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莽:和平上台的新朝皇帝

王莽:和平上台的新朝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681 更新时间:2023/12/19 14:42:17

王莽:和平上台的新朝皇帝,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哀帝因纵欲过度,不久一病不起,元寿二年六月去世。只有二十六岁,在位仅六年。董贤虽对哀帝忠心耿耿,怎奈不习事务,当王太后召董贤问丧事该如何调度时,他一时对答不出。王太后便命王莽入宫帮助董贤治理丧事,这又给了王莽一个捞取政治资本的大好机会。王莽入朝,先不说丧事如何办理,而是先顺应人心,罢黜了董贤,他首先对王太后说董贤无功无德,不应尸位素餐,接着禁止董贤出入宫殿。董贤惊惶失措,站在大门前,脱官帽,赤双脚,向内谢罪。不久王莽假太后命令,收走皇帝玺绶,董贤这个现任大司马就像吓傻了一样,一任王莽作为,任凭宰割,后来董贤自思王莽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还不如自尽,董妻情愿同死,两人抱头对哭一场,先后自杀。其不敢报丧,悄悄将董贤夫妇棺殓,趁夜埋葬。此事被王莽听到,怀疑他诈死,命有司开棺验尸。因为董贤棺用沙金画棺材,涂上了四时之色,左苍龙,右白虎,上面还镶上了金银打制的日月之像,穿的是玉片做的衣服,四周是珍珠满缀的棺壁,王莽便指责他借越王制,把董贤的尸体拖出棺外,剥去衣服饰物,用草席裹起来,埋在了狱中。家属俱受牵连,家产抄封,约值钱四十三万绍。然后王莽才料理了哀帝的丧事。这时的王莽实际上已独掌汉的大权,王莽与王太后商议,迎立中山王箕子即位,是为汉平帝。

当时平帝只有九岁,由太皇太后王政君临朝听政。王莽位居首辅,一切政令,都出自王莽。因为太皇太后王氏,已被王莽哄得团团转:王莽将皇太后赵氏贬为孝成皇后,令皇后傅氏徙居桂宫。又追贬傅太后为定陶共王母,贬丁太后为丁姬,接着再废傅太后、赵皇后为庶人,二人后皆自杀。丁、傅两家亲属都被免去官职,流放蛮荒之地。这些做法使得王太后是满心欢喜,以为王莽替她出了口恶气,其实这是王莽在为自己以后进一步夺取政权扫清道路。

小心翼翼争朝权

朝廷中的正直大臣,见王莽专权,贬降太后,擅立新君,渐无人臣之礼,大多数陆续辞职引退;在朝的官员,多趋炎附势,尤其是历任三朝的大司徒孔光,竟去揣摩王莽的心意,奉承王莽。不过,王莽自己也很明智,他知道自己多半是靠了太皇太后王氏的信任才得以独揽大权的,人心其实并未收拢。于是王莽想出一个办法,他秘密派人前往益州,告诉地方长官,让他买通塞外蛮夷,假称越裳氏,献入白色雉鸡。平帝元始元年正月,塞外果有蛮人入朝,说是由于仰羡汉朝德仪,特来入献白雉一只。王莽一听,非常高兴,立即禀告了王太后,把这只白雉送到了宗庙里。原来,周朝成王的时候,越裳氏也曾来中原献白雉,王莽是想把自己比成辅佐幼主的周公,才买通塞外蛮夷来汉献雉。其实群臣都知是王莽所为,但谁也不愿揭破,反而仰承王莽的意思,说大司马王莽安定汉朝,当加为安汉公。太皇太后即日下诏,王莽故作姿态,上表一再辞谢,并要求加封迎立平帝有功的孔光等人,自己最后只受爵位,退还了封邑。

王莽又为已死的东平王刘云伸冤昭雪。立中山王刘宇孙子继立为中山王。封宣帝孙三十六人为列侯。此外汉宗室、汉初以来功臣子孙都立了嗣。皇族中有因罪被废的,都恢复属籍;年老退休的官吏,仍享受旧俸的三分之一,以赡养终身。甚至庶民鳏寡,无不周恤。使得天下吏民,无不称道。后来,王莽又上书太皇太后,说她年事已长,不宜署理小事,凡封爵以下诸事,均交自己处理。太皇太后当然同意,于是,天下就更是只知王莽而不知汉天子了。

王莽还不满足,又秘密派人安排。第二年,黄支国献入犀牛,汉廷上下均感惊异,都觉得黄支国远在海外,从不和汉朝交往,难道又是仰慕安汉公王莽的威仪,前来拜服。随后,又接到南方某郡的报告,说是江中有黄龙游出。祥瑞迭出,真是称颂不迭。

有一年盛夏大旱,郡国飞蝗成灾,王莽自己带头不吃荤,并出钱一百万,献田三十顷,以赈灾黎。满朝公卿,见王莽如此,也都纷纷捐田献宅。连王太后也省下自己的“汤沐邑”十个县交给大司农管理。王莽派使者去民间捕蝗。又废汉皇室的呼池苑,改设安民县,募贫民迁居,沿路饮食及所需田宅、器具、犁牛、谷种、食粮都由官府供给。在长安城中造五个里,有住宅二百区,让贫民居住。过了不久,连下阴雨,蝗灾渐退,稼禾复生,大家都说安汉公德感天地,王莽由此又得到了一片赞誉之声。

平帝十二岁时,王莽为平帝择婚。他下令选择世家良女造册呈入。主管官员揣摩王莽的用意,多选豪门士族之女,尤其是王氏女子,几乎占了一半,连王莽的女儿也在内。王莽想让女儿当皇后的企图再明显不过,然而他又欲擒故纵地对王太后说:“身亡德,子材下,不宜与众女并采。”不料王太后误会了王莽的用意,以为王莽生性至诚,就下诏将王氏女一概除名。王莽正骑虎难下的时候,已有许多趋炎附势的朝臣陆续上书,要求立王莽的女儿为皇后,王莽总算如愿以偿。

王莽之女既为皇后,王莽就更加想方设法地讨太皇太后的欢心。他认为太皇太后年老体弱,独居深宫一定十分憋闷,就建议她外出旅游,并借机慰问民间的孤寡。太皇太后当然求之不得,立刻答应,王莽还准备了许多钱帛牛酒,沿途赐赏穷困老弱之人,弄得万民拜呼,好不热闹。再加上所到之处皆是名胜古迹,老妇人仿佛到了另一个神奇的世界,真是说不尽的欢愉。王莽讨好太皇太后,真可谓体贴入微。太皇太后自然是越来越喜欢王莽了。

王莽征集天下通古文今文经学及天文、历算、兵法、文字、方术、本草的士人数千人到京师,筑学舍万间容纳一万八百人。贤者为师,愚者为徒,都有免费的饮食供应。群臣都说周公摄政七年,制度始定,如今安汉公辅政四年,大功毕成,位置应在诸侯王之上。吏民也陆续上书,请求加赏安汉公。上书人数,总计四十八万七千余名。派往各地了解民情的八位风俗使回到长安,带回各地歌颂王莽的民歌三万字。可见王莽确实已尽得人心。太皇太后见得朝野上下如此,于是下诏给王莽九锡封典。

之后朝中只知有王莽,不知有汉帝。平帝年已十四岁,渐渐懂事,恨王莽的专横跋扈,每次见到王莽,都面露愠色,私下也说了许多怨言。宫中的侍役多是王莽安插的耳目。王莽得知后,便先下了手,他在腊日进献一杯毒酒。平帝喝了酒后,腹痛难忍。王莽假意做愁眉泪眼的样子。并写了一篇祝文,情愿以身代帝,群臣都称誉王莽对平帝忠心耿耿。不久平帝腹痛而死,时年仅十四岁。

推荐阅读:

武大郎真实历史

悬梁刺股的意思及成语解释|成语大全

关于外甥打灯笼的歇后语

标签: 王莽

更多文章

  • 刘邦与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如意

    刘邦与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邦与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怎么死的?吕后吕雉的一生,最嫉妒的女人就是刘邦的宠姬戚夫人。戚夫人生下了一个儿子名叫如意,也就是刘如意。刘邦一度想要立刘如意为太子。吕后自然是非常不满。那么,刘邦死后,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是怎么被吕后害死的?刘邦一死

  • 汉和帝刘肇 永元之隆:汉和帝是一个好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是一个

    汉和帝刘肇永元之隆:汉和帝是一个好皇帝吗?,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周荣为尚书袁安府吏,袁安上书言窦宪骄纵、窦景腐败、不宜立北匈奴单于等奏议,均出自周荣之手笔。窦宪门客徐齮非常嫉恨他,于是,当面威胁他。连尚书府中尚且遭到这样的恐吓,可见一般的官吏该承受着怎样的政治压力。”[10]此前已有朱维京、

  • 汉朝的宫廷女子为何都要穿开裆裤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开裆裤

    汉朝的宫廷女子为何都要穿开裆裤汉朝的宫廷女子与后世不同的是都穿着开裆裤,听起来好像不可思议,而且开裆裤里面什么也不穿,为的就是让皇帝临幸起来方便,连衣服都不用脱。汉灵帝(156189年)刘宏,东汉皇帝,公元168年即位。在其统治期间,党锢之祸兴起,宦官把持大权,公开标价卖官,肆意大兴土木,百姓难以为

  • 汉朝历代皇帝顺序简介 汉朝历代国君大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朝

    汉朝历代皇帝顺序简介汉朝历代国君大全,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朝分为东汉和西汉两个时期,据悉,汉朝存在400多年,共经20几位皇帝,汉朝的开国皇帝是汉高祖刘邦,那么您知道除了汉高祖刘邦外,汉朝还有哪些皇帝吗?今天小编就为您收集了汉朝历代国君大全,一起来看看吧!汉朝皇帝汉朝历代国君大全:西汉:公元

  • 才女班婕妤的故事:赵飞燕姐妹入宫后便黯然失色?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婕妤

    才女班婕妤的故事:赵飞燕姐妹入宫后便黯然失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班氏是楚国令尹子文的后代。楚灭亡以后,班氏一族迁徙塞北,过着游牧生活,渐渐发财。秦帝国崩溃以后,建立汉王朝,班氏子弟渐渐做官。越骑校尉班况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班伯,次子班施,三子班稚。班稚生子班彪。班彪生班固、。班况的女

  • 神乎其神!汉文帝刘恒为什么不问苍生问鬼神?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神乎其神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汉文帝(刘恒,汉高祖刘邦第四子)在举行祭祀后召见贾谊。深宫夜静,灯影昏昏,向贾谊询问鬼神之事:贾谊低声絮语、绘声绘色;汉文帝聚精会神、侧耳倾听,君臣两人在“宣室”秉烛长谈。全然忘却小谷之外的悠悠岁月。演演戏走走过场,转而却可以全然忘却,太凉薄了,一般功力真的很难做到。汉

  • 第七节 景帝不一般 晁错牺牲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第七节

    第七节景帝不一般晁错牺牲,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在汉朝,人人都知道晁错实施的“削藩”政策,由于这一政策推行难度过大,所以才引起“七国之乱”,让大汉江山陷入兵荒马乱之中。晁错之所以会提出“削藩”政策,主要是想让景帝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式政权,一切以皇帝为唯一权威,朝廷政府职能执行不能决策。这是法家政治

  • 揭露汉朝皇室私密:后宫秘道通往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朝

    长乐宫的一处遗址中,满地遍布着这种巨大的圆形石头。它们叫作础石,支撑宫殿的根根木柱就立在这些础石上195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一个专家小组,来到西安,开始对两千年前的汉长安城这个曾经的帝王之都进行考古勘察。汉长安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居民众多的城市。它曾以其宏伟壮阔的城郭,华丽璀璨

  • 汉匈和议早已达成:匈奴为何仍不放苏武归国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匈奴

    汉匈和议早已达成:匈奴为何仍不放苏武归国,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汉匈和议早已达成:匈奴为何仍不放苏武归国苏武牧羊的故事令古今各代的中国人感动,苏武不屈的英雄形象也起着对后来很多封建王朝对待北狄蛮族的垂范作用对单于和酋长们“以礼谕之”、“以节斥乏”,

  • 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东汉党锢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东汉

    影响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东汉党锢之祸,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东汉桓帝、灵帝时,士大夫、贵族等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事件因宦官以党人罪名禁锢士人终身而得名。前后共发生过两次。党锢之祸以宦官诛杀士大夫一党几尽而结束,当时的言论以及日后的史学家多同情士大夫一党,并认为党锢之祸伤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