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一节 天地玄黄――浮映在秦人远祖背影之后的往古景象

第一节 天地玄黄――浮映在秦人远祖背影之后的往古景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321 更新时间:2024/1/18 10:52:04

第一节天地玄黄――浮映在秦人远祖背影之后的往古景象,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遥遥的,在山之阿,在水一方,清清的河水里浮映起一个个或俯身汲水,或握发而浴,或者撩水嬉戏的年轻女性的面影……

>啊,她们是谁呀!她们是秦人的远祖吗?她们来自哪个氏族,她们生活在远古之时的哪一个朝代?

>

>我亲爱的读者朋友,请不要着急,要我一下子说出她们来自何方,身在何处,姓甚名谁,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

>为什么呢?因为要知道她们是谁,就必须先要知道她们生活在什么时代,她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族群里,而要知道她们生活在什么时代,生活在一个什么族群里,简单地说吧,就是我们先要复原一下上古时期原始初民的生存影像,这样才能拂去历史之镜上的尘埃,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知道她们是谁了。

>

>那么,上古时期原始初民的生存影像是一幅什么情景呢?

>

>正如我们大家所知道的那样,无论是哪一个民族的文明演进,都经过了一个宇宙洪荒、混沌初开的“往古之时”,这个“往古之时”,在古代儒生的眼里,那可真是一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自然乐园。按照《白虎通义》里的描述,“往古之时”的原始初民,住的是天然的石窟洞穴,冬暖夏凉;穿的是真正的皮草——未经糅(róu)制的兽皮,或者是树叶藤草编结的草衣;渴了就到泉水边喝上一肚子凉水,饿了就到河里抓几条鱼,剥几只扇贝吃吃,或者是爬到树上摘些“无花果”,挖几块裸露在泥土外边的“球根类植物”填填肚皮,看见满山的黄金也不去捡,即便是珠玉在手也不知道珍惜,真可谓是“视金玉如粪土”;即便是对他们至为重要的食物,也是饿了才去找,吃饱了就拍拍肚皮走人,剩下的食物也不知道打包回家。吃饱了,睡足了,万事大吉,什么事都不做,优哉游哉。

>

>这时的人际关系呢,也极其简单,“道德伦理”这四个字,那时的人不但不认识,而且连听也没听过,想也没想过。《淮南子·(sì)论训》中说,那时的人,活着的时候不知道尊贵和荣辱是怎么回事,别人不给自己东西吃,决不会动手去争夺。即便是别人给了他食物吃,救了他的命,他也不会有“涌泉相报”的感恩之心,给他食物吃的人也没有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积德行善。

>

>这时原始初民们的两性关系呢,简单得很,完全处于自然本能的需要,不受什么约束,也没有什么奢求,对什么丰臀细腰、明眸皓齿之类,统统没有概念。根据翦伯赞先生《先秦史》中的描绘,这一时期的人们,他们的两性关系完全是基于生理的需要,不但如《列子·汤问》篇中所记的那样“不媒不聘”,而且也毫不顾及血缘关系。父与女,母与子,兄与……在我们今天看来是乱伦伤风的事情,在当时则认为是最正当不过的事。因为这时的人群,根本不知道谁是他的父母,谁是他的子女。正因如此,所以当他的亲人死了的时候,他不但不哭,而且还会跟着其他人一块看热闹;当危险来临,他的亲人被老虎吃掉,或是被鸷(zhì)鸟抓走的时候,他不但不会因之难过,而且还会为自己没有被抓而庆幸。

>

>看到这里,大概有些朋友很是羡慕,原始初民们生活得多么简单,多么自由,多么幸福啊!可实际上,原始初民的生存状况比我们所想象的要艰险困苦得不知多少倍!据说,有巢氏时代的原始人群生存在冰雪皑皑(ái)的蒙古高原的原野之上。在那里,冬有严寒冰雪的威胁,夏有烈日酷暑的炙烤、恶蚊毒蚁的叮咬。同时,那里还有成群结队的毒蛇猛兽,时刻威胁着人们的安全。《淮南子·览冥训》中就赫然写道,这时的原始初民不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且常常为老虎狮子一类的猛兽所追食,那些老弱病残,毫无例外,往往成为鸷鸟恶禽的爪中物,腹中食。要不是有伟大而慈爱的女娲氏及时出现,无私地施展神力补天补地,把那些乌龟王八的腿卸下来做了撑天的柱子,那原始初民们真的是没法活了,当然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我们了。

>

>然而,正是这种极为险恶的生存环境,才使得原始人类有了最初的也是最自然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群。《吕氏春秋》里说,远古之时的人们,论手足爪牙,根本达不到保护自身不受侵害,人们的身体肌肤,经不起严寒酷暑,人们的筋骨再结实也经不起虫咬蛇伤,再勇猛的人也抵不过猛兽的侵袭,但原始人类最终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制伏了恶禽猛兽、狡龙毒虫。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就是因为原始人自然自发地组成了最初的利益群体,以“群”的力量战胜了恶劣的生存环境。不过,也正是因为有了“群”,才有了所谓的“君”,也就是“头儿”,有了头儿,“群”里的人们,自然也就有了高低上下,有了大小多少,那个搅得后世大到国家民族,小到百姓小民永无安宁之日的“私”字,也就从那时开始,慢慢地在原始人群里扎下根来了。

>

>然而,也正是因为有了“群”的出现,当时手无寸铁的原始初民才得以生存,后世才有了所谓天皇十二头、地皇十二头、人皇九头的传说。过去,儒家学派和阴阳家们把“三皇”看得无比地神圣和伟大,认为他们具有深不可测的神力,后世无人可及。其实,按照翦伯赞的说法,所谓的天皇十二头、地皇十二头、人皇九头,只是暗示了原始人群的组织规模而已。所谓的一头,也就是一群,一群的数量在十八至六十人之间。按照这种说法,似乎远古之时,中华大地上的原始人群似乎不多,最多也不过数千人而已。此外,在那种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当个什么皇,不见得就是多么值得炫,享福占便宜的事,大概与我们今天想象的截然相反,是个吃苦受罪落埋怨的事,要不那个叫做许由的人,一听要把天下让给他,他怎么避得比谁都远,逃得比谁都快。

>

>应该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只是前氏族社会,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皇时代的景象。其实,就是在五帝时代,也不见得比三皇时代“文明”进步多少,也是个穿兽皮、吃生食的时代。在以往关于远古传说的史前记述中,崇古迷古的史学家们总是不嫌劳神费力,整出一个冠冕堂皇的大同世界来,三皇五帝,代继位传,一脉相延,不以此说,仿佛非蛮即夷,或必为羌(qiān)狄,不得中华古国文明之真传。所以,现在没有哪一个人不以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对于五帝,我个人意见,不要过于认真,非要考证出个什么正宗之类的东西来,不但亵渎了先祖,也于今无益,但是,如果把五帝看成人类社会一个阶段一个阶段的文明进程标志,倒是蛮有历史意义的。比如女娲,可以看做最初的混沌阶段,在这一阶段里,人们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以求生存。女娲的补天补地,断鳌足之类,实际隐指的就是人们的这个最初阶段;有巢氏,可以看做是原始人们进入了筑室而居、引火而炊的初级文明阶段;神农氏,可以看做是人们开始种植庄稼的较为高级的农耕文明阶段;黄帝,实际上可以看做是人伦初萌、衣冠初具的高级文明阶段……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今晚中央一台天气预报回放,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有几位主持人?

惊心动魄的意思是什么?惊心动魄的近义词?惊心动魄的反义词?

峭组词_用峭组词大全(20-300个)

标签: 远祖

更多文章

  • 历史解密:秦始皇最信任的谋士李斯居然是个骗子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是个

    历史解密:秦始皇最信任的谋士李斯居然是个骗子,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最信任的谋士居然是个骗子,秦国走向毁灭真的因为背叛吗人是会变的,而人性不会。中国历史上最矛盾的人莫过于李斯,此人与韩非子是同窗,他协助秦始皇建立统一了秦王朝成为了不世之能臣,统一文字、度量衡,实行中央集权、采用郡县制等等。

  • 汉族历史,统一天下的大秦帝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汉族

    汉族历史,统一天下的大秦帝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前221年—前206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帝制国家。战国末年,强秦以武力消灭其余六国,统一了全国。赢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改前朝的分封制为中央集权制,取“三皇”之皇,“五帝”之帝,自称始皇帝,定都咸阳,是为秦始皇。始皇分天下为三十

  • 难以破解之谜:秦朝百万大军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去了

    难以破解之谜:秦朝百万大军哪去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国自商殃变法之后,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奖励耕战“赏不遗匹夫,刑不避大夫,使天下之利系处于一孔”的基本国策。秦内修明政理以储军国之资,外开疆辟壤与列国争衡。秦国统治者运用严酷无情的法家思想以赏罚为二柄,彻底的动员了倾国之力,投入到战国时代规

  • 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对当时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焚书坑儒

    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坑儒”对当时有着怎样的影响,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朝不仅“焚书坑儒”,还下“挟书令”,藏有儒家经典者治罪,因之在秦代无传授和学习儒家经典者。今文经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很不重视儒学。至惠帝时,废除“挟书令”,儒家思想言论这个禁区开始松动。从这时起,到文帝时期,一些尚存的老儒依靠

  • 追寻历史的真相:秦始皇为何要修万里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万里长城

    追寻历史的真相:秦始皇为何要修万里长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追寻历史的真相:秦始皇为何要修万里长城?长城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杰作,它盘踞在重峦叠嶂之间,蜿蜒在沙漠之上,气势磅礴,坚固雄伟,被视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曾有权威人士做过统计,修筑长城所用的砖石,如果用来修建一道厚1米、高5米的长墙,这道

  • 揭秦始皇陵神秘机关暗器,精妙堪比《鬼吹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暗器

    揭秦始皇陵神秘机关暗器,精妙堪比《鬼吹灯》,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劲弩机关术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代表,无论是在生产、生活还是军事等处,我们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运用机械力量,巧妙地控制事物,并达到神奇的效果,这是古人对世界的贡献。而这一贡献,源自于他们对自然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因此机关术才如此深奥玄

  • 徐福去了哪里 徐福出海真正目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目的

    徐福去了哪里徐福出海真正目的是什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徐福去了哪里徐福三次出行东海,然而行踪却始终是一个谜团。徐福第一次东渡,不久回来,也许那时候他只是去探明了航海路线,或者他恰巧发现了日本或者韩国等地,但是由于带去的人手不够,所以又回来编了个理由骗秦始皇给他准备年少的男女,和各种工匠以及工

  • 第5节 悲情的公子:扶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悲情

    第5节悲情的公子:扶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七月丙寅,始皇崩於沙丘平台。……独子胡亥、赵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赵高故尝教胡亥书及狱律令法事,胡亥私幸之。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斯受始皇遗诏沙丘,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赐死。

  • 秦王太后赵姬男宠竟是前夫送进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王

    秦王太后赵姬男宠竟是前夫送进宫,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王太后赵姬男宠竟是前夫送进宫千百年来,对秦始皇的生父是谁争论不休的缘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引发的。赵姬本是邯郸城内的一个倡女,原为富商吕不韦的爱妾,后被吕不韦作为礼品,拱手转送给秦国公子异人。这个看似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弱女子赵

  • 第七节 帝位之争――伯益之死与嬴姓部族的第一次西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帝位

    第七节帝位之争――伯益之死与嬴姓部族的第一次西迁,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前边说过,伯益在帝禹时代,功勋卓著,所以,禹举荐伯益作为帝位的传承人,并且让伯益做他的助手,一同处理部落联盟“帝国”的事务。伯益和禹共同执政十年,德才昭彰。所以,禹东巡至会稽山而崩时,就将帝位“禅让”给了伯益。但是,伯益只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