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男子的穿衣好精致 照搬现在都能帅出新高度

民国男子的穿衣好精致 照搬现在都能帅出新高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06 更新时间:2023/12/6 10:33:35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中国男人的穿衣品味总是被广大吃瓜群众质疑。不过范主今天可不是来吐槽男同胞的~我们的目标是挖掘我国男子的时尚基因。

毕竟民国时期的中国男人,在穿衣上还是很有品位的。就算放在今天,也很有范儿,丝毫不土。

老照片基本都是黑白的,大家体谅一下

----服装篇----

①西装

西装在民国时期是一种“维新”的象征,在中上层非常普及。政要、商人、知识分子甚至上班族都会穿着西装。而且民国男子的西装打扮,放到今天依然时髦、实用,直男们直接照搬都能帅出新高度~

为什么觉得民国男子衣品高呢?因为他们西装穿得特别讲究。平时就穿西装马甲三件套,打领带。裤子长度也不长不短刚刚好。有时还会加上口袋巾等装饰。发型也会注意打理整齐。

连最最细节的地方,民国男子也不会有遗漏袜子都会注意搭配好。

特别时尚的拼色领,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也穿过了~

最正式的晨礼服/燕尾服也穿得一丝不苟。戴上大礼帽以后,绅士气息十分爆表。

②大衣

范主觉得民国男子的大衣,简直时尚时尚最时尚。超级有风度,气场两米八。建议现在的男人们向前人学习一下~

先上镇楼图,民国影帝金焰的毛领皮大衣。这件大衣简直时髦到爆炸,又暖和又有气场。里面搭配西装和衬衫穿着,非常霸道总裁男主角。

穿一身格子大衣的润麒也是非常时尚老司机。如果你觉得格子大衣有点hold不住,可以像右图的钱锺书这样,穿纯色大衣然后在里面搭一条格子围巾。

婉容潤麒姐弟vs钱锺书杨绛夫妇

不那么花俏的双排扣呢子大衣,也特别有款有型。范友们注意看最左边的先生,把大衣领子立起来什么的,人家早就会了。

③针织衫

民国男子一穿针织衫,就是浓浓的时髦复古气息。现在的男士们也可以尝试这种风格。

范主觉得鲁迅这身搭配,堪比时尚教科书:小立领内衫奠定了中国风的基调;深V领粗棒针织衫拉长上身线条,有显脸小的效果;外面叠穿的针织衫让整体造型有层次感;腰带是造型的亮点,集中视线并起到提高腰线的作用。

去年冬天特别流行的高领针织衫,影帝金焰也已经穿过了。这种设计会显得人富有青春气息,身材好的男士们穿着更加分哦~

而最右边金焰身上这件大毛衣,不仅穿着保暖,而且有“暖男”人设加成效果。

⑤马褂

时尚这种东西,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现在宇宙大牌们纷纷搞各种民族风找灵感就知道了。所以民国男子们的又一时尚精髓,就在于民族服装。

在民国的时候,马褂和长衫和西装一样都是可以做正装的。许多重要场合,我们可以看到民国男子们穿马褂和长衫出席。

清华校庆合影

梅兰芳先生就曾经穿着马褂与外宾(卓别林)亲切握手。

至于为什么民国男子穿民族服饰不会觉得特别落伍,因为他们会在搭配中加入许多当时的流行元素。比如西式的短发、眼镜、手杖、软呢帽、皮鞋等等。

⑤长衫

延续前朝的穿衣习惯,民国男子仍然经常穿长衫的,尤其是文化人儿。比如当时的超级大V鲁迅。穿长衫的他坐在一群西装男中间,衣品毫不输阵。

而且长衫不是往身上一套就完事儿了,要注根据季节不同选不同的材质和面料:冬天穿深色的,而且要加厚;夏天穿薄料子(比如绸缎),浅色的。

混搭什么的,民国男子也早就会了。胡适这身长衫+西裤+皮鞋,非常地融合,丝毫不会让人觉得穿着很奇怪。

不过穿长衫的基本还是有钱人。鲁迅的《孔乙己》里也说了,“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劳动人民都是穿短打的,比如拉车的祥子~

----配饰篇---

聊完了服装,范主再来说说配饰。民国男子时尚的秘诀,就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配饰里。现在的直男被网友诟病,也是因为平时穿搭细节做得不到位。所以接下来的内容要仔细看咯~

①领带

留下影像资料的民国男子,比现在的一般吃瓜男群众可会穿也敢穿多了。照片中三位男士的领带,图案都非常花俏,有波点、有彩条、有花纹。作为合影主角坐在前排的赵元任,还戴了胸花~

赵元任全家福

这种超短的小领带也很独树一帜。

金焰&阮玲玉

梅兰芳先生系的这条黑色方形领带特别有风格,前后长短一样的打发也很少见。范主觉得整体效果很飘逸,比普通领带的装饰效果更强。不过一般人可能hold不住……

②帽子

说起民国男子的帽子,那可是666。提高时髦值的秘密武器就是它了。

要说民国第一时尚帽子,非费多拉帽莫属。这种软呢帽是民国凹造型利器,几乎人手一顶,而且可以搭配任何衣服。

穿马褂可以戴,穿西装也可以戴。

穿大衣当然更可以戴。如果手里再攥一副手套,或者拄一根象征绅士的“文明棍”,那装逼效果只能用拔群来形容。

③眼镜

眼镜在民国的时候非常流行,几乎被当成一种身份的象征。就算不近视的人,也会配一副平光镜戴,以显示自己洋派、有文化。

真正近视的就更不用说了。徐志摩在《雨后虹》里大大抒发了第一次戴眼镜的感慨,好像打开新世界大门一样

“我记得我十三岁那年初次发现我的眼是近视,第一副眼镜配好的时候,天已昏黑。那时我在泥城桥附近和一个朋友走路,我把眼镜试带上去,仰头一望,异哉!好一个伟大蓝净不相熟的天,张着几百只指光闪烁的神眼,一直穿过我眼镜眼睛直贯我灵府深处,我不禁大声叫道,好天,今天才规复我眼睛的权利!”

而且眼镜同样百搭,穿马褂和西服戴眼镜都好看。范主再告诉你们一个起民国范儿的诀窍:选圆形镜片的眼镜。

蔡元培vs郭沫若

范主心中的“民国时尚icon”胡适更会玩,给自己配了一副骚气的红色镜架。

最后再拿金岳霖镇个楼~西装配墨镜实在太时尚了有木有。简直是中国版的时尚老佛爷KarlLagerfeld。

④表

表这种舶来品,在民国时期相当受欢迎。男人喜欢玩的东西,这么多年来一直没有变。

不过民国的时候,怀表可能更流行一些。连溥仪都无法拒接怀表的魅力。

怀表不仅是身份和财力的象征,同时也是一种Biggerthanbigger的配饰。时髦民国Boy会把怀表装进兜里,露出怀表的链子给自己增加腔调。

戴手表的民国男子当然也有~比如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朱家骅,就用手表作为配饰搭配他的西装三件套。

-----民国の彩蛋-----

民国男子都特别会玩,那时候的时髦人士,都会留下那么几组泳装照。比如梅兰芳先生~不过范主在意的点居然是民国时候男子穿的都是连体游泳衣,而不是游泳裤⁄(⁄⁄•⁄ω⁄•⁄⁄)⁄

最厉害的是,梅兰芳先生还能跳水23333

资料来自《百年衣裳》,图片来自北京服装学院特色资源库

中山装(Chinesetunicsuit)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近现代中国国父孙中山先生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并被世人称为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标签: 中华民国民国服饰

更多文章

  • 逃跑皇帝建立了最繁荣的王朝 延续了153年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南宋,赵构,宋高宗

    他拥有文采武艺,年轻时就遭受国破,一路逃亡,被称为逃跑皇帝。赵构文武双全本是一条好汉怎么成了逃跑皇帝?他却又能重建基业,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繁荣的国家,延续了153年江山。宋高宗赵构(1107年-1187年),字德基,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赵构的母亲韦氏原是郑皇后宫中的普通侍

  • 弑君之人:是谁杀了中国历史上的61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弑君,杀皇帝,皇帝

    在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职业,危险性非常大,死亡率非常高。这个职业就是皇帝!有人做了大致的统计,中国历史上的皇帝被杀害率为31%,活不到40岁的高达50%,寿命超过60岁的只有15%。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胡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2位,唐朝2

  • 皇帝横死率达到100%的王朝,当上皇帝就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皇帝被杀,杀皇帝,皇帝

    皇位,在古代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权力象征,为了登上那九五之尊的宝座,无数人绞尽脑汁,各种阴谋、背叛无所不用其极。可以说,皇帝这一职业危险性非常大,死亡率非常高。比如历史上的五代十国的后梁王朝,一共就三位皇帝,但都死于非命,横死率居然达到了100%,创历史之最。五代十国是古代中国历史上非常混乱的一个时期

  • 明知推恩令是变相削藩 诸侯王们为什么无人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武帝,推恩令,削藩,诸侯

    汉朝立国后,刘邦选择:郡、国,并行治理天下,汉朝即有郡县,又有诸侯国。郡县由始皇帝最先创立,虽然统一了六国,但大量的贵族和士人,没有了升迁的道路,以往的诸侯王成了郡守,而郡守又都是中央直接委派。当时的士人却无法完全认同,这就留下了秦亡的隐患。在汉初期,天下六十个郡,有四十个掌握在诸侯王手中,只有二十

  • 开封府尹究竟是个什么官?包拯真的能斩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开封府尹,包拯,宋朝,宋朝官吏

    包拯是中国历史上跟海瑞相提并论的清关,世称包龙图。有小说《三侠五义》(评书界叫《龙图公案》)流行,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1993年台湾华视电视剧《包青天》的主题曲或许是家喻户晓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江湖豪杰来相助,王朝和马汉在身边。为百姓做实事的父母官,百姓永远也不会忘记!包拯在百

  • 东汉皇帝宗庙礼制考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汉皇帝,宗庙,庙号

    一建武十九年宗庙礼议与“四亲庙”问题王莽新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割据势力利用当时人心追念汉德的思潮,或拥立刘氏宗室为主,或立西汉帝庙以为号召。刘秀为了获取舆论、道义上的优势,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自称是西汉高帝九世孙。东汉自建国伊始,就以西汉王朝法统上的继承者作为立国的基本国策。

  • 虽然朕的大清都亡了 但是朕七位老师都是名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溥仪的老师,帝师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有七八位:陆润庠、陈宝琛、罗振玉、王国维、朱益藩、梁鼎芬、袁励准等,这些人里,不是状元就是翰林出身,学术造诣非凡。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溥仪老师的书法!陆润庠同治十三年,殿试中陆润庠一举夺魁,成为大清王朝第一百零一名状元,辛亥后,留清宫,任逊位末代皇帝溥仪之师。陆润庠温和平易近人

  • 皇帝也靠联姻收买人心 姑侄三人嫁给同一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皇帝,后妃,皇太极,孝庄

    众所周知,在封建时期,男女婚配讲究门当户对,尤其是对于贵族和官宦家庭而言,政治联姻更是扩大己方势力的重要途径。在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古代,很容易就会出现近亲结婚或是姐妹共侍一夫的情况。事实上,即使是九五之尊的皇帝,也需要通过与臣下联姻的方式巩固统治和收买人心。在历朝历代,都不乏姐妹一同入宫的实例,甚至还

  • 古代为何要有“嫡”“庶”之分?掰掰历代皇帝的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嫡出,庶出,正妻子,小妾,皇帝,皇帝出身

    古人是很看重地位的,也很讲究门当户对,所以“嫡”代表正统、传承,“庶”代表旁支。这主要是和用来衡量政治地位以及个人身份的。嫡,正妻为嫡,正妻所生的儿子谓嫡生、嫡子,即正宗之意。在古代通常是嫡出子嗣(即嫡子)继位,因古代有立嫡,立长的规矩。庶出,庶,旁支

  • 南明定武帝是否真的存在?史学界对此争论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南明定武帝,南明,定武帝

    野史中关于定武帝的记载野史中关于定武帝的记载:朱本铉是明朝宗室,继承韩王爵位。正当南明政权一个接一个地覆亡,形势万分危急之际,大顺军余部出现在抗清斗争最前线,挽救了危局。自李自成死后,他的余部分为二支,分别由郝永忠(原名郝摇旗)、刘体纯和李过、高一功率领,先后进入湖南,与明湖广总督何腾蛟、湖北巡抚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