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真相:联合国为周恩来降半旗是惯例,不是特例

真相:联合国为周恩来降半旗是惯例,不是特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18 更新时间:2023/12/26 6:22:02

降半旗致哀(志哀)是国际上通用的致哀惯例,始于1912年的英国,当时由于一艘船在执行搜寻任务时船长被杀害而由来,后来就变成国际通用礼节。联合国会员国的为世界做出杰出贡献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逝世,联合国总部、联合国在日内瓦的办事机构以及联合国驻该会员国的办事机构将以联合国旗将下半旗的仪式致哀。

联合国降半旗是为了悼念某人的逝世,这原本就有相应的规定。悼念的对象:无论从联合国的相关规定的条款上看(因为后几条中提到了“某国重要人物”和“与联合国有重要联系的世界领导人”)还是从事实上看,不局限于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更不局限于现任元首和首脑)。

联合国于1947年制定了一部旗典(FlagCode)。其中有关致哀的规定是:凡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去世,必须在纽约总部和日内瓦的办事处降半旗致哀一天。因此1976年1月为周恩来降半旗只是例行公事。

在中网站上广为流传的“联合国为周恩来降半旗的真正原因!”的故事让人看了不禁摇头。该故事说: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这故事首先告诉读者,联合国为悼念周恩来总理而下半旗是没有先例的。有一个“破例下半旗”的前提,才可能有后面那精彩的演讲。说故事的人大概想以此证明周恩来享有很高的国际的荣誉,破格悼念显得人格非凡。

可惜这是不真实的。联合国为悼念周恩来下半旗并不是破例之举。联合国于1947年制定了一部旗典(FlagCode)。其中有关致哀的规定是:凡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去世,必须在纽约总部和日内瓦的办事处降半旗致哀一天。因此1976年1月为周恩来降半旗只是例行公事。

没有破例这个前提,后面的故事就显得荒谬了。没有听说有哪个国家驻联合国的使节会为了例行公事而“言辞激愤”。真有这样的不懂联合国的基本规章的外交官的话,他们应当感到“羞愧”而不是“激愤”。当然,秘书长也就不需要做特别的说明了。

杜撰出来的那段秘书长的“极短的演讲”以及它产生的戏剧般效果,本身很有问题。硬要把中国特色的感情推销给洋人,杜撰一个“老支书”式的联合国秘书长。

周恩来生活俭朴,这已经有很多人证明。但并没有哪一份文件告诉我们说周恩来逝世时的银行存款余额具体是多少。中国没有公布国家领导人个人财产的制度。联合国也从不要求成员国报告其国家领导人的收入情况。秘书长无从知道周恩来个人的财务状况,怎能信口说他存款是多少?

“没有存款没有子女”的确是那时中国人民爱戴、悼念自己的总理的一个理由。它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当时中国处在热烈的革命状态。革命革到一贫如洗、革到家庭遭受损失的人被认为是坚定的。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它在中国以外的、人性不曾灭绝的地方,就未必同样令人赞赏。特别是没有子女,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人生的缺憾,绝没有任何“革命美德”的含义。真正尊敬爱护周恩来的外国友人是不愿意去议论这一点的。特别是在悼念的场合下更不应该提起。而该故事却让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大张旗鼓地推崇这种状况,似乎还鼓励别的国家领导学习:“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云云。试问这个“秘书长”:做到“身后无子女”这一条是什么好事吗?你打算让那些已经有了子女的各国领导人怎样去“做到”这一条以便赢得尊敬?讲出这种话,哪里是什么“秘书长”,分明是个中国民间老冒。

这种故事如果在“广大工农兵群众”里流传,倒不奇怪。对国外的情况不了解,难免把自己的思维习惯套在外国人头上。奇怪是一位名叫吴妙发前驻联合国的官员也这样讲。而他“回忆”起这故事的过程也很奇特。他在90年代曾单独或者与人合作出过多部关于乔冠华和联合国的书。在至少两本书中他记载了在联合国悼念周恩来的情况。均无一字提到上述故事。只提到了“中国代表团驻地”降半旗、布置灵堂、以及各国外交官的前来悼念等事情。没有一丝联合国总部降旗以及广场上响起“雷鸣般掌声”这些情节。

而到2002年1月,他却突然杜撰出了这个故事。文章登在1月8日的人民网上。他声称“这是联合国建立50多年以来罕见的事情”。还有鼻子有眼地说:“当年我站在联合国广场聆听了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对此作出的既感人又意味深长的讲话。”这实在是令人称奇。在联合国工作多年的吴先生怎么会不晓得“联合国旗典与规则”?1976年时中国所有报刊,包括主席他老人家,都讲中国有八亿人口。吴先生怎么会“聆听”到秘书长讲出“中国有10亿人口”这样超前的统计数字?中国出使联合国的人很多,何以别人没有见到,独吴先生见到了如此“罕见的事情”?又何以他要把这“罕见的事情”压了那么多年才肯说出来?

为了证明谁谁伟大,就编造洋人怎样敬仰他的故事。这种事在中国并不少见。在一个声称很讨厌“挟洋自重”的国度里,这做法多少有点讽刺的意味。

联合国至今都为哪些人的逝世降过半旗?

埃及重葬加利,联合国降半旗

悼念曼德拉,联合国降半旗

联合国也为金正日这种货色降半旗

联合国曾为这些人逝世降半旗共17次,中国人占6次。

一、1948年,印度的国父“圣雄”甘地(遇刺)。

二、1953年,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

三、1962年,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哈马舍尔德(哈马舍尔德于1955年在北京会见过周总理后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与周恩来相比,我们简直就是野蛮人”。)逝世1周年(这可以说只是补办,也可说是破例)。

四、1968年,美国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

五、1976年1月9日(逝世次日)至15日(葬礼日),周恩来。

六、1976年7月,朱德(《人民日报》24日第六版:为哀悼朱德委员长,“联合国总部在七月八日和十一日下半旗志哀”。为朱德降半旗两日,也属于规定中的“特殊情况”了。)七、1976年9月9日(逝世当日),毛泽东

八、1981年6月1日,宋庆龄(5月29日逝世)(《人民日报》第六版《沉痛哀悼宋庆龄名誉主席》其中一句:联合国会旗今天下半旗半天志哀)。

九、1995年11月6日(葬礼次日),以色列总理拉宾(4日遇刺)。

十、1997年2月20日(逝世次日),邓小平

十一、1997年,印度修女德蕾莎。

十二、2001年1月23日(安葬日),刚果(金)总统劳伦特•卡比拉(16日遇刺)。

十三、2001年6月5日(2日为安葬日),尼泊尔前国五比兰德拉(1日争执中遭枪杀)。

十四、2003年8月,伊拉克问题特别代表、巴西籍政治家德梅洛(因其所在的联合国驻伊拉克办事处遭到恐怖分子的自杀性炸弹攻击而遇难)。

十五、2004年11月11日(逝世当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

十六、2006年1月,科威特埃米尔(科威特国家元首的称谓)贾比尔•艾哈迈德•萨巴赫。

十七、2006年7月28日,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在内的4名联合国观察员(26日因以色列军队对黎巴嫩南部进行空袭而丧生)。

更多文章

  • 荆州武则天的少女时代 一代女皇帝少女梦的起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荆州,武则天,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故乡

    范冰冰版《武则天》近来热播,台词中说到了“荆州”,字幕上打出了“荆州”。是的,武则天的少女时代就是在荆州度过的,荆州是她难忘的第二故乡,是她少女梦开始的地方,她就是从荆州走向长安的。荆州是武则天的成长地和避难所那是公元635年(唐贞观九年)五月,武则天

  • 末代皇帝基本不得善终 汉献帝是如何做到自保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末代皇帝,皇帝,汉献帝,刘协,汉朝

    中国史上的亡国皇帝的结局一般都不好,不是被囚禁,被毒害,就是被诛杀,但是汉献帝刘协却逃过了这一劫。那么这是为什么呢?刘协的人生走向又是怎样的呢?汉献帝刘协是汉灵帝的次子,也是汉少帝的弟弟。在汉少帝被董卓所废之后,他被董卓扶持为帝。后来董卓被杀,但其部下却攻入长安。在逃亡的路上,他遇见了曹操,被曹操所

  • 惟人之行为有善恶之分 所以谥号也有褒贬之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谥号,文人谥号,皇帝谥号,中国皇帝谥号

    一所谓谥号,又称谥,乃帝王、大臣、士大夫身后,朝廷依其生前事迹予以之称号。《左传宣十年》有云:"郑人改葬幽公,谥之曰灵。"考上古有号无谥,周初始制谥法。秦皇废不用,汉初复之。其后帝王谥号,由礼官议上;王公大臣定谥,唐宋时由考功定行状,太常博士作谥议;明清时定谥属礼部。士大夫身后,由亲族门生故吏为立谥

  • 袁世凯称帝遗臭万年 袁的临终遗言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袁世凯称帝,袁世凯临终遗言,袁世凯

    袁世凯称帝,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政治事件,他是北洋军阀领袖,以和平的方式逼清帝溥仪退位,推翻清朝,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建立了中华帝国,遭到全国人民反对,多方势力讨伐。1916年3月22日,称帝83天的袁世凯被迫宣告退位。6月6日病逝。1916年8月24日归葬于河南安

  • 吊死煤山的崇祯皇帝为何死前杀了众子女妃嫔?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崇祯皇帝,崇祯皇帝自杀,明朝皇帝,明朝灭亡

    崇祯皇帝一生操劳,勤于政务,严于律己,不近女色,登基之初就扫除了天启年间作威作福的魏忠贤集团,也就是所谓的“阉党”。朝政在他的治理下,与前两任皇帝相比有了极大的改观。可惜,大明王朝在崇祯年间,内有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外有辽东女真虎视眈眈。加上崇祯皇帝自己生性多疑,独断专行,哪

  • 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立他的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明朝皇帝,朱允炆,建文帝

    按照常人思维,一般皇帝死后皇位大多都是传给儿子的,当然,没有儿子的皇帝例外。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明,建元洪武,正式宣告了明朝的建立。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编《祖训录》,定封建诸王之制”,陆续分封诸子于北部边境和各战略要地。朱元璋

  • 史上最华丽的转身 石勒是怎么样从奴隶做到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胡乱华,五胡十六国,石勒,皇帝

    石勒曾说:“大丈夫行事当礌礌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字里行间,对曹操、司马仲达父子的揶揄,可见此人并非是常人,而实际上,石磊也算是个大英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一度五胡十九国(五胡十六国)中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南征若得逞,

  • 金辽战争中出现的两个短命王朝:北辽和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金辽战争,短命王朝,北辽,奚国

    公元1122年,辽国天祚帝在金兵痛击下逃入夹山避难,宰相李处温联络宗室耶律大石及手握兵权的奚六部大王萧干等,以燕京不可无主为理由,拥立辽兴宗的孙子,兵马大元帅和鲁斡之子、时任秦王、都元帅的耶律淳为帝,号天锡皇帝,年号建福,史称北辽。北辽东北有金国大军、南边有觊觎已久的宋军、西北天祚帝政权又视之若叛逆

  • 为什么那么多色彩鲜明的皇帝都出现在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皇帝,明朝皇帝列表

    问:为什么那么多色彩鲜明的皇帝都出现在明朝?明朝出现了很多色彩鲜明的皇帝(明朝皇帝列表),什么木匠帝刷钱帝嗑药帝调戏淫乐帝等等,为什么这些皇帝扎堆出现在明朝呢?是明朝大环境所致还是清人史书篡改所致?答:其实你说的这些奇葩皇帝,历史上很多,在东汉,南北朝时期尤其众多,只不过明朝离我们更近,历史记录更加

  • 朱元璋给建文帝留了仨锦囊 让他剃度救了他一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朱允炆,建文帝,锦囊

    一说被大铁箱子救了一命根据谷应泰在《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载:燕军破城而入时,朱允炆欲拔刀自尽,少监王钺在侧拦住说:“陛下不可轻生,从前太祖升遐时,曾留有一个箱子,并说‘子孙若有大难,可开箱一视,自有方法。”朱允炆即命王钺取箱,片刻后有太监四人,扛一箱入殿,箱的四围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