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第八节 千年不变的中央集权制

第八节 千年不变的中央集权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5 更新时间:2024/1/3 22:39:17

第八节千年不变的中央集权制,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在“七国之乱”中,景帝大胆任用新将领,周亚父是最成功的一个,正是正确起用周亚父,才让“七国之乱”的烽火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燃烧。周亚父是第一代军功集团代表人物周勃之子。此时,军功集团势力已大不如前,主要是因为老臣纷纷离世,资质浅显者难以支撑局面。这次,因晁错削藩而导致“七国之乱”,天下再次陷入兵荒马乱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景帝不得不重新重视军功集团。首先,景帝便任命周亚父为平乱主力,率领36将攻打吴楚联军;其次,遣曲周侯郦寄出击赵国;然后,栾布率一军攻打齐国;最后,大将军窦婴屯兵荥阳监视齐、赵两军。

>

>由此可见,在战乱时,景帝还是更重视军功大臣的。作为军功二代代表,周亚父指挥了这场战争,并获得胜利。但是,周亚父的命运里似乎依然存在着父亲周勃的影子,始终跳不出来。“七国之乱”平定之后的后元元年(公元前143年),曾担任过丞相、被封为条侯的周亚父突然被送进监狱,不久之后,便在狱中绝食而亡。根据史料记载,周亚父是任其子私自购买禁忌极品作周亚父百岁千秋之后的陪葬品,后来被奸人告发,惊动景帝,认为是图谋造反。因此,周亚父被捕入狱。在狱中,周亚父无法忍受狱吏的虐待,最终绝食而亡。

>

>事实上,私买兵器作陪葬品之事只是促成周亚父走上断头台的一个线索。就深层次原因来说,是因周亚父与王皇后不和,树立了政治敌人,最终为王皇后集团所不容,惨遭迫害,其主要表现是:当年周亚父反对立胶东王刘彻为太子;另外就是极力反对封王皇后兄长王信为侯。

>

>废立太子之事发生在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景帝封长子刘荣为太子,其母是栗妃,因此世人称之为栗太子。景帝前元六年(公元前151年),景帝后宫薄皇后始终无后,被废除皇后之位。于是,一场勾心斗角的宫廷斗争开始了。在复杂而多变的环境中,王夫人同超人的手段和过人的能力,将竞争对手一一击败,如愿以偿地进住后宫,成为景帝的皇后。随后,景帝欲废太子刘荣,改立王皇后之子、胶东王刘彻为太子,遭到朝廷上下强烈反对。

>

>景帝固执己见,在大臣们的一致协议之下,老臣周亚父出面向景帝直谏,要求他保持皇统,废长立幼是大逆不道的事情。景帝已被王皇后迷倒,对她百依百顺,根本听不进周亚父的话。周亚父坚持自己的观点,跪地恳求,景帝却大声吼叫:“谁在敢左右自己的想法,当立斩之,以儆效尤。”见这局面,周亚父心中顿时透凉,认为景帝已无可救药,唯唯诺诺地退下,回府去了。很快,栗太子刘荣被废,新贵胶东王刘彻被封为太子。这之后,景帝对周亚父产生恨意,更可怕的是,王皇后认为周亚父是她生命航程中最大的政治敌人,很想先除之而后快。

>

>本来,王皇后已对周亚父产生敌意,虽然还没到诛杀他的地步,但却时时在寻找机会将自己的怒火爆发出来。景帝中元年间(公元前149年-公元前144年),周亚父正在事业的最高点,时任大汉朝丞相之职,可谓如日中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本来,这是一种正常的发展,但朝中出现一个玄机,让周亚父与的丞相之路走到了尽头。中元年间,窦太后听信王皇后的说言,决定请景帝立王皇后的兄长王信为列侯。景帝一听,认为这是一件大事,涉及到国家法规和祖先的训言。开始,景帝认为自古以来,皇廷都遵行高祖的“白马之盟”,非刘姓不得封王,非功臣不得封侯。此时,丞相是军功大臣周亚父,朝廷大权全部在他们手上,他们的地位是高祖刘邦钦定的。为了防止出现纰漏,景帝决定与丞相周亚父商量一番。

>

>景帝在大殿会见了周亚父,并说出了窦太后和自己的想法,周亚父显得很惶恐,忙站起来道:“陛下,先年高祖时曾立下‘白马之盟’,非刘姓不得封王,非功臣不得封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景帝见周亚父态度坚决,以高祖刘邦的盟约相威胁,就暂时打消了封王信为侯的念头。但他不甘心,一直在寻找封赏王信的机会,以此来打破高帝时立下的“白马之盟”,清除军功集团在朝廷一手遮天的势力。以此为动力,景帝于中元三年,开始讨论封匈奴降王徐卢等为列侯之事。这次,景帝是志在必得,借口如果不封降王徐卢等人为侯,很难看出大汉朝廷的气度,让更多的外族人投降。他不顾周亚父等人的极力反对,毅然封徐卢等为侯。君臣之间产生激烈冲突。周亚父在斗争中不能坚持,退出丞相之位。

>

>由此开始,汉朝延续近50年的的高祖“白马之盟”被推翻,军功大臣们惶恐不安。周亚父退出朝廷之后,景帝认为自己有所作为的时候到了。中元五年,他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将久久搁置的事情——封王信为侯——重提提出。此时,再没什么执行压力了,群臣的呼声只被景帝当成一种儿戏,不值一提。王信顺利被封为侯。景帝彻底将高祖的“白马之盟”打破。

>

>正是以上两件事的发生,让周亚父的政治道路变得极为狭窄。可能,废立太子事件上,周亚父与皇家走得过远,但还不至于得到整个皇廷。他是在捍卫大汉朝皇统和权威,受到大部分皇族成员的支持,唯一树立起来的敌人是王皇后,而王皇后是景帝身边最亲密的人,所以周亚父的政治前途变得越来越微妙。王皇后开始酝酿情绪,与周亚父一搏。后来,封赏王信事件又发生,这次真正触怒了王皇后和景帝,甚至是窦太后。在这种情况下,周亚父一人站出来与整个皇族作斗争,很有胆识,胆却没有政治考量。匈奴降将徐卢的破格提升,让周亚父看到:景帝野心如虎,要断送军功大臣们的荣华富贵。

>

>周亚父是军功老臣周勃的儿子,是不折不扣的军功二代,即便第一代军功老臣全部离世,胆政府依然由于军功老臣的后代把持。因此,政府依然在军功集团手中,景帝前期,丞相的任免依然以所立军功大小为标准。直到周亚父入狱,绝食死去,才宣告军功势力全面走下坡路。更可怕的是,在周亚父离世前后,景帝又做了一个重大的人事任免决定,即废除刘舍丞相之位,改任卫绾为丞相。

>

>早在废立太子时,卫绾随同周亚父,极力反对立太子刘彻,但景帝今天又大胆任用他,说明景帝当年对废除栗太子一事并计较前嫌,他真正的目标是废除军功集团控制朝廷的势力。此时,卫绾是个没有军功背景的大臣。可以说,任命卫绾为丞相,就是向周亚父、刘舍等军功老臣宣布对立。从到申屠嘉,经历了10位丞相,除吕产之外,其余9人皆为高祖时代军功大臣,是实实在在的军功集团。申屠嘉之后,从陶青到刘舍,中间有一位周亚父,他们为军功二代,能代表军功集团的延续力量,但刘舍被景帝强行废除之后,大汉朝出现了非军功集团出任丞相的新局面。

>

>卫绾是汉朝历史上第一个非军功集团丞相。也有人说,当年的吕产是非军功老臣,但他非刘氏江山嫡系部队中的将领,充其量算个吕氏政权中的军功老臣。因此,从萧何到申屠嘉,全部是军功老臣;到陶青到刘舍,属军功二代,还未跳出军功集团的范围。但卫绾的上台,标志着军功集团的集体谢幕。这是景帝所期望的,在权臣当政近50年的情况下,军功集团已严重挑战到皇权的权威。

>

>在景帝的政治思想中,只有中央树立绝对的权威,才能建设一个理想的国家。现在,皇家控制了朝廷最高行政长官——丞相的任免大权,真正实现了“帝国制”的全面发展。中央政府权力严重受皇室牵制。以此为背景,景帝将中央集权制推行到各诸侯国。早在周亚父丞相之职被废除之际,景帝下诏,“罢诸侯御史官”,开始插手各地方王国政治事务和人事任免制度;周亚父离世之时,景帝再次下诏,改诸侯王国丞相为“相”。

>

>自从“七国之乱”爆发以来,诸侯王国出现一时的“独立危机”,紧接着,景帝实施了一系列中央集权政策,插手地方事务。到此时为止,大汉朝中央集权政治初见端倪。也就是从此时开始,中国历史延续千年的“中央集权制”被确立和沿用。景帝的英名因此被历史所铭记。

推荐阅读:

刮目相看的意思|成语大全

局促不安的意思_成语“局促不安”是什么意思

胸有成竹造句_胸有成竹中英文解释和造句

标签: 第八节

更多文章

  • 第九章 史上最牛忽悠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史上

    第九章史上最牛忽悠大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公元前135年,西汉帝国发生了一件可以改变刘彻命运的大事,窦太皇太后终于完成了她老人家自身的使命,光荣地鞠躬尽瘁了。这一年,刘彻21周岁。他当然在第一时间就接管了虎符,并顺带将窦太皇太后为他安排的丞相许昌和御史大夫庄青翟给撸了下来。理由就是:在窦太皇

  • 略论汉代女性与经济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代

    略论汉代女性与经济,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关键词:汉代;女性;经济中图分类号:F1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282-02汉初,经济凋敝,百废待兴,统治者大力推行“与民休息”的政治措施,随着铁农具的增多,牛耕的普及,水利灌溉的发展,施肥、耕种、新型纺织工艺等

  • 一代名将马援为什么死后蒙受冤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冤屈

    一代名将马援为什么死后蒙受冤屈?,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一代名将马援为什么死后蒙受冤屈?刘秀做了东汉开国皇帝后,并没有像他的老祖宗刘邦那样“兔死狗烹”般的屠杀功臣,而是善始善终的对他们论功行赏,令其颐养天年,寿终正寝。刘秀死后,汉明帝刘庄继承了老爸的遗志,继续推行功臣优待

  • 郦商的生平简介 郦商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是怎么

    郦商的生平简介郦商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郦商的生平简介郦商是怎么死的?西汉能够建立,都要归功于刘邦帐下那一位又一位开国功臣,其中郦商按功排第六,排第五的是樊哙。郦商是谁?为何他在历史上并不出名呢?秦末时期,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以后,陈留高阳人郦商就聚集起了许多年轻人,为了响应各地的反秦

  • 汉桓帝皇后梁女莹怎么死的?梁女莹墓在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帝皇

    汉桓帝皇后梁女莹怎么死的?梁女莹墓在哪梁女莹(?—160年8月9日),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人,大将军梁商之女,大将军梁冀、顺烈皇后梁妠的妹妹,汉桓帝刘志第一任皇后。建和元年(147年),被立为皇后。梁女莹无才无德,长相平庸。只是倚仗兄、姐之势,专制内宫。且生活奢侈,使得汉桓帝对她冷落,于延熹

  • 揭秘刘邦“暗度陈仓”之路线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暗度陈仓

    揭秘刘邦“暗度陈仓”之路线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春二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41县,都南郑”。夏四月,羽使卒3万及慕从者数万人从汉王,自今长安区南取子午道至汉中。八月,刘邦听韩信策,引兵从故道出袭雍,还定三秦。刘邦&l

  • 第四节 晁错的救国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之道

    第四节晁错的救国之道,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中行说的到来使得匈奴人一改原来的“颓废”面貌后,稽粥对中行说越来越器重,最后发展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在中行说的劝说下,多次对汉朝边境进行了“打草谷”。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十一月,稽粥入侵狄道,对大汉进行了赤裸裸的“骚扰”,抢走许多人畜。文帝以“

  • 萧望之生平简介 萧望之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是怎么

    萧望之生平简介萧望之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萧望之生平简介萧望之是怎么死的?萧望之是西汉第一位丞相萧何的六世孙,他的父亲和祖父都回归田园,宁愿务农也不愿出仕,到了萧望之这一代,他决定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萧望之十分好学,他学有所成之后名气很大,后来长史丙吉看中他的才能,将他和王仲翁

  • 刘交的生平简介 刘交有哪些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后代

    刘交的生平简介刘交有哪些后代?,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刘交的生平简介刘交有哪些后代?汉高祖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位大一统皇帝,刘邦一共有三个兄弟,他最宠爱的就是年龄最小的弟弟刘交。几百年后,当刘邦的子孙遇到难题时,刘交的后代站了出来,使得西汉得到了数十年的和平时光,变得更加强大。刘交和刘邦不是一个

  • 阴城公主生平简介 阴城公主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公主

    阴城公主生平简介阴城公主是怎么死的?,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阴城公主生平简介阴城公主是怎么死的?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女人一生都活在男人的阴影下,她们从小就被教导,要遵从三从四德,读书不必读得太多,识得几个字已经算极好的了。看起来,古代女人的日子过得实在是憋屈,但是这“憋屈”二字并不适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