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一节 十年仕途一朝升

第一节 十年仕途一朝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090 更新时间:2023/12/17 22:23:03

第一节十年仕途一朝升,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权力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不能随便给人,也不能不给人。权力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并不是你拥有了,别人就一定会少。只要会奴驾权力,分封得当,那么权力就会被己所用。作为皇帝,不能自己独揽大权,事必躬亲,那样会累死自己,要学会放权,重用那些有能力的人,使他们为己所用。

>

>汉文帝上任后,除了重用老将陈平周勃外,他还慧眼识丁,亲自发现并提拔了一些人才作为朝中栋梁之才来用。这其中就包括张释之

>

>张释之字季,南阳堵阳县(今河南省方城县)人。原本是骑尉(相当于警卫员),官路极为坎坷,十年内都没有得到升迁,个中辛酸可想而知。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汉文帝发现,于是任他为谒者(类似于军队里的传令兵)。到了这个位置跟皇帝接触多了,他的才华终于得到了展示,他谈古论今,满嘴之乎者也把汉文帝唬得晕乎乎的,于是汉文帝大手一挥,他便变成了谒者仆射(谒者的负责人)。

>

>虽然只是上了一小级,但毕竟这次没有等十年那么久。而他随后做的三件事却使得他的仕途从此青云直上。

>

>1.散步散出个“宫车令”来。

>

>一天,汉文帝饭后去散步,带着一千侍臣溜达溜达就到了上林苑。但见草茂林密,鱼跃鸢飞,心情为之一畅。当经虎圈的时候,但见里面各种珍奇异兽应有尽有,威武之极。汉文帝一时好奇,于是询问上林尉禽兽数量情况。上林尉平常吃香的、喝辣的,哪里注意这些事啊!自然答不上来了。

>

>正在上林尉尴尬万分时,一个啬夫挺身而出,从容代答,解了上林尉之围。文帝对这个啬夫很是赏识,便令张释之封他为上林令。

>

>张释之却不买他的账,问道:“陛下认为绛侯周勃和东阳侯张相如的人品如何?”

>

>文帝道:“他们都很好啊!又老实又忠厚。”

>

>张释之道:“陛下既然知道两个忠厚仁义,为何现在想重用啬夫呢?这二人平时不怎么发言,但都是一言九鼎啊!怎么比得上一个啬夫夸夸其谈呢?”文帝若有所思。

>

>“陛下可记得秦始皇乎?”张释之道:“始皇喜欢任用主办文书的官吏,用繁冗苛刻来显示精明,后来这个不好的习惯就一直沿传了下来,众人都擅长辩论,做了错事都想尽办法开脱,最终害人又害己啊!如果陛下认为啬夫口才好就升迁他,臣担心步秦朝后尘啊!”

>

>文帝点头称是,没有加封啬夫为上林令,而是加封张释之为宫车令(秦时始置,为尚书台首长,是直接对皇帝负责、掌管一切政令的首脑)。

>

>2.守门守出个“中郎将”来。

>

>一天,太子和梁王一起入朝,走到司马门时,梁王和太子都没有下车。恰巧张释之早已守在这里三天三夜没有合过眼了,于是一把拦住,严令他们下车,全然不顾梁王和太子的尴尬,之后还打了一个报告送到汉文帝那里。

>

>这司马门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门,按汉初的禁令,除了天子外,无论何人经过这里都要下车步行。

>

>汉文帝看了张释之的报告,批以“家事不足挂齿”就算了事。薄太后后来听说了这件事,便召来文帝,对他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太子和梁王知法犯法,理应惩罚。

>

>汉文帝对薄太后向来很是尊敬孝顺,此时自然虚心接受母亲的教诲。后来他脑袋瓜一转,便导演了一出把太子和梁王抓来打入牢中,然后由太后亲自去解救的闹剧来掩人耳目。

>

>戏结束后,汉文帝成了最佳导演,太子和梁王成了最佳演员,薄太后成了最佳编剧。张释之虽然没有得到最佳称号,却成了最大获益者,由“宫车令”变成了“中郎将”。

>

>3.说话说出个“廷尉”来,文帝喜欢的女人除了窦姬外,最宠爱的就是慎夫人了。慎夫人不但人长得美貌如花,而且还多才多艺,一如当年刘邦的宠姬戚姬

>

>这一天,文帝出游霸陵,他左手美人(慎夫人),右手才子(张释之),好不风光。霸陵是汉文帝为自己修的陵墓,好山好水自然不用说了,站在山顶眺望一番,汉文帝的目光停留在山脚下一条细长蜿蜒的通往邯郸的小路,有感而发,突然吟道:“七雄雄雌犹未分,攻城杀将何纷纷。秦兵益围邯郸急,魏王不救平原君……”

>

>汉文帝本来想卖弄一下自己的文采,以博身边的慎美人一笑,却不料一曲未毕,慎美人的脸上越来越阴沉灰暗,似要下雨了一般。汉文帝不由一愣,随即明白了什么,赶紧打住不再往下吟了。

>

>原来慎夫人的老家便在邯郸,汉文帝的诗让她产生了思乡之情,自然神情凄然起来。但见她从身边的侍女手上抱过一张琴,率指纤纤往琴上一搭,幽美动听的旋律顿时响起,却是一曲《(琵琶怨)》:

>

>蜀丝鸳鸯织锦衾,逻檀凤凰斫金槽。

>

>弦抽瓮茧五色毫,双成十指声嘈嘈。

>

>冢头青草天山雪,眼中红冰嵬下血。

>

>哀弦凄断感情烈,池上蕤宾跃方铁。

>

>琴声凄美至极,汉文帝此时亦是伤感不已,于是道:“人生苦短,譬如朝露。我死之后,如果用北山石为外涫,再用综絮杂漆涂封,定能坚固不破,虽千百年不动也。”

>

>众人皆是。只有张释之答道:“陛下此言差矣。”就在汉文帝的老脸挂不住时,张释之马上又为他的话进行了解释:“臣认为皇陵中如果藏有大量金银珠宝,就会有人垂涎,就算用北山石为外棺,也不免有隙可寻。倒不如不置任何宝物,这样的话,就算没有坚硬的外棺,也没有什么顾虑了。”

>

>“然也。”汉文帝马上转忧为喜,于是手一挥,张释之从郎中令马上升为廷尉(相当于最高司法厅厅长),官位二品,位九卿之列,仅次于三公。

>

>张释之只用了三句话就连升三级,进入了国家最高领导层,真可谓青云直上啊!

>

>张释之成了最高司法的顶头上司后,他赏罚分明,量刑得当,成了铁面无私的“张青天”。我们从两个小例子来看看。

>

>一次,文帝出巡路过中渭桥,结果拉车的马被一个行人惊吓,这在当时叫做犯跸(即触犯了皇帝的行动),事后这个行人自然被“刑事拘留”了。

推荐阅读:

布洛芬:用量、副作用及其他因素

中国十大将军都有谁

司马炎简介

标签: 仕途

更多文章

  • 3.治世:休养生息,开创盛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休养生息

    3.治世:休养生息,开创盛事,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为政清明,在治世上提出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开创了安民之道,使汉初社会经济得到了稳定的发展。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发展农业生产,稳定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然而文帝即位之时,由于“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农民遭受残酷剥削,统

  • 揭秘中国历史上首个染发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首个

    揭秘中国历史上首个染发的皇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揭秘中国历史上首个染发的皇帝染发现象并非今世所独有,而是源源不绝,自古有之。包含皇帝在内的古代上层社会有过此举的人不乏其人,王莽就是中国历史上有清晰记载的第一个染发的皇帝。对于帝王将相那些政治人物来说,他们的言行举止包含染发这一日子细节,都通常

  • “美人心计”的真与假:解密历史上真实的窦太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心计

    她是“文景之治”背后“婆媳”中的婆婆,汉文帝妻窦氏。在婚姻上,窦氏是一个随波逐流,听凭命运播弄的女人,她出身于社会的最底层,却被命运所眷顾,跃居到了富贵权势的巅峰。她少时父母双亡,与两个同胞兄弟相依为命,后由于命运的捉弄让他们天各一方,生死两茫茫。本以

  • 6.外交上:开疆拓土,击匈奴通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域

    6.外交上:开疆拓土,击匈奴通西域,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治理国家,不仅解除了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打通了丝绸之路,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并发展了大一统的交流。汉朝建立初期,由于国力虚弱,急需安定的环境发展生产,恢复经济,所以实行“无为”政治,采取与匈奴和亲的

  • 第十章 漏网的鱼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第十章

    第十章漏网的鱼,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翻开史料,我们会发现一个无法理喻的现象。我们中国人杀人,不是杀一个,而是杀一家;特别是皇帝,动不动就是灭族。就算是一个该杀的人犯错,与他的族人何干?这样的道理,似乎无人理会,甚至就是因牵连无缘无故地掉了脑袋的所谓的族人,似乎也没有疑议。族人犯法,自己该杀。什

  • 汉朝社会意识的明智闪光:不贪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富贵

    汉朝社会意识的明智闪光:不贪富贵秦汉之际,陈胜“苟赋有,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以及项羽“赋有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史记·项羽本纪》)的名言,体现了不同人等对“赋有”的共同神往。&ldquo

  • 董仲舒的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董仲舒

    董仲舒的思想,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董仲舒的思想董仲舒,西汉广川(今河北景县)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把儒家学说推上正宗并取得官方哲学地位的关键人物。自董仲舒以后,儒家学说便逐渐从一个思想流派而跃升为官方意识形态,董仲舒的著作至今尚流传于世的主要有《春秋繁露》、《对贤良策》。他的谋略思想形成了一个从&

  • 3.忍辱负重:冒顿修书戏辱吕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忍辱负重

    3.忍辱负重:冒顿修书戏辱吕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小不忍则乱大谋,为了更好的把握手中的权力,吕后竟然能忍受这样的戏辱,可见吕后的深谋远虑非同一般。与匈奴的关系一直是西汉王朝前中期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早在汉朝统一中原以前,匈奴就已在冒顿单于手上统一了起来。汉初国弱,汉高祖征战一生,不曾向任何人

  • 汉献帝刘协真的写了一份衣带诏吗?曹操得知衣带诏以后为何没杀了刘协?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衣带

    汉献帝刘协真的写了一份衣带诏吗?曹操得知衣带诏以后为何没杀了刘协?,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建安四年,汉献帝宠妃董贵人之父董承声称自己接受了献帝用血书写的衣带诏,诏书称让他找机会诛杀曹操,董承遂与刘备、种辑、吴子兰、王子服等人共谋杀曹之事。但是,这只是董承单方面的说法,这份所谓的“衣带诏”是真的还

  • 蔡伦:发明首创植物纤维纸、中国造纸术发明家的东汉宦官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造纸术

    蔡伦:发明首创植物纤维纸、中国造纸术发明家的东汉宦官,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桂阳人(今湖南来阳一带),蔡伦从小就到皇官里去当太监,小黄门,后来得到汉和帝信任,被提升为中常侍,参与国家的机密大事。做过管理宫廷用品的官——尚方令,监督工匠为皇室制造宝剑和其他各种器械,因而经常和工匠们接触。劳动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