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504 更新时间:2024/1/22 23:28:17

春秋五霸指哪“五霸”

稍有古代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春秋五霸”,但是“五霸”究竟是指哪五个人,却是两千年来的一段公案。其说法有十多种,人物牵涉到十五个,直至今日,《辞海》《辞源》等权威工具书对此也是数说并存,广为人知的“五霸”偏偏成了千古之迷。

战国后期至唐宋关于“五霸”的说法大约有六种

荀子•王霸》 认为是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王褒《四子讲德论》认为是齐桓、晋文、秦穆、楚庄、越勾践。《白虎通•号篇》认为是昆吾、 大彭、豕韦、齐桓、晋文

同时,该书又指出齐桓、晋文、秦穆、楚庄、吴阖闾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另外两说。颜师古《汉书注》则认为是齐桓、宋襄、晋文、秦穆、吴夫差。上述六说,牵涉到十一人,其中完全相同的只有齐桓、晋文。此外,十一人中有八人在春秋,三人在夏、商二代。

明清至近代,史学界对五霸说进行了新的审视,或沿旧说,或提出新解,归结起来,大致有五说。陈立《白虎通疏证》同意昆吾、大 彭、豕韦、齐桓、晋文说。毛奇龄《四书賸言》支持齐桓、晋文、秦 穆、宋襄、楚庄说。阎若璩赞同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说。全祖望提出新解是齐桓、晋文、晋襄、楚庄、晋悼。而朱起凤《辞通》则提出了郑庄、齐桓、晋文、秦穆、楚庄。与以往相比,这一时期的史家摒除了三说,增加了两说,人物却从十一人增至十五人。

现代对五霸的说法只有两种。一如杨伯峻在《孟子译注》中主张的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说。一如金景芳在《中国奴隶社会史》中主张的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阁、越勾践说。虽然没有提出新的说法,但将传统的八种说法骤减至两种,人物也减至七人,为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不过,毕竟还存在两种说法,还不是我们追求的“确指”。

为了解决五霸问题,孙景坛作了有意义的探索。他从《左传》的记载中找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五霸一词的人,即宾媚人。当时,齐、晋交战,齐败。齐侯派宾媚人到晋请和,晋提出了苛严的条件。 宾媚人在辩驳中要求晋以四王、五霸为榜样,接受宝物和割地而不要灭亡齐国,最后竟然说服了晋,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这说明五霸当时在各国诸侯心目中确有说服力。

这一年是鲁成公二年(前589),由此,我们可以说,五霸在成公二年前已经出现,换言之,五霸在历史上活动的时间,应该是在成公二年以前。确定了五霸的下限,就可以将晋悼公、吴阖闾、吴夫差、越勾践排斥在五霸之外。

当然,晋景也应去掉,因为宾媚人涉及五霸的话就是对晋景公说的,景公自然不会在五霸之列。与晋景以下的人有关的五霸说,如荀子、王褒、颜师古、 全祖望及《白虎通》的说法都不能成立。这样,五霸说就由传统的八种说法锐减至三种,人数也从原来的十五人减至十人。

确定了下限,再来看看上限。“霸”字以“霸主”的含义在中国古书中第一次出现是在《左传》庄公十五年:“春,复会焉,齐始霸也。” 这里的“始霸”不仅指齐刚刚成为霸主,更重要的是指齐是中原第一个霸主。在齐之前,中国历史上没有霸。这样,我们又可以把齐桓之前的昆吾、大彭、豕韦、郑庄等四人去掉。传统的五霸说只剩下一种, 人物也减至六人,五霸应该就在这六人之中。

但是,剩下的齐桓、晋文、秦穆、宋襄、楚庄五霸说是否正确? 余下的齐桓、宋襄、晋文、晋襄、秦穆、楚庄等六人是否能算“霸”? 这仍然值得探究。

上述硕果仅存的五霸说一直受人们攻击的地方是:宋襄公也算得上是五霸之一?宋襄公是齐桓之后、晋文之前一个较为突出的人物, 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他与其他诸侯一起,将齐太子送回国内继位, 即齐孝公。此后,他想尽办法示威于诸侯,想谋求霸主地位,但诸侯并不服他,最后在宋楚泓之战中,因“蠢猪式的仁义”而一败涂地。

宋襄公不仅没有当上霸主,时人也并没有将他当霸主看待,甚至连他的臣下也觉得他离霸主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有宋襄公在内的五霸说实在是站不住脚的。由此可见,传统的五霸说虽然多,但没有一个经得起推敲,难怪先贤们争论了两千年未有结果。

五霸究竟是哪五个人

可以说,除了宋襄公,其他五人的“霸业”均可观:齐桓,史称他“一战帅服三十一国”,“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无疑是春秋时期的首霸。晋文,城濮之战大败楚国,多次主持诸侯会盟,周襄王亲自册封为“侯伯”,其霸主地位是众所公认的。秦穆,曾“益国十二,开地千里”,史载“秦用由余而霸中国”,他确实曾称霸一时。晋襄,在殽等地几次大败秦军,又主持会盟,抑制楚国的兼并活动,故《左传》昭三年云“昔文、襄之霸也”, 可知晋襄之霸史有明文。楚庄,侵郑伐宋,问鼎中原,并在郤大败晋军,“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以楚庄的实力,称霸中原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所以说,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齐桓、晋文、秦穆、晋襄、楚庄, 是最有资格被称作“霸”的,如此,争论了两千年的春秋五霸问题是否可以画上句号了?在20世纪末,赵东玉发表《五霸别解》一文,认 为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传世文献来看,“五”在时人的观念中,并非一个确数,而是一个虚指,即“五”与“三” “九” 一样具有“多”的约数含义。#p#分页标题#e#

如《左传》僖公四年载有“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之语,其中的“五侯九伯”,古今注释家异口同声地认为是“统言天下诸侯”。同样,《老子》十二章谓:“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其中的“五”字显然也是虚数而不是实指。“五”的这层含义,顽强地存在于现代汉语语汇中,如五谷、五彩、五毒、 五湖四海、五花八门、五光十色等。因此,不需要困惑于文献中人言人殊的五霸组合。如此,则“五霸” 一词,对于春秋时期诸侯纷争、 霸主迭兴局势的描绘还更加淋漓尽致和传神逼真了。

此说若成立,前文所述的“十说” “六说”“五说”“两说”等争论, 岂不都成了多余的?

春秋战国的27个主要诸侯国

春秋战国的70个国家简介

中国古代帝王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权臣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嫔妃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美女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战争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宫廷未解之谜

古代王侯将相未解之谜

古代文人名人未解之谜

民俗风情信仰未解之谜

中国古代作品未解之谜

历史名胜的未解之谜

古代科学的未解之谜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美女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从来不乏美女的身影,大家耳熟能详的有貂蝉,王昭君,西施和杨玉环这四大美女。那么大家知道在春秋时期的美女有哪些吗?本文小编来跟大家说道说道。春秋时期美女:【息夫人】 美丽倾三国,最后灭两国息夫人姓妫(guī),出生于陈国,是国君陈庄公的小女儿,在其出生时,本该凋谢的桃花却奇迹般的再次盛开,因

  • 春秋争霸的局面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争霸简介春秋争霸是发生于春秋时期的重大政治事件。平王东迁后,奴隶制开始衰落,周王室力量衰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削弱。各国诸侯先后出现了旨在掠夺土地、人口、财物的长期争霸战争。争霸角逐中出现“春秋五霸”,一般认为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春秋五霸的不同说法介绍

  • 商鞅变法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齐威王称霸以后,燕、赵、韩、魏等国怕他三分,纷纷前来朝贡。只有西方的秦国没有来。原来,当时秦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比较落后,中原各国叫它“西戎”,把它看作野蛮民族,瞧不起它,很少跟它来往,还不时派兵侵夺它的土地。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他感到秦国外受强

  • 秦始皇统一中国历史事件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王嬴政消灭了嫪毐和吕不韦两大势力之后,掌握了秦国大权,此时秦国已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了。他所统治的地方,除了秦国的本土以外,还有上郡、河东、上党、太原等14个郡,不仅囊括了西半部的大半个中国,还深入到中原地区。像韩、魏两国,实际上已处于秦国的三面包围之中,秦国兼并六国的客观条件已经成熟了。秦王嬴

  • 夫差为什么放走勾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之间的故事,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夫差为何要放走勾践?夫差心慈手软,主要是因为吴国实力不足以保证灭亡越国,他也并没有贪财好色、得意忘形这些性格弱点。公元前494年,为父报仇的吴王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境内太湖一带)打败越王勾践,挥师攻占了越国。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在提倡甚至赞许

  • 文种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周元王元年(前475年),越王勾践增调大军持续围吴。为了激励全军将士奋勇杀敌,勾践诏示军中:父子俱在军中者,父归;兄弟俱在军中者,兄归;独生子者,归养;有疾病者,给以医药治疗。军中闻令欢声如雷,个个感恩忘死,拼死向前,军威空前强盛。这样,至周元王三年(前473年),吴王夫差在越军的强大攻势下,势穷力

  • 商鞅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诸子中,既在思想学识上堪称“博物君子”,又能“出将入相”、创下不朽功勋者,商鞅可谓首当其选。商鞅是战国中期著名法家代表人物、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改革家。他是卫国国君的后裔,姓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商鞅从幼就&ld

  • 战国李牧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战国时,赵国良将李牧被派住北部边疆,镇守雁门,抗击匈奴。他到任后,以武将身份代行地方行政事务,设置官吏,建立衙门;岁税一律收入他的府库中,由他支配,用作军队的费用。他每天杀牛羊犒赏士卒,并亲自教练兵将骑马、射箭,搞对阵演习;又经常派出探骑,打听敌人的动向。他对士卒也能同甘共苦,处处照顾得十分周到。只

  • 庆父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鲁庄公姬同娶了齐国的哀姜为夫人。哀姜一直没有生子,但是她的妹妹为庄公产下一子,叫做开。开,应该成为庄公的继承人。但是庄公后来又爱上了党氏的孟女,就是党氏的长女,并跟她生了一个儿子叫做斑(《史记》称斑,《左传》称般)。庄公发下誓言,一定要立孟女为夫人,立斑为继承人。庄公有三个弟弟:庆父、叔牙

  • 韩非子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韩非,战国后期重要的思想家,先秦“法”“术”“势”学说的集大成者,其学说以政治哲学最为突出,他鼓吹的封建君主专制主义理论,对以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前323年,韩非死于秦国。有关他的死因,从西汉起就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