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尉缭是个什么样的人?赢政为什么非常欣赏尉缭

尉缭是个什么样的人?赢政为什么非常欣赏尉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873 更新时间:2023/12/26 10:11:07

尉缭是个什么样的人?赢政为什么非常欣赏尉缭,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尉缭本来是魏国大梁人,年轻时习演兵法,受商鞅的思想影响较大。公元前237年,尉缭因在魏国未能受重用,来到秦国,游说赢政。尉缭也像李斯一样,主张军事、政治两手并用。他第一次见赢政时就说,凭着秦国的强大,诸侯就是您管辖的郡县的长官。现在我最担心的是诸侯暗中联手,突然袭击秦国,那就像当年韩、赵、魏三家虽然比智氏都弱,但是,三家暗中结盟,突然下手,最终灭了强大的智伯。当年打败仗的越国,麻痹吴国,经过十年生养休息,聚集力量,最终灭了吴国。这都是历史教训啊!希望大王不要吝惜钱财,用重金贿赂六国的权臣,利用他们打乱六国的计划,至多费上三十万金,就可以摆平天下的诸侯(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史记·秦始皇本纪》)。

>赢政非常欣赏尉缭的意见。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赢政也崇尚法家,他正在进行的统一战争需要军事理论指导,正需要这样的良才。两人相见恨晚。

>

>赢政不但采纳了尉缭的计谋,而且见尉缭时平等相待,连衣服饮食也和尉缭是同等规格的。一位领导如此对待一位部下,对领导来说是对人才的尊重,对人才而言则是得到了大显身手的平台。

>

>尉缭以其杰出军事家的敏锐观察力,看出了赢政残忍、缺乏仁德,并且有虎狼之心——用人的时候对人谦下,得志的时候便会吃人。尉缭曾说,我是个平民,大王见我总是非常谦卑。如果大王夺了天下,天下的人就都得成为他的奴隶了。我不能跟他长久交往。于是,尉缭几次想逃走。赢政发觉后,坚决劝止,还让他当了秦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国尉。

>

>尉缭的策略就是打间谍战。秦国的间谍战非常奏效,多次瓦解了六国的秦国中级军吏俑联合,从而使秦国转危为安。如在秦国与赵国的战争中,秦国买通赵王宠臣郭开,对大将李牧多方进谗,极力诬告,赵王迁最终秘密处死李牧,赵国因此灭亡。

>

>尉缭著有《尉缭子》一书,这是先秦时期最著名的军事著作之一。宋朝编纂《武经七书》时,《尉缭子》与《孙子》、《吴子》一起并列为最重要的军事教材。

>

>《尉缭子》也和其他先秦兵书一样,认为“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将者,死官也;故不得已而用之”。这说明尉缭不主张滥用武力。此外,他还认为:“凡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夫杀人之父兄,利人之财货,臣妾人之子女,此皆盗也。”这实际上是主张战争应该“诛乱禁暴”。赢政手下有如此杰出的军事家,这是他能统一天下的重要保证,也是秦国的福气。

>

>在《尉缭子》中,尉缭根据战国时期战争所面临的新的时代特点,进一步对孙武的“奇正”战术加以研究,提出了更为灵活多变的“奇正”战术——排兵布阵的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法,四为正,四为奇,互相变化使用。“四正”一般指正面迎击或打击敌人,“四奇”一般指从两翼或敌后出奇制胜,以配合正面作战。这种避实就虚的战略战术在秦统一过程中曾多次发挥重大作用。

>

>赢政统一天下必须依靠军事实力,所以,王翦父子、蒙氏祖孙三代在兼并六国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但是赢政不光倚靠这些能征善战的武将,他麾下还有一批文臣也非常了不得。

>

>文臣之中当首推吕不韦。特别是在赢政十三岁即位到二十二岁举行加冠礼之前的九年里,吕不韦对秦国的持续发展发挥了极大作用。当然,吕不韦的情况比较特殊,最终因为他不知止于当止之处、当止之时而被贬,后自杀。吕不韦是赢政统一天下最重要的文臣之一。在那九年之中,秦国并没有停止对六国的不断打击,这些进攻都是在吕不韦的主持下完成的。比如东郡的建立就是在吕不韦主政期间完成的,而东郡是切断六国合纵的一把利剑,也是一把刺向齐国腹地的利剑。

>

>继吕不韦之后,赢政身边最重要的文臣是李斯。李斯提出了率先灭韩的统一总方略,揭开了秦灭六国的序幕。

>

>战国时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奉行比较开放的人才政策,所以一些时代精英纷纷到秦国谋求发展,赢政身边的人才数以千计。面对这些人才,赢政的态度是什么呢?《战国策》中记载了一位叫顿弱的特别的人与赢政的一次见面,从中能看出赢政对待人才的态度。

>

>这位非常特别的人究竟特别在什么地方呢?他见到君王不下拜(有些学者认为,顿弱即是尉缭)。顿弱扬言,我做人的原则是不向称王者下拜,如果能满足我这个条件我就见;否则,不客气,老子不伺候。这话传到了赢政那里,赢政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同意顿弱不拜而见(秦王欲见顿弱,顿弱日:

>

>臣之义不参拜,王能使臣无拜,即可矣;不,即不见也。秦王许之——《战国策·秦策四》)。

>

>一见赢政,顿弱开口就说,天下有三种人,不知大王知不知道。第一种人有其实而无其名,第二种人无其实而有其名,第三种人是既无其名又无其实。

>

>赢政听了顿弱这番没头—、没脑的话,不知道他要说什么,只好老老实实地回答,你说的我不明白。

>

>顿弱说,有其实而无其名的是商人,他们不用拿着农具辛勤劳作,但是,他们却有吃不完的粮食。无其实而有其名的是农民,他们冬夏劳作,辛辛苦苦,却没有粮食吃。既无其名又无其实的是君王,身为万乘之国的君王却没有孝母之名,以千里之地落了一个不孝之实。赢政一听,气得浑身哆嗦。顿弱说,山东六国如此强大都没有损伤大王的名声,但是,大王软禁自己的母亲却毁掉了自己的名声。

>

>顿弱谏赢政一事当发生在赢政处理缪事件之后。此时顿弱进谏,还坚持不拜赢政,而赢政居然能够接受顿弱的不拜,还最终听取了顿弱的批评。

>

>上部在《赵姬之乱》中讲到茅焦谏止赢政,赢政从大局考虑,迎回母后。现在我们知道当时劝赢政收回成命、迎回母后的人还有顿弱。茅焦是在赢政气头上冒死进谏(文死谏),顿弱则是事后为赢政分析利害。赢政能不拘于礼数接见顿弱,表现了此时的赢政虚心纳谏的勇气与胸怀大局的气度。

>

>赢政不但知人善任,而且对待大臣相当宽厚。

>

>举两个例子。

>

>先说前文讲过的李信。李信攻楚,大败而归,但是,赢政并没有因此而处死李信。灭燕之时王贲和李信一起平定燕地、齐地(王翦子王贲与李信破定燕、齐地——《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最终,李信功封陇西侯(《新唐书·宗室世系表》)。

>

>再说王翦。王翦功高盖世,完全可以和韩信相比。但是,赢政并没有像汉高祖刘邦猜忌、杀戮韩信那般对待王翦。当然,这不只是赢政一方面的原因,王翦虽为名将但也深谙君王之道。王翦以自己的智慧说明了自己毫无政治野心,这也是赢政与王翦关系融洽的原因之一。但是,赢政在对待功臣方面,确实比汉高祖刘邦做得更好。

>

>总之,赢政能够仅用十年时间就拿下六国,这不仅得益于他身边的文臣武将,还得益于他的识人之明和用人之智。在秦国内部,赢政组织了一个文武齐全、搭配得当、配合融洽的超强队伍,所以才能在灭六国之战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然而,仅仅有这些因素,赢政就能吞并天下、独霸九州吗?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沮丧的反义词是什么?沮丧的近义词是什么?

司空见惯的近义词

【举世闻名】的意思是什么?【举世闻名】是什么意思?

标签: 的人

更多文章

  • 吕不韦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不韦

    吕不韦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吕不韦怎么死的?吕不韦之死秦王嬴政以果决的军事行动夷灭了嫪毐集团的叛乱,嫪毐事件第一次真正展示了秦王嬴政这位年轻君王处理突发事件的魄力与能力。然而,嫪毐事件也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他就是吕不韦,位高权重的秦国相国,他曾经帮助异人登上太子之位,并辅佐了秦庄襄王

  • 陈胜吴广起义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他们的起义有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起义最后的结果怎么样?他们的起义有成功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胜吴广起义的结果大家可能还记得我们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学过一篇文章叫做陈胜吴广起义,看过《史记》的也知道中间有一篇叫做《陈涉世家》,讲述的就是陈胜吴广起义陈胜吴广起义也叫大泽乡起义是秦末爆发的一次农民起义,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 秦朝丞相赵高到底有没有被施宫刑成为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宫刑

    秦朝丞相赵高到底有没有被施宫刑成为太监?,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高像他生于隐宫――秦朝专门用来收容刑满释放的犯人的场所。秦始皇不知怎么听说他勤奋的名头,便提拔他为中车府令,专门管理帝王的车架,并教导始皇的次子公子胡亥。赵高善于察言观色、献媚逢迎,很快便获得始皇帝和公子胡亥的信任。公元前210年

  • 赤眉军击更始帝刘玄长安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长安

    赤眉军击更始帝刘玄长安之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更始三年(东汉建武元年,25年)九月,在赤眉农民起义战争中,赤眉军攻克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推翻更始帝刘玄的一次重要作战。是年初,赤眉军进入关中,连续在弘农(今河南灵宝东北)、藉乡(今河南阌乡东南)击败更始讨难将军苏茂及丞相李松。六月,进抵

  • 解密: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要打公子扶苏的旗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陈胜吴广

    解密: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要打公子扶苏的旗号?,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陈胜吴广起义为什么要打公子扶苏的旗号?陈胜自己解释说:“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这还是没说清楚为什么打他的旗号。陈胜、吴广发动的是农民

  • 第十一节 秦人智囊――智勇兼备樗里子辅助三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智勇

    第十一节秦人智囊――智勇兼备樗里子辅助三君,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上文说到,秦武王虽然在位四年,但却耀武扬威,威镇诸侯,甚至连周天子也对他避让三分。秦武王在治国上能够取得如此政绩,是与他的丞相樗里子的全力辅佐分不开的。樗里子何许人也?樗里子,名疾,是秦惠文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樗里子的母亲是韩国人,

  • 随何凭着三寸之舌决定楚汉战争最后的胜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胜败

    随何凭着三寸之舌决定楚汉战争最后的胜败,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楚汉战争中,九江王英布的向背,是刘邦、项羽孰胜孰败的关键,就好比擂台上两个僵持的力士,谁也摔不倒谁,旁边一小个子,他的砝码加之于谁,谁就能将对方打倒取得决定性胜利一样,英布无疑就是两个力士边上的那位小个子。然而,谁能说动英布决定他最

  • 秦始皇秦陵地宫曝光:秦始皇尸体疑遭腐烂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始皇

    秦始皇秦陵地宫曝光:秦始皇尸体疑遭腐烂,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从公元前246年秦始皇13岁开始营建,前后38年时间动用数十万人力。“从秦始皇陵建设工程总体上看,由于工期时间长,人力有保证,秦陵可说是统一规划、同时动工的。”曾参加秦兵马俑一、二、三号坑田野考古发掘

  • 赵高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之死

    赵高之死,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赵高之死赵高逼死秦二世,恨不得自己立即当皇帝,但他又惧怕大臣们不服,只好先立扶苏的儿子子婴当皇帝,准备在九月举行即位仪式。当时,农民起义正如火如荼,势不可挡。刘邦的起义军已经兵临城下,秦朝灭亡在即。子婴一面派部队抵抗义军,一面着手收拾赵高。九月到了,赵高让子婴斋戒

  • 真实历史中的蒙毅将军是怎样的人?又是怎样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的人

    真实历史中的蒙毅将军是怎样的人?又是怎样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历史上真的蒙毅,出生于秦国名将是家。祖父蒙骜曾经率兵伐韩.攻赵.取魏,父亲蒙武帅兵灭掉楚国,都为始皇统一中国,立下汗马功劳。而他的哥哥,则是中华第一勇士的赫赫名将蒙恬。正式由于蒙氏一门战功卓着,秦始皇对蒙家兄弟非常信任器重。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