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4日,日本照会美、中、英、苏四国,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中国战时首都重庆晨7时,美、中、英、苏四国政府在各自首都同时宣布日本政府已正式无条件投降。与此同时,美国国务卿贝尔纳斯指示日本,将正式投降步骤的照会交由中立国瑞士转给中国。8月15日,重庆10时,蒋中正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区总司令、中国国民政府主席的身份,通过中央广播电台对全国军民和世界人士发表抗战胜利广播演说。
《抗战胜利告全国军民及全世界人士书》
全国军民同胞们: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士们:我们的抗战,今天是胜利了,“正义必然胜过强权”的真理,终于得到了他最后的证明,这亦就是表示了我们国民革命历史使命的成功。我们中国在黑暗和绝望的时期中,八年奋斗的信念,今天才得到了实现。我们对于显现在我们面前的世界和平,要感谢我们全国抗战以来忠勇牺牲的军民先烈,要感谢我们为正义和平而共同作战的盟友,尤须感谢我们国父辛苦艰难领导我们革命正确的途径,使我们得有今日胜利的一天,而全世界的基督徒更要一致感谢公正而仁慈的上帝。
我全国同胞们自抗战以来,八年间所受的痛苦与牺牲虽是一年一年的增加,可是抗战必胜的信念,亦是一天一天的增强;尤其是我们沦陷区的同胞们,受尽了无穷摧残与奴辱的黑暗,今天是得到了完全解放,而重见青天白日了。这几天以来,各地军民的欢呼与快慰的情绪,其主要意义亦就是为了被佔领区同胞获得了解放。
现在我们抗战是胜利了,但是还不能算是最后的胜利。须知我们战胜的含义决不止是在世界公理力量又打了一次胜仗的一点上,我相信全世界人类与我全国同胞们都一定在希望?这一次战争是世界文明国家所参加的最末一次的战争。
如果这一次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的战争,那麽我们同胞们虽然曾经受了忍痛到无可形容的残酷与凌辱,然而我们相信我们大家决不会计较这个代价的大小和收获的迟早的。我们中国人民在黑暗和绝望的时代,都秉持我们民族一贯的忠勇仁爱,伟大坚忍的传统精神,深知一切为正义和人道而奋斗的牺牲,必能得到应得的报偿。全世界因战争而联合起来的民族,相互之间所发生的尊重与信念,这就是此次战争给我们的最大报偿。我们联合国以青年血肉所建筑的这道反侵略的长堤,凡是每一个参加的人,他们不仅是临时结合的盟友,简直是为人类尊严的共同信仰而永久的团结了起来。这是我们联合国共同胜利最重要的基础,绝对不是敌人任何挑拨离间的阴谋所能破坏。我相信今后地无分东西,人无论肤色,凡是人类都会一天一天加速的密切联合,不啻成为家人手足。此次战争发扬了我们人类互谅互敬的精神,建立了我们互相信任的关系,而且证明了世界战争与世界和平皆是不可分的,这更足以使今后战争的发生势不可能。我说到这里,又想到基督宝训上所说的“待人如己”与“要爱敌人”两句话,实在令我发生无限的感想。
我中国同胞们必知“不念旧恶”及“与人为善”为我民族传统至高至贵的德性。我们一贯声言,祇认日本黩武的军阀为敌,不以日本的人民为敌;今天敌军已被我们盟邦共同打倒了,我们当然要严密责成他忠实执行所有的投降条款,但是我们并不要报复,更不可对敌国无辜人民加以污辱,我们只有对他们为他的纳粹军阀所愚弄所驱迫而表示怜悯,使他们能自拔于错误与罪恶。要知道如果以暴行答复敌人从前的暴行,以奴辱来答复他们从前错误的优越感,则冤冤相报,永无终止,决不是我们仁义之师的目的。这是我们每一个军民同胞今天所应该特别注意的。
同胞们:敌人侵略中国的帝国主义,现在是被我们打败了,但是我们还没有达到真正胜利的目的,我们必须彻底消灭他侵略的野心与侵略武力,我们更要知道胜利的报偿决不是骄矜与懈怠。战争确实停止以后的和平,必将昭示我们,正有艰巨的工作,要我们以战时同样的痛苦,和比战时更巨大的力量,去改造,去建设。或许在某一个时期,遇到某一种问题,会使我们觉得比战时,更加艰苦,更加困难,随时随地可以临到我们的头上。我说这句话,首先想到了一件最难的工作,就是那些法西斯纳粹军阀国家受过错误领导的人们,我们怎样能使他们不只是承认他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并且也能心悦诚服的接受我们的三民主义,承认公平正义的竞争,较之他们武力掠夺与强权恐怖的竞争,更合乎真理和人道要求的一点,这就是我们中国与联盟国今后一件最艰钜的工作。我确实相信全世界永久和平是建筑在人类平等自由的民主精神和博爱互助的合作基础之上,我们要向民主与合作的大道上迈进,来共同拥护全世界永久的和平。
我请全世界盟邦的人士,以及我全国的同胞们!相信我们武装之下所获得的和平,并不一定是永久和平的完全实现,一直要作到我们的敌人在理性的战场上为我们所征服,使他们能彻底忏悔,都成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分子,像我们一样之后,才算达到了我们全体人类企求和平及此次世界大战最后的目的。
1945年8月14日,日本照会中、苏、美、英四国,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7时,经中、苏、美、英四国政府磋商约定,通过无线电广播,向世界各国公告:日本政府已正式无条件投降。这就是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四国公告》。1945年8月15日,成为地球人类的正义纪念日,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胜利的日子,中国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法理上说,8月15日却不能成为中国人民的抗战胜利纪念日。因为,胜利的纪念日需要以日本政府投降法律手续的完成为标志,需要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
1945年8月21日,日本投降代表赴湖南芷江洽降。中国战区分为16个受降区接受日军投降,南京作为中国战区总受降仪式举办地点。日本投降后,为何要在芷江和南京举行两次受降仪式?
1945年9月2日9时(东京时间),同盟国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隆重的联合受降典礼,中国政府代表是军令部部长徐永昌。日本政府全权代表和大本营全权代表分别在投降书上签字。中、苏、美、英、法等国的全权代表在日本投降书上签字确认,接受日本投降,投降书即刻宣告生效。
1945年9月3日,蒋介石代表国民党中央和国民政府致辞,重庆举行了庆祝胜利典礼。但蒋公在致辞中并没有宣布将当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45年9月9日9时,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中国陆军总司令部礼堂举行。至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宣告日本帝国主义彻底失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1946年春,“抗战胜利纪念日”才被提到议事日程。4月8日,国民党中常会和国防最高委员会常务会召开临时联席会议,提交的议案中说:“九月三日为敌人签定降书之日似应定为国定纪念同时致祭忠烈是否可行谨提请核议。”误将“庆祝胜利日”当作了投降书的签署日,会议对此提法未作纠正,而是直接通过了这一议案。4月12日,这项决议交由中央社以播发新闻通稿的方式公布。
1946年9月3日,中国人民庆祝了首个“胜利纪念日”。9时,国民政府在南京国府大礼堂举行胜利周年纪念典礼,并赴灵谷寺致祭为抗战而死难的忠烈,南京各界同时在公共体育场举行庆祝大会,上海、杭州、重庆、汉口、济南、青岛、广州、香港等地当日均有纪念集会。
1948年9月8日,蒋介石签署中华民国总统令,公布“修正国定纪念日日期表”。其中规定:“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纪念是日全国一律悬旗庆祝,各级机关学校团体分别集会纪念,并由各该地地方政府召开各界纪念大会,同时致祭忠烈,抚慰遗族。”
1949年12月23日,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了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把8月15日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
1951年8月1日,毛泽东在中宣部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的请示报告上批示,同意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为9月3日。8月13日,周恩来签署通告。通告指出,“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故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应改定为九月三日”,要求全国人民在每年这一天举行纪念。9月2日,毛泽东和斯大林互致了贺电,北京各界5000余人,在中山公园音乐堂举行庆祝抗日战争胜利6周年大会。配合当时抗美援朝和反对美国单独对日媾和,全国各地也在9月2日前后举行了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
此后的60余年间,受国内国际多种原因的影响,尽管没有每年都举行庆典,但除了1955年和1975年之外,每个“逢五”“逢十”年份的9月3日,在北京都举行了隆重的集会,由中央领导人讲话,而且逐步演变为由最高领导人发表讲话。
1999年9月18日和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两次修订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但对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未作任何修改。
2014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通过决议,确定每年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87.9万余人,大半个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先后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缅怀英烈,悼念同胞,牢记历史,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