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249 更新时间:2024/1/28 5:54:03

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国民党称为:辽西战役、徐蚌会战和平津会战)

1948年冬,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战略决战。济南战役是解放军攻克敌人重点设防的大城市的开始,也是蒋介石以大城市为主的“重点防御”体系总崩溃的开始。这一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历经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等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实力快速缩减,节节败退。国民党方面的作战失败,不但丧失大片控制的土地,损失了主力近150万人,更有超过100万的部队与国民党政府官员起义。其中济南战役的战果:毙死毙伤国民党军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其中将官23人,战场起义2万余人,缴获辎重弹药无数。美联社对此评论:“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

林彪、罗荣桓领导的东北野战军,集中了53个师,70余万人,1948年9月12日发起辽沈战役,历时52天。东北野战军主力在攻占锦州同时在塔山和黑山阻击了侯镜如兵团和廖耀湘兵团,长春郑洞国部起义后林彪挥师在辽西围歼廖耀湘兵团并顺势攻占沈阳,共歼灭国民党军47万余人,伤亡6.9万人,东北全境获得解放。

淮海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发起,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经66天紧张艰苦的战斗,由刘伯承攻占宿县截断徐州退路一举改变形势,分别在碾庄、双堆集、陈官庄地区歼灭黄百韬兵团、黄维兵团和杜聿明集团。以伤亡13.6万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5.5万人,使长江以北的华东、中原地区基本上获得解放。

平津战役在1948年11月29日发起,历时64天,华北杨成武部在新保安歼灭35军,林彪的第四野战军攻克天津并包围北平迫使傅作义接收改编。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人,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被歼灭和改编,使华北地区除太原、大同、新乡等少数据点及绥远西部外,全部获得解放。

1949年4月,以周恩来为首席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同以张治中为首席代表的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开始举行谈判(即所谓“划江而治”)。4月15日,中共代表团将《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送交国民党政府代表团。但是在南京的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这个协定,谈判宣告破裂。

渡江战役于1949年4月21日拂晓5时许发起,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东起江阴、西至湖口(九江东北)的千里战线上强渡长江,击溃沿江防御的国民党军,4月23日解放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对全中国的统治宣告终结,解放军开始向全国进军。接着各部队展开猛烈追击,先后占领苏南、浙东、闽北、赣东北广大地区及杭州、南昌等地。5月17日解放武汉三镇,5月27日攻占全国经济中心上海。6月2日解放崇明岛。7月上旬解放军向福建进军,至10月下旬解放了除金门、马祖等岛屿以外的福建全省。

渡江战役后,各野战军立即按照中央军委的既定部署,分别向中南、西北、西南、东南地区进军。1949年4月解放军进军中南,至9月上旬解放鄂西、湘北、赣西北、赣南广大地区。5月解放军进军西北,5月20日解放西安,8月解放兰州,9月解放西宁、宁夏。同月25、26日,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及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通电起义,新疆和平解放,至此解放了西北全境,国民党只剩下西南一隅之地。

1949年9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四野战军先后解放湖北、湖南。林彪部在衡宝战役挫败白崇禧,随后以优势兵力占领广西全境,刘伯承邓小平率第二野战军及第四野战军一部由鄂西和湘西分路出发,突破国民党川鄂湘防线,占领秀山、西阳、彭水等地,贺龙也率第一野战军翻越秦岭,乘胜追击,歼灭敌宋希濂兵团、促使罗广文,陈克非兵团起义。30日蒋介石匆忙逃往成都,当日重庆解放。

1949年9月,带有制宪会议性质的由中国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及爱国人士参加的新“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开幕,会议通过带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并决定改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北京。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0月13日,解放军兵临广州,李宗仁只得飞往重庆。10月24日,解放军发动金门战役失败。11月16日,李宗仁胃病复发,出现十二指肠出血,遂于11月20日以治病为由转往香港。12月5日,与夫人郭德洁,两名儿子及随从又从香港飞美国纽约就医。

1949年11月初,云南省主席卢汉和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在云南通电起义,刘伯承邓小平率第二野战军迅速攻占邛崃和雅安,在成都的国民党精锐部队外逃的道路被全部封锁。

此时蒋介石仍想死守成都,作为反攻大陆的基地,而当时国民党手中的大城市也只有成都和宜宾了,宜宾是成都的最后一道屏障,中共地下党郭汝瑰时任第22兵团司令兼第72军军长,专门负责宜宾防务。

1949年11月末,郭汝瑰主动找到解放军要求起义,12月11日长江重镇宜宾和平解放。1949年12月10日,蒋介石仓惶逃离成都,前往台北。随后第二野战军进至大邑,新津。胡宗南也逃离成都,成都市区在没有遭到破坏的情况下开始谈判,12月30日,贺龙率第一野战军和平解放成都,1950年2月20日解放军进驻昆明,并相继解放四川、贵州、云南、西康等省。

至此,解放战争的大规模作战结束。中国大陆几乎全部归属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国民党仅能掌控中国东南沿海岛屿(台湾、金门、马祖、乌丘、东引、海南岛、舟山群岛、一江山岛、大陈岛、万山群岛)及西南(云南、广西、四川)部分山区。国民党政权经广州、重庆、成都直至于12月7日迁往台北,解放军开始集结东南沿海,预备进攻台湾。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解放战争战略围剿与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解放战争第四阶段:战略追歼(1949年12月—1955年2月)随着国共内战大势底定,大规模的军事会战已经不可能再出现,战争的规模趋于中小型。略重大的战役只有西昌战役和昌都战役。西南地区部分,由于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大陆西南方残余的军事力量很难再有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自进入成都后,便继续一路追击这些已经无

  • 解放战争国民党和解放军装备对比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装备对比国民党军1946年7月,国民党军的装备大致为1/4美械、1/2日械、1/4“国造装备”(自己生产制造的装备),美械与半美械装备部队最少为22个军(整编师)64个师(旅),交警部队18个总队又4个教导总队;其中45个师(旅)与交警部队为全美械,以装备不是最好的整编第11师为例,装备长短枪115

  • 解放战争伤亡情况及历史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解放战争伤亡情况人民解放军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负伤104万人,牺牲26万人,失踪或被俘19万人。国民党军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的确切总人数,由于统计角度和渠道不同,有以下两种统计数据:一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一九四六年七月至一九五零年六月战绩总结公报》发布的统计数字:解放军在整个

  • 解放战争的战后动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解放台湾”与“反攻大陆”国共双方隔着台湾海峡,均积极厉兵秣马,中华人民共和国打出“解放台湾”的口号,台湾则高呼“反攻大陆”、“光复神州”、“解救苦难同胞”,调停失败的美国则坐等内战结束。海峡大战一触即发,惟1950年的朝鲜战争爆发,原本预备解放台湾的解放军,调往朝鲜半岛进行抗美援朝作战,盘踞台湾的

  • 平津战役的战前准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役前的准备在津、塘方向,中共中央军委原计划先攻塘沽,后打天津。后前线指挥员报告,塘沽东面靠海,其他三面为水渠盐池,不能对敌形成包围,也不便大部队展开。同时判断北平、天津国民党军有突围的可能,因此,建议以少数兵力监视塘沽,集中兵力先打天津。12月29日,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了东北野战军的作战计划,并命令

  • 平津战役的战前形势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将国民党军傅作义集团抑留于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予以各个歼灭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中国大陆称作京津战役,台湾称作平津会战)是国共内战“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11月29日开始,1949年1月31日结束

  • 平津战役历史回顾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及地方武装一部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平津战役历时64天,人民解放军取得

  • 平津战役的战争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争背景全国军事形势发生新转折,蒋介石决定暂守北平、天津。1948年11月初,人民解放军在东北战场上进行的第一个战略决战性战役辽沈战役胜利结束,歼灭国民党军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总司令卫立煌所部47.2万人,使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由于辽沈战役的胜利和其他战场的胜利,全国军事形势发生了新的转折。人民解放军

  • 淮海战役的战争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淮海战役战争过程淮海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8年9月24日济南失守后,国军总部以为华东野战军需要长时间休整,未能料到华东野战军在济南战役损失不大,能迅速南下进攻徐州,结果大意轻敌。粟裕为迷惑国军,特意在山东开了十几台大功率电台,不停向外

  • 淮海战役的战争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伤亡损失统计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历时六十六天。国民党军先后投入七个兵团、两个绥靖区,三十四个军,八十六个师,共约八十万人,出动飞机高达2957架次。解放军参战部队华东野战军十六个纵队,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连同华东军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