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以为工资发高了 官吏:你发的是钱吗?是纸

朱元璋以为工资发高了 官吏:你发的是钱吗?是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892 更新时间:2023/12/12 0:58:49

公元1368年朱元璋成功创立大明朝,自唐末数百年后,中原大地终于再次出现了强有力的大一统帝国。

从全局看,洪武时期的明朝治国理政方面可圈可点之处不胜枚举。

但帝国衰弱的病根往往源于其诞生之初的不足,只是很多问题乃至结构性矛盾会被蒸蒸日上的发展暂时掩盖。明朝社会“流氓化”的背后,都根植于朱元璋为一姓之私而采取的治国措施:用最严格的户籍制度控制人们的身体;用科举八股格式化知识分子的头脑;杀伐开国之臣与豪门巨户防止任何人觊觎权力;用类似警察的特务组织“锦衣卫”监控全国,从而形成流氓与权力的高度结合。????

典型的例子就是让朱元璋这个乞丐百思不得其解的贪腐问题以及其后蕴藏的明朝金融困局。

一、官吏工资高不高

对于贪官污吏,从小深受其害的朱元璋当然深恶痛绝。

所以明朝初年皇帝就明规定贪赃满60两者不论职位高低,功绩如何一律处死。

如果翻开《明大诰》、《醒贪简要录》等资料你还会发现朱元璋经常法外加刑。

剥皮抽筋是日常,甚至某些倒霉蛋没够60两也掉了脑袋。

刑法很到位,道理也不是不讲。

朱元璋对官员的告诫可谓苦口婆心,从天理人伦、民生疾苦到身家性命,所谓:

“朕行先教后诛,不是不教而诛。”

但最终的结果是不管严刑酷法恐吓还是道德教育,满朝上下该贪还贪。《国初事迹》中朱元璋自己都承认:

“朕欲除贪赃官吏,奈何朝杀而暮犯。”

钱比命重要,明朝初年普遍的官吏贪腐肯定不能单纯将原因归结到个人贪婪上。

比较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朝廷发放的俸禄实在太低,不搞点外快养活不了全家。

朱元璋如此英明神武的人对此当然不可能一无所知,但他觉得自己工资发的不低,官员哭穷不是矫情就是不知足。

根据《明史》记载,洪武年间官员的俸禄大致调整过三回,但总体变化并不大。

以上为明朝官员年薪

最终的定额是正一品大员月俸87石米,随品级依次递减,到七品县官月俸7.5石。

古代计量单位远没现在这么精确,不同文献的记载出入也比较大,目前靠谱的推算当时每石折合现在约120斤米。

七品官基本算垫底,再往下就是办事员。在朱元璋看来就算七品每月也有900斤米的俸禄,这还少吗?

而且朝廷向来优待读书人,当官后全家免税赋、差役不说,出差吃喝用度全报销,平日里还有笔墨费,采暖费之类的福利,钱怎么就不够用了?

凭心而论,明初的工资标准在历朝历代绝不算高,但也低不到哪里去,发不了财,日常开销却是绰绰有余的。

但这些都建立在一个前提上,那就是工资真的足额发放。

二、棍棒打不垮经济规律

能从乞丐当上皇帝,朱元璋的天赋和能力不容置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经济、财政能够无师自通。

事实上明朝自开国以来就趋向于封闭,例如民间海外贸易在当时竟然是非法的。

明初朝贡是唯一合法的海外贸易途径

简单粗暴的政策同样体现在金融货币上,根据经济学知识,现在的我们知道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说的再明白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肯定要互相交易,但你跑到市场上直接拿大米换蔬菜,蔬菜换锄头什么的太麻烦。

久而久之大家就挑选商品中最值钱,最结实几种,通常是金、银、铜做结算,这就是货币。

所以货币不是也不能被发明,而是遵循经济规律自然演化出来的。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朱元璋肯定没学过现代经济学。

中国缺乏铜矿和银矿,随着社会的发展很早就出现了货币不足的困境,宋代还因此演化出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纸币当然比金属货币更先进,更方便,所以在面临相似问题时朱元璋大手一挥,咱大明也要有纸币!

现存“大明宝钞”

这就是大明宝钞,洪武八年正式开始发行。

到此为止好像也没问题,明朝这么干还挺符合时代潮流的,但问题是朝廷怎么保证纸币投放到市场上大家就认?

铜钱的材质是铜,真发行多了民间还能融了铸造其他器具。

金子和银子虽然日常用量比较少,但矿产储备也不多,朝廷不可能无限量印发。

纸币真的就是纸,找些人想印多少就多少。

说到这个问题,你不得不佩服宋朝官僚的眼光和水准。怎么保证纸币值钱?底层逻辑是纸币真能买到东西。

所以宋朝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宋史》记载:

“大凡旧岁造一界,备本钱三十六万缗,新旧相因。”

界这个单位在北宋等于125万,翻译过来就是印一界钱,国库里得真有36万铜钱。

按照比例计算,相当于宋朝发行100块钱纸币,就必须挂钩28块钱的铜。

为什么不挂钩100元的铜呢?如果这么做纸币就等同于铜钱,的确方便流通,但解决不了货币不足的问题。

为什么挂钩28元而不是38或者40元呢?这个数字是精心计算过的。

北宋官方公开申明,你拿了纸币不想用了随时可以再换成铜钱。挂钩28元正好,少了怕挤兑,多了没必要。

所以直到后来朝廷为了应付开销无底线印钞前,宋朝的纸币交子都很坚挺。

明朝和宋朝走了相反的路,宋用铜保底,明则用暴力胁迫。

朱元璋显然没有相关的经验知识,他的想法是我大明印的钱,天下通行谁敢不用?

从宝钞发行开始,明朝就下达了非常严厉的规定,《明史》记载:

“禁民间不得以金银物货交易,违者治其罪。”

朱元璋的想法是一步到位,全国只允许用纸币,别说金银铜了,以物易物都犯罪。

当时民间无视禁令,以物易物十分普遍

暴力威慑下民间只能开始用纸币,但朝廷又觉得收税收到纸好像挺亏的,所以大家必须用实物或者金属货币交税。

朱元璋赤裸裸的耍流氓,关键他自己还没察觉。

到了这里好像扯得有点远了,回到正题,这和明朝官员的俸禄有什么关系?

朝廷发纸币要求天下通行,那么作为官员发工资给你纸币不过分吧?

《皇明纪略》记载:

“国初定制百官俸给皆支本色。”

本色的意思是该给什么就是什么,比如七品官领月薪的时候真的得拿900斤米回来。

但是发行宝钞后,洪武九年朱元璋下诏:

“文武官吏俸,自九月为始,以米、麦、钞兼给之。”

这样一来天下官员真的是有苦说不出,钞票砸手里花不出去,全家要喝西北风。

这种情况还不能向皇帝反应,毕竟朝廷就是用暴力推广纸币的。

官吏上疏哭诉,纸币不值钱花不出去。

朱元璋的态度很可能是,哪个不收宝钞?马上去砍了他!

贪了可能被砍头,不贪就饿死。你说能怎么办?所以《明史》中记载的清官将近一半都是洪武年间人士。

这主要还是因为朱元璋用纸币发工资比较克制,通常还是给粮食的多,大家苦巴巴的日子还能凑合。

永乐大帝朱棣继位后发布折色令,规定外官除了每月领两石米,其他的全部用纸币或者其他东西发放。

顺带一提,当时郑和下西洋带回了不少当时还属于奢侈品的香料,有时候官员领工资也能领到这个。

大致相当于你给老板辛辛苦苦干活,完事老板说我这儿有个名牌包包,就顶你这几个月的薪水吧,爱要不要。

再到后来官吏几乎领不到米了,相当于白给大明有限公司上班。

三、金融崩溃

由于朱元璋长期滥发纸币,大明宝钞刚刚问世就开始了疯狂的贬值。

根据后来的统计,朝廷最早规定每石米等于宝钞一贯,但仁宣之治时市场上每石米大约可以换宝钞五十贯。

大明宝钞后期和今天的津巴布韦币相差无几

短短十数年纸币贬值50倍,明朝金融货币系统彻底崩溃。

朝廷强盛的时候这种崩溃虽然产生了负面影响却不致命,但真正的恶果正在酝酿。

关于明朝的灭亡有个公认的原因就是朝廷没钱,崇祯皇帝为了省钱衣服都打补丁了,还是凑不出钱。

但实际上当时的明朝民间并不缺钱,商人巨贾个个都富可敌国。

究其根本原因,自永乐大帝去世后朝廷已经彻底丧失了金融货币主权。

大明宝钞民间不认,印再多也等于废纸,金属货币又储备不足,发行量实在太少。

这个时候正好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西方的白银如流水般涌入大明,但具体的数量和方向朝廷根本掌握不了。

明朝自此走上了绝路,教训是多方面的。

但说到底归根结底只有一条,棍棒打不垮经济规律。

哪怕你力量再强,管的再严,经济永远在按照规律运行,压制的越狠受害越大,后期反弹的也越厉害。

人们也总以为掌握了许多知识,就可以用各种手段强行构建出理想中的体系。

只是很多时候费心竭力还不如不管不问,老子所谓“无为而治”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更多文章

  • 唐玄宗到底有多少个嫔妃?传说中有四万老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嫔妃,嫔妃,后宫,唐玄宗

    我曾有一个宏愿,统计历代皇帝老婆的多少,编个“帝王嫔妃数量排行榜”。折腾了几年,排行榜没搞出来,倒是了解了一些皇帝的婚姻状况。比如有一种说法,唐玄宗有四万个老婆。唐玄宗李隆基(685年~762年),(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唐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

  • 分明是永乐朝第一谋士 何被污名化为大明“妖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姚广孝,朱棣,明朝

    熟知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朋友一定听过这么一句话:乱世和尚关门避世,道士下山救世。比如历史上曾经创造大功业的姜子牙还有张良都有修道背景。和尚一般是太平时期粉饰太平,一旦遭遇动乱就关起门来念经度日,即便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少林寺十三棍僧救唐王这种和尚参与乱世安定的事件,但是只是匹夫之勇,对于历史格局的影响微

  • 打倒新沙皇!《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社论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打倒新沙皇,俄罗斯,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珍宝岛事件,珍宝岛

    打倒新沙皇!《人民日报》《解放军报》1969年3月4日社论三月二日,苏修叛徒集团出动武装部队悍然侵入我国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上的珍宝岛,开枪开炮打死打伤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人员多名。这是苏修发动的一次极为严重的边境武装挑衅,是苏修制造的一次疯狂的反华事件,是苏修社会帝国主义豺狼本性的又一次大暴露。中

  • 没有秦始皇中国会变成欧洲 就没今天的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始皇,统一中国

    有一种说法,如果没有秦始皇,中国就会变成欧洲一样,四分五裂,全是一个一个的小国家,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没有秦始皇中国不会变成欧洲。首先如果没有秦始皇,那么中国古代也一定会有齐始皇、楚始皇、赵始皇等等的始皇帝开统一帝国之先河。相比于欧洲或者印度,中国统一是必然。中国文明起源和西方截然不同。中国文化起源

  • 从汴州到北宋都城开封府,成也开封败也开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北宋都城,开封府,北宋都城开封府

    河南省开封市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之一,曾当过五代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以及金朝后期的国都。但对大多数人来说,东京汴梁主要是和北宋王朝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北宋的开封“太平日久,人物繁阜。……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季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结飘香。…&h

  • 中国历史上都有哪些个重要的割据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割据,正统,统一

    中国历史上其实统一和分裂的时间是对半开的。从有文字记载的时代开始,商代有600年的时间,但它只是一个部落,并不能称为一个完整的国家。西周王朝自周武王建立周以后至周平王迁都洛邑。前后持续了200多年,然而紧接着就是西周治理能力崩坏导致的战乱的春秋战国时期,时间长达600年。随后,秦始皇统一中国,但是秦

  • 南京人来自哪里?南京历史上有五次被屠城?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京,南京屠城,屠城

    石头城、金陵、建邺、建康、江宁、集庆、应天府、南京、天京,这些熟悉的名字其实都是指现在的南京。六朝胜地、十代都会,钟阜龙蟠,石城虎踞。南京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教中心,也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过异族政权首都的古都。正因如此,历史上的南京也是兵家必争之地,繁华过后总是

  • 为什么乌克兰人说,乌克兰才是真正的俄罗斯!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乌克兰,俄罗斯

    谁是真正的俄罗斯?1、俄罗斯人本来就发源于乌克兰。俄罗斯最早叫基辅罗斯,而基辅就是乌克兰的首都。乌克兰跟俄罗斯的关系相当紧密。后来基辅罗斯向北方及东部迁移,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三个俄罗斯族。第一就是现在的俄罗斯,被叫做大俄罗斯;第二就是乌克兰,叫小俄罗斯;第三就是白俄罗斯,就叫白俄罗斯。这就是(大)(小

  • 如果历史可以假设 朱标继位就没朱棣什么事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性医学家,性爱,做爱

    纵观中国古代史,皇子之间的夺嫡之争可谓是屡见不鲜,诸如大家熟悉的唐朝玄武门之变,还有清朝的九子夺嫡,都是相当有名的残酷夺嫡事件。可以说夺嫡这种事在历朝历代都是常有之事,尤其是皇帝儿子多了的时候,就经常会出现几个野心勃勃之辈不甘于现状,而图谋夺嫡之事。但并不是皇帝儿子多了,就一定会发生夺嫡之争的,也有

  • 皇帝赐予的免死金牌——钱镠“金书铁券”沉浮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钱镠铁券,丹书铁券,免死金牌,钱镠,五代十国

    目录一、吴越王钱镠“免死金牌”在温岭浮出水面………………4二、钱镠与金书铁券…………………&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