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年号大全,年号含义解析

明朝年号大全,年号含义解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811 更新时间:2023/12/26 10:54:47

明朝年号按时间顺序依次为:

1、洪武(13681398,共31年)太祖朱元璋

2、建文(13991402,共4年)惠宗朱允炆

3、永乐(14031424,共22年)成祖朱棣

4、洪熙(14251425,共1年)仁宗朱高炽

5、宣德(14261435,共10年)宣宗朱瞻基

6、正统(14361449,共14年)英宗朱祁镇

7、景泰(14501457,共8年)代宗朱祁钰

8、天顺(14571464,共8年)英宗朱祁镇

9、成化(14651487,共23年)宪宗朱见深

10、弘治(14881505,共18年)孝宗朱祐

11、正德(15061521,共16年)武宗朱厚照

12、嘉靖(15221566,共45年)世宗朱厚熜

13、隆庆(15671572,共6年)穆宗朱载坖

14、万历(15731620,共48年)神宗朱翊钧

15、泰昌(16201620,共1年)光宗朱常洛

16、天(16211627,共7年)熹宗朱由校

17、崇祯(16281644,共17年)思宗朱由检

明朝16帝的年号,分别有什么寓意

年号,一般是古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年号最初由汉武帝所创,历史上第一个年号为“建元”。皇帝不一定只使用一个年号,遇到特殊情况时,可能会更换,甚至随着皇帝心情好坏,都可能会换年号。

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皇帝,就是女皇武则天。她在位21年,就换了17个年号,不得不承认,女人心海底针,难猜啊。由于一些皇帝在位期间更换过年号,所以后世在称呼他们时,往往就用庙号加上朝代区分,就好比汉武帝、唐高宗等等。

到了明清时期,皇帝往往就一人一个年号,所以这时称呼他们,大多就用年号代替了,就好比嘉靖皇帝、康熙皇帝等等。年号除了用来纪年外,一般还会有特殊寓意,不然皇帝也不会用。那么明朝16帝的年号,分别都有什么寓意呢?其中哪些又与别人重复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1、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他建立了明朝,拥有洪大的武功。为了彰显其声威,朱元璋称帝后,便决定用年号“洪武”。这个年号是朱元璋首次使用,不过后来有两个人又用过。

一个是明朝后期的李新,他勾结海盗反抗明朝,建了个政权,定年号为“洪武”,然而很快就被明军平定了。另一个是靖江王朱亨嘉,南明弘光帝被俘后,他自称监国,开始用洪武278年纪年,企图废除朱元璋之后所有皇帝的帝号。不过与此同时,隆武帝在福建称帝。

2、朱元璋去世后,孙子朱允炆即位,改年号为“建文”,意为建立文治。只不过这个年号只用了四年,皇位就被燕王朱棣夺走了,朱允炆下落不明。朱棣即位后,将建文年号废除,不肯承认侄儿的帝位。这个年号只有朱允炆用过。

3、朱棣夺走侄儿的皇位后,改年号为“永乐”,意思是希望国家永远太平、百姓永享安乐。这个年号曾被两个人用过,一个是前梁桓王张重华,一个是五代南汉时的农民起义军领袖张遇贤。

4、朱棣去世后,他的嫡长子朱高炽继承皇位,改年号为“洪熙”,意为希望国家日益强大。只可惜这个年号用了不到一年,朱高炽就驾崩了。朱高炽是明朝评价较高的皇帝之一,开创了“仁宣之治”,他的去世令人遗憾。

5、接下来登基的皇帝,是朱高炽的嫡长子、朱棣的“好圣孙”朱瞻基,年号为“宣德”,寓意宣扬圣德,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同样宣德也是首次被作为年号,不过宣德这个词曾多次被使用,比如宣德军、宣德门、宣德郎等等。

6、朱瞻基的儿子朱祁镇,九岁便继承了皇位,年号为“正统”,代表明朝是中原正统王朝,朱氏皇族代代相传。朱祁镇是明朝16帝中,唯一用过两个年号的皇帝,另一个是“天顺”,寓意奉天顺意。这两个年号都没有与别人重复过。

7、在朱祁镇被瓦剌俘虏期间,群臣拥立他的弟弟郕王朱祁钰登基,改年号为“景泰”。当时瓦剌有意借朱祁镇威胁明朝,而皇帝被俘虏,朝野上下人心惶惶,因此这个年号的寓意是国泰民安。该年号仅他使用过。

8、朱见深是朱祁镇的长子,曾经被叔叔朱祁钰废了太子之位,朱祁镇复辟后,将其复立为太子。朱见深登基后,改年号为“成化”,是成果理化之意,出自“天常之道,生物而不有,成化而不宰。”同样没有别人使用过该年号。

9、朱见深宠爱比自己大17岁的万贵妃,为了躲避万贵妃的迫害,他的儿子朱祐樘从小被太监张敏偷偷藏在冷宫抚养。朱祐樘即位后,改年号为“弘治”,明朝从成化朝起,就已经有衰落的迹象,朱祐樘用这个年号,表明了他有弘大的治国理想。果然他就实现了“弘治中兴”,弘治也成为唯一的年号。

10、朱祐樘是个专一的皇帝,他也只有朱厚照一个活下来的儿子。朱厚照即位后,年号为“正德”,寓意德坚意正。“正德者,自正其德,居上位者正己以治民。”但朱厚照似乎本人与年号不符,是明朝争议较大的一位皇帝。

“正德”这个年号用过的人比较多,比如西夏崇宗李乾顺、唐朝岐王李业之子李珍、大理国段思廉,还有日本中御门天皇也用过此年号。

11、由于朱厚照没有儿子,所以皇位由堂弟朱厚熜继承。据说朱厚熜即位后,大臣为其拟了三个年号,分别为绍治、明良、嘉靖,最后朱厚熜选择了“嘉靖”,意为嘉嘉靖靖。这个年号没有别人用过。

12、之后的皇帝是朱载坖,年号为“隆庆”,一听这个年号,就知道是吉祥喜庆的意思。这个年号越南陈睿宗陈曔也用过。

13、明朝下一个年号是“万历”,使用者为朱翊钧。万历的意思是明朝与世长存,皇帝历世长久、万寿无疆。这个年号只有朱翊钧用过,不过它是明朝存在最长的年号,用了四十八年时间。

14、朱常洛是明朝著名的“一月天子”,他在位亩淘菔奔淅铮鞒哪旰盼?“泰昌”,寓意国泰安昌。只可惜他自己不太“安”,在位一月就因“红丸案”死了。这个年号没有别人用过,也成为明朝使用时间最短的年号。

15、朱由校即位后,年号为“天启”,意思是奉天启示。但这时候什么年号都不重要了,因为明朝面临内忧外患,已经摇摇欲坠。史上用过这个年号的,有南诏第七代国王劝丰佑,以及南梁皇帝萧庄

16、朱由校的三个儿子皆早夭,所以皇位由弟弟朱由检继承,年号为“崇祯”。据说当时内阁拟定的年号有四个,最终朱由检选定了“崇祯”,因为他觉得这里面有崇尚祯祥的意思。另外崇祯谐音“重振”,他内心十分希望能够重振大明河山。历史上没有人用过这一年号。

“崇祯”是明朝作为大一统王朝,所使用的最后一个年号。之后还有南明,用过弘光、隆武、永历三个年号。从明朝历代皇帝的年号可以看出,皇帝还是希望寓意好的年号,而其中有些也代表自己的心思。

年号大多都没有被别人用过,这样显得独一无二,极少数被别人用过,可要不非正统王朝,要不就是外国君主。因此我们在称呼明朝皇帝时,更习惯用年号代称,比如嘉靖皇帝、万历皇帝、崇祯皇帝等等。当然也有像朱祁镇这种拥有两个年号的,那便只好用庙号称呼他为明英宗。

南明的年号

崇祯十七年北京沦陷后,原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政权,并建年号。

18、弘光(16451645,共1年)安宗朱由崧

19、隆武(16451646,共2年)绍宗朱聿键

20、永历(16471683,16年)昭宗朱由榔

其他年号:

1、顺德

明武宗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时所用年号。

2、义兴

崇祯帝太子朱慈烺之年号。吴三桂拥立为明帝时所建年号,不足一月。后下落不明。

3、东武

怀王朱常清之年号。据《续明纪事本末》记载,桂王朱由榔于1646年继任帝位,但郑成功却在1648年春在南澳岛拥立他为监国。后朱由榔的使节在至1649年到南澳,郑成功奉朔,淮王取消监国及年号,同年去世。

4、定武

韩王朱本鉝之年号。此年号史书多不载,始见于查继佐之《罪惟录》。据孟森考证,应为朱亶塉,系太祖第十九子韩宪王之后。不过大多数史学家认为,朱本鉝本人及定武年号并不存在。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始,多为一帝一号。故自明朝时,便习惯以年号来称呼皇帝。虽然明英宗例外,拥有两个年号正统、天顺,人们也仍以其年号而称之。正统皇帝和天顺皇帝便指的都是是英宗朱祁镇。

朱棣篡位后废除建文年号

朱棣篡位后内心十分不自在,想要抹除自己不地道做法的痕迹,于是宣布废除建文年号,漳州的陈思贤公开表示反对。由他看来,朱棣做了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违反了人伦纲常,简直不可理喻,随后说了:“明伦正在今日。”这句话传出去后把朱棣的鼻子都气歪了。

在封建中国,朝廷的权威性在一定程度上依赖礼仪的建制,礼与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同等重要的。皇权一定要名正言顺,由六部之中设立礼部来专门进行规范皇帝的言行,礼的权威由此可见不一般。

这件事情还要先介绍一下当时的背景,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可谓是呕心沥血,仗着身强精神足,日理万机,辛辛苦苦培养了一个满意的接班人朱标。但是天不遂人愿,白发人送黑发人之事也会发生在皇家,迫不得已,朱元璋只好决定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

很显然,年轻的建文帝朱允炆明显不是众位叔叔的对手,各个拥兵自重的大叔二叔们越发不老实起来,其中就属燕王朱棣最为猖獗。在建文帝削藩过程中朱棣并不配合,最后起兵造反。靖难之役后朱棣一步一步登上了皇帝的宝座。但是这个座位他坐的并不踏实,因为名不正言不顺。为了获得心理安慰,他下令废除“建文”年号,改为洪武。这些小技俩被天下人看在眼里,但迫于权威,不敢声张。

陈思贤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公开挑战朱棣的权威,他认为皇帝带头违反礼制,上梁不正下梁歪,还谈何华夏是礼仪之邦,还谈何治国兴邦。朱棣恼羞成怒,将陈教授直接处死。

更多文章

  • 俄国是怎么一步步吞并西伯利亚汗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伯利亚,俄国

    俄国是如何吞并西伯利亚的?怎么没有抵抗的记载?其实是全被灭了!一定程度上,沙俄还真算是“捡漏”一般夺取了西伯利亚。我们今天说的西伯利亚地区,一般是指西至乌拉尔山,东到太平洋沿岸,北至北冰洋,南接中蒙边境的广大地区。这块面积高达1276万平方公里广袤土地,成为前苏联及现在俄罗斯

  • 唐朝灭亡后53年时间五代更替 最终宋朝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五代十国,宋朝

    唐朝是公认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然而经过了近三百年的历史,黄巢起义后,大唐王朝也走到了尽头。唐朝灭亡到宋朝建立之间几十年的历史时期,这期间中原地区出现了五个疆域比较大的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与后周,称为五代。五代之外有众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

  • 古都西安曾经有过多少几个王朝?多少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都西安,古都,西安,西安十三朝,西安13朝,朝代,皇帝

    中国四大古都、六大古都、八大古都、十大古都,指哪?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辽阔的国土上,出现了一些历史丰厚、规模巨大、地位特殊的古都,这些古都可以说是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人们往往将几个重要的古都并称,统一表述。随着时间的推移,比较受人们认可的古都并称也在慢慢演变。四大古都是比较早的说

  • 唐玄宗看上了杨玉环横刀夺爱 李琩为何不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唐玄宗,李隆基,杨玉环,杨贵妃,李瑁

    在唐朝289年的历史中,提起唐玄宗的儿子寿王李琩(旧误作“瑁”),多多少少也算是个名人。不过悲催的是,他的名气并非源于他有过什么赫赫战功,或者在文学方面有什么过人的造诣。事实上,李琩之所以出名,仅仅是因为两个女人。一个是他的生母,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还有一个是他的爱妻,后来也

  • 几幅英文版的中国历史地图和中国版区别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地图,英文版中国历史地图,中国地图

    英文版的中国历史地图有很多,各个版本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由于西方人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情况不是那么熟悉,在制作地图方面也会出现较大的误差。另外,由于观念不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画历史地图方面也会出现偏差。本文中所选的地图来自于一个英文版的世界历史地图,其中中国的部分并不多,只有几幅。可能是受到地中海

  • 明亡,亡于万历?明朝衰落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明朝衰落,明朝,万历皇帝

    明朝历史上争议最大的皇帝,莫过于明神宗朱翊钧。他继位初期励精图治,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壮举,但是后期却怠政严重,将近三十年不上朝理事,同时贪财严重,究其原因,一生纠缠于四个女人之中,心力憔悴,大明的中央政坛也因此出现了严重的裂痕,并为帝国的衰落揭开了序幕。明亡,亡于万历。明代

  • 明朝有四大都城,北京、南京、中都、兴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都城,明朝都城,明朝,北京,南京,中都,兴都

    明朝有“两京”、“两都”四都城之说,所谓“两京”即北京顺天府、南京应天府,“两都”为中都凤阳府、兴都承天府。南京应天府为明太祖朱元璋定鼎之地,北京顺天府为明成祖朱棣之后的法定京师,中都凤阳府乃明朝龙兴之地

  • 歌颂马皇后与朱元璋伉俪情深不离不弃可以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马皇后,朱元璋

    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他从乞丐出身,推翻了大元朝的残暴统治,又打败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军阀,完成统一。朱元璋登基后,虽然屠杀了许多功臣,但是他对贪官污吏毫不手软,因此在民间口碑不错,正史中对朱元璋的人品也称赞有加,说他不好色,是正人君子。其实细细分析,这些记载难免有粉饰之嫌,朱元璋也有不光彩的一

  • 明朝搞不定的蒙古,对清朝俯首称臣靠三个策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蒙古,清朝,民族政策

    蒙古人有着一段非常辉煌的历史时期,由成吉思汗铁木真率领的蒙古铁骑,曾经在亚欧大陆上战无不胜,建立了强悍的蒙古帝国。接着,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了中国又一个封建统治政权元朝。后来朱元璋灭元,将蒙古人都赶到草原上去了。即便如此,明朝也无法真正做到统治蒙古,蒙古人更是常常侵扰明朝边境。正统十四年,蒙古人甚至

  • 最后的大明风华:崇祯死后18年南明撑不起半边天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朝,南明

    在1644年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以后,大明帝国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彷徨。从1644年到1662年的18年间,大明的风华不再,帝国的统治分崩离析,随后,一个在后世被称为南明的短暂时代,在与满清的拉锯争战中陆续展开。短短18年间,在大明帝国的南方,先后出现了弘光、隆武、鲁监国和永历等几个皇族人员为皇帝的南方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