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也诸葛亮 败也诸葛亮!

成也诸葛亮 败也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631 更新时间:2023/12/11 7:37:41

公元263年,魏国大将邓艾兵临成都城下,刘禅进退失据,无奈中,举国投降,蜀汉灭亡。三年后(公元266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十四年后(公元280年),西晋灭吴,东吴亡。至此,三足鼎立,三国割据的历史终于画上了句号。三国中,蜀汉为何先亡?

诸葛亮难辞其咎。何以言之?且看诸葛亮的所作所为。

诸葛亮生于东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琅琊郡阳都县人,是个典型的官二代,诸葛亮的父亲曾出任过东汉泰山郡丞。诸葛亮3岁时,母亲病逝,8岁时父亲去世,无爹无娘的诸葛亮只好与弟弟一起投奔时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不久后,又跟随叔叔投奔荆州牧刘表。大约十四五年后,叔叔去世,此时已长大成人的诸葛亮遂上山下乡,从城内搬到乡下隆中,一边种地,一边读书,过起了“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据陈寿老师讲,此时只有二十几岁、脸上无毛的诸葛亮特别的自负,常以管仲乐毅自况,但时人对他却不太感冒,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对诸葛亮赞赏有加。

此时,曹操与袁绍等人正在热火朝天地互掐,黄河两岸战火纷飞,而荆州周边则相当安宁。官渡之战取胜后不久,曹操即掉转枪口,杀向了背叛自己的刘备。公元201年,刘备为曹操所败,投奔了荆州牧刘表。刘备不甘心失败,更不甘心于人下,来到荆州后,另立山头,招兵买马,招才引智,并先后将徐庶、简雍伊籍等名士招致麾下。

后在徐庶的大力举荐下,刘备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传说中的诸葛亮。在二人会面中,诸葛亮和盘托出自己研究了多年的理论成果《隆中对》:即联孙抗曹,谋取荆、益两州,三分天下,待时而动,一统天下,恢复汉室为迷茫中的刘备指出了一条金光大道。

刘备听后如醍醐灌顶,激动万分,并力邀诸葛亮出山。于是,诸葛亮便告别了隐居生活,随刘备来到了荆州治下的新野。此后,刘氏集团的发展之路,基本遵循了诸葛亮为之拟定的这一路线图。

又过了几年,公元208年八月,刘表病逝,其次子刘琮继任。此时的曹操挟战胜袁绍的余威,亲率20万大军南下,鞭指荆州。刘琮自恃不是曹操的对手,遂举州投降。时为刘备外脑的诸葛亮劝刘备乘虚将荆州一举拿下,但遭到刘备的婉拒。见大势已去,刘备只好率领军队和大批百姓南逃,在逃跑途中,刘备一行被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大败,抛下士兵和百姓逃到了夏口。

恰在此时,孙权派鲁肃来到夏口,鲁肃建议刘备联合孙权共同抗击曹操,势单力孤的刘备求之不得,遂派诸葛亮随鲁肃来到东吴。

彼时东吴的掌门人孙权见曹操亲率大军来攻,也是心中打鼓,是战是和犹豫不决,在诸葛亮的游说下,最终,孙权决定联刘抗曹,并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同刘家军一起在赤壁与曹操开战。

在孙刘两家的联合打击下,曹家军大败,不得已只好引残军北还。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联吴抗曹第一步战略规划得以实现。

就在赤壁之战当年年底,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趁曹操北归之机,又率兵平定荆州南部四郡。实践证明,诸葛亮的确是个合格优秀的军师。战后,刘备正式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并督领零陵、桂阳、长沙三郡,掌管刘氏集团的财政大权。

赤壁之战后的第三年(公元211年),益州牧刘璋面对曹操的严重威胁,力邀刘备率“志愿军”入蜀“维和”。诸葛亮认为机不可失,劝说刘备入蜀,并趁机拿下益州。刘备也早有此意,遂留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等镇守荆州,自己则率军与另一位军师庞统一起进军益州。进军途中,刘备借故把“维和”变成了侵略,一路上攻城掠地,高歌猛进。在攻打雒城时,进攻受挫。军师庞统为流矢所中,战死城下。刘备遂征调诸葛亮与张飞、赵云等驰援。诸葛亮等率兵溯江而上,一路破关斩将,与刘备会师成都。并于公元214年拿下成都。战后诸葛亮名利双收,被刘备受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并被提拔为军师将军,成为刘氏集团事实上的二把手。

拿下益州后的第五年,刘备又趁热打铁,在诸葛亮的帮助下,从曹操手中夺取了汉中,刘备自称汉中王。至此,诸葛亮在“隆中对”中为刘氏集团制定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已基本实现。

就在刘备一路绿灯先后拿下荆州、益州后,东吴的孙氏集团眼热心跳,悄悄地在刘备身后捅刀。公元219年冬季,吕蒙率领东吴军队,悄悄渡江,斩杀关羽,夺取了荆州。诸葛亮的宏伟蓝图因此而遭受重大挫折。

来年(220年),曹丕篡汉自立,有传言称汉献帝刘协为曹丕所害。于是,在诸葛亮等群臣反复上表劝说下,刘备于公元221年登基称帝,国号为“汉”刘备、诸葛亮的人生夙愿初步得以实现。

标签: 诸葛亮三国刘备

更多文章

  • 浅谈中国古代嫡庶之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嫡庶之分,嫡庶

    古代除了讲究男女之别,还强调了嫡庶之分,一般来说,古代的富一一点的家庭,男主人大多有一妻多妾,子女们也有嫡子、庶子之分,嫡子乃男主人的正妻所生,尤其是嫡长子,在继承爵位、家产等方面,都会比其他子女要优先,所享受的权利,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比,而庶子则落魄的多,他们的生母基本是妾、女婢、以及外面的情人所生

  • 司母戊鼎是什么时候 为何要改名为后母戊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母戊鼎,母戊大方鼎,后母戊鼎

    中国的青铜器举世闻名,历史课本中的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其中之一,因为文中说“我国现存最著名的方鼎是后母戊鼎”。在很多人的记忆里,上学时就知道它应该叫着“司母戊鼎”。这大名鼎鼎的“司母戊鼎”,什么时候改名字了?2011年3月底,司母戊

  • 咸阳和西安分分合合上千年,如今又要走到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咸阳,西安,长安,古都,秦朝

    古都长安和秦朝咸阳是一个地方吗?不是!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千余年,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十三朝古都。而今长安区是西安市所管辖的一个区,非主城区,在西安市的南边,于2002年9月撤销长安县设立西安市长安区。长安区地处秦岭北麓,据市中心8.7公里,辐员1590平方公里。咸阳

  • 周勃拥立汉文帝有功,为何汉文帝即位后要整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文帝,周勃,皇帝,汉朝皇帝

    汉文帝刘恒一生勤政爱民,大力发展生产,废除酷刑,深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他和儿子汉景帝开创“文景之治”受到后世的称赞。其实汉文帝刘恒只是汉高祖刘邦庶出的儿子。汉高祖刘邦有八个儿子(长子:齐王刘肥,次子:太子刘盈,三子:代王(赵王)刘如意,四子:代王刘恒,五子:梁王(赵王)刘恢,

  • 中国八大著名篡位者:有千古骂名和有名垂青史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篡位,皇帝,禅让

    中国古代皇帝被称为天子,天子天子就是上天的儿子,对于的权力的传承是不能光靠武力的,单纯靠武力是没有合法性的,所以很多时候还需要禅让,表示这个天下不是我夺权的,是上一代的君主强迫我做的,大臣都推荐我,皇帝要让给我,没办法我勉为其难的做皇帝吧。大概看了下史书,总共有这么八位位开国君主,除了靠武力,也同时

  • 太监代代有明朝特别多 为何明朝的太监都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太监,宦官,明朝

    作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太监一直被视为封建政权的毒瘤。鉴于历史,明太祖朱元璋唯恐宦官专权,于是在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年号)十七年,老朱专门铸造了一块铁牌,悬挂在宫门上。上书十一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但老朱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呕心沥血创建的大明王朝,恰恰被耻笑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太

  • 我们日常称呼刘邦为“汉高祖”居然是错误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汉高祖,汉太祖,刘邦,庙号,汉朝

    阅读之前,先请阅读诸君思考并回答一个小问题:如果你穿越回汉朝(自西汉惠帝到东汉献帝,任何一朝皆可),你会准确的使用相应的皇帝礼仪称谓,如谥号、庙号等,来称呼西汉开国皇帝刘邦吗?也许很多人都会说:这有什么难的啊?三岁的小孩都会!不就是“汉高祖”吗?如果我说你的回答是错误的,你信

  • 太平天国开国六王 洪秀全外其余五人都非正常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天国,洪秀全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自称天王,建号太平天国,发动金田起义。太平军攻克永安城(今广西梧州市蒙山县)后,洪秀全分封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和石达开等5人为东王、西王、南王、北王和翼王。作为太平天国的核心成员,“开国六王”有什么结局呢?上图_冯云山(约1815年185

  • 徐知诰:从流浪儿到皇帝,他靠这个技能站上C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徐知诰,李昪,南唐,五代十国

    徐知诰:从流浪儿到皇帝,他靠这个技能站上C位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国之君,有的本就生于帝王之家,有的是皇亲国戚,也有的是靠农民起义站上C位……今天的主人公南唐烈祖徐知诰(即李昪)则经历了从流浪儿到皇帝的华丽转变。陆游曾评价徐知诰说:“仁厚恭俭,务在养民,有古贤主之

  • 历史上以炀帝为谥号的四位皇帝,两位大名鼎鼎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炀帝,陈炀帝,陈后主,隋炀帝,杨广,末代皇帝,昏君,谥号

    帝王驾崩后,继任者往往会按照他们生前的功绩、品行等情况,命礼部拟定数个合适的词汇,经大朝会商议后,选择一个最恰如其分的称号,此即谥号。因为帝王有优劣、好坏之分,所以谥号自然也有美谥、中谥、恶谥之分,而“炀”便属于典型的恶谥。在《谥法》中,“炀”代表着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