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几千年历史,朝代更替成为历史的铁律,而每一次改朝换代,前朝的末代皇帝都是最悲惨的人。自己祖先辛苦建立的王朝,在自己手上灭亡,虽然很多时候朝代的灭亡是大势所趋,由于前面的不断积累,到末代皇帝手上爆发时已是无力回天,但是所有罪责始终都是亡国皇帝去承担,不仅要承受心理的愧疚,还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清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由盛到衰历经268年,入主中原后共传十帝。溥仪作为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人生具有特殊的意义,也经历了许多传奇与历代皇帝都不曾经历的趣事。
溥仪并不是皇子,本没有坐上龙椅的机会,但是历史选择了他。溥仪2岁时登基,6岁时宣布退位,又经历了复辟和伪满洲国,一生三次称帝三次退位。在日本战败后,溥仪进入战犯管理所改造。1959年被特赦后回到了北京,成为一位普通公民,当时已经53岁。
家奴,是指当别人奴才的意思。中国历史上就有一个被称为“六姓家奴”的人,那个人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
今天为各位读者朋友们分享的这一组图组,是来自于清末帝溥仪的老照片。通过这一组照片,我们可以来看看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在历史浪潮之下留下的影像。
溥仪出生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父亲为醇亲王载沣(光绪帝之弟)。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驾崩,年仅只有3岁的溥仪被送入宫,在慈禧太后的命令下于1908年12月2日继位,成为了清朝第十二任皇帝。(照片为晚清醇亲王载沣抱着他的儿子溥杰,旁边站立的是清末帝溥仪)
就这样,原本按照正常的皇室继承制度,根本与清朝皇位无缘的溥仪成为了皇帝。他继位的时候仅仅只有三岁,只是一个只会哭闹的小孩。在当时,溥仪虽然身为皇帝,但由于年小无法行使皇权,清朝的统治权实际上把控在他的父辈们的手上。(照片为清末帝溥仪六七岁时拍摄的照片,根据时间来看此时应该是19111912年期间)
在完成登基仪式之后,清朝依旧到了日落西山的晚期。在1911年武昌起义的成功,成为了压倒清朝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第二年的二月,隆裕皇太后代替溥仪起草了《退位诏书》,溥仪正式退位,但仍然居住在宫禁之中。(这张照片拍摄于1934年,28岁的溥仪看起来依旧十分年轻,这跟其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在1917年,北洋政府陆军定武将军张勋入宫复辟,溥仪再次登上皇位后,结果12天便再次被迫退位,清朝的国号被废黜之后,溥仪仍然居住在宫禁之内。
直到1924年,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包围了紫禁城,也就是在这个事件中,溥仪被驱逐出了紫禁城,离开了他居住了18年的宫禁。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1935年溥仪造访日本东京都会见日本天皇时的情景,溥仪从船上登上岸后昂首挺胸走在前面,后面是日本的军官大臣。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1935年元旦,身为伪满洲国皇帝的溥仪与官员们的合影。
这张照片拍摄的是成为伪满洲国康德皇帝时期的溥仪,穿着军装,胸口上戴满了勋章。
1950年溥仪被引渡回国,收押在了抚顺战犯管理所中。这张照片拍摄于溥仪被关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期间,溥仪自己学会了针线活,给自己缝补袜子。
满清末年,年仅两岁的溥仪,在一群满族贵胄的拥簇下,登上皇位,这时他是大臣为了满清王朝的延续而扶持的傀儡。所以说他是满清王朝的家奴。
中华时期,溥仪退位后,成为一位中华民国的普通公民,这时候的他姓中华民国。
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军退回关内,日寇占据东三省建立伪满洲国。溥仪助纣为虐与日寇合作,喊着“满洲是满洲人的满洲,不是中国人的满洲”的口号,做了伪满洲国的傀儡,在长春再次称帝,年号康德。这时候的他是满洲国的家奴。
抗日战争时期,溥仪叫嚣着日寇的粉饰口号:大东亚共荣圈万岁,大日本天皇万岁。成为日军手中的棋子,多次参与对抗日义勇军的围剿,杀起同胞来毫不手软。这时候的傅仪是日本的走狗,是日本的家奴。
抗战胜利后,满洲国覆灭,溥仪意图逃往日本,但被苏联抓获囚禁,他曾言:“请不要遣送我回中国,我愿意为苏联效劳。”这时候的他变成了苏联的家奴。
抗战胜利后,溥仪在国内从战犯摇身一变成污点证人。此时的他,表示愿意做一名中华民国的普通公民,这时候的他姓中华人民共和国。
满清王朝的溥仪:我华夏必须大一统
中华民国的溥仪:我愿做一位中华民国的普通公民
伪满洲国的溥仪:满洲是满洲人的满洲,不是中国人的满洲
抗日战争的溥仪:大东亚共荣圈万岁,大日本天皇万岁
囚于苏联的溥仪:请不要遣送我回中国,我愿意为苏联效劳
遣送回国的溥仪:经过改造我认识到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所以称溥仪是六姓家奴真是没有说错。
三次退位,两次亡国,六姓家奴这个词是对溥仪一生的写照,也是对其一生的鄙视和嘲讽。
溥仪晚年办户口一些问题让人惊讶又令自己尴尬
溥仪回北京后,登记户口时发生的一件趣事。
我国的户籍制度历史悠久,据甲骨文记载,商朝已经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此后历朝历代都一直执行并不断完善。古代虽然有户籍制度,但是皇帝作为天下的最高统治者,是不需要登记户口的,真登记的话家庭成员写起来估计够一本书了。溥仪从皇帝变成普通公民后,自然也要按法律登记户口。
1959年溥仪被特赦之后,回到北京。此时已经是红色中国了,溥仪回到北京后,由于之前的家“紫禁城”已经归国家所有,溥仪便住到了五妹妹金韫馨(曾经的五格格)的家里。回家后的第二天,五妹把当时的社会环境给溥仪简单的介绍了下,然后让溥仪去当地的派出所办一个户口本,有了它以后生活才能方便。要不然就是黑人黑户,会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可是溥仪以前贵为皇帝,什么事都是宫女太监代办,导致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现在十年后刚回到北京更是找不到路。
溥仪在五妹的陪同下,来到了户籍室。户籍室的工作人员吴静深接待了他们。当时户口本每个居民的填写内容是29项,吴静深一个一个的问。第一项,姓名,溥仪答道“爱新觉罗溥仪”。刚开始工作人员也还没有什么反应,稍等片刻,户籍员惊讶的说道,原来是之前的皇帝啊(这就尴尬了,皇帝还要办理户口)。溥仪尴尬的笑了一下。
吴静深惊讶过后还是要继续工作,于是又问到溥仪的家庭住址。溥仪说:“以前住紫禁城,现在无家可归了。”吴静深也知道溥仪的事情,但是怎么也不敢把紫禁城写上啊,于是协商过后填上了溥仪五妹的住址,但因为是五妹的住址,所以户主也是五妹,而不是溥仪。
接着,吴静深又问溥仪的婚姻状况,这下令溥仪十分尴尬了。结结巴巴的说现在是一个人,吴静深又问“之前的是去世了还是离婚了?”溥仪小声的回答说:“离了。”于是吴静深便在婚姻状况一栏填上“离婚”二字。要知道溥仪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妃子主动要求离婚的人,能不尴尬吗!
当问到溥仪的文化程度时,溥仪说没有上过正规的学校,一直都是请的私塾老师。于是工作人员就在这一栏上写上“私塾”(ps:当时的户籍员还把字写错了,“私塾”写成了“私书”,工作情况的"无业"写成了“无叶”)。当时的吴静深因为第一次遇见“皇帝”,虽然强压住激动的心情,但是还是有点紧张,把私塾的“塾”写成了“书”,后来感觉私塾不妥,又划掉改成初中。其实溥仪虽然没有上过正式的学校,但是皇帝的老师水平都是相当高的,而且都是一对一教学,即使溥仪仅学得一二,其文化水平也远远不止初中,研究生是绝对没问题的。
在所有项目都填好后,工作人员把户口本递给了溥仪,溥仪接过这本户主是五妹金韫馨地户口本后,对工作人员深深的鞠了一个躬,然后和五妹一起回家了。想想曾经堂堂的一个大清皇帝,如今竟然还不能自己当户主,还得寄人篱下,想想也是一把心酸泪。不久后,溥仪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晚年过着平常人的生活,于1967年病逝,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享年61岁。
溥仪的一生跌宕起伏,从2岁登基时,他的命运已不是自己能够掌握。从皇帝到阶下囚,最后成为普通公民安度晚年,他比历代亡国皇帝都更幸运。但是溥仪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回家需要买门票的、唯一一位被妃子主动离婚的皇帝,溥仪的心理应该也是五味杂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