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羽为什么不选择称帝 而是偏偏要称一个西楚霸王呢

项羽为什么不选择称帝 而是偏偏要称一个西楚霸王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934 更新时间:2024/1/29 12:38:28

确实很奇怪。如果当年项羽称帝了,可能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他统一天下的可能性会大很多。但为什么他不称帝,要称一个什么西楚霸王呢?我觉得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项羽)

第一,项羽对秦始皇的帝制并没有充分的认识,也不认可。项羽是楚国贵族项燕的孙子,在他的思维里,并不认可秦始皇实现了统一,而只是认为秦始皇吞并了六国,属于侵略。所以他呼应陈胜,举起反秦大旗,最终灭掉秦国以后,他心里的图景就是复国。恢复以前的诸侯国。

当然了,也不能完全是以前诸侯国的样子,楚国的地位应该是在六国之上的,大约相当于“春秋五霸”中霸主的地位。所以他的国号中有个“霸”字。另外,这个楚国和以前的楚国还有不同的,就是这是他项羽恢复的。他项羽的故乡彭城在楚国的西边。而项羽光耀故里的情结是很重的,所以,他国名又有“西楚”两字。最后,他的国家就叫做“西楚国”,他本人就叫做“西楚霸王”。

(秦始皇称帝)

第二,项羽称王非常匆忙,就算是他想称帝,当时也不具备称帝的条件。称帝需要什么条件呢?比照秦始皇称帝,那需要把所有的诸侯王都给灭了,也就是说,至少让所有的人都不再拥有军队,也不再拥有土地,都成为平民百姓的时候,才能称帝。可是,当时的情况,只是他带着诸侯把秦国给灭了,军队都还在这些诸侯王手里,土地人口也在这些诸侯王手里。所以,根本就不具备称帝的条件。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项羽不具备称帝的条件,为什么他要匆忙称王呢?一是项羽急于想衣锦还乡。项羽攻下咸阳后,有人劝他别烧阿旁宫,在咸阳称帝。可是他却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一定要烧。结果劝他的人嘲笑他“没文化真可怕”,他就把人家给杀了,最后把都城定在他的故乡彭城。由此可见,他称王的心思有多么迫切。

二是项羽根本就没把那些诸侯王放在眼里。在他看来,就算那些诸侯王想造反,但他要灭掉那些诸侯王,只不过是分分钟的事情。因此,先称王,过一把当王的瘾,然后再慢慢摆平那些诸侯。这大约也是一种考虑。

(刘邦

第三.项羽自身的性格决定了他只能称王。厚黑学鼻祖李宗吾曾评价项羽身上是“妇人之仁”。这也就是说,项羽是不忍心杀掉那些诸侯王的。这一点是和刘邦不一样的。刘邦为了最高权力,“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刘邦当了皇帝以后,会杀功臣。他这样做,既有他性格的原因,也是因为他在效仿秦始皇。项羽不认可秦始皇,再加上他性格的这种“妇人之仁”,所以不会做出杀功臣的事。比如章邯等三个秦将投降他以后,按照一般的做法,这样的人,为了防止造反,一般都不会重用,甚至还会杀掉。可是他不但没杀,还封他们为王,而且还把他们放在最重要的岗位上(放在三秦之地防备他最不放心的刘邦)。再比如鸿门宴,范增如此反复地提醒他杀掉刘邦,可他就是不杀。可以说,他的心实在是不忍。当然了,也是因为他打起来很厉害,根本就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

有人可能不同意,说,你说项羽有“仁”心,为什么却干出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人的事呢。其实,作为楚国贵族后人的项羽,根本就没把降卒当人看待,在他眼里,他们只是一些奴隶。这是其一。其二,他这样做,只是这些人违逆了他。违逆了他,就会被杀;而顺服他,就留下,甚至还给恩惠。

正因为有这样一种性格,所以他才把那些诸侯们封王,然后他自称霸王。

(参考资料:《史记》)

标签: 项羽西楚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宦官对宦官,为什么唐朝的宦官能左右皇帝明朝却不行?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高力士,野史秘闻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宦官在史书上赫赫有名:比如汉朝的十常侍、唐朝的李辅国、鱼朝恩,宋朝的童贯,明朝的刘瑾、魏忠贤,清朝的李莲英、小德张等等。而这些宦官在历史上得以成名的原因,大多是因为弄权或者对历史产生了影响,而熟悉历史的朋友会发现,如果以宋朝作为分水岭,宋朝及以前的宦官,和明清时代的宦官,有很大成

  • 柏夫人为什么会那么受宠?她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柏夫人,晋朝,风云人物

    司马懿的第一任妻子名叫张春华,这个女子十分有才华,嫁给司马懿后,不仅为司马懿生了四个儿女,而且把司马懿家中上上下下都打理的非常妥帖,在司马懿不得志的那段时间里,张春华陪着司马懿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困难时期,可谓是有情有义。张春华有勇有谋,那时的曹操虽然招揽人才,但他生性多疑,司马懿便一直装病,装自己中

  • 从康熙至清末二百余年间,瓷鼻烟壶的种类究竟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康熙,瓷鼻烟壶,文史百科

    鼻烟壶器型之繁多,图案之丰富,用料之广泛,工艺之博杂,致使其品种难于细列,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料器鼻烟壶,即我国以前对玻璃的称谓。料器鼻烟壶有其独特好处,除不漏气、不受湿外,还能看到所盛鼻烟的份量、成色,因此很受欢迎。料器鼻烟壶不以质地取胜,而以做工见长。其质虽为玻璃,却能

  • 逐鹿之战是真实发生过的吗?详解传说中的逐鹿之战

    战史风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史风云

    涿鹿之战是中华民族上古时期最为关键的一场战争,它奠定了中国几千年以来的基本局面,这场战争到现在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了,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涿鹿之战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到了现在基本很难找到当时的记载了,几乎没有那个时期的出土文物的记载,最早的记载都是来自于春秋战国

  • 古代的异姓王为何往往下场不太好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异姓封王之所以难上加难,不得不提到一个人,那就是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他在楚汉争霸获胜之后,最终选择了延续秦始皇的皇帝制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分封异姓王的皇帝,他一共分封了齐王(楚王)韩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耳、燕王臧荼(后来换成卢绾)、长沙王吴芮、韩王信等八个人为异姓王。后来发现这些

  • 皇帝因没子嗣而烦恼,大臣知道后把小妾献给皇上

    野史秘闻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楚王,春秋,野史秘闻

    古代都是由皇帝统治着天下,皇帝执掌朝政的好坏决定了天下百姓的生活是否安定。在古代皇帝有绝对的权力,他是天下最尊贵的人。一般皇帝的位子都是直接传给他的嫡长子,如果没有孩子的话也可以将自己的皇位传给兄弟,皇帝是不会将皇位给外姓的人的。在这个朝代皇帝没有子嗣,于是大臣就将自家小妾做出这样的事情来,操作满分

  • 卢俊义真的是被吴用坑害的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卢俊义,宋朝,风云人物

    读水浒会发现,很多人认为吴用没啥本事,只会坑人上山。这种看法其实不对,因为吴用的智谋,在水浒中就是一流,大小战役中,他的计策很少失手。另外,所谓的“坑人”,其实主要是指“智赚玉麒麟”。因为宋江要为晁盖报仇,活捉史文恭,所以想到了请武艺更高的卢俊义。当时吴用与李逵下山,假扮成算命先生,到卢俊义家写了一

  • 隋朝到底是什么样的?隋炀帝也像影视中所知道的那样吗?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隋朝,隋炀帝,文史百科

    说起隋朝,我们似乎并不陌生。各种影视作品以及书籍中它出现的频率可不算低的了。“隋唐演义”,“隋唐英雄传”之类的,但是细想一下呢?隋朝出现的时候,身边还总是跟着一个唐朝。而隋朝与唐朝站在一起的时候,那就是存在感极弱,似乎只是为了彰显唐朝而存在,估计隋朝若有灵的话,一定是活在了唐朝的阴影之下吧。但是真正

  • 曾经贩盐的王仙芝,为什么会当上起义军首领?

    战史风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王仙芝,战史风云

    唐朝末年,历经长期的藩镇混战、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朝政越来越黑暗。特别是到了唐懿宗李漼、僖宗李儇执政年间,两位荒唐帝王整日醉生梦死,不理朝政,天下百姓备受皇室和官僚地主的压榨盘剥,加上连年的天灾,许多人被逼无奈,举起了反抗大旗,浙东、桂林地区先后爆发了裘甫、庞勋领导的起义,虽被朝廷镇压下去,但更大规

  • 张良被后世尊为谋圣,但他也为刘邦献过毒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良,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汉五年,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下酒宴,跟群臣一醉方休。酒酣,刘邦突然给群臣抛出一个重大问题:楚汉相争,何以最后是刘胜项败?群臣七嘴八舌地畅所欲言之后,刘邦做了总结,你们说得都对,但不全面,我刘邦之所以最后会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即我刘邦会用人,接着,刘邦抛出了汉初三杰的概念。所谓汉初三杰,即张良、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