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妃阿巴亥,乌喇那拉氏,是乌拉部满泰贝勒的女儿,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极继母。孝慈高皇后去世后被立为大妃,为努尔哈赤生下三子,即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作为努尔哈赤的大妃,是后宫的第一人,而且还生育了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这三位在清初极具影响力的儿子,应该说是位高权重,可是却在努尔哈赤去世几个时辰后,却为努尔哈赤殉葬了,简直是不可思议。作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晚年最宠爱的妃子,阿巴亥是大清一代唯一殉葬的后妃,而且还不是自愿殉葬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年纪轻轻的阿巴亥为何要为努尔哈赤殉葬呢?
阿巴亥所在的部落和努尔哈赤曾经是敌人,经常的各种开战,后来,为了保护至今的国土不被女真族所灭,布占泰就自己年仅12岁的侄女阿巴亥嫁给了努尔哈赤。阿巴亥不但年轻貌美,还非常的善解人意,深得晚年的努尔哈赤欢心。
就在阿巴亥以为美满的生活还会继续的时候,努尔哈赤与袁崇焕一战后卧病不起,因毒疮发作而死。临死前下旨要阿巴亥为其殉葬。因阿巴亥三子尚幼不愿殉葬,奈何四大贝勒苦苦相逼,只能自缢身亡。
身为大福晋的阿巴亥如果不死的话,就是一个潜在的政治威胁。如若不让她殉葬,等到她的三个儿子长大成人之后,倘若出现母子联合的局面,那么对即位的新君将是一个巨大的政治威胁。权衡再三,也只有先下手为强,借此良机先行除掉大妃。
据说阿巴亥和努尔哈赤的儿子代善有私情,然而这件事情确实被努尔哈赤看在眼中的。在加上阿巴亥过于的年轻,又有权力,会不会扰乱朝纲呢?这会不会是努尔哈赤下令殉葬的原因。
阿巴亥是个善妒的人,从不懂得掩饰自己的情感,由此会得罪不少的人。努尔哈赤在世之时,还有人撑腰。等到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就会成待宰的羔羊,于是在四大贝勒众口一词要求殉葬,由此来换取新皇帝善待三个儿子的结果。
阿巴亥殉葬这件事,充分证明了一件事。在皇权时代,一个女子不管多聪明,最后肯定斗不过男人。最后可怜了多尔衮的三兄弟,眼睁睁的看着母亲被哥哥们逼死却无能为力。
阿巴亥画像
殉葬,这一野蛮的的丧葬形式,多见于奴隶社会。然而,在文明社会的发展历程中,知道17世纪的满洲贵族中,活人殉葬却极为流行。不仅如此,平民百姓也有夫妻殉葬的事例。这一制度的流行,是当朝统治阶级提倡的结果。每当殉葬的事例发生,报告给朝廷,朝廷就会发布旌表表彰,也是大大助长了殉葬风气的流行。
多尔衮之母大妃阿巴亥的殉葬,就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进行的,当时她年仅37岁。同时殉葬的还有两个庶妃阿吉根和代因礼。但是,大妃阿巴亥的身份地位是不符合殉葬条件的。
阿巴亥的地位很高,自从大福晋富察氏被休离后,努尔哈赤就把后宫之权交给了阿巴亥,她就成了主宰大汗后宫的六宫之主。按例,为主殉葬的女子,都是一些身份地位很低的女人,而阿巴亥身为六宫之主,身份高贵,殉葬不符合礼制和以往惯例。
努尔哈赤
再有,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育了3个儿子,这对于努尔哈赤来说是最大的功劳,因为帝王最怕的就是后继无人,所以阿巴亥对于努尔哈赤的贡献是不会被努尔哈赤殉葬的。阿巴亥这三个儿子都有战功,而且多尔衮极受努尔哈赤喜欢的,是努尔哈赤最心仪的继承人,因这一点,努尔哈赤也不会要求阿巴亥殉葬。
多尔衮画像
最后,一般来说,皇子年幼,其母亲也不会被要求殉葬的。当时阿济格21岁,多尔衮15岁,而多铎才13岁,尚未成年,所以阿巴亥不会被要求殉葬,因为还要养育幼子。
皇太极画像
但是,虽然有这么多不会被殉葬的理由,可是阿巴亥就是这样被皇太极等人逼着殉葬了。他们是假借太祖努尔哈赤的遗诏逼着大妃殉葬的,在《武皇帝实录》中说:“(妃)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殉之。”皇太极是否篡了多尔衮的王位
代善画像
可是,皇太极等人的理由并不充分,因为努尔哈赤是不能下这个谕旨的。努尔哈赤死前,急谕十分宠爱的大妃阿巴亥前去迎驾,说明努尔哈赤是十分信任阿巴亥的。皇太极等人逼阿巴亥殉葬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出于这两点:
一.大妃和三子的势力会危及皇太极的利益。努尔哈赤死前曾和阿巴亥密议其死后诸事,具体有何内容,外人无从得知,皇太极也是基于此,害怕阿巴亥用太祖遗诏来让多尔衮即位。阿巴亥聪明机智,而且颇有雄心,阿济格当时已经掌握一旗的兵马,实力雄厚,多尔衮也是年少成名,极具才能。如果任由阿巴亥活着,皇太极继承皇位就会很危险,即使继承以后也会皇位不稳,所以要弄死阿巴亥。
二.大妃和努尔哈赤的密议,对诸王也是一种威胁。因为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对诸王都可以用努尔哈赤遗诏的方式对诸皇子或封,或贬,或赏,或罚,或杀,都只能任由大妃摆布,因此代善等人才会和皇太极联合逼死阿巴亥。
《孝庄秘史》皇太极和多尔衮影视剧照
所以,努尔哈赤于八月二十一日驾崩,八月二十二日卯时皇太极在代善等人得拥护下登基成为大汗。到辰时,也就是皇太极登基不到两个小时,大妃阿巴亥就被逼自尽了。这是皇太极和代善等人突然发动政变的结果,是在阿巴亥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
如果阿巴亥稍有准备,可能就不会被皇太极成功,说不定多尔衮就成为后金的第二个大汗了。当然历史都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