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昭君出塞的故事:昭君出塞的原因是什么 去的是哪里?

昭君出塞的故事:昭君出塞的原因是什么 去的是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318 更新时间:2023/12/30 5:59:19

汉元帝时代,国内政治、经济开始走下坡路,但对外关系却机缘巧合地获得了相当大的成果。事情的起源是匈奴衰弱,五单于并立,其中势力最强的呼韩邪和郅支两位单于,争先向汉朝献媚,送质子、请称臣、请内附,不一而足。

汉朝拉一个,打一个,对呼韩邪礼数周到,并且多有赏赐,对郅支则不大理睬,这就引起了郅支单于的极大不满。

元帝初元五年(前44)六月,郅支杀死汉使谷吉,然后向西逃到康居境内。康居王和郅支联姻,还借他兵马,多次进攻乌孙赤谷城。

郅支势力逐渐膨胀后,滋长了骄傲情绪,竟然杀死自己的妻子,也就是康居王的公主,把康居、阖苏、大宛等国都纳入自己的统辖范围。他还征集康居百姓,花两年时间为自己筑造了一座大城居住。汉朝屡次派人想要回谷吉的遗骨,郅支不但不还,还多次扣押或羞辱使者。

建昭三年(前36),汉朝任命甘延寿为西域都护,陈汤为副都护。陈汤对甘延寿说:“西域本属匈奴,今郅支单于威名远闻,侵陵乌孙、大宛,常为康居画计,欲降服之。如得此二国,北击伊列,西取安息,南排月氏、山离乌弋,数年之间,城郭诸国危矣。”建议发兵攻击郅支。

甘延寿赞同他的意见,但表示要先请示朝廷。陈汤说:“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甘延寿坚持己见,不肯答应。

于是陈汤趁着甘延寿患病的机会,矫诏征发西域诸国兵马,以及在车师屯田的戊己校尉所部,准备远征郅支。甘延寿听说后想要阻止,陈汤按剑斥骂他说:“大家都已经集合了,你这竖子,想要动摇我们的志向吗?!”甘延寿害怕了,只好答应。于是两人聚集了4万大军,浩浩荡荡向西北方向开拔。

距离郅支所居城池约30里,大军安营扎寨。郅支派人来询问缘由,陈汤回答说:“你屡次请求前往长安朝见,所以我们奉命过来迎接。”郅支当然不肯相信,再派使者询问,陈汤假意发怒说:“我们为你远道而来,你竟然不派一位尊贵人物前来答理,实在有失主客之道!”挥师急进,包围了城池。

郅支担心一旦逃走,西域诸国全都降伏汉朝,将再没有自己的立锥之地,于是凭藉坚城固守,认为“汉兵远来,不能久攻。”他身披铠甲,带着各位夫人一起登上城楼,亲自指挥战斗。汉军箭如雨下,他的夫人们死伤大半。康居兵万余骑在围城外策应,想要夹击汉军,都被击退。

双方激战整整一夜,汉军终于攻破城池,四处放火。郅支重伤而死,被军候假丞杜勋砍下了首级,并且搜出被匈奴扣押的两名汉使,以及谷吉等人携带的国书。此战先后斩杀阏氏、太子、名王以下1518人,俘虏145人,投降的匈奴兵有千余人。

陈汤、甘延寿上书自请矫诏之罪,并且解释自己的行动,说:“臣听说天下大义,应该四海一家,昔有唐舜之国,今有强大的汉朝。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经称臣,只有郅支单于叛逆,不肯服从教化,大夏以西之地过于偏远,他以为汉朝势力不能深入。郅支单于残虐百姓,罪恶涛天,所以我们率领义兵,恭行天诛,全赖陛下威名保佑,上天照应,晴空万里,使我们得以攻克敌城,杀死了郅支单于。”

最后还说:“宜悬头槁街蛮夷邸间(把他的人头挂起来示众),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敢于侵犯我强大汉朝的,就算逃得再远,也要消灭掉他!

陈汤等人扫灭郅支单于势力,重新稳定了西域局势,应该算是立了大功,但石显等人却坚持要治其假传命令,擅自引发战争之罪。多亏宗正刘向等人上书谏阻,才将功折罪,封甘延寿为义成侯,封陈汤为关内侯,食邑各三百户,加赐黄金百斤。

前此郅支单于离开漠北,向西迁徙到康居境内,呼韩邪单于在汉朝的帮助下,重归漠北王庭。此次听说郅支已被斩首,呼韩邪又是惊喜,又是恐慌,急忙上书请求到长安去朝觐。竟宁元年(前33),呼韩邪来到长安,请求和亲,让自己做汉朝的女婿。元帝答应了,从后宫中选了一名身世清白的宫女赐给呼韩邪——这名宫女就是王昭君

王昭君本名王嫱,昭君是表字,她是南郡秭归人。民间传说,元帝要从后宫中选择嫔妃,派画师毛延寿把宫女的相貌描画下来待选,毛延寿遂趁机敲诈勒索钱财。昭君不肯送礼,毛延寿心生嫉恨,就把她画得很丑,使其落选。

后来匈奴单于请求和亲,昭君主动提出愿往,但等到出嫁那天,元帝才看到她的真正美貌,懊悔不已,却已经无法更改人选了。

以上所云,都是脱离现实的传说而已。不过事实上,昭君确实是主动提出嫁去匈奴的。呼韩邪非常喜爱昭君,叫她做“宁胡阏氏”。她为呼韩邪生下一个儿子,起名伊屠智牙师,后来成为匈奴的右日逐王。

呼韩邪死于汉成帝建始二年(前31),其前妻之子复株累若鞮继位成为单于。按照匈奴的习俗,儿子可以继承非生母的父亲的其余妻子、侍妾。昭君就此事向汉朝请示,成帝指示她遵从胡俗,于是她就又嫁给了复株累若鞮单于。

拉回话头,元帝见郅支被杀,呼韩邪诚心归附,心中极为高兴。他认为从此以后边境不会再有战争,于是改年号为“竟宁”。可是改元后不久的当年五月,他就在未央宫病逝了,享年44岁。

太子刘骜继位,是为西汉孝成皇帝。成帝的所作所为,还不如父亲元帝,汉朝继续沿着陡峭的山路,滑向不可测的深渊……

标签: 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成帝为什么痴迷赵飞燕 赵飞燕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汉元帝刘奭共有三个儿子:太子刘骜、定陶恭王刘康和中山孝王刘兴。刘骜小时候就很受祖父宣帝刘询的喜欢,给他起表字叫“太孙”,因此元帝虽然宠爱傅昭仪所生的刘康,终于还是不敢废长立幼。竟宁元年(前33),元帝去世,太子刘骜登基,就是孝成皇帝。成帝继续推行以儒术治国的方针,他疏远宦官石显,多次减低赋税,赦免囚

  • 王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农民起义军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王莽虽然具有远见卓识,但可惜实际执行能力却有所欠缺,他还书生气十足,相信只要制度一变,天下立可太平。他的各项改革措施,根本上脱离社会实际,违背了客观规律,加之在执行过程中被地方豪强反复歪曲、弱化,这就注定了失败的命运。而且改革速度过快,很容易造成反效果,从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比如王莽明令禁止奴婢买

  • 昆阳之战真的有陨石吗 王莽是如何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地皇四年(23)二月,新市、平林、下江、舂陵四支军队会合以后,将领们商量打出汉朝的旗号来笼络人心,遂立时在平林军中的汉宗室、舂陵戴侯曾孙刘玄为皇帝。刘玄原号“更始将军”,因此便下令改年号为“更始”,封刘縯为大司徒,陈牧为大司空,朱鲔为大司马。汉军主力围攻宛城,认为只要攻破了宛城,则西进可直捣长安,东

  • 吴国灭亡的教训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典故,国人妇孺皆知。但很少人站在吴国的立场想问题,很少人会去想吴国为何会灭亡,吴国灭亡的教训又是什么?越国勾践在吴国服役期间,范蠡让勾践趁着夫差害病时去探望,探望时还要尝一尝夫差的粪便,装模作用的通过味道来判断夫差的病情。两人商议好对策后,找到吴国吃里扒外和自己有一腿的伯嚭说:&l

  • 为何春秋三百年竟无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长达300年,为何在这段时间里没有一个亡国之君?历史是对胜利者的记述,而当时与那些胜利者争锋后来却不幸失败的人后来怎样,历史书上记载的很少,我们也知之甚少。世上有开拓疆土的君主,那就一定有失地的君主,那么那些失地

  • 吴起:甘为三姓家奴只为成就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一个乱世时期,天下纷争不断,四分五裂。故而想要立足乱世必须要有武力,唯有这样才能使人臣服。而盘点此时期之能人武将,那也必定少不了一人,那就是吴起。我们对他的最先认识当数吴起变法和《吴子兵法》,由此也可见其政治军事才能。话不多说,先拿史料证明:同时期的变法家李悝曾说过:&ldquo

  • 揭秘:勾践到底做了哪些无耻之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想毕很多人都听说过。在我国,卧薪尝胆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它是励志的经典典范。但是,当我们把这个故事的来龙去脉全部展示出来时,我们却发现其中充满了尔虞我诈,阴险怨毒,不少地方甚至还冲破了人伦道德的底线。这个故事的主角勾践,实则是一个阴谋诡计的集大成者,是名符其实的阴谋家的鼻祖。

  • 做商人的吕不韦如何走进政治圈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吕不韦(前292年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官至秦国丞相。吕不韦在大街上看到了被秦国派到赵国做质子的嬴异人,认为此人气度不凡,有帝王之气,决定在他身上做政治投资,那么他具体是如何实施的呢?作为别国派来做人质的质子,虽不用坐牢

  • 史上荒唐掉包计:爸爸强娶漂亮儿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下面,小编和大家他谈谈,史上最为荒唐的掉包计,一起来看看吧。为了巩固楚国的霸权,联合秦国共同制衡晋国,楚平王决定:与秦国联姻。他让自己的儿子熊建,娶秦哀公的妹妹孟嬴为妻。他的这一想法,秦国方面一拍即合。迎亲的重任,楚平王派给了少傅费无极(亦作费无忌)。费无极千里迢迢迎亲归来,先把孟赢等秦国人安排在郊

  • 赵奢出奇招令秦军大败 解阏与之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历史解密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曾经正面战胜秦军,战绩不逊名将李牧。享年约60余岁,马服君赵奢墓坐落在邯郸市区西北十五公里处的紫山。秦国为攻打韩国,先进占赵国的阏与。赵王首先召见廉颇,问:“寡人想派兵救援阏与,依贤卿看能否救得了?”廉颇回答:&ldquo