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皇帝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还尽收天下美女,日子过得不要太潇洒。许多有野心、有能力的英雄、枭雄都把能当上皇帝当成自己一生奋斗的目标。为了能得到皇帝的宝座,很多人不惜赌上全身家当,包括自己的性命,为了争夺帝位不惜父子反目、手足相残甚至为此发动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的事件在历史上不胜枚举。如清朝的九龙夺嫡事件。但是,历史上也有人不想做皇帝,最终却被人逼着继承皇位,其中有四人最为出名,其中一人被人打晕抬上龙椅,一人被人用刀逼着登基称帝,一人宁愿投水自尽也不愿当皇帝。
一、石弘:被人用刀逼着登基的皇帝
石弘,后赵明帝石勒的次子,虽是羯族人,但石弘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以恭谨谦虚自守操节,随杜嘏学习经学。长大后,石弘喜欢吟诗作对,结交了不少有才之士,老爸石勒称帝后,石弘被立为太子。
公元333年,石勒去世,而此时的军政大权被堂哥石虎所掌控,石弘因惧怕石虎,就想把皇位让给他,但石虎却说道:“君死而世子即位,我岂敢破坏法规。”石弘甚至跪下求石虎,只要不让自己做皇帝,什么事都听从他的。奈何石虎心意已决,把刀架在石弘的脖子上,逼着他登基称帝。一年后,石虎觉得时机成熟,就强迫石弘禅位于他,并把石弘囚禁起来,不久后被杀。
二、李煜:不得不继承皇位的才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朗朗上口的《虞美人》的作者是南唐后主李煜,是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不仅长得英俊潇洒,而且非常有才华。因李煜有五个哥哥,加上他一心沉迷于诗文、书画,压根就没想过做皇帝。奈何天意弄人,他的四位哥哥都死的比较早,唯有大哥李弘冀活着。
原本李煜认为,他大哥已经被封为太子,也就是皇位的继承人,自己可以安心搞诗文创作,享受美好的生活。但是,李弘冀因残害亲叔叔而被废除其太子之位,不久有也挂掉了。公元961年,父亲李璟去世,作为唯一活着的儿子,李煜无奈之下继承了皇位。14年后,宋军攻破金陵,李煜和小周后被俘到汴京,最终死于此次。曾有人这样评价他:“南唐皇帝李煜先生词学的造诣,空前绝后,用在填词上的精力,远超过用在治国上。”
三、谯纵:为了不当皇帝,选择投水自尽
谯纵是巴西南充人,其出生于东晋末年的一个世家大族。从小就聪明好学多谋略,为谨慎人小心,重义气,经常助困扶危,因此深得朋友百姓敬爱。由于其生活在一个军阀相互混战的年代,目睹了当时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因此他立志要做一番大事业,救民于水火之中。怀着这个志向谯纵选择了投军,很快就因功勋显著而得到升职,做到了安西府参军。
当时正值桓玄之乱,时任益州刺史的毛璩是个忠于晋廷的将领,于是他主动出兵,攻下了汉中,杀掉了桓玄派去镇守的梁州刺史桓希。随后便派兵东下,准备与刘裕左右夹击此时已逃到荆州的桓玄。这支东征军便由谯纵和另一个参军候晖共同统帅。
大军走到一半的时候,却发生军心不稳,人心浮动的情况。原来这支军队大部分是由梁州的降兵和蜀地的士兵所组成,梁兵原是桓氏部众本就不愿东征;而蜀兵心念家土,也不愿东下多管闲事,于是军中抱怨开始蔓延。统帅候晖早就有反叛之心,今见有此良机便企图借用军心煽动士兵攻打益州刺史毛璩,占据蜀地自立。
因此候晖便和心腹将领阳昧谋划此事。两人一商议,均觉得自己的资历太浅,恐怕难以服众,便计议着可以让谯纵当盟主。由于谯家在蜀地是个大族拥有一定声望,谯纵平时又颇得民心,如果有谯纵出面率领,那么必然会得到蜀地百姓的响应。没想到谯纵根本无心反晋,誓死不从,在固辞再三不得后,选择了纵身投江自杀。候晖把他救起来后,再次请求让他当首领,谯纵死命推辞甚至为此投地叩首,痛哭流涕。候晖无奈,只好把他捆起来,堵上嘴,塞到轿子里。
然后就对众宣布,谯纵已经准备带领我们打回老家去了。于是群情跃动,便都跟着候晖起兵反叛。蜀地人听说是谯氏倡导率领的,也打开城门热烈的欢迎他们。于是叛军没费多大劲,便攻入了成都,杀死了毛璩。谯纵见事已至此,已是骑虎难下了,只好坐起了“头把交椅”,于公元405年自称成都王,建立了西蜀政权。
四、赵桓:被老爸打晕抬上皇位的奇葩
宋钦宗赵桓,宋朝的第九位皇帝,也是北宋的末代皇帝。作为宋徽宗的长子,赵桓刚开始生活相当快活,也曾多次幻想着自己在老爸百年之后登基称帝的场景。但此时宋朝国力衰弱,经常被金兵吊打,可谓是岌岌可危。加上宋徽宗沉溺于艺术创作和书法,听信小人的谗言,荒废了朝政,大宋王朝一日不如一日。
公元1125年,金兵大举南下,在如此危急关头,宋徽宗第一个念头就是把皇位自己的儿子赵桓,而自己准备收拾行李难逃。赵桓听说后,打死也不愿继承皇位,这不是摆明了要坑儿子吗。最终,宋徽宗命人把赵桓打晕,然后把皇位传给了他。赵桓醒来后,木已成舟的情况下,被迫选择了继承皇位,但他命人拦住了要难逃的老爸宋徽宗。次年,金兵再次南下,并一举攻破了京城,宋徽宗和宋钦宗都成了俘虏,史称“靖康之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