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中国人心目中每个朝代最好的皇帝

中国人心目中每个朝代最好的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512 更新时间:2023/12/22 20:04:14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是专制统治的象征与代表。据统计,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称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在不足2132年中,中国共有皇帝495人(其中包括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73人)。

介绍心目中的各个朝代的代表皇帝。说谁是最有作为的皇帝,不好说,因为见仁见智。夏的历史很久远,为人熟知的只有禹和;殷商的开国国君汤;周的武王;之后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秦朝的始皇帝;汉朝鼎盛时期在汉武帝,但没有文帝和景帝的奋发图强,就不会武帝时的鼎盛;之后东汉有汉光武帝刘秀中兴;隋有开皇之治(杨坚);唐有贞观之治(太宗李世民)、开元盛世(玄宗李隆基);个人认为宋好像没什么作为,一直处于与辽、西夏、金的包围中;元有成吉思汗及其孙忽必烈;明有明成祖朱棣;清有康乾盛世(康熙至乾隆)。

秦: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秦始皇对内在经济和文化思想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措施,进一步巩固了统一的局势。对外北抗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南拓百越,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汉:汉武帝刘彻

刘彻,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汉武帝时期攘夷拓土,国威远扬,东并朝鲜,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另有开辟丝绸之路,在轮台、渠犁屯田等创举,并置使者校尉,建立年号、颁布太初历、兴太学,影响极为深远。面对强大的匈奴人的不断入侵,年仅16岁的汉武帝以惊人的胆识和魄力做出了一个震撼千古的决定:远击匈奴。留下传世名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历经千古仍掷地有声。他所开拓的疆土,第一次为中国的辽阔疆域奠定了基础。中国之政始于秦始皇,中国之境始于汉武帝。汉武帝开创了空前的丰功伟绩,但晚年的穷兵黩武和巫蛊之祸为其留下负面的污点,不过之后敢于直面自已的过失,重拾汉初的息兵养民、轻徭薄赋的国策,为之后西汉极盛之世的孝宣中兴奠定了基础,可谓善始善终。

三国:刘备

晋:司马炎

十六国:苻坚

南北朝:宇文邕

隋:隋文帝杨坚

杨坚,即隋文帝,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统一全国后,杨坚励精图治,开创了辉煌的“开皇之治”。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割割据状态,实现了自秦汉以来中国的又一次统一,使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隋文帝统一了币制,度量衡在隋文帝时重新统一,开创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留存长达一千三百多年,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隋文帝由于对中国的统一和华夏文明的延续做出的卓越贡献,被历代西方史学家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

唐: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年仅二十九岁的李世民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为国家选择了“揠武修文”的和平建设道路,推行了一系列开明的治国方略,坚定不移地把理政的重点放在支持促进农桑上,大胆裁官安民,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虚心纳谏,使得唐朝走上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一幅用热血和汗水描绘的盛世鸿图,开始展现在中华这块曾经多灾多难的辽阔大地上。唐太宗以过人的领导力,举重若轻地驾驭着身负超凡智略的中华英才,做到了治国与治人的完美结合,在文治武功上均取得了超凡建树,被史家公认为中国古代最有作为的帝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千古帝王的典范。

五代十一国:柴荣

宋:赵匡胤

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勇善射骑,明达世务。并契丹余七部。任用汉人韩延徽等,制定法律,改革习俗,创造契丹文化,发展农业、商业。阿保机集中全部兵力攻下了渤海国的西部重镇扶余城,然后又围攻首都忽汗城,国王率领几百名大臣开城投降,不久统一渤海全境,阿保机将渤海改为东丹国,意即东契丹国。让皇太子耶律倍任东丹王,管理东丹事务,这样,阿保机就将势力扩大到了渤海沿岸。同时,阿保机又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置官府,实施实际管理,从而结束了唐末以来东北地区的分裂局面,重新实现了统一,这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促进各族人民的交流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密切了北方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推动了契丹及北方各民族的发展和进步。也为日後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做出了贡献。至今,俄语发音称中国仍为“契丹”,可见其影响。

西夏:李元昊

金:完颜旻

元:铁木真(成吉思汗)

明:明成祖朱棣

朱棣是明太祖的第四子。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加强对南海的经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的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史称永乐盛世。明成祖文武全才,宽严并济,知人善任,谗间不行,用兵应变,机智神勇。郡县有遇到灾害的,就免租赈灾,荣受直言,保全功臣。外国受封之国多达三十余个,国势极盛!

清: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中国历代皇帝排名(每个朝代挑一个最好的皇帝)

挑选朝代为正史(二十四史+清)中的朝代,且为封建社会

秦:秦始皇嬴政(毫无疑问)

西汉:汉武帝刘彻(毫无疑问)

东汉:汉光武帝刘秀(天选之子)

三国:曹丕刘备孙权(不得已,只能选这三个,其他太拉胯)

西晋:晋武帝司马炎(除了他我想不到别人)

东晋:晋元帝司马睿(除了他我想不到别人)

南北朝: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其他人看不上)

隋:隋文帝杨坚

唐:唐太宗李世民

五代:后周世宗柴荣

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

北宋:宋太祖赵匡胤

金: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南宋:宋高宗赵构

元:元世祖忽必烈

明: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

清:清圣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

人气版本排名

1.秦始皇(大一统思想)

2.汉武帝(开疆拓土)

3.唐太宗

4.宋太祖

5.永乐大帝

6.康熙(不管怎么说,无论什么论坛在骂,这么大的朝代,肯定得有人站脚,虽然雍正更适合这里,但康熙人气更旺,而且也有一些文字武功)

7.汉光武帝(天选之子,你不得不服)

8.隋文帝(结束割据,恢复统一,开皇之治)

9.元世祖(领土最大)

10.北魏孝文帝(改革)

11.刘备(光复汉室)

12.辽太祖

13.金太祖(辽金本质没啥区别)

14.后周世宗(如果你翻开历史课本,会发现五代十国中,只有介绍一个大有作为的周世宗)

15.曹丕

16.晋武帝(统一三国)

17.晋元帝(保留华夏火种?)

18.孙权

19.宋高宗(这里面最窝囊的皇帝?)

标签: 十大好皇帝皇帝

更多文章

  • 襄樊、襄阳、襄州的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襄樊,襄阳,襄州

    襄樊市和襄阳市一个地方吗?襄樊市和襄阳市的区别?襄阳市和襄樊市是同一个城市吗?襄樊和襄阳有什么区别、襄樊和襄阳市是一个地方吗?请问襄樊市和襄阳市是一个地方吗?襄阳和襄樊是同一城市么?襄阳,汉时叫襄阳郡,唐朝时叫襄州,宋以后为襄阳府,解放初以襄阳和樊城(襄阳对岸的小城)并为襄樊市。但人们知襄阳而不知樊

  • 中国皇帝寿命大全 万岁很短命平均寿命39.2岁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皇帝寿命,皇帝寿命,中国皇帝平均寿命

    想短命,当皇帝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中国皇帝寿命列表1秦始皇嬴政50岁前259年-前210年2秦二世嬴胡亥24岁前230年前207年3汉高帝刘邦62岁前256年-前195年4汉惠帝刘盈23岁前210年前188年5汉文帝刘恒47岁前203年-前157年6汉景帝刘启48岁前1

  • 盘点日本九大在位时间极短首相,一名甲级战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日本任期最短的首相,日本首相,东久迩稔彦

    清浦奎吾,第23任日本首相。在位157天。但由于其阁员均由贵族院议员出任,因而遭致护宪派人士的强烈批评,上任仅五个月便辞职,他出任首相的时代也正是大正民主风气最盛的时代。犬养毅,第29任日本首相。当时的日本首相犬养毅就是被11名二十岁出头的海军军官在首相府刺杀。首相临终前的遗言“话せば分

  • 淝水之战后 持续百年的东晋门阀制度走向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淝水之战,东晋,门阀制度

    引言魏晋南北朝有个特色就是门阀制度盛行,那么门阀制度究竟怎样影响皇权,甚至左右朝政呢?虽然门阀士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盛行,但是这种风气形成却是在汉朝,一直到了唐朝这种风气才逐渐消亡。那么,影响的历史的门阀制度是怎么一回事呢,何以在历史上活跃了这么多年呢?门阀士族的发展门阀士族起源于东汉后期,这种风气的

  • 清朝对于中国历史来说 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历史倒退

    明朝为什么被被自己落后的鞑清灭亡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百姓反抗满洲征服斗争终归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矛盾重重、勾心斗角,严重分散、抵消了抗清力量。多尔衮、福临等满洲贵族不仅代表着一种比较落后的生产方式,而且兵力和后备兵员非常有限,单凭自己的八旗兵根本不可能征服全国,汉族各派抗清势力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打

  • 曹氏禅让史:铁打的王朝 流水的禅让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禅让,末代皇帝,皇帝

    比如说,历史上最有趣的一门职业是什么?365行恐怕都不是,要俺说,是三国时候魏皇室曹氏一族从事的事业:禅让及其supportingworks。禅让据说是古风,不过尧舜都是几千年前的事情了,据说很美好、很高尚,但谁也没瞧见。被记载到信史上的“禅让”却没一个是可以与“

  • 古代太子和世子相比 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太子,世子

    世子,古代诸王公侯嗣子之称谓,在明清两代为亲王嗣子之称谓。自曹魏始,诸王公侯嗣子改称世子,后世多以王爵嫡子为世子。明清两代亲王嗣子称世子。至清朝例:和硕亲王继承人立世子、多罗郡王继承人立长子。此外,习惯上对贵族、高官的儿子也称世子,以示尊重,但这不是正式称呼。在朝鲜李朝,因为其国为中国藩属国,故嗣子

  • 宋朝正统性竟不如辽!惹得朱元璋弃之不用 奉蒙元为正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正统性,宋朝正统性不如辽,正统,辽国,辽朝

    今人看历史,往往习惯性的将宋朝视为当时东亚世界的唯一正统,认为其法理直接继承自唐朝。稍微熟悉点历史,则会在唐宋之间加入五代的几个短命王朝。但从实际法理角度来说,唐朝的法理在五代时期已经断绝。到宋朝兼并列国时,大部分残余都被彻底消灭。建立后梁的朱温就是没有正统性的僭主由于古代比较讲究封建立法制度,所以

  • 成也诸葛亮 败也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诸葛亮,三国,刘备

    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刘禅进退失据,无奈中,举国投降,蜀汉灭亡。三年后(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十四年后(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东吴亡。至此,三足鼎立,三国割据的历史终于画上了句号。三国中,蜀汉为何先亡?诸葛亮难辞其咎。何以言之?且看诸葛亮的所作所为。

  • 浅谈中国古代嫡庶之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嫡庶之分,嫡庶

    古代除了讲究男女之别,还强调了嫡庶之分,一般来说,古代的富一一点的家庭,男主人大多有一妻多妾,子女们也有嫡子、庶子之分,嫡子乃男主人的正妻所生,尤其是嫡长子,在继承爵位、家产等方面,都会比其他子女要优先,所享受的权利,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而庶子则落魄的多,他们的生母基本是妾、女婢、以及外面的情人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