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杨坚临死大喊“独孤误我”

杨坚临死大喊“独孤误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851 更新时间:2024/2/14 15:36:19

隋文帝杨坚仁寿四年生了一场病,杨广为了预防不测,于是写信给杨素,询问他父亲驾崩以后自己该怎么办,杨素在信中给他做了答复,但这封信却被信使误送到隋文帝那里。

杨坚看了以后很生气,此时,恰好又发生了杨广调戏杨坚的妃子陈夫人的事情,看样子杨广确实是等不及了,不仅要夺父亲的皇位,还要霸占父亲的妃子。

宫人误送上所,上览而大恚。陈夫人平旦出更衣,为太子所逼,拒之,得免,归于上所;上怪其神色有异,问其故。夫人泫然曰:“太子无礼!

杨坚知道这两件事以后,顿时悔恨不已,后悔不该听从独孤伽罗的建议把太子杨勇废除,愤怒之中拍着床铺大叫说:

抵床曰:“畜生何足付大事!独孤误我!——《资治通鉴》

这就是“独孤误我”的来历了,因为杨广太会伪装自己,不仅骗过了杨坚,还骗过了独孤皇后,让所有人都以为他是一个正派上进的人,结果却因为杨坚的这场病暴露了他的本来面目。

即便聪慧的独孤伽罗也没有意识到杨广在伪装自己,独孤伽罗是一个汉化的鲜卑人,是李渊的姨母,李氏就是从李渊的父亲这一代开始拥有了胡人血统,李渊的父亲李娶了独孤伽罗的姐姐。

独孤伽罗这个名字非常富有异域和宗教色彩,“伽罗”这个词化自佛教,在佛教典籍中它的意思是香炉木的意思。

或谓与沉香相异,或谓二者同类。然二者相较,伽罗之性润泽粘韧,焚时少脂,价昂,不作药用。沉香之性干枯,焚时多脂,可供药用——《陀罗尼集经卷十》

用香华宝物供养神佛是一种规格很高的方式,而且在佛经中也颇受推崇,伽罗这种香木燃烧时能够产生很芬芳的气味,而且不会产生大量的油脂从而变得肮脏。

隋朝前后这段时间佛教还是很受推崇的,杨坚就是在冯翊般若寺出生的,他对佛教和道教也很推崇,曾下诏书说:

辛巳,诏曰:"佛法深妙,道教虚融,咸降大慈,济度群品,凡在含识,皆蒙覆护。所以雕铸灵相,图写真形,率土瞻仰,用申诚敬。其五岳四镇,节宣云雨,江河淮海,浸润区域,并生养万物,利益兆人,故建庙立祀,以时恭敬。敢有毁坏偷盗佛及天尊像、岳镇海渎神形者,以不道论。沙门坏佛像,道士坏天尊者,以恶逆论。——《隋书》

这么一说,他和独孤伽罗倒还非常有缘分,因为杨坚的小名叫那罗廷,这是一个存在于婆罗教—印度教中的金刚力士,所以说两人在冥冥之中还是有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独孤伽罗是一个女强人,这是由于鲜卑族特殊的风气造就的,《颜氏家训·治家篇》记载了鲜卑人的这种社会风气说:

邺下风俗,专以妇持门户,争讼曲直,造请逢迎,车乘填街街,绮罗盈府寺,代子求官,为夫诉屈,此乃恒代之遗风平?

虽然独孤伽罗已经是一个汉化的鲜卑人,但还是延续了一些鲜卑人的风格,周宣帝暴毙之后,杨坚迅速掌握了北周的中央权力,这时候他面临两个选择。

一是扶持年幼的皇帝;二是取而代之;

这时候的杨坚有点摇摆,不知道怎么选择,独孤伽罗于是派人来对他说了一句话:

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隋书》

就是这句话让杨坚选择了自己做皇帝,隋朝建立后,独孤伽罗辅助杨坚一起处理朝政,所以她就和杨坚一起被尊称为“二圣”。

后每与上言及政事,往往意合,宫中称为二圣——《隋书》

不过即便如此精明的独孤伽罗,最终还是被杨广所欺骗,独孤伽罗讨厌奢侈的作风,而太子杨勇生活作风不好,而且经常冷落太子妃,转而宠幸姬妾云昭训,导致太子妃郁郁而终。

这些都激发了独孤伽罗的不满,而杨广抓住这个机会,把自己包装成一个生活作风简朴和专一的人,很快就赢得了独孤伽罗的喜爱,也就难免经常在杨坚耳边吹吹枕边风。于是,杨勇的太子之位便被废除了,杨广日益受宠。

结果隋文帝临死之前才发现杨广的真面目,因此说“独孤误我”,只能说杨广太会伪装自己了,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这活脱脱就是一个渣男的典范啊。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隋文帝离家出走事件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公元601年,在帝都长安城北的西内苑中一名年约六旬的老者纵马驰骋,老者鼻直口阔、相貌奇伟。西内苑属于皇宫中的禁苑,北临渭水,苑内有柳园、桃园、葡萄园,甚至还有小湖,树木成荫,波光粼粼,景色十分宜人。但老者并没有因为优美的景色而开心,反而显得气急败环,驱赶着胯下马,也不辨别方向纵马狂奔,不一会的功夫,

  • 杨坚经历的“鸿门宴”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少不了鸿门宴。最正宗的鸿门宴发生在项羽与刘邦之间,这是一场关乎未来的宴会。到了北周末年,北周丞相杨坚也经历了一场非常惊险的鸿门宴。杨坚身边的“樊哙”是北魏皇室的成员元胄。元胄小时候就英勇果敢,练就了多种武艺,美髯虎须,看上去凛然不可侵犯。北周齐王宇文宪一见他,就把他

  • 杨坚实施的三省六部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初创于隋朝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指的就是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六部就是指吏部、兵部、礼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度支(后改为户部)和工部。三省六部制是隋文帝统治时期正式确立下来的。在隋文帝正式将三省六部制确立下来之前,这种制度经过了漫长的发展、演化过程。尚书省起源于秦朝。秦朝的统治者在少府下设置主管典籍

  • 隋文帝《开皇律》的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开皇律其篇目与基本内容,以北齐律为蓝本,所谓“多采后齐之制”,其立法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篇章体例更加简要 《开皇律》共计十二篇、五百条,其篇目是: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断狱律。其中名例制罪名和量刑的通例;卫禁是保护皇帝和国家安

  • 隋文帝统一全国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朝统一战争是南北朝末期的统一战争。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权臣杨坚于隔年废北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在安定内部、解决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并吞西梁后,隋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统一战争中,隋文帝杨坚命令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渡江作战。此役逼降陈后主

  • 隋文帝营建新都大兴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于汉长安城东南筑新城,名大兴城,在今西安城及城东、城南、城西一带。即唐长安城。隋朝开国之初,都城仍在长安旧城,因久经战乱,残破不堪。而且宫室形制狭小,不能适应新建的统一国家都城的需要。加之几百年来城市污水沉淀,壅底难泄,饮水供应也成问题。因此,杨坚放弃龙首原以北的故长安城,于龙首原以南汉长安城东南

  • 杨坚与杨广父子间的阴谋算计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当隋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十一月,杨广被立为太子时,他以为自己已经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孰若不知,一双眼睛冷峻地盯着他,游戏才刚刚开始!其实,杨广当了太子后,日子也不大好过。这是因为,他父亲杨坚也并不完全信任他。虽然他装出来的“节俭寡色”,但是他在一件致命的事情上犯了和杨勇同样的错误,就是结交大臣。

  • 隋文帝开创科举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

  • 隋文帝的尊号“圣人可汗”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隋朝和唐朝是中国古代的巅峰盛世,这点从“圣人可汗”和“天可汗”这两个尊号就可以看出来。在中国历史上,兼任周边游牧民族尊号中原王朝的皇帝只有隋朝和唐朝的皇帝。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中国古代

  • 古代喜欢男色的皇帝盘点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代喜欢男色的皇帝:1、汉哀帝:汉哀帝与董贤。董贤英俊潇洒,又是御史董恭之子,因而被选为太子舍人。哀帝在与他的交往中产生了爱恋,封他为董门郎,并封其父亲为霸陵令,迁光禄大夫。不久,董贤又被封为驸马都尉侍中。哀帝要起身上朝,但是睡在旁边的董贤却压住了他的一个衣袖,哀帝不忍叫醒董贤,于是割断了被董贤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