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十三节 拒晋败楚――助周驱戎威镇中原独霸西戎

第十三节 拒晋败楚――助周驱戎威镇中原独霸西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227 更新时间:2024/1/14 21:02:18

第十三节拒晋败楚――助周驱戎威镇中原独霸西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前边讲过,虽然秦国和晋国在此期间也有过小的战争,但总的来说,春秋时期秦晋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和好的。秦穆公先东后西,以和养战的战略与战和相济的灵活对外政策,极大地改善了秦国四面受敌、危机重重的恶劣处境。

>与秦国这一时期蒸蒸日上的政治形势相比,东周王室的政治地位却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公元前652年,周惠王逝世,他的儿子襄王郑登上了天子之位。但是,处在“礼崩乐坏”之际的周襄王的天子之位很不稳固。公元前649年,周襄王的继母惠后所生的儿子叔带竟然和戎国、翟国一块起兵攻打周襄王,并且一直打入王城,周襄王逃到了郑国的邑,处境非常不妙,天子之位岌岌可危。

>

>周天子的危机,却为秦穆公参与中原政治提供了天赐良机。面对这个既能占领土地,扩大地盘,又可以向周王室邀功请赏,提高本国政治地位的大好机会,秦穆公毫不犹豫,联合晋文公以助王室的名义,派出军队攻打诸戎,并且帮助周襄王反击叛军,杀掉了带头反叛的叔带,解救了东周之围。同时,秦国和晋国的西北边境地区,也经常受到允姓陆浑戎的侵袭,为了两国边境的安全,秦穆公与晋文公共同出兵,将他们驱逐到了伊川一带(今河南省陆川县)。由于秦国在救助东周和攻打戎狄中的英勇表现,因而声威大振。

>

>这年秋天,晋国主动邀请秦国一块去伐(ruò)(今河南省淅川县),借以抗拒楚国。秦国欣然前往,但在具体进军过程中,秦军却拒绝晋军参战,单独攻打地,想吃独食。秦军这次攻打,使用了这样一个计谋,即秦军把自己的兵卒化装成被晋军俘获的楚军将士,列在城下,炫耀战果。城上的兵卒一看秦军俘虏了那么多的楚军,以为楚军战败了,就投降了,秦军俘虏了真正的楚军将领,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声威大振。晋军呢,眼看着胜利战果落入秦军之手,只能徒唤奈何,无功而返。

>

>在此之后,秦军又积极参与了齐、晋、宋联军,和楚军会战于城濮(pú)(今山东省濮县),并在此地大败楚军,晋文公由此称霸中原。虽然晋国赢得了霸主地位,但是,秦国在这次战役中的英勇表现,也给参战各国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因此受到其他诸侯国的礼遇,参加了公元前632年和公元前631年的诸侯国会盟,政治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

>

>秦与晋时战时和,均以功利目的为准绳,有利则和,无利则散,争利则战。这一点,在秦晋攻打郑国一战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

>如前所述,公元前630年,晋国为报复郑国先前对晋的无礼,利用秦穆公急于向东方扩张称霸的心理,借机约秦国一块去攻打郑国。秦晋两国军队到达郑国城下,把郑国国都围了个水泄不通,眼看着郑国就要灭亡了,这时,郑国派烛之武出去解围。烛之武半夜从城墙上缒下来,见到秦穆公,说道:“今天郑国肯定要亡了,如果郑国亡了以后对秦国有好处,那也罢了。但郑国亡后对秦国并没有任何好处,只是扩大了晋国的势力。晋国越强,对秦国的威胁就越大。如果保存郑国,那么,郑国作为东道主,一定会招待好秦国的使节。晋国贪得无厌,占了郑国以后,一定会向西扩张,侵占秦国的土地。晋国之强是秦国之害,请您好好考虑考虑吧!”秦穆公听后越想越觉得有道理,就接受了郑国的邀请,与郑国结盟,命令杞子等人守卫郑国,退兵而去。晋文公无可奈何,最后也只得悻然引兵退去。

>

>秦穆公此举,虽然是出于秦国自身的利害考虑,但在中原各国看来,却是一个义举,秦国的威信一下子提高了很多,赢得了中原各国的赞许,所以被大家公认为西部的霸主。秦穆公也很为之得意,为了纪念这次东征取得的政治上的胜利,他把东征时经过的滋水改名为灞水,现在此水被称为灞河,在西安城东部,其河上之桥曰灞桥,为古人送别之处。烛之武退秦师中招待秦人的话,也就成了现在人们常说的“东道主”的来源,人们把招待客人叫做“作东”,把待客之主叫做“东道主”。

>

>继晋之后,秦穆公称霸,当然不仅是因为他的“义举”,而且还有他“灭国十二”的武功。秦穆公灭国十二,称霸西戎,前面说过,都是由余的功劳。那么,所灭十二戎国为哪些呢?据张若《陕西文史》介绍,穆公所灭戎国中最大的几支分别是绲戎、义渠戎等。现分叙如下:

>

>一、绲戎。又名犬戎、畎戎、轸戎。绲戎本是东夷族的一支,其先祖曾经跟随秦的先祖伯益一块辅助大禹治水,后居于今天的甘肃、宁夏一带。绲戎族在夏之时,居于(bīn)岐之间,就是现在的旬邑,岐就是现在的岐山。西周、春秋时期,陕西兴平有犬丘,甘肃天水有西犬丘。《山海经》上说:“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二牡,是为犬戎。”《说文》:“赤狄本犬种,字从犬。”绲夷、赤狄以犬为图腾。为了争夺草地、河流等放牧之地,犬戎和秦嬴这两个游猎部落世代争战,互有胜负,互有进退,至秦穆公时,犬戎才最后被逐出关中,残部退向西北,迁入河套以北地区,成为匈奴的前身。

>

>二、义渠戎。义渠戎与秦关系也很久远,这个部落是西戎之国,有土有王,是西北最早的居民之一。《括地志》载:“义渠的地区为宁、庆、原州等地。”穆公征服义渠戎,尽收其地于秦之版图,威望亦大为提高。

>

>三是朐衍戎。朐衍戎在梁山,也就是乾陵以北的北地郡以及其北的五原等地。地境包括今天陕西的定边县、宁夏的盐池县及其以北地区。朐衍戎臣服于秦穆公,为秦之北方边疆之地。

>

>四、绵诸戎。绵诸戎在陇山以南的天水东、清水县南地区。周代的绵诸城到唐时仍在,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

>

>五、翟戎。翟戎是北狄的一支,最早在陕北一带游牧,至商时发展壮大,周王季曾伐西落鬼戎,俘虏十二翟王。翟(dí)戎生息在六盘山和清水河流域,与秦多次交战,争夺土地。翟戎的臣服,全赖由余之功。

>

>除上述五个大的戎族部落之外,秦穆公还收服了(huán)戎、乌氏戎、大荔戎等。戎是隗(kuí)姓狄人的一支,穆公攻伐翟戎的时候,戎首当其冲,所以秦穆公先打戎,戎部落较小,兵力单薄,所以最早臣服于秦。乌氏戎在今天宁夏固原县北边至黄河的一段地域,比翟戎还小,所以很快就臣服于秦。大荔戎在今天陕西大荔一带活动,北接山西,东至华山,南近黄河,其地沙苑一带水草肥茂,为秦之劲敌。秦穆公攻灭大荔戎国,去掉了心腹之患,从此,秦国“都地方三百里,并国十四,辟地千里,陇西、北地郡是也。”从今地域分野来看,其时秦国疆域已经东至华山,西至甘肃西部,南达秦岭,北达榆林一带,方圆数千里以上,成为当时西方的霸主。以上内容由(历史新知网)整理发布,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蒙古族节日:节日(中国传统节日)

做梦梦到坟墓是什么意思–周公解梦

元朝是公元多少年?元朝距今有多少年了?

标签: 镇中

更多文章

  • 资治通鉴故事:荆轲刺秦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资治通鉴

    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燕国的太子丹曾经在秦国做人质,秦王对他不讲礼数,太子丹感到委屈,就偷偷逃回了燕国。太子丹十分怨恨秦王,心思报复,就询问太傅鞠武有没有好计策。鞠武建议西面与韩、赵、魏结盟,南面联合齐、楚,北面结交匈奴,然后找

  • 比秦始皇陵还要大:仁德天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仁德

    比秦始皇陵还要大:仁德天皇陵,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仁德天皇陵位于日本大阪市南面的卫星城界市,建于5世纪初日本仁德年间。陵墓前方后圆,全长为486米,最宽处即方形边长306米,高36米,圆形直径249米,包括3条宽阔的护陵壕在内,总面积为46.4万平方米,这与总面积近25万平方的中国骊山秦始皇陵

  • 陈胜吴广起义的主因:一场能够在秦朝致命的大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陈胜吴广

    陈胜吴广起义的主因:一场能够在秦朝致命的大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这是秦二世元年的七月,胡亥继承大统才几个月时间,他还没有把大好河山好好游览,一场致命的雨就在楚地稀里哗啦下个不停。雨把陈胜、吴广的心给下毛了。此时他们两人正奉命押运粮食到安徽蕲县去,如果误期,按照大秦法律他们将被处死——这法律也

  • 始皇宠臣赵高的故事:沙丘剪除异己,指鹿为马秦宫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指鹿为马

    第一节始皇宠臣赵高,是秦始皇身边的一个太监,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身份卑微的人,却改变了历史,他把秦始皇辛辛苦苦创立起来的大秦帝国转瞬间给断送了。按照秦始皇的设想,自己是始皇帝,往后的大秦基业要世世代代传下去,万世不变。但他做梦也没料到,因为这个自己宠信的太监,秦朝存在了仅十五年,二世即亡。赵高本是王室

  • 为何蒙恬被赵高害死之后秦朝跟着也就灭亡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也就

    为何蒙恬被赵高害死之后秦朝跟着也就灭亡了?,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他是秦朝名将,率领30万大军将称霸北方1000多年的匈奴赶出了河套地区。秦始皇在巡游的途中死去后,他也蒙冤自杀。他就是蒙恬,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名将。蒙恬长于武将之家,从小心怀大志,而且天资聪颖,熟读兵书。蒙恬最初只是一个审

  • 中国十大古墓:秦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雄伟

    中国十大古墓:秦陵规模宏大气势雄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秦始皇陵秦始皇陵南依层层叠嶂、山林葱郁的骊山,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在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78个故宫的大小)。陵上封土原

  • 秦朝宰相李斯为什么能够忍受宦官赵高的欺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宦官

    秦朝宰相李斯为什么能够忍受宦官赵高的欺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李斯是个天分很高的人,佐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彪炳千秋。不过再聪明的人只要贪图利益,往往也会受辱。即使如李斯这样的人,也会被人忽悠的无可无不可。故事是这样的:当时秦始皇刚死,赵高想让胡亥做皇帝,但是又害怕丞相李斯不答应,于是对李斯说:始

  • 秦朝兵力部署失误,导致关中失守,成为短命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关中

    秦朝兵力部署失误,导致关中失守,成为短命王朝各人都晓得秦国原为周朝的一个诸侯国,到秦王嬴政继位后,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前后攻灭关东六国,完成中原大一统,后北击匈奴、南并百越,树立了疆土绝后广大的王朝,也是中国史书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但是谁能想到秦始皇身后,短短两年秦代就沦亡。不可能打赢六国的

  • 第3节 汉武帝:独尊儒术第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儒术

    第3节汉武帝:独尊儒术第一人,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董仲舒,广川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於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今上即位,为江都相。——《史记·儒林列传》与秦始皇大相径庭的是,汉武帝统治时期时期,把“罢黜

  • 怎么评价吕不韦?官至丞相,手握重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丞相

    吕不韦■官至丞相,手握重权公元前257年,秦军围困赵国邯郸,赵国欲处死子楚。紧要关头,吕不韦以600两黄金贿赂赵国的守城官员,才使子楚顺利逃离赵国。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因病去世,安国君继承王位,即秦孝文王。子楚成为太子。此时,子楚的夫人和儿子嬴政也回到了秦国。公元前250年,秦孝文王去世,子楚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