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放战争战略围剿与结局

解放战争战略围剿与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713 更新时间:2024/1/23 3:30:30

解放战争四阶段:战略追歼(1949年12月—1955年2月)

国共内战大势底定,大规模的军事会战已经不可能再出现,战争的规模趋于中型。略重大的战役只有西昌战役昌都战役。

西南地区部分,由于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大陆西南方残的军事力量很难再有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进入成都后,便继续一路追击这些已经无法大规模组织战斗的军队。1950年10月解放西康后解放军挺近西藏地方,围歼昌都地区的藏军力,为西藏和平解放奠定基础。而西南的国民党93师无法跟大规模的解放军作战,一路往边界撤退,最后国民党93师退到泰缅边境的三不管地带(泰缅金三),在当地形成一股特殊的势力。

在东南沿海作战方面,由于中国共产党以陆军为主,缺乏足够的海空军专业部队与武器装备,在训练如登陆战等方面经验亦不足,由于解放军准备不充分,攻击金门战役遭严重失利。1949年攻打登步岛与金门岛继失败后,一时之间不敢贸然作战,而国民党虽然在陆军战斗方面损失惨重,但在海空军整体仍优于共产党,甚至还能派遣空军对上海进行轰炸或突袭福建沿海岛屿。

不过随着国民党部队主力集中驻守台湾,与台湾距离较远的沿海岛屿让解放军有了机会,1950年,解放军在先后解放海南岛(海南岛战役)、万山群岛与舟山群岛。后因朝鲜战争爆发,军事重心北移,因此在东南沿海的作战暂缓。而朝鲜战争期间,国民党多次尝试突击东南沿海岛屿,如南日岛战役、东山岛战役等,但皆以撤退告终。朝鲜战争结束后,解放军在1954年对一江山岛发动作战并对金门炮击,不久解放军以优势兵力攻占了一江山岛,视一江山岛为屏障的大陈岛也不保,最后国民党决定主动撤离大陈岛,1955年2月,解放军取得大陈岛,至此双方的势力范围都再无变动。

战争结局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江,解放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中国人民解放军用劣势装备战胜了拥有优势装备的强大敌人,取得了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相隔台湾海峡呈现对峙状态。

解放战争简介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国民党方面称为“动员戡乱”,是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国前途命运的决战。

1947年7月,解放军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着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1949年4月,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了国民党统治的覆灭。1949年10月1日,在解放军全国进军途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到1950年6月,残存在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被全部歼灭,仅有少量逃往台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至此,解放军完成了解放全国大陆和近海岛屿的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取得第二次国共内战胜利,统一了中国大陆。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解放战争国民党和解放军装备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装备对比国民党军1946年7月,国民党军的装备大致为1/4美械、1/2日械、1/4“国造装备”(自己生产制造的装备),美械与半美械装备部队最少为22个军(整编师)64个师(旅),交警部队18个总队又4个教导总队;其中45个师(旅)与交警部队为全美械,以装备不是最好的整编第11师为例,装备长短枪115

  • 解放战争伤亡情况及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解放战争伤亡情况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负伤104万人,牺牲26万人,失踪或被俘19万人。国民党军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的确切总人数,由于统计角度和渠道不同,有以下两种统计数据: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一九四六年七月至一九五零年六月战绩总结公报》发布的统计数字:解放军在整个

  • 解放战争的战后动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解放台湾”与“反攻大陆”国共双方隔着台湾海峡,均积极厉兵秣马,中华人民共和国打出“解放台湾”的口号,台湾则高呼“反攻大陆”、“光复神州”、“解救苦难同胞”,调停失败的美国则坐等内战结束。海峡大战一触即发,惟1950年的朝鲜战争爆发,原本预备解放台湾的解放军,调往朝鲜半岛进行抗美援朝作战,盘踞台湾的

  • 平津战役的战前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役前的准备在津、塘方向,中共中央军委原计划先攻塘沽,后打天津。后前线指挥员报告,塘沽东面靠海,其他三面为水渠盐池,不能对敌形成包围,也不便大部队展开。同时判断北平、天津国民党军有突围的可能,因此,建议以少数兵力监视塘沽,集中兵力先打天津。12月29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了东北野战军的作战计划,并命令

  • 平津战役的战前形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京津战役,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

  • 平津战役历史回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取得

  • 平津战役的战争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争背景全国军事形势发生新转折,蒋介石决定暂守北平、天津。1948年11月初,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上进行的第一个战略决战性战役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歼灭国民党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所部47.2万人,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由于辽沈战役的胜利和其他战场的胜利,全国军事形势发生了新的转折。人民解放军

  • 淮海战役的战争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淮海战役战争过程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8年9月24日济南失守后,国军总部以为华东野战军需要长时间休整,未能料到华东野战军在济南战役损失不大,能迅速南下进攻徐州,结果大意轻敌。粟裕为迷惑国军,特意在山东开了十几台大功率电台,不停向外

  • 淮海战役的战争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伤亡损失统计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历时六十六天。国民党军先后投入七个兵团、两个绥靖区,三十四个军,八十六个师,共约八十万人,出动飞机高达2957架次。解放军参战部队华东野战军十六个纵队,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连同华东军区、中

  • 对淮海战役的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淮海战役是解放军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同国民党重兵集团展开的决定性的战略决战,最后以解放军的全面胜利而告终。解放军在兵力、装备都不占优势,战场情况复杂多变的条件下,能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是中央军委、总前委的正确决策,华野、中野的密切配合,指战员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援的结果。也是战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