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骑兵那么厉害,古人打仗是怎么应对的

古代骑兵那么厉害,古人打仗是怎么应对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426 更新时间:2024/1/20 14:02:48

骑兵因为机动性强,拥有强大的突袭能力,所以同样数量的步兵往往难以抵挡骑兵的冲锋。所以,战争骑兵的最有效方法无疑是用骑兵对抗骑兵。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战例就是汉朝反击匈奴和唐朝反击突厥。

但是,由于中原王朝往往都是农耕区,往往马匹缺乏,而供养一个骑兵的开销远大于北方游牧民族,所以,除非是王朝非常强盛时期,可以采取骑兵对抗骑兵的方式,否则多数王朝只能从作战方式上进行革新,以期能用步兵来打退敌人骑兵的冲锋。

那么在古代,究竟怎么样才能战胜骑兵呢?大体有三种方式。


最有发言权的莫过于李陵陈庆之岳飞沐英光这些名将。李陵以五千步兵杀伤数万匈奴骑兵,其作战特点即是依靠车辆自环为营(有点像卫青对武刚车的使用),再用强弓硬弩射杀匈奴骑兵,骑兵虽然机动性强,但在攻坚时却非常吃亏,这也就是为什么匈奴袭扰汉朝边境时很少出现直接攻打城池的情况,而是采取诱导出击的战术。

可见,古代对付骑兵的第一种有效手段就是坚城加远程武器。

明朝的袁崇焕在对付八旗骑兵时,也采取的是坚城加大炮的方式。梁朝陈庆之的对北魏的战争,用七千步兵打垮了数十倍于己的北魏骑兵,这场战役虽然是主动出击,但在战术上其实依然采取的是凭城防守的策略。据《梁书》记载,陈庆之在北伐时曾专门谈到“吾以虏骑不可争力平原,及未尽至前,须平其城垒”,也就是说陈庆之的战术是趁敌军主力骑兵未赶到时,先行攻破对方城池,然后依靠这些城池来对付增援而来的北魏骑兵。

岳飞对付金国骑兵的方式脱离了上面提到的凭城固守的办法,而是在手段上更加创新,岳飞根据金国重骑兵灵活性差的弱点,采用步兵用麻札刀和利斧头,长枪盾牌掩护,弓兵配合的立体作战方式,当然,前提是岳家军军令严整,士兵在面对骑兵冲锋时,心理素质过硬,能做到视死如归,否则岳飞的战术很难发挥。此外,岳家军也有少量的精锐骑兵,可以与金兵直接对抗而不落下风。

这是对付骑兵的第二种方式,即避敌锋芒,协同配合,立体作战。

明朝初年的将领沐英,充分利用了明军火器强的优势,创造性的采取了三段式射击,这种利用武器优势来对付骑兵的办法后来也被英法联军用来对付清军,只可惜沐英的这种战术只在明朝初年时短暂采用过,到了明朝后期,虽然明军依然拥有着武器优势,但在对付八旗骑兵时往往占不到便宜。

这倒不是火器对付骑兵的战术失灵,而是明朝末年火器铸造质量下降,火铳经常炸膛,而士兵的素质也严重下降,面对骑兵冲锋心理素质极差,往往未等骑兵接近就随意开枪,然后开始奔逃,导致战术失效(明朝末年时的朝鲜军队在面对后金骑兵时,同样因为士兵总体素质太低导致火枪战术失效)。虽然战役效果因为其他种种因素打了折扣,不过依靠武器优势来对付骑兵的确是第三种最有效的方式。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十大刺客,除了荆轲你还知道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太白先生这首《侠客行》,每次都让我看得热血沸腾。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的是无数个千古侠客的影子。中国是个讲究行侠仗义的国度,侠义文化在几千年的文化底蕴裡隐约可见,历代文人都曾为侠客挥笔泼墨,最著名的当归太史公的《刺客列传》。我在敬仰先烈英雄事迹的时候,不

  • 武当山有个最危险的香炉,令无数人上梁敬香却命丧悬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有人言,庙里的头柱香最有诚意也最灵验,所以许多人都争着抢着想要上第一注香。但是有的地方烧香,甚至要冒着生命危险。武当山,道教圣地,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境内。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而武当山的南岩,又是武当山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色融合的最完美的一

  • 古人在寒冬是如何取暖的,花样百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古人的冬天保暖就比较麻烦,那时候的冬天比我们现在还要冷。皇宫里面很多时候都是用炭取暖,例如太和殿乾清宫和军机处,如果皇上在的时候会放很多火盆,但是屋子小的还好,向太和殿那样房子那么高,几个火盆是解决不了事情的。据说,在寒冷的夜晚,太和殿的屋里比外面更冷,,站在屋外的人已经做好了冷的准备,而进得屋去心

  • 游牧民族为何能征服农耕民族:原因有其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为何在冷兵器时代,面对农耕民族,游牧民族的骑兵拥有绝对的优势?一、北方草原到处是牧草,是马儿的天堂,所以,马匹数量和质量都很高。游牧民族的人又都从小都生活在马匹上,骑射技术是农耕民族比不了的。二、游牧民族不需要种地生活,他们不用被束缚在土地上,可以轻易地举家迁移。在对农耕民族的战斗中,游牧民族可以把

  • 是谁设计并建造了千年赵州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说起我国古代的桥,最出名的莫过于河北赵州桥。这座桥,因其秀美、古老,给几代中国人带来了莫大的荣耀感。李春受命建桥,发明圆弧拱桥在古代,赵州是南北交通的要道,交通十分繁忙,可是却被一条洨河阻断了畅通,当遇上洪水的时候甚至不能通行。由于渡船效率着实低下,隋代政府决定在此修建一座横跨近40米的大桥。当时,

  • 历史上的赵州桥一共修了几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没有什么是长久的,就连石头也会被风水日晒发生改变。更何况人造出来的桥,又是一座天天都有人车马来回通行的桥呢?所以,赵州桥建成之后,就在不停地维修,其中有一些大型修缮工程。第一次修缮: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七月,因大水冲坏桥北面西侧的金刚墙,桥台下沉,使“排(小拱)有欹斜崩裂现象,用补石重砌方法,

  • 梁思成为什么对修缮赵州桥表示非常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春,中国营造学社桥梁专家梁思成,对赵州桥进行了详细考察、测绘。提出“桥东面的中部,已经显然有向外崩倒的倾向,若不及早修葺,则毁坏将更进一步。”同时他积极向民国政府提出修缮计划。并奔走呼号,筹集资金。后因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未能实现其修桥宏愿。建国之后,修

  • 皇帝不能当太久:为什么英明的皇帝在晚年的时候也会犯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唐玄宗是唐朝历史上,很重要的一位皇帝,他一手缔造了“开元盛世”。在他即位前期,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所以有姚崇、宋璟这样的贤相帮他处理政务。不仅社会繁荣稳定,人民也生活富足。对外关系上,他开疆拓土,国力强盛。文学上,唐诗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贺知章、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一大批杰出诗人,都是“开元盛世

  • 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立国不足4年时间,却出了2.5个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一些存续时间极短的王朝(注意,王朝代表正统,并非所有的政权都能称之为王朝),尤其以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汉为甚。更让人感觉不可思议的是,后汉作为最短命王朝,虽然存续时间还不到4年,期间却出现过2.5个皇帝。那么后汉为何如此短命?话句话说,促使后汉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一切,

  • 古代株连九族,那些亲属为什么不逃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我们看一些古装剧时,经常会看到统治者在手底下的人犯了大错之时,说一句“拖下去,株连九族。”然后那些犯错者就会痛哭流涕,两股战战大喊“不要啊!”虽然这只是电视剧中的情形,株连九族也不过轻飘飘的4个字,但结合了真正的历史时你就会明白,这4个字代表的含义有多恐怖。首先得先说清楚一下九族的概念。《三字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