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吴始祖泰伯:三让天下 至德高风

东吴始祖泰伯:三让天下 至德高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227 更新时间:2024/1/19 8:40:23

泰伯简介

泰伯又称吴太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始祖。姬姓,父亲为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兄弟三人,排行老大;两个弟弟仲雍和季历。父亲传位于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和仲雍避让,迁居江东,建国勾吴。

生平经历

一、泰伯避居梅里

古公亶父生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之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自小聪明过人,才华出众,深得古公亶父之宠,并言“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意在传位于季历再传姬昌。

但当时西岐礼法为传长不传幼,亶父只能作罢。然而泰伯察觉父亲之意,为成全父亲的心愿,避免龙蛇之争的祸害,遂决定让位于三弟季历,并说服二弟仲雍留下子嗣,趁父亲病重之时托言至衡山采药,离开周原。

二、泰伯三让天下

后亶父病逝,泰伯仲雍赶回奔丧,季历与众臣请求泰伯即位,泰伯不受,丧毕携二弟仲雍再次离开周原,前往长江以南无锡梅里避居下来。后不久,季历被商暗害而死,泰伯又返岐山奔丧,群臣与侄昌再次请求泰伯即位,泰伯仍不受,便由其侄昌继承。

泰伯与仲雍又返江南梅里,断发文身开发江南,引导人民兴水利养桑蚕种稻谷,使原本蛮荒的江南得到第一次文明的跳跃。泰伯教化乡民建立了江南第一村荆村和江南第一巷蛮巷,还有江南第一条人工河泰伯渠。创作的《公刘》、《七月》等著名诗歌,成了《诗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泰伯也因给当地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受到土著居民的爱戴,拥立他为国王,建立了江南第一个国家句吴。

泰伯到勾吴后未娶,治理勾吴四十九年,九十一岁寿终,卒后葬于鸿山之上,传位于二弟仲雍。至此,泰伯成就了两家天下,一为三弟的周天下,二为二弟吴天下,其让德之高尚使后人敬仰,也被后人尊为至德先圣、三让王、江南文化之祖。

是时周武王克殷,求太伯、仲雍之後,得周章。周章已君吴,因而封之。乃封周章弟仲於周之北故夏虚,是为虞仲,列为诸侯。

东吴始祖泰伯公虽距今已三千三百年,但其德行仍为后辈之楷模,后世当善加学习以不没至德家风。孔子在《论语·泰伯》中云:“泰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太伯三让天下和开发江南的功德,受到后世所敬仰。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点古代中国兵器铸造大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欧冶子:中国铸剑鼻祖如果说起中国冷兵器时代的先辈们,欧冶子首当其冲。欧冶子并不见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铸造大师,因为在欧冶子之前长达一千六百年的时间,中国早已进入了青铜时代,铸造出了许多冷兵器精品。但欧冶子显然有历史记载的最著名的兵器铸造大师,或者是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大师。他铸造的许多神兵利器,至今仍在

  • 赵光义为何编造出了“金匮之盟”是想隐藏啥样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光义殿前谢罪,赐贺后尚方宝剑,封入养老宫,加封赵皚芳为八贤王。看戏当时,除了为低回沉郁、悲凉慷慨、优美动听的二黄唱腔所陶醉之外,也觉得贺后骂得实在痛快,算是呼出了这出程派的名剧,是根据北宋神宗时僧人文莹《续湘山野录》口网气烛影斧声”之说演义而来的。关于宋太祖之死,《宋史》上的记载极为简单,只有“帝

  • 赵光义登基的借口让人生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太祖赵匡胤死得不明不白,赵光义为了显示自己即位的合法性,便抛出其母杜太后的遗命。《宋史·后妃传》详细记载了杜太后临终嘱咐太祖传位于弟弟的事:杜太后在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自己的遗命。当时太祖赵匡胤也在场,杜太后问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和福荫。杜太后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

  • 宋朝人文环境宽松,知识分子的福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一部《说岳全传》让老百姓都知道了岳飞冤死风波亭、秦桧奸臣害忠良的故事。于是,人们印象中的宋朝皇帝都是不讲道理的暴君,朝廷的官员都是沆瀣一气的腐败份子。再加上明清小说《水浒传》的推波助澜,更加坚定了宋朝在人们头脑中的印象:昏君在位,奸臣弄权,朝政一片昏暗,士子们处境艰难,社会民不聊生。然而拨开历史的重

  • 宋朝的士大夫为何如此大脾气?最后又怎样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的士大夫脾气是最大的,皇帝历来都是没人敢挑战的,陪伴在君王身边,都是非常危险的,说话办事都要十分的谨慎,一不小心就要被问罪。所以很多人都不敢对皇帝说的话反对,他们都经常只是随声附和。在宋朝的时候,情况却不一样,有很多大夫都敢直接反对皇帝所说的,而且经常提出谏言。那么他们到底最后怎么样了呢,受罚了

  • 宋朝的政治:君子政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从制度文明角度来看,宋朝的制度建设已经相当成熟,比起其他朝代,其政治运作更加文明化、理性化,更加重视以文治国。每一个开国君主在夺取天下后,都要面临一个问题:选择什么样的人才来治理天下?先贤们总结了各种经验教训,提出了“唯才是举”、“唯贤是举”等种种用人策略。但基于古代的政治体制是皇权至上这个弊端,所

  • 长安为何要改名为西安,谁改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长安改名为西安,名气上没有长安大,但没有办法因为古人并不明白“旅游经济”是什么东西。古人在给一座城市取名字的时候,更多的还是立足于政治考量。 刘邦“长安”这个名字最早是刘邦改的。刘邦建国后,把都城建在那里,其实也是很费脑筋的。项羽为了衣锦还乡,把他的王都建在彭城,因而成为一个短命的政权。刘邦

  • 宋朝科技高度发展,学术趋向精致内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宋朝的科学成就虽然没有达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高度,但宋朝知识分子的群体创造力是世所罕见的。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中有两项(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诞生于宋代,另两项则在宋代开始得到广泛应用:火药和火器在宋代开始大规模使用(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火药的记载是在晚唐);指南针在宋代开始大量装备远洋船舶。宋朝第一次

  • 古代的青楼有3句行话,如今时常被人挂在嘴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汉字可谓是博大精深,每个词语在每个时代可谓意义完全不同,甚至于大相径庭。尤其是一些特定的行业,形成了一些只有内部人才能听得懂的行话,如智取威虎山,不说点行话根本上不了山。做任何行当都有自己规矩,同样也有行业中的专业术语。这些专业术语就是行话。隔行如隔山,如果不是这个行业圈子的人还真的不知道那些行

  • 古时习武之人为何要“闯江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武术是格斗的技术,武林则指练武之人的群体,是一种社会结构,一个社会阶层。旧时,一个习武的人出师以后,就要凭借一身武艺到社会上去谋生路,俗称“闯江湖”。什么是“江湖”,为什么要“闯”呢?这里所说的“江湖”,不是指具体的江河湖海,也不是泛指天下,而是专指游离于正统社会之外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个社会结构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