝画像大全
其中有祖死孙继(朱元璋朱允炆)、杀侄夺位(朱允炆朱棣)、兄掳弟继(朱祁镇朱祁钰)、兄终弟及(朱厚照朱厚熜、朱由校朱由检),其余的多是父死子继。
下面我们一一讲述明朝历代皇帝的血缘关系。
1.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
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2年朱标视察陕西回来后,因风寒病逝,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1398年继位为帝,朱允炆继位后开始进行削藩,燕王朱棣打着“清君侧”旗号发动“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入南京,朱允炆下落不明。明朝长子朱标系的传位方式断绝。
2.明惠帝朱允炆明成祖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最能干的儿子,但却是最不孝的儿子,他发动战争杀了朱元璋亲定的继承人朱允炆。此种继位方式是“杀侄夺位”,在历史上是比较罕见的。
从朱棣开始明朝皇帝的世系就归属朱元璋四字系了,朱元璋为燕王一系取的字辈为“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名字以金、木、水、火、土循环。
3.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
这一时期的皇位传递比较明确,朱棣传位长子朱高炽,朱高炽在位一年病逝传位给长子朱瞻基,甚至朱高炽得立为太子都是因为有个好儿子朱瞻基的原因,朱瞻基从小被祖父朱棣宠爱。
朱高炽和朱瞻基父子虽然仅仅统治明朝11年,却被史学家们称之为“功绩堪比文景”,史称“仁宣之治”。朱瞻基传位长子朱祁镇,朱祁镇继位时年仅九岁,开始时国事由太皇太后张氏把持,贤臣“三杨”主政。后来张太后病逝,“三杨”去位,太监王振掌权。
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和太监王振亲征瓦剌,在土木堡被俘,其弟郕王朱祁钰登基称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后来被放回,但被弟弟关在南宫长达8年。
4.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
朱祁钰当上皇帝算是个偶然,但是朱祁镇亲征让其监国,谁知朱祁镇居然被俘了,当时太子朱见深年幼,朱祁钰临危受命登基为帝,后来打赢了北京保卫战,迎回了哥哥朱祁镇。
但是朱祁钰害怕丢失皇位,禁闭朱祁镇,废掉朱见深太子之位,后来朱祁镇趁朱祁钰病重,在徐有贞和石亨的帮助下发动“夺门之变”,再次登基为帝,并废朱祁钰和杀害于谦。
5.明英宗朱祁镇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
“夺门之变”后,明朝皇帝重回朱祁镇系,二次登基后仍立朱见深为太子。天顺八年,朱祁镇病逝后朱见深继位,朱见深是一位有恋母情节的皇帝,他最爱年长自己17岁的万贵妃,还差点因为万贵妃而绝嗣,后来万贵妃年老生不出孩子之后,朱见深的妃子为其生下多个皇子,后来万贵妃病死,朱见深对其情深没多久亦死去。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三子,从小为了防止万贵妃下毒手,六岁才敢与父亲朱见深相认,母亲和保护他的太监都相继被害。后来万贵妃因年长生不出孩子,就放肆的让朱见深生孩子,朱佑樘后来继位为帝,他扭转了父亲给他留下的朝政紊乱,国力凋敝的江山,使得明朝得到中兴,史称“弘治中兴”。
朱佑樘是个好皇帝,却不是个好父亲,因为自己从小缺乏父爱和母爱,所以他一辈子就只爱一个女人,而且特别溺爱皇太子朱厚照。以至于朱厚照继位后胡作非为,算得上是荒淫无道的昏君,但是他能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之乱、宁王之乱,大败蒙古小王子,且多次赈灾免赋。朱厚照在皇位上躁动16年驾崩于豹房,死后无子,所以明朝皇帝又再一次转系了。
6.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熜
朱厚照在其弥留之际,首辅杨廷和预料到之后的继承人问题,他援引《皇明祖训》中“兄终弟及”的原则,搜寻到了适合继位的兴献王朱祐杬(yuán)之子朱厚熜。
7.明世宗朱厚熜明穆宗朱载坖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
嘉靖帝朱厚熜在位初期,通过“大礼仪”逐步掌握了皇权,他善于玩弄权术驾驭百官,在民政上宽以待民和减轻赋税,开创了“嘉靖中兴”的局面;不过他后期他崇信道教和宠信奸臣严嵩,弄得朝政紊乱,明朝国力开始衰退。
朱载坖是明世宗朱厚熜的第三子,虽被封为裕王,但因母缘故不得父皇宠爱,后来因两位长兄早逝而成为储君,继位后施行新政,明朝国力有一定的恢复,不过明穆宗因好色而早亡。
明神宗朱翊钧以太子身份继承大统,前期在张居正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张居正死后朱翊钧倦于朝政荒于政事,长达20年不上朝,不过主持的万历三大征巩固了汉家疆土,自他开始关外的满人崛起。
明光宗朱常洛是最不幸的太子和皇帝,因其母出身微贱,朱常洛不受明神宗喜欢,以至于迟迟不立作为长子的他为太子,甚至在立为太子之后还想废掉他和谋害他,好不容易等到继位后,却因为吃红丸而死,在位仅一个月,年号还是追用的。
明熹宗朱由校是明朝比较奇葩的皇帝,因为其父不受宠爱,他从小就缺乏好的教育,他最擅长做的是木匠活,在位期间宠信大太监魏忠贤和乳母客氏,明朝政治腐败,关外战情严峻。明熹宗在位七年,后来落水生病,在此期间他还服用“仙药”,最后身亡,死前指定五弟为继承人。
8.明熹宗朱由校崇祯帝朱由检
崇祯帝继位后铲除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他是一位年轻有为的皇帝,但是生性多疑、刚愎自用,此时大明王朝内忧外患,对内崇祯帝无法平定李自成等人的起义,对外他又不能防止满人后金的进攻。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入北京。他认为“君王死社稷”,在煤山自缢身亡,明朝灭亡,此后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反抗满人的入侵,历经四帝一监国。
9.南明的四帝二监国。
最后用一张图来简述。
崇祯帝殉国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先后监国和登基,年号弘光,不过弘光政权仅支撑一年,南京就陷落,弘光帝被俘。
弘光帝被俘后,其堂叔潞王朱常淓曾短暂在杭州监国,不过他寄希望与满清和谈,杭州城破后被俘,押至北京后与朱由崧等九王俱被杀。
1645年8月,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在福州称帝,改元隆武。隆武帝虽有心北伐,但受制于郑成功之父郑芝龙,郑芝龙胁迫其降清,隆武帝被俘后绝食而亡,清军迅速占领东南大部。
明朝后来各诸王争立,鲁王朱以海于1645年8月在绍兴称监国。1646年12月朱聿键之弟朱聿鐭在广州称帝,年号绍武,在位仅四十天清军占领广州,绍武帝朱聿鐭被俘自缢殉国。
西南地区起义军和明朝官僚拥护桂王朱由榔为帝,改元永历,此时郑成功在东南沿海崛起,东西两面打击清军,抗清局面出现了高潮。不过后来抗击清军的各队伍面和心不和,永历帝在位16年。永历十五年(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朱由榔逃到缅甸曼德勒,被缅王收留。后来吴三桂攻入缅甸,缅王将其献与吴三桂,1661年在昆明被吴三桂所弑,明朝统始亡。
PS.奉大明正朔的延平王国姓爷朱成功(即郑成功)及其后裔于1661年在台湾建立的郑氏政权,抗清直到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被施琅攻克,共历五王、前后二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