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沦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沦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783 更新时间:2024/1/22 23:28:12

九一八事变,作为当时中国工业重地的东三省尽数沦陷敌手,很多人认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迅速沦陷是因为东北军不抵抗而造成的,实际上这不过是一个诱因罢了。九一八事变之前的日本几乎无人看好关东军可以拿下东北,可以说如果当时日本关东军不是本庄繁在指挥根本不会有九一八事变的发生,而本庄繁之所以敢于发动事变就是因为他看穿了一个真相,而这个真相就是东北迅速沦陷的根本原因。

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在作霖的经营之下无论是工业还是军工都十分的发达,数十万东北军兵强马壮不仅武器精良甚至已经摆脱了西方列强的装备输出开始自己生产武器弹药,这在当时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同时东北军还拥有自己的炮厂,无论是火炮还是炮弹都可以自给自足,坦克飞机等先进武器更是不一而足,相比于东北军装备的精良日本关东军拍马难及。

根据记载当时的日本对于东北军的强悍也是十分的忌惮,在日本国内甚至流传出日本关东军的军刀不过是竹刀的说法,然而日本关东军的统帅本庄繁却对此不屑一顾甚至公开宣称“对付张学良用竹刀就足够了,战争一旦打响,不要两天我就可以占领奉天”当然这一说法在当时的日本国内只给本庄繁招到了无数的耻笑,当时令所有都没想到的是九一八事变2万关东军轻易的包了30万东北军的饺子,北大营被一战而下。

后来根据东北军军官的回忆,当时的东北军不仅有数十万的士兵,这些士兵手中还拿着精良的武器,天上有飞机地上有坦克,军中还有无数的迫击炮还轻重机枪,但是日本人就好像算准了张学良不会抵抗一样的进攻了。那么本庄繁究竟为什么如此笃定东北军会将东北拱手相让呢?其实早在日俄战争中本庄繁就已经看穿了张学良的软弱。

1927年东北军苏联在东北因为中东铁路管理权进行了长达五个月的战斗,但是令人意外的是东北军常在以多打少的情况下一触即溃,东北军各部军官为了保全自身实力战斗意志简直薄弱到了极点。更为重要的是在长达五个月的时间里,东北军接连溃败身为东北军统帅的张学良竟然一次也没有出现在前线,统帅尚且如此更况下面的军官。

正是因为看穿了东北军早已经不是张作霖时期的东北军,各部东北军将领各怀鬼胎保存实力而张学良又软弱可欺,本庄繁才一意孤行不顾日本军部和政界的反对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事变之后张学良下令不抵抗,而数十万的东北军不是落荒而逃就是成建制投降,结果偌大的东北被拱手相让,更是出现了2万日军招降数倍于己伪军的奇葩现象。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给皇帝当老师看似荣耀,其实是一个高危职业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凭三寸不烂之舌,位极人臣,达到人生巅峰的只有帝师了。为帝者师,不仅需要道德文章,更需人生机智。王杰是嘉庆的皇帝,他教学甚严,一次责罚读书不用功的嘉庆下跪。恰巧被乾隆皇帝看到。乾隆让儿子站起来,说:“教者天子,不教者亦

  • 这位皇帝太悲催!竟在公共场合被大臣打三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在我国的历史上,君臣意识是很浓厚的,皇帝贵为九五之尊,基本上掌握了他人的生杀大权,所以一般的皇帝,都是牛逼哄哄的。而即便一些皇帝只是傀儡,相关人员也会演戏演全套,在皇帝面前,尤其是在公众场合,还是要尊重一下皇帝的,不然难免会引起他人的不满。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这样。有这么一个皇帝,他文武双全

  • 1980年考古队打开光绪陵墓,看到一个惊人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光绪三十四年,年仅三十七岁的光绪皇帝突然暴毙于寝宫之中,得到光绪死讯后的慈禧也在次日安心的驾鹤西去。据太医所述,光绪病情是突然转危的,死前曾在床上四处打滚,大喊肚子疼,死后面黑舌黄。死因很是蹊跷。 光绪确实很悲惨,不但死因不明,而且连陵墓也是在死后才开始修建的。这是最后一座按帝王陵墓减脂的陵寝,但

  • 古代美女的标准是什么?又是如何选美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自古以来便对“美”有着一套成型的审美理论。而选美,自然也是古已有之。中国古代的选美,可以说是从宫廷甄选后妃开始,那么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对女人的审美标准究竟是什么?选美女又有哪些标准呢?在古代中国男人的眼中,一个女人身体上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既不是她的脸蛋,也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三围,而是一双莲足

  • 他被誉为”西方中国地理学之父“,走遍全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明末清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同时也是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的时代。在这个大变局的舞台上,产生了不少风云人物,演绎了一段段精彩的大戏。而被称为“西方中国地理学之父”的意大利人卫匡国,就是其中一位传奇人物。卫匡国本名马尔蒂诺·马尔蒂尼(Martino Martini),他于1614年生于意大利北部的特

  • 西方中国地理学之父卫匡国:与中国的不解情缘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卫匡国来华不久,中华大地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先是李自成攻破北京,灭亡明朝,紧接着满清入关,成为中国的统治者,并与南明各势力展开统一战争。作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卫匡国广泛收集各种资料,写成《鞑靼战纪》一书,并在欧洲出版。 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明清战争的书籍,让西方人得以了解这场大变局的前因后果。而且

  • 秦始皇兵马俑为什么被称为古代艺术宝库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秦始皇兵马俑拥有规模宏大的约8000件兵马俑雕塑群,俨然是一座辉煌的艺术宝库,其在雕塑艺术表现上呈现多方面的成就。形体高大、数量众多、场面宏伟、气势磅礴是兵马俑的第一个显著特点。秦俑一、二、三号坑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共有约8000件大小与真人、真马相仿,而又“被坚执锐,全副武装”的陶俑、陶马来模拟古

  • “九一八”后的东北抗日斗争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抗战热情普遍高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民众,尤其是关外的社会各阶层心理状态造成了极为巨大的冲击。从9月18日开始,由于东北军缺乏准备,上层普遍缺乏守土抗战的决心,日本军迅速占领沈阳,仅仅几个月时间,就侵占了东北全境。当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威胁的时候,面对日军的突然袭击,东北军政当局中部分民族败类,例如吉林

  • 古代枪上为什么要绑红缨?真实用途让人害怕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人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其实就是“十八般兵器”,“枪”就是其中一种,在我国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枪由利刃和棍棒组成,威力巨大,是古代战场上常见的兵器之一。由于其综合性能优越,又被称为“百兵之首”,劈、挡、投、刺作用灵活。这又使我们想到了另外一种兵器“矛”。许多人的思维里“枪”和“矛”是一种兵器。而

  • 东北抗日联军是如何在敌后抗日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东北抗日联军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英雄部队,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之一。它的前身是东北抗日义勇军余部、东北反日游击队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 在1933年1月26日中共中央向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