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二十节 仲父摄政――吕不韦使秦国驶上统一的快车道

第二十节 仲父摄政――吕不韦使秦国驶上统一的快车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33 更新时间:2023/12/21 13:22:38

第二十节仲父摄政――吕不韦使秦国驶上统一的快车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嬴政虽然继承了秦王之位,但是,他还没有执掌国柄,只不过是名义上的秦王。为什么呢?因为嬴政继秦王位的时候,只有13岁。鉴于当时国内外的政治军事实际,秦国的军政大事完全取决于相国吕不韦。

>嬴政继立为王之后,尊奉吕不韦为相国,称他为“仲父”。

>

>这时的吕不韦,借助拥立秦庄襄王之功,由一个富有的珠宝商人而跻身于秦国的政坛,而且位居群臣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天下,炙手可热。由于《史记·秦本纪》和《史记·吕不韦列传》的记载,及其后世儒生对吕不韦的偏见,所以,读史者往往最感兴趣的是吕不韦到底是不是秦始皇的生身父亲一类宫廷淫乐之事,对吕不韦的历史贡献,往往视而不见。

>

>我认为,吕不韦的出现,对于秦国来说,是一大幸事。简要说来,在秦国的发展史上,秦庄襄王是一个过渡性的君主,他不但生性懦弱,贪淫好色,而且实在是缺少担当秦国君主的才干。如果没有吕不韦,他除了不能君临天下之外,很可能早已命丧黄泉,即便是当了秦国之君,也很有可能被其他兄弟推翻。即便不如此,他去世之后,秦王嬴政能否顺利登基,都很成问题。如果公正的看吕不韦的所作所为,我们就会发现,吕不韦以秦王嬴政“仲父”的身份摄行王事,的确是秦国的一大幸事。

>

>我之所以说吕不韦摄行王事是秦国的一大幸事,是因为吕不韦在其执政期间,实实在在地做了两件值得称道的大事。

>

>其一是调兵遣将,拓疆开土,继续向中原用兵,为秦国最后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做了最为充分的军事准备工作。

>

>根据《资治通鉴》上的记载,吕不韦自从担任秦国相国那一刻起,就亲自率兵出战,为秦国的东进打开一条通道。前面讲过的,秦庄襄王刚一即位,东周君就联合诸侯攻打秦国,秦相邦吕不韦率兵出战,一举击溃东周联军,而且把东周君迁到阳人聚那个地方。此后便是蒙骜伐韩攻赵取得一系列胜利,这些都与吕不韦的运筹帷幄有着极大关系。

>

>秦王政继位之后,把国家大事全交给吕不韦来处理,吕不韦虽然名为相邦,实为秦王。的确,吕不韦把治理秦国当做自己的家事,呕心沥血,以求。从下边所列的战事表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吕不韦的确不负秦王所托,是个颇有将相之才的相邦。

>

>元年,蒙骜(ào)击定之。

>

>三年,蒙骜伐韩,取十二城。

>

>四年,蒙骜伐魏。

>

>五年,蒙骜伐魏,取二十城,初置东郡。

>

>六年,秦拔魏朝歌,及卫濮阳。

>

>七年,伐魏,取汲。

>

>九年,伐魏,取垣、浦。

>

>吕不韦在秦王政继位之初的九年中,几乎是连年征战,并且大都有所斩获,而且在新占领的土地上设置的三川郡、太原郡、东郡等,都是具有军事基地性质的战略要冲,特别是三川郡,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些基地的设立,为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战争打下了雄厚的军事基础。

>

>除了军事上的胜利之外,在国内,秦国日益强盛,兵强马壮,成为各国人才趋之若鹜的地方。这些虽然不是吕不韦一个人的功劳,但与其决策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所以,秦始皇九年,(lào)(ǎi)败亡后,虽然也牵连到吕不韦(因为是吕不韦举荐的),但秦始皇还是念及吕不韦侍奉先王、辅佐自己的功劳很大,不忍心诛杀他。至于后来又发了一道诏书,贬斥吕不韦“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我认为那也是与吕不韦在政治观点和权力争夺上的矛盾所导致的,并不是吕不韦真的没有资格封侯拜相,食邑万户。即使没有的叛乱,秦始皇仍然会找另外的借口除掉吕不韦的,因为这是秦始皇树立自己威权的必然结果。

>

>其二,吕不韦在相秦期间的另一大功劳,就是组织编撰了流传至今的《吕氏春秋》。

>

>那么,《吕氏春秋》到底是怎样的一部书呢?

>

>要讲清楚《吕氏春秋》是怎样的一部书,就要从吕不韦为什么要编纂(zuǎn)这部书说起。关于《吕氏春秋》的成书原因及过程,《史记·吕不韦列传》的记载是:

>

>当是时,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赵有平原君,齐有孟尝君,皆下士喜宾客以相倾。吕不韦以秦之强,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时诸侯多辩士,如荀卿之徒,著书布天下。吕不韦乃使其客人人着所闻,集论以为八览、六论、十二纪,二十余万言。以为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号曰吕氏春秋。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吕不韦之所以要编撰《吕氏春秋》,纯粹是虚荣心作祟,要把当时名闻天下的四公子比下去,于是大肆招揽门客舍人,作文论道,编成《吕氏春秋》。如果真是这样,我以为,也未免太小看吕不韦了,把吕不韦降低到现如今那些附庸风雅的官员和当红明星的水平上去了。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吕不韦组织编写这部书的时候,有借此书炫耀自己的个人功利思想在内,但是要看到,《吕氏春秋》表现更多的是吕不韦治国、治家、治天下的政治理念和大政方针政策,包括吕不韦对一些前朝政治思想的评价,等等,是春秋战国以来,各流派思想由各自为主到实现思想统一趋势的体现。吕不韦是非常希望该书能够成为秦朝统治者秦王政治国的指导思想的,可惜的是,秦王政与吕不韦之间存在诸多政见的不和,消除吕不韦主政期间以及遗留下来的影响,是秦王政主政后要做的事情之一。自然,对于以吕不韦姓氏命名的《吕氏春秋》他当然是非常反感的。出于政见上的分歧,秦王政很自然地会对该书进行排斥和否定。但是在秦王政,我认为他至少在私下里还是阅读过《吕氏春秋》的,要不然,他不会对吕不韦有那么重的敌意。可以这么说,除了两人政见的不和,秦王政排斥和否定《吕氏春秋》更深层的原因,是秦王政的思想与《吕氏春秋》提出的观点格格不入。

>

>另外,《史记》上所说的四公子当红与吕不韦当红时期也相差颇远,当时的四公子并不在同一个时期,特别是他们死期相差甚远。秦昭王五十六年时,平原君就去世了;始皇四年时,信陵君也去世了;孟尝君在秦昭王二十四年时去世;信陵君率领五国兵攻秦,是秦庄襄王时候的事,这时吕不韦已经在秦为相;春申君虽然与吕不韦同时代,但也相隔十多年。从这可以看出,只有信陵君和春申君与吕不韦《吕氏春秋》成书时间比较接近,但是,吕不韦成书时间已经是秦始皇八年,此时,除春申君外,其余公子都相继死去,而春申君在楚国的日子也不好过,吕不韦大可不必与之进行攀比,因为他的势力和名望此时早已大大地超过四公子了。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毕业季经典语录毕业季语录说说大全-感人的情话

临危不惧的意思

毛南族简介

标签: 秦国

更多文章

  • 尉缭是个什么样的人?赢政为什么非常欣赏尉缭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的人

    尉缭是个什么样的人?赢政为什么非常欣赏尉缭,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尉缭本来是魏国大梁人,年轻时习演兵法,受商鞅的思想影响较大。公元前237年,尉缭因在魏国未能受重用,来到秦国,游说赢政。尉缭也像李斯一样,主张军事、政治两手并用。他第一次见赢政时就说,凭着秦国的强大,诸侯就是您管辖的郡县的长官。现

  • 吕不韦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不韦怎么死的?吕不韦之死秦王嬴政以果决的军事行动夷灭了嫪毐集团的叛乱,嫪毐事件第一次真正展示了秦王嬴政这位年轻君王处理突发事件的魄力与能力。然而,嫪毐事件也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他就是吕不韦,位高权重的秦国相国,他曾经帮助异人登上太子之位,并辅佐了秦庄襄王

  • 陈胜吴广起义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他们的起义有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起义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他们的起义有成功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胜吴广起义的结果大家可能还记得我们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学过一篇文章叫做陈胜吴广起义,看过《史记》的也知道中间有一篇叫做《陈涉世家》,讲述的就是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也叫大泽乡起义是秦末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 秦朝丞相赵高到底有没有被施宫刑成为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宫刑

    秦朝丞相赵高到底有没有被施宫刑成为太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高像他生于隐宫――秦朝专门用来收容刑满释放的犯人的场所。秦始皇不知怎么听说他勤奋的名头,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专门管理帝王的车架,并教导始皇的次子公子胡亥。赵高善于察言观色、献媚逢迎,很快便获得始皇帝和公子胡亥的信任。公元前210年

  • 赤眉军击更始帝刘玄长安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安

    赤眉军击更始帝刘玄长安之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更始三年(东汉建武元年,25年)九月,在赤眉农民起义战争中,赤眉军攻克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推翻更始帝刘玄的一次重要作战。是年初,赤眉军进入关中,连续在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藉乡(今河南阌乡东南)击败更始讨难将军苏茂及丞相李松。六月,进抵

  • 解密: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要打公子扶苏的旗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胜吴广

    解密: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要打公子扶苏的旗号?,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要打公子扶苏的旗号?陈胜自己解释说:“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这还是没说清楚为什么打他的旗号。陈胜、吴广发动的是农民

  • 第十一节 秦人智囊――智勇兼备樗里子辅助三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智勇

    第十一节秦人智囊――智勇兼备樗里子辅助三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上文说到,秦武王虽然在位四年,但却耀武扬威,威镇诸侯,甚至连周天子也对他避让三分。秦武王在治国上能够取得如此政绩,是与他的丞相樗里子的全力辅佐分不开的。樗里子何许人也?樗里子,名疾,是秦惠文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樗里子的母亲是韩国人,

  • 随何凭着三寸之舌决定楚汉战争最后的胜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胜败

    随何凭着三寸之舌决定楚汉战争最后的胜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楚汉战争中,九江王英布的向背,是刘邦、项羽孰胜孰败的关键,就好比擂台上两个僵持的力士,谁也摔不倒谁,旁边一小个子,他的砝码加之于谁,谁就能将对方打倒取得决定性胜利一样,英布无疑就是两个力士边上的那位小个子。然而,谁能说动英布决定他最

  • 秦始皇秦陵地宫曝光:秦始皇尸体疑遭腐烂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始皇

    秦始皇秦陵地宫曝光:秦始皇尸体疑遭腐烂,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13岁开始营建,前后38年时间动用数十万人力。“从秦始皇陵建设工程总体上看,由于工期时间长,人力有保证,秦陵可说是统一规划、同时动工的。”曾参加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田野考古发掘

  • 赵高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之死

    赵高之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高之死赵高逼死秦二世,恨不得自己立即当皇帝,但他又惧怕大臣们不服,只好先立扶苏的儿子子婴当皇帝,准备在九月举行即位仪式。当时,农民起义正如火如荼,势不可挡。刘邦的起义军已经兵临城下,秦朝灭亡在即。子婴一面派部队抵抗义军,一面着手收拾赵高。九月到了,赵高让子婴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